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粤港医护交流模式开启
详细内容

粤港医护交流模式开启

时间:2023-07-17     人气:588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概述:为缓解香港公立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短缺,前不久粤港两地推出“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下称“交流计划”)......

粤港推出“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 内地交流医生可享香港医生薪酬 未来将推动两地医护双向交流

  为缓解香港公立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短缺,前不久粤港两地推出“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下称“交流计划”),首批83名广东医护人员已抵港交流。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表示,大湾区医疗融合发展将作为香港医管局重点策略,此次交流计划通过大湾区医疗人员的交流,提升大湾区的整体医疗水平,能够让更多大湾区的民众受惠。

  “来自广东的医疗人员和香港的医护人员合作得非常愉快,希望下一步能够扩展交流计划。”范鸿龄说,希望下一步能够让香港的医护人员也到内地城市交流学习。他还表示,参加交流计划的内地医生在港有限度注册后,将享受香港医生薪酬,目前正在修订法例,而法例通过后,将来也可用与香港护士相近的薪酬正式聘请内地来港交流护士。

  粤港医护“融合”

  有助拉近两地医疗标准

  范鸿龄介绍,目前交流计划正在逐步推进中。第一批人员包括70名护士、10名西医和3名中医。“此次到香港交流的医生和护士来自广东省各大三甲医院,拥有丰富的经验。这些医护人员来到香港后非常适应,合作得非常愉快。”范鸿龄介绍,广东的医生和香港的医生一起合作,对病人做出诊断,共同提升临床经验。范鸿龄还称赞,来自广东的护士都是经过广东省卫健委精挑细选的,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的到来,减轻了香港公立医疗机构的压力。”

  “没有交流就没有融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黄国表示,这83位医护人员打开了粤港两地医疗人才交流的“大门”。“打开一扇交流的门,以后门就会越开越大。”黄国说,香港此前对内地的医疗水平了解不够,通过交流才能打通两地的医疗信任度,这是粤港医疗融合发展一个好的开始。

  香港特区立法会医疗界议员林哲玄医生介绍,香港公立医院人手紧缺,内地医护人员交流到香港后情况会有所好转。“通过交流计划,能快速填补香港医疗人才的缺口,虽然还未能完全填补空缺,但好处也显而易见,确实增加了人手。”林哲玄表示,粤港两地同根同源,但工作方式会有一些不同。“大家技术、专长都有会所差异,多一些走在一起的机会,能够增进了解,推进两地医疗人员的互相信任,两地的医疗标准也会拉近。”他认为,粤港医疗人员的交流能为今后两地的医疗合作带来提升。“在两地医护熟悉彼此的工作方法后,粤港整体的医疗合作会有质的提升,带来更多合作机会。”

  交流规模逐步扩大

  未来医护人才将双向交流

  范鸿龄告诉记者,首批广东护士来到香港后,与本地护士相处得非常融洽,有时工作结束后她们也会有社交活动。而此次来交流的队伍中还有三位中医师,他们来到香港之后的作用很大。“内地的中医,尤其在中西医结合方面的医疗水平是高于香港的,这三位中医师到香港后建立了师徒制,目前已培训了超过30位香港中医师。”

  范鸿龄表示,首批医生的交流时间为一年左右,护士的交流时间大约10个月。范鸿龄坦言,他希望交流的时间能够更长些,不过他也理解,此次到港交流的护士都是广东各大医院的精兵强将,原单位也需要他们。为此,香港医管局和广东省卫健委商量,广东接下来会不断提供医护人员到香港交流轮替。“交流计划得到广东省卫健委的支持,未来两年将会安排300名护士到港交流。”范鸿龄希望将来能够将大湾区医疗人员的交流和轮替的做法常态化,为香港提供大湾区医疗人才库。“有长期稳定的人才供给,才能持续提高香港医疗服务的水平。”

  范鸿龄告诉记者,香港医疗在科研、人才培训、医院管理方面都做得不错,通过大湾区的医疗人才到香港交流,内地医院可以从中借鉴香港的经验;而下一步则是香港的医疗人员到大湾区的内地城市交流。“在中西医结合、智慧型医院、微创手术等方面,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很多医院都做得不错。不少香港医管局的医生都很有兴趣到这些医院进行学习。”范鸿龄表示,香港医管局正在推进香港医护人员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学习和交流的计划,通过双向交流,粤港医护可以互补,共同提升大湾区的整体医疗水平。“香港尤其要学习内地的中医、中医药,希望内地有更多的中医师到香港交流,指导香港医生中西医结合,提升香港的中医水平。”

  林哲玄则表示,广东人口基数更大,未来香港医护人员到广东交流,能够接触更多的病例,学到更多的经验。“双向交流才能加快融合发展。”在他看来,借助交流计划,可打通粤港两地医生培训方面的差异,对将来大湾区医护人才的融合交流有非常大的帮助。

  内地交流医生可获“香港薪酬”

  护士未来也有望获相近待遇

  范鸿龄介绍,香港公立医院医生每年的流失率为7%,护士超过10%。而香港医管局最近也推出“环球医疗人才汇聚计划”,该计划针对全球高水平专科医生,期限为1~2年,将为这类医生提供香港的薪酬水平,充实香港医疗领域人手。“像广州等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医生,都可以通过这个计划申请来港工作。”范鸿龄表示,与内地医疗系统结合、融合发展,互补不足,是香港医管局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范鸿龄表示,内地专科医生到香港,获得医管局聘任之后,可在医务委员会进行有限度注册。“很多内地医生都符合相关条件,比如近期通过交流计划来港的10位西医都进行了有限度注册。” 并且他表示,中医师到香港也可以有限度注册。“内地中医师只要肯来,注册肯定不成问题。”范鸿龄透露,此次到港交流的内地医生,会参考香港医生薪酬标准支付。

  他还介绍,目前香港特区立法会正在修改《护士注册条例》,计划设立护士有限度注册。“目前来交流的这批护士是以培训计划的名义到香港,需要香港护士陪同执业;条例修订以后,今后引进的护士就可有限度注册,能够独立工作。”范鸿龄预计,今年年底会通过该修订条例。“希望尽快通过护士注册条例修订,这样就可以用与香港护士相近的薪酬正式聘请来港交流的护士。”

  促进港人“北上”就医

  减轻香港公立医疗系统负担

  黄国表示,香港公立医院的排期较长,他建议部分港人可以选择回内地三甲医院检查、做手术等。“如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通常排期两三周就可以做手术了,对病人来说可以减少等待时间。”他建议,港人在内地就医的医院范围未来可扩展到大湾区内所有的三甲医院,这样能够更便利在内地生活的港人。黄国认为,粤港两地医护人员的交流,为跨境医疗福利创造了一个好的条件。“通过交流计划建立互信之后,后面的政策就能够更好地推动。”

  范鸿龄也表示,随着交通的互联互通,粤港两地同在“一小时生活圈”,香港医管局愿意在大湾区购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让港人自愿选择到广东就医。“这样既可以减轻香港公立医疗系统的负担,病人也不需要等太久,该计划我们正在逐步推进中。”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