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第六巡察组向黄埔区反馈大沙街姬堂旧村、新龙镇新田旧村两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的村级党组织专项巡察情况
7月19日下午,市委第六巡察组向黄埔区委反馈巡察情况。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委巡察办主任刘利人传达市委书记郭永航关于巡察和整改工作的有关要求,提出整改意见。市委第六巡察组组长胡伟京反馈巡察意见。黄埔区委副书记陈智勇代表黄埔区委作表态发言,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陈美祥主持反馈会议。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3月中旬至5月底,市委第六巡察组对黄埔区大沙街姬堂旧村、新龙镇新田旧村两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的村级党组织进行了专项巡察。巡察组认真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广东省委巡视工作实施办法》,坚决落实政治巡察要求,从严从实开展巡察监督。通过广泛开展个别谈话,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调阅有关文件资料,深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形成震慑,顺利完成了巡察任务。
胡伟京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黄埔区作为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区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更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新路径,在释放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推动村民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巡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基层干部队伍良莠不齐,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不足、领导力不强,历史遗留问题久拖未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三资”管理不规范;涉旧改信访问题突出,基础数据调查审核把关不严,违建抢建监管不力等。
胡伟京提出六点意见建议。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准确、完整理解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巡察指出的问题和建议,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深刻剖析、对照检查,提出整改措施,系统谋划推进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二是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由挂点区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积极推进历史遗留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解决。三是进一步推动问题整改,由区委组织部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力度,区纪委、区委巡察机构加强监督,确保本轮专项巡察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尽快出台涉旧改村班子建设专项措施,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五是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由挂点区领导牵头,区国土部门、街道、社区参与,统筹研究解决历史争议路径和方案。六是进一步加快回迁进度,减少临迁费拖欠压力。
刘利人指出,区委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整改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抓整改,把巡察整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完善整改机制,逐一抓好落实,按时报告整改情况,提升整改实效。要强化政治责任抓整改,进一步增强巡察整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履行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加强整改情况的督导指导,持续推进整改工作常态化。要突出政治效果抓整改,突出专项巡察整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严从实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巡察整改见真章、动真格、求落实。
陈智勇表示,巡察组反馈的问题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切中要害,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站位高、把脉准,必将帮助我们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诚恳、主动、全面认领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旧村改造等问题,做深做细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以过硬担当扛起整改责任。二是要不折不扣抓整改,建立全链条“闭环式”巡察整改机制,围绕巡察反馈的问题逐一研究部署、逐个细化方案、逐项整改落实,对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实行“挂账+销号”动态管理,确保街镇、村同责同步整改。三是要举一反三促长效,对普遍性、行业性、系统性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建章立制,推动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系统谋划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把巡察整改成果综合运用到打造“三城一岛”产业发展增长极、推进“百千万工程”、绿美黄埔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中,以严实作风确保整改成效。
市委巡察办、市委第六巡察组、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有关同志,黄埔区委、区政府,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负责同志,区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大沙街道、新龙镇党工委班子成员,姬堂社区、新田村党委班子成员等参加会议。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黄埔建全国劳模石榴籽工作室,促民族交流融合
在韩木海买的拉面馆隔壁,成立了全国劳模石榴籽工作室。
韩木海买和义工队为黄埔区安置房70个老人做拉面。
韩木海买带小朋友们体验“拉面人”的日常工作。
午间时段的黄埔区百合三街,化隆拉面店里烟火升腾,负责人韩木海买和家人忙进忙出,点单、出单、拉面、煮面、上菜,看似简单又重复的工作,一家人坚持了十余年。
2012年,韩木海买一家三代从家乡青海省化隆县来到广州黄埔区,并在云埔街道辖区内开设拉面馆。创业以来,他主动架起党和政府与清真拉面人之间的桥梁,多次开展“请环卫工人免费吃拉面”、为敬老院“送温暖”等社会公益活动,先后获评“广州好人”“广东好人”“全国劳动模范”和“中国好人”等荣誉。
2023年1月11日,全国首家全国劳模石榴籽工作室在黄埔区云埔街道成立,充分发挥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韩木海买在促进东西部协作交流、促进黄埔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示范作用。
南下广州
一碗拉面养活全家
