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驻镇帮扶泗纶镇:让乡村振兴“规划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详细内容

佛山驻镇帮扶泗纶镇:让乡村振兴“规划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时间:2024-06-20     人气:2684     来源:佛山新闻网     作者:
概述:三年即将过去,对口帮扶协作有着怎样的探索和实践?即日起,佛山新闻网携手佛山市—云浮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推出驻镇帮镇扶村【镇能量】系列报道......

开栏语


2021年7月,佛山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部署,从全市五区127个单位中选派138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金融助理等专业人才,奔赴云浮21个镇,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充分发挥云浮在人文、生态、区位、资源“四大优势”,聚焦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三大抓手”, 深入实施“五个提升”主要任务,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九大攻坚”行动,着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全方位赋能云浮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云浮争先竞位、跨越发展做出佛山贡献。


三年即将过去,对口帮扶协作有着怎样的探索和实践?即日起,佛山新闻网携手佛山市—云浮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推出驻镇帮镇扶村【镇能量】系列报道,展示佛山对口帮扶协作云浮驻镇帮镇扶村典型做法、特色亮点和工作成效,敬请垂注。


群山深处,都门水厂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源源不断输送至千家万户;云开大山脚下,一片片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犹如一片绿色海洋;泗纶河边,一栋雅致的四层民宿临水而建,时而传来游客的欢声笑语;蒸笼生产基地里,清幽的竹香扑面而来,工人正抓紧时间赶制海外订单……佛山帮扶项目正不断提升云浮市罗定泗纶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一个充满蓬勃生机与活力的泗纶镇跃然眼前,这也是《泗纶镇乡村振兴规划》中描绘的愿景:产业兴旺,民富村强。


佛山市禅城区驻泗纶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为“工作队”)进驻不久,由泗纶镇政府、工作队、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手编制而成的《泗纶镇乡村振兴规划》擘画了泗纶镇2022年—2026年的五年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蓝图,从全省众多乡村规划当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22年广东省优秀镇域乡村振兴规划,成为云浮唯一获得一等奖的规划项目。


佛山市禅城区驻泗纶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由禅城区南庄镇、禅城区审计局、佛山市都市田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和佛山市智荟绿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团派出。佛山新闻网王颖尧 摄


在工作队的三年的真情帮扶下,这份独属于泗纶镇的乡村振兴路径,正由纸上的“规划蓝图”,逐渐变成身边的“美好现实”。


产业兴旺


“土特产”沃野生金


“土地指标紧张、高速口远,引进大型产业项目不现实;人口外流较为严重,农村撂荒现象持续增多……”2021年7月正式驻镇后,工作队发现泗纶镇有很多特色农产品,泗纶竹蒸笼、罗定稻米知名品牌“亚灿米”等“土特产”享誉南粤,但村集体年收入平均数为3.7万元,有些村甚至是零收入。


产业振兴是农民增收致富、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农业农村农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


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后,工作队将目光对准了泗纶镇的“土特产”,准备在特色农业上做“加法”,打造更多的农业品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做“加法”的第一步,是给泗纶镇原有稻米品牌——“初心米”补短板。


虽然7月下旬才是泗纶镇“初心米”的上市时节,但是我们却发现“初心米”早已被订购一空。


看着合作社办公室上挂着的小黑板上写着的“30斤装,缺货”“10斤装,缺货”字眼,罗定市初心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泽山深有感触:“过去,即便与‘亚灿米’毗邻种植,甚至采用同款稻种和种植方式,丰产却不丰收的情况每年都有,如今这种情况一去不复返。‘初心米’品牌在大湾区响当当,不仅种得好还能卖得好。”


这得益于工作队开展驻镇帮扶以来对“初心米”打出的产业帮扶“组合拳”:


——亮相:带着“初心米”在佛山多个推介会、展销会亮相、利用媒体资源宣传“初心米”品牌、利用组团帮扶资源开展消费帮扶近百万元,迅速扩大“初心米”在佛山乃至大湾区的品牌知名度;


——抱团:成立罗定市初心农业专业合作社,从种植到包装再到销售“一条龙”包干,农户从“单兵作战”转为“抱团式发展”;


——延伸:佛山金融助理协助合作社申请超25万元低息贷款,用于建设稻米加工车间,让单纯的稻米种植变成了一条集种植、包装、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稻米全产业链条;


——品牌包装:改进产品包装设计,协助申报“绿色食品”,提升市场认可度。


一套“组合拳”下来,村民从“初心米”的全产业链增值中受益匪浅:“初心米”的市场销售价格从原来不到4元/斤提高至5.5元/斤,年销售额从原来的不到100万元提高至近200万元;同时合作社的成立、加工车间的投用,让农户每年可节约30万元的成本支出;“初心米”每年可带动近200名农户就业增收,部分月薪最高达2500元;合作社“兜底”回收,更多村民主动加入种植“初心米”的队伍中来。


“‘初心米’的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不到200亩,扩大为今年的近400亩,其中不少还是撂荒地呢!农户种植热情一年更胜一年!”张泽山的语气充满信心。“初心米”逐渐从泗纶镇的“家常米”蜕变成了大湾区市场的“品牌米”和农户手中的“增收致富米”。


