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党支部开展“以学铸魂 汲取新征程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7月11日,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沉浸式学习暨7月份主题党日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该会是迄今中国共产党唯一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展览共分“上下求索”“凝聚共识”“风起云涌”“理想之光”四个单元,通过图片、油画、短片,雕塑等形式展现中共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精神、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共三大的历史作用和深远影响等内容。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通过红色革命基地沉浸式学习,大家更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岁月的艰辛和共产党人的担当,从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纷纷表示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立足农环植保工作岗位,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为广州当好新征程上的“领头羊”“火车头”贡献农环植保力量,努力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实落细。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3年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的函
各有关单位,局机关各有关处室:
根据《广州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23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穗财编〔2023〕1号)《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3年市级财政农业科研项目遴选方案的通知》(穗农函〔2022〕548号),我局组织开展了2023年市级财政农业科研项目遴选工作,经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等程序,现将2023年农业科研项目资金1900万元下达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安排的资金,请各有关单位按照附件中确定的项目内容和《广州市农业农村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穗农规字〔2023〕2号)等有关规定安排使用。请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专款专用,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完成有关绩效目标,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二、局机关有关处室要积极履行业务管理职责,指导督促各有关单位尽快推进项目实施,做好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指导工作。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11日
(联系人:廖志,联系电话:31231834)
日前,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通报,对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单位予以督查激励,我区共有九项工作被予以督查激励,其中环境治理工作榜上有名。
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去年以来,我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坚持高位推动,强化机制体制建设;坚持政策支撑,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坚持体系建设,强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强化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简称“四坚持四强化”)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聚焦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三大工作任务,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持按需建厕 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厕所革命”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也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我区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落实,全面提升改厕质量和实效,因地制宜采用下水道式和三格化粪池式两种成熟的改厕模式,坚持求好不求快。
在改厕过程中,我区坚持以“适用、合用、好用”为宗旨,实现自然村生活污水收集和污水治理率、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两个100%”,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卫生改厕全覆盖,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稳步推进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农村公厕按需建设,累计建成农村公厕530座,率先完成市级下达的新建、改建任务。
“厕所革命”重建更重管。为确保农厕“一次改造、长久使用”,实现“厕所革命”成果的“长期巩固、常态管护”,我区印发了公厕管养办法,建立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等,推行“以厕养厕”模式,通过安置自助售卖机等方式营收,营收所得全部用于乡村公厕的运营维护。值得一提的是,我区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经验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全国六个典型范例之一推广。
提升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水平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我区科学选择“接市政管网、集中式设施、分散式设施、资源化利用”等四种技术模式治理农污,推动生态环境全面改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我区共建设农村生活污水管网3515公里、处理设施站点746个和资源化利用站点576个,实现全域自然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和污水治理率双100%。2022年全面完成7个自然村农污治理省民生实事项目;增城区作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在全省推广;新塘镇智慧排水管理系统获第十五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二等奖。
此外,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我区升级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投放点3337个,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有效处理率达100%。按城镇化农村、旅游观光农村、远郊农村三种类型,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与综合利用工作。创新垃圾分类积分奖励制度,设立“文明积分兑换”,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打造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样板村81个;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42.4%、回收和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村庄保洁实现100%全覆盖。
整治提升村容村貌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一个地区农村的整体风貌是区域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乡村建设水平的直观表现。整洁有序、富有特色的乡村面貌既是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直接体现,也是保留和传承区域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区统筹开展村庄规划优化提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加强乡村风貌引导,完成农房微改造6117户,推动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我区以农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四小园”小生态板块为依托,实施农村“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绿化,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5200个,覆盖全区100%的行政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和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底化建设完成率均达100%。据统计,目前我区成功创建省定美丽宜居村259个、特色精品村61个,增江街大埔围村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
去年,我区完善农村人居环境考核机制并推进实施,常态化开展“亮灯”考核和“回头看”检查。其中“亮灯”考核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同时也对环境较差的行政村起警示作用,测评内容主要为村容村貌、基础设施、问题整改等,考核等次分为绿灯激励村、黄灯预警村、红灯警告村。
我区还将村庄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治理相结合;试点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探索村民主体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队伍,设立6199个农村保洁员、公厕管护员、污水处理巡检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共建共管共享乡村人居环境。
据了解,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连续三年(2021-2023年)获广州市政府督查激励,并荣获“2021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今年1月,我区成功入选国家2023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名单(广东唯一入选)。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