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广州精准施政 以文旅消费引领文旅产业升级 以文旅消费彰显城市特色
详细内容

广州精准施政 以文旅消费引领文旅产业升级 以文旅消费彰显城市特色

时间:2024-06-04     人气:492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概述:近来,不断走高的演艺市场带动了文旅消费的畅旺,在成就广州“艺术范”的同时,也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平台......

“一证通”吸引文旅体顶流到广州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这句话,正是广州的写照。

  近来,不断走高的演艺市场带动了文旅消费的畅旺,在成就广州“艺术范”的同时,也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平台。作为国家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广州精准施政,以文旅消费引领文旅产业升级,以文旅消费彰显城市特色,探索出湾区融合、业态融合、城乡融合,高品质供给、高品质惠民、高品质服务的文旅消费“广州模式”,赢得市场、吸引市民。2023福布斯中国发布“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排行榜”,广州位列内地城市第三。刚完成的广州万户居民调查显示,超八成市民认为广州文旅吸引力大,95%的市民愿意推荐广州文旅资源。

  广州这座“大舞台”,正在上演越来越精彩的戏码。

  “文旅体一证通”入选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十大最佳实践

  今年4月1日,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十大最佳实践(2023),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广州市公安局等部门推出的“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位列第三位。

  “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根据不同类型对象,分别实施“穗园通”“穗演通”。

  “穗演通”对营业性演出审批、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审批进行对接联调,实现申报材料的简化、审批流程的优化、审批效率的提升。对演艺场馆内观众人数1000人以上、体育场馆内观众人数5000人以上的营业性演出,文化部门审批缩短至5个工作日内,公安机关受理审批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

  “穗园通”是由政府对园区、园区对其内部的经营主体进行统一的可行性事前服务,将文艺表演团体、互联网上网服务、演出经纪机构、电影放映、高危体育、电视剧制作等领域41项审批事项融为一体,适用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占地面积不少于7万平方米的综合业态园区。

  总体来说,“文旅体一证通”就是聚焦于破解文旅体行政审批体制机制障碍,为审批流程“瘦身”、政务服务“强身”,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和群众办事成本,着眼提升集聚和配置演艺资源要素能力,形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双向奔赴”,实现文化旅游、体育、出版、电影等市场领域“多方共赢”。

  2023年底,广州市同时出台了三份推动演出市场发展的政策文件,分别是《广州市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演艺中心实施方案》《广州市“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方案》《广州市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实施办法》。三份文件相辅相成,被业内评价为广州推动演出市场长期、中期、短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组合拳”。

  2023年12月16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黄埔区人民政府在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举办“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授牌仪式。仪式上,共有15家“穗演通”场馆、2家“穗园通”园区被评为首批“文旅体一证通”授牌单位。

  黄埔区、番禺区率先担负起推进“穗园通”“穗演通”落地的责任。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文旅体一证通”令多方面的工作得到优化。2024年以来,黄埔区营业性演出审批、备案55宗、演出场次733场。其中大型营业性演出12场,观众达15万人次,营业性演出市场持续火爆、平稳有序。

  “演艺+”赋能周边产业 带动“衣食住行游”

  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位于广州黄埔区繁华地段,占地面积达6.5万平方米,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篮球比赛场馆。开馆至今,该演艺中心已成功举办近500场大型商演活动,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集体育、演艺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泛娱乐高端场馆。

  “‘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实施以来,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切实体会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演艺品质、服务水平、综合效益等都得到了积极的提升。”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吕燕卿说。

  首先是演艺品质的提升。吕燕卿说:“2024年以来,得益于‘穗演通’的推行,‘简材料、缩时间、优流程’的举措为在本场馆举行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的审批开辟了绿色通道,吸引上海、北京、南京等多地‘顶流’资源流入,特别是一批从未涉足广东的演艺公司及IP争相涌入,形成了演出种类多元化、覆盖面全域化、内容品质国际化的良好局面。”演艺中心今年一季度举办大型活动7场,可谓“淡季不淡”,保守预计全年活动场次将比去年提升20%~30%,全年大型活动将超40场,服务观众超60万人次。

  二是服务水平的提升。效率的提升让演艺中心在与演出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协作中节省了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借此机会,演艺中心梳理了自身服务体系,推出了一站式管家服务,启动了场馆内外软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为观众打造更舒心的观演环境。

  三是综合收益提升。随着审批效率提升,主办方售票窗口期延长,成本相应降低,为新秀艺人IP项目举办活动提供了便利,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并通过“演艺+”赋能周边产业,带动“衣、食、住、行、游”商业服务一条龙产业链的发展。预计今年在该演艺中心落地的大型营业性演出将带动近8亿元的经济增长。“同时,对像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这样的重资产投入的大型场馆来说,档期利用率的提升,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重资产投入的固定成本摊销。”吕燕卿说。

  对话

  顶流纷至沓来 视听效果拉满

  问:能否列举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近期的若干代表性演出和活动?它们的效果和反响如何?

  吕燕卿:近期在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落地的具有代表性的演出活动太多了,比如李健、李克勤、李宇春的演唱会,视听效果拉满;近期也有外国艺人团队的演出落地。

  李宇春的“周末愉快”演唱会·抖音特别场采用了国内首个四面台全沉浸式投影舞台,实现360度全方位感官包围,打造出虚实交织的视听效果。对于这种复杂度较高的舞台搭建,我们场馆是具备先天优势的,场内200余个吊点呈棋盘格状分布,单个吊点承重500公斤,顶部总承重在200吨左右,是导演实现高难度舞美效果的理想场所。

  再说一说李克勤“弦续”巡回演唱会广州站。李克勤与广州交响乐团合作,对诸多粤语经典作品进行了高水准呈现,加上四面台设计的舞台,设置了“乐池”和环绕步道以及延伸T台,为观众带来了极佳的视听和互动体验。

  问:在 “文旅体一证通”的实施过程中,场馆方觉得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

  吕燕卿:“文旅体一证通”实施以来,在审批流程的简化与标准化、信息沟通机制、技术支持培训以及监管等方面,都探索得比较充分。作为场馆方,我们当然希望在此基础上,能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