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城市张槎”开启新里程
详细内容

“城市张槎”开启新里程

时间:2024-05-30     人气:665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概述:一条湾区城际轨道交通,一座以佛山中心城区产业重镇命名的站点,为张槎街道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轨道交通+都市工业”优势叠加 

  5月26日12时06分,广佛南环首班列车驶入张槎站。张槎正式从“单轨贯通”步入“双轨交会”阶段。

  一条湾区城际轨道交通,一座以佛山中心城区产业重镇命名的站点,为张槎街道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纵观古今中外,城市化发展有诸种带动力。产业和交通,无疑是“强带动”的要素。如今,这两项要素共同作用在张槎上,所引发的叠加效应让人期待。

  在一周前举办的2024禅城区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攻坚暨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推进大会上,张槎放出豪言:对标深圳南山科技园的发展路径,再造一个“南山奇迹”。

  “南山奇迹”是产业的奇迹,更是城市的奇迹。如今,手握“轨道交通+都市工业”这手好牌,“城市张槎”指向怎样的未来?

  轨道“拉来”了信心

  广佛南环开通当天,周边市民纷纷慕名而来“尝鲜”。在张槎站购票乘车,向西可以前往肇庆,向东则经过广州、东莞,直达惠州。

  而在城际张槎站的地下,正是佛山地铁2号线张槎站。两座轨道交通站点,同一站名,让“张槎”二字成为跳出佛山、通达湾区的城市标签。

  不是所有轨道交通站名都能成为城市标签,但轨道交通的交汇地、换乘地,显然比其他站点更具资格。广州地铁中,“公园前”“珠江新城”“体育西路”等换乘站,是广为人知的站名,也寄托着大众对广州不同面向的城市想象。

  如今,随着“双轨”在张槎交汇,“张槎站”也在酝酿出属于佛山中心城区新的城市想象。再加上规划中的佛山地铁4号线,“三轨交会”的区位,让张槎提出了“TOD上的CBD”的发展定位与城市新想象。

  “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这句话说的正是轨道交通对城市发育的关键影响。既有研究指出,开通轨道交通能够提升城市GDP增速,带动城市中心城区吸纳周边劳动力、促进就业率提升。拥有地铁密度较高的城市往往在新地铁站开通之后,经济和产业密度更高。

  地处佛山中心城区的张槎,恰好是经济和产业密度较高的区域。这里有超千亿元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单位工业产值为35.2亿元/平方公里,位列佛山市第二位。这里还拥有佛山市内密集的科创机构和园区,对轨道交通带来的人才几近“饥渴”。

  这样的城市发展基础与未来的发展想象,让社会各界看准张槎、看好张槎。

  海口村成功首创“集转国+居改工”模式,完成了禅西都市产业园(海口园)土地整备,招来了宽普电子信息产业园,是本地农村与外来企业看好张槎发展的例证。

  佛山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蕾曾表示,便捷的交通是企业选择禅城、选择张槎的重要因素。“落户18年,我们在禅城完成了从制造到创造的蝶变。”

  大华佛山项目公司总经理谈利勇表示,广佛南环开通不仅是湾区互联互通的里程碑,更是张槎板块发展的崭新起点。这一重要交通节点的贯通,将极大促进广佛两地的产业交流与发展,吸引到广佛中心地域更多人才,叠加佛山地铁2号线、4号线的加持,张槎有望成为“佛山版本的珠江新城”。

  学“南山奇迹”学什么?

  “佛山版本的珠江新城”或“南山奇迹”,都是对张槎发展抱有信心和预期的比喻。这些比喻都指向一个方向,就是造城。

  产业重镇要怎样造城?学“南山奇迹”学什么?梳理深圳科技工业园发展历程,几个关键要素和节点值得留意。

  公开报道介绍,深圳在20世纪80年代兴建科技工业园有两大背景,其一是受到全球化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其二是当时深圳特区发展“三来一补”经济,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类问题,让深圳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1984年,深圳致函中国科学院,提出要建设科技工业园、尽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一需求获得了回应。1985年,深圳科技工业园选址南山区,正式开工建设。1991年,圳科技工业园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40年间,“科创”一直是深圳科技工业园和南山区的发展主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让原来的农业小镇蝶变成为创新热土,成为国内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2023年,南山区新入库“四上”企业1368家,在库企业超1万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71家,总量突破500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3家,总数达233家,占全市三成以上。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5个,全市第一。

  即便南山现在拥有惊人的成就,但南山仍然在坚定不移落实“制造业当家”。2024年南山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工业上楼”,盘活低效用地,储备产业用地,通过拆除重建、城市更新等方式筹集产业用房,推动老旧工业设施升级改造。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

  南山的发展让人不禁想起那句互联网老话——“这么优秀的人还这么努力,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今天的南山是由科创产业带出来的现代城市。这是给予张槎发展的最大启示。

  诚然,由于行政层级、政策倾斜等种种原因,“南山奇迹”不是其他地区能照搬的。但以科创产业造城成功的案例放眼全球比比皆是。张槎在此中要汲取的应是信心、定力,要捕捉的是产业发展前沿的脉动,要提升的是公共设施配套和服务。

  张槎提出,对标深圳科技工业园的发展路径,加快建设佛山都市工业示范区。对此,张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玉军表示,示范区具有区位最便捷、产业最深厚、配套最完善、空间最充足、未来最美好的优势与愿景。

  握住“交通+产业”的城市未来

  轨道交通与科创产业为张槎城市能级跃升带来了充足的信心与动力。张槎要打好这手“好牌”,把优势转为胜势。

  “南山奇迹”从来不是躺赢,而是主动而为。

  “做中心,还是做郊区?是辐射别人,还是被人边缘?事在人为,这取决于我们的认知和格局,取决于我们的魄力和决心,取决于我们自己。”正如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所言,主动而为,才能赢得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在禅城老旧工业园区暨2024年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计划推进大会上,盘石表示,禅城发展都市工业,主战场在镇街,新空间就是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对于张槎这个主战场,他明确指出,张槎未来的工业一定是都市工业,一定是科创研发占比较高的制造业,一定是战新产业的苗圃,一定是能够集聚要素、人才、服务而支撑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

  如今,从佛山地铁2号线的“单轨”,到与广佛南环构成“双轨”,再到未来加上佛山地铁4号线的“三轨”,轨道交通释放给张槎的红利正在一步步兑现。

  但这波红利终将有完结之时。因此,张槎主动而为打好“交通+产业”这副手牌,才能让红利“利滚利”。

  张槎提出,佛山都市工业示范区将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时尚纺织等先进制造业和工业设计、数字经济、研发中试、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聚力打造较高技术水平、产业链条集聚、生产空间适配、产城配套完备的禅城特色都市工业。围绕“产业链、科技链、资本链、人才链”全要素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充分让丰沛的科技资源、云集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优越的营商环境在示范区相聚碰撞,迸发发展活力。

  “南山奇迹”在科创带动之下,形成可观且不断持续的“马太效应”。着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镇域样板的张槎要脱颖而出,也必须投身到如此激烈的产业与城市竞争之中。

  “交通+产业”带来了好的开局,而“城市张槎”则是需要久久为功的未竟之业。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