矮化八角具有成活率高、收成快、销量好、收益高、适合泗纶水土生长等多重特点,泗纶镇政府联合工作队讲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利用撂荒山地和房前屋后闲置地,在28个村(居)建立约1000亩的连片矮化八角种植试验区,推动矮化八角产业由“单打独斗”向规模化发展;同步引进泗纶镇天润中药材种植公司,投资1300万元建设矮化八角种植加工基地,完善矮化八角产业链条,逐步实现“山头八角覆盖,药材星状点缀”的南药发展格局,让撂荒山地真正成为村民增收“聚宝盆”。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队利用组团帮扶的资源优势,架起大湾区企业与泗纶镇的联系桥梁,采用“村民耕种,企业帮销”的方式,将泗纶特色农产品销售至大湾区。目前,工作队已助力完成超100万元直接消费帮扶,间接消费帮扶超800万元。


做“加法”的第三步,是助力泗纶镇的“竹蒸笼”做大做强,逐步走向“竹产业”。


据了解,为助力泗纶镇竹蒸笼企业破解竹产品品种单一、利润微薄、文化内涵不足的短板,工作队深挖泗纶镇竹内涵,打造“竹蒸笼”系列品牌故事,以竹之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为原型制作原创音乐《蒸笼姑娘》,展现泗纶蒸笼人的匠心与传承。同时,利用竹之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有电商平台建设电子商务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吸引青年创业者到基地进行竹蒸笼加工技术研发、电商运营、新产品研发。


接二连三


民宿“探路”农文旅融合


在泗纶镇乡村振兴示范带竹香段重要节点——泗安村路营自然村里,一栋四层高的雅致民宿格外引人注目,该民宿面朝泗纶河,与竹林为邻,不远处是新建的竹香段滨水公园,环境清幽、风景优美。


这是由工作队对接引入的文旅新项目——民宿溪田竹苑,目前已获得罗定市文明办、泗纶镇政府和工作队等单位授予的“乡村振兴共建实践站”牌匾。


“作为一名摄影兴趣爱好者,我一直梦想着能拥有自己的写生点、取景点。一开始我也不太敢冒这个险,经泗纶镇政府和工作队的多次沟通与协调,让我有了实现梦想的勇气!”2022年10月,在工作队的穿针引线和精准对接下,泗纶镇乡贤黄深杏决定回乡投资创业,分期投资600多万元,将泗纶河边的闲置房改造成特色民宿,同步整合了厨房柴房猪舍等附屋,并租赁河坝地近2000平方米作为民宿的休闲场所,每年可为泗安村集体经济增收近3万元,提供就业岗位十余个。


黄深杏介绍,该民宿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除设置13间客房外,还结合当地的罗竹、根雕、农耕文化等特色元素,设有乡村美食体验馆、乡村工艺馆、户外体验房、烧烤场等场室,融合成田园综合体。


“以民宿为核心,我们计划进一步鼓励民宿产业链条化,用民宿之‘火’点亮乡村振兴!”以民宿“探路”农文旅融合,工作队的民宿产业链条计划带动越来越多乡村旅游新业态在当地出现。


泗纶镇位于罗定市西部,背靠云开大山、面朝泗纶河,坐拥山、水、田园等优质旅游资源。工作队不仅深入谋划民宿产业链条计划,还利用组团帮扶优势提供智力支持,邀请广东四季文旅到泗纶镇进行考察调研,为泗纶镇如何立足本镇禀赋资源,打造具有差异性、记忆点和影响力的景观,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样板和思路,在泗纶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文章中写下了生动注脚。


近年来,泗纶镇发挥资源优势,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美宿、美食、美景为主体吸引力,泗纶镇依托500亩“亚灿米”种植基地、独特的竹林风光、双德瀑布、罗西书院等本地农业景观、自然风光、古建筑等资源,打造了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生态农业综合体,携手工作队开辟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凝心聚力


用心用情写好“民生答卷”


“从了解到篮球场的相关情况到完成篮球场的修缮翻新,他们只用了不到两个星期时间!”看着学生们在新建的篮球场上肆意运动、快乐奔跑,泗纶镇中心小学校长张东灿言语中洋溢着对工作队的感激之情。


“他们为我们添置了51台新电脑,不仅运行速度更快了,还可以同时满足两个班的学生上课使用!”泗纶中学科学楼403、404计算机教室里,近百名同学同时在上电脑课,泗纶中学副校长沈海燊代表全校2000多名师生承诺,一定会把计算机教室用好,让学生们提升综合素质,争取将来为社会做更大贡献。


开展驻镇帮扶以来,这支工作队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头等大事”,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紧紧围绕教育、就业、医疗等群众重点关心关注的民生事业,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在教育方面,除了投入社会帮扶资金超60万元以改善提升泗纶镇中小学设施与环境,工作队还依托结对学校帮扶力量,邀请禅城区张槎中心小学、佛山市第九小学科创团队、禅城南庄小学等赴泗纶镇送教送培、共同举办科技活动节、舞狮竹艺文化交流等主题活动,帮助泗纶镇学校在校园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业务素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


在就业方面,工作队先后协助泗纶镇政府开展了5期以“竹蒸笼编织”为主题的就业技能和电子商务培训班,受益人数近300人,实现转移就业32人;推动建设罗定市初心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竹之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个乡村振兴车间,带动56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吸纳了12名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就业,让农村留守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医疗方面,工作队汇聚爱心企业、人士力量,不仅为泗纶镇中心医院捐赠了一台超声波骨密度检查仪和一辆救护车,还牵线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同泗纶镇中心医院签订结对帮扶协议,通过捐赠药品、现场培训、授课讲解等帮扶措施进一步提高镇村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水平。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