在全国石榴籽劳模工作室见到韩木海买时,他刚从宣讲大赛的彩排现场忙完回来,“讲创业经历,讲个人故事,各种不同主题的宣讲活动参加过无数次,但宣讲大赛还是第一次参加,多少有些不自在。”从自由发挥到接受评委的公开评分,韩木海买担心自己肢体语言僵硬,表达能力不强,但一想到自己是此次大赛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便坚持了下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少数民族,了解拉面文化,这也是他坚持做公益的初心。
2012年,韩木海买在哥哥的影响下,带着父亲和妻儿从青海来到广东寻商机。他通过哥哥介绍了解到广州拉面店的转让信息,实地考察后,韩木海买东借西凑凑齐20万元,顺利盘下了黄埔区百合三街的一间店铺和设备,开始在广州创业打拼。
韩木海买坦言,创业压力不小,尤其是带着一家老小一起创业。为了早日还清债务,在刚开始创业的头两三年,韩木海买每天都是拉面店、家和菜市场三点一线生活。
投身志愿
主动请环卫工吃饭
2014年,随着生意逐步走上正轨,韩木海买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加入当地社区志愿服务队,为周边的居民提供服务。他当过交通协管员,也在老年活动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为拉面人树立一个好形象。”
这一期间,韩木海买萌生请环卫工人吃饭的想法,在黄埔区“民族之家”和民宗局帮助下,顺利开展了第一次社区活动。“那一次活动还上了电视,有老乡看到新闻报道后也找了过来,有人质疑是炒作,更多是想了解如何做公益。”结合自身经验,韩木海买细心地告诉老乡要注意的事项,他也希望更多拉面人能够加入到公益行动中来,让拉面人的正面形象更广为流传。
随着公益活动在附近社区里逐渐传开后,“请环卫工人吃饭”逐渐成为社区的品牌活动,即便在无活动的情况下,环卫工人到店也可随时享受吃饭优惠。
“周边住的都是附近工厂上班的人,定价要实惠。”为了惠及更多人群,韩木海买提出“环卫工人、残疾人等兜底人群和弱势群体到店半价买面”的服务,不仅如此,拉面馆还开设“云埔街环卫工人爱心饮水点”,相关提示便张贴在店铺入口处最显眼的位置。
一次以公益活动让韩木海买在广州拉面人圈子里开始红了起来,找过来询问的老乡们不再只是局限于公益活动,不少人更是把韩木海买当成老大哥,从创业咨询到家庭矛盾调解,韩木海买仿佛成了老乡们的百宝箱,秉着“只要能帮得上忙的,一定尽量帮”的心态耐心调解矛盾,答疑解惑。
建工作室
五站功能促民族团结
近年来,韩木海买被推选为黄埔区政协委员、黄埔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副会长、广州市民宗局骨干联络员、黄埔区石榴籽义工队队长等社会职务。2019年1月,韩木海买成立了“拉面人志愿者服务队”(现更名为“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发动辖区内各拉面店成员和其他少数民族成为志愿者,为各民族同胞架起连心桥。
今年1月,全国首家“全国劳模石榴籽工作室”在广州市黄埔区云埔街道揭牌成立。这是黄埔区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关于打造“羊城石榴籽工作室”的工作要求,为充分发挥韩木海买在促进东西部协作交流、促进黄埔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示范作用而打造的。
工作室集五站功能于一体,包括:党的政策法规、劳模精神“宣讲站”,为民办事的“服务站”,知识技能培训的“充电站”,矛盾纠纷调和的“调解站”,民族融合、东西部协作的“交流站”。
韩木海买坦言工作室成立后他更忙了,当辖区内的拉面人遇到问题时便来工作室寻求帮助,韩木海买主动当起链接本地政府职能部门和少数民族群体间的桥梁纽带,收集问题反馈意见帮助少数民族群体解决急难愁盼的民生事,他也希望依托工作室平台,帮助拉面人提高市场经营意识,提升服务和出品档次。
规范行业
助拉面人提升服务水平
据了解,截至目前,黄埔区的131家化隆拉面馆中云埔街道占了14家,每家拉面馆的出品标准并不统一,拉面市场也出现了样式多样、口味不同的菜品,因此,拉面馆要坚持提档升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韩木海买为创业青年分享经验技巧,他通过案例告诉拉面人:不要墨守成规,要学会根据消费者喜好优化出品,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帮助拉面店提档升级。
此外,进一步协助行业发展规范化。例如协助政府部门组织拉面人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法律知识培训等,提升拉面人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普及黄埔区针对小餐饮进行了天然气免费安装的相关服务等,让拉面人享受到更多福利待遇。
作为一本行走的“真人故事书”,韩木海买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经历,也乐于为社区的各民族学生讲述他自2012年到黄埔区创业、成长并热心回馈社会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收获更好的体验,韩木海买还特地采购拉面制作工具,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到现场实地体验拉面人的日常。
韩木海买表示,广州是他的第二个家,对这座城市他充满感情,也希望未来能立足“全国劳模石榴籽工作室”为黄埔区云埔街道的社区居民和拉面人提供更多帮助,为城市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链接
黄埔九成拉面店主来自青海
据了解,黄埔区现有清真拉面店131家,辖区内清真拉面店主90%来自青海省化隆县。近年来,黄埔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广东省率先开展“吃一碗拉面、拉一次家常、交一个朋友”活动。以拉家常的方式,摸清辖区内清真拉面店底数,绘制了“黄埔区清真拉面店”地图。同时各职能部门联动,加强与“流出地”青海省化隆县驻穗办的对接,直接将政策和服务送进清真拉面店,做到了“一店一清单”“一店一服务”,有效促进清真拉面店主融入黄埔。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实习生 李哲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南方都市报 2023年08月03日)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8月1日下午,从化区人民政府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共促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区委书记董可,区委副书记、区长赵龙,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广药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杨军等共同见证签约。
董可表示,当前从化区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和“1312”思路举措,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生物医药是从化区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之一,产业集聚发展优势逐步形成,希望广药集团一如既往关心支持从化各项事业建设,充分利用从化生态优势、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优势,吸附集聚一批优质医药企业成果转化及落地,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聚区。同时,希望双方继续通力合作,将企业发展布局战略与从化区产业发展定位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宽在医疗器械、康养产业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楚源感谢从化一直以来对广药集团发展的有力支持,并介绍了集团基本情况。他表示,从化南药资源丰富,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双方合作空间广阔。广药集团将发挥在中药种植培育、检验检测、创新科研等方面的优势,为从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区委副书记雷宣云,区领导孙柱、周耿斌、廖绮晶,区属相关职能部门、镇街负责人,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药业、汉方、王老吉大健康、星珠药业等企业负责人参加。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