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尽快推出政策措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7月30日,记者从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结合广州实际尽快推出有关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广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近日,住建部部长倪虹召开企业座谈会,就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
倪虹强调,稳住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两根支柱,对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具有重要作用。要以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大力推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建筑业“促投资、稳增长、保就业”的积极作用。要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继续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快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越秀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着眼营造全民全时全域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社会风尚,继承和发扬70多年底蕴深厚的双拥光荣传统,巩固和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越秀区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八个一”行动,在全区掀起庆祝建军96周年拥军崇军热潮,营造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一是开展一次军地联系,共叙军民鱼水情。区四套领导班子率先垂范,走访师以上部队大单位15个,全区各部门、各街道走访师以下单位35个,向部队官兵送上节日祝福,畅叙鱼水情谊,共谋军民融合发展。着眼军地一体化国防战略和国家总体安全观,高位健全军地双向支持机制,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158件,不断巩固党政军民大团结的良好局面,军地携手共谱鱼水情深的时代新篇。
二是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浓浓关怀显真情。全覆盖开展“走进八一 情暖军人军属”“关爱老兵 温暖万家”系列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百岁老兵、功臣模范、优抚对象、军休干部等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近3万人次,为他们送上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和节日问候,聆听他们的先进事迹、战斗往事,追忆峥嵘岁月,累计发放企业军转干部、优抚对象、军休干部等“八一”慰问金630万元,通过系列走访慰问活动切实增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归属感、幸福感。
三是开展一次先进表彰,示范引领树典型。召开庆祝建军96周年暨部队立功受奖表扬大会,对10个驻区部队立功集体、12名荣获荣誉奖励的个人、148名驻区部队立功个人代表、15名立功的越秀区户籍现役军人进行通报表扬和颁奖,激发部队官兵爱军精武、献身国防的热情。制作越秀退役军人先锋模范人物系列展播材料,建立“退役军人先进典型”资源库,记录513位抗战、抗美援朝老兵事迹,宣传典型人物644人次,通过挖掘军地先进典型,用榜样力量汇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伟力。
四是开展一次老兵座谈,凝聚共识畅交谈。全区召开烈军属、功臣模范和优秀退役军人代表“八一”座谈会24场次,老兵们畅所欲言,忆军旅往昔、赞辉煌成就、话发展变化,鼓励广大功臣模范和退役军人赓续弘扬部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发挥榜样力量,为越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五是开展一次红色宣讲,培根铸魂育新人。依托越秀区星罗棋布的革命遗址和“中共党史上的十个第一”丰富红色资源优势,军地共建红色宣讲团、共育百名宣讲员,持续开展“听老兵心声、讲英雄故事”“行走中的红色党课”“老兵口述历史”系列宣讲活动,军地宣讲员立足革命足迹、先烈事迹,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学校进行宣讲200余场次,全方位开展爱国拥军教育,激发爱国拥军热情,红色文化、军旅文化的育人作用不断彰显。
六是开展一次参观研学,红色基因代相传。开展“追寻红色记忆,讲述红色故事”系列活动,组织机关代表、退役军人和学生代表逾9万人次到中共三大会址、团一大纪念馆等红色遗址参观研学,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追忆红色故事,感悟革命精神,从中汲取锐意奋发、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七是开展一次红歌比赛,军歌嘹亮展军魂。开展“红心向党不褪色,军歌嘹亮庆八一”系列主题活动346场次,丰富了退役军人的文化生活,弘扬了正能量,展现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的精神面貌,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雄伟力量。
八是开展一次亮灯行动,营造氛围暖情谊。全区组织开展“亮灯行动”,在北京路步行街、海珠广场等重点路段显著位置利用社区宣传屏、户外LED屏等宣传阵地滚动宣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等图文标语,全方位、全覆盖开展双拥宣传,形成拥军崇军的浓厚氛围,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立夏后,广州高温晴热天气持续。户外劳动者坚守岗位,为城市建设、群众生活默默奉献着。为解决“喝水难、避暑难、歇脚难、热饭难”等实际问题,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天河区沙东街道的户外劳动者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开心事——沙东爱心驿站日前正式投入使用。
驿站里有桌椅、更衣室、饮水机、应急药品等基本设施,备齐了冰箱、微波炉、空调、便民雨伞、书籍、报刊等服务项目,还有应急爱心雨伞和多个手机充电插口,成了户外劳动者的“休息站”和周边市民群众的“服务站”。
而这要从一次代表接待日说起。
今年3月15日,广州市人大代表冯慧光、段威,天河区人大代表石泽润、刘军在天河区沙东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群众。
3名环卫工人向人大代表说出了他们的烦恼和期盼,“由于工作原因,我们天不亮就出工了,一般早上10时到下午14时是休息时间,这个时间段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一到夏天地面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很多工友反倒在休息时间中暑,如果有个地方能让我们避避暑、歇歇脚就好了。”
“广大户外劳动者是城市的建设者、守护者,让他们体面舒心地劳动,既是纾解民困的具体体现,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有之义。”人大代表说。
多方协调 建成驿站
代表们将这一诉求当场反馈至区、街道有关职能部门,要求尽快研究落实,解决户外劳动者“喝水难、避暑难、歇脚难、热饭难”等实际问题。为将这一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人大沙东街道工委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在选址方面,代表通过进站接待、公开联系方式等,多次征求周边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最终选在天平架公交枢纽和地铁站点这一人流量、车流量大的位置建设驿站;在建设方面,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调动各方资源参与建设,促成与广州市公用公交站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达成共建协议;推动广药等爱心企业捐赠一批应急药品、消暑饮品,保障户外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同时,及时给他们送来了“清凉”。
7月12日上午,天河区沙东街道的户外劳动者们迎来了翘首期盼的开心事——沙东爱心驿站正式揭牌投入使用,让在高温下工作的他们有了清凉的家。
“向辛苦工作的你致敬,进来歇歇脚吧。”爱心驿站的提示温馨又暖心,驿站欢迎所有户外工作者,这里是“环卫工人、园林工人、快递员、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城管、交警等户外劳动者的休息处。”
“没想到我在代表联络站反映这个问题后,短短数月就建成了爱心驿站,这是送给我们户外劳动者的一份贴心大礼。”环卫工人老张开心地说。
天河区人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爱心驿站的建成,大大提升了户外劳动者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人大代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在实处。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