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顺德以村改为突破口 重塑城乡发展新格局
详细内容

顺德以村改为突破口 重塑城乡发展新格局

时间:2021-10-25     人气:1281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
概述:拉开的帐篷天幕、闪烁的氛围灯、浓郁的手冲咖啡、诱人的食物摆盘、醉人的城乡风景……每逢天气好的周末......

 拉开的帐篷天幕、闪烁的氛围灯、浓郁的手冲咖啡、诱人的食物摆盘、醉人的城乡风景……每逢天气好的周末,这样惬意的场景就占据了顺德人的朋友圈。拍摄的地点或许在风景秀丽的顺峰山公园,或许在面对璀璨夜景的德胜河两岸的某处。左手繁华,右手自然,生活的安逸感、幸福感溢出了屏幕。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择一城终老,如果这座城叫“顺德”,幸福感会倍增。回望“十三五”,顺德区委、区政府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突破口,重塑城乡发展新格局,全力推动城乡建设协调并进、融合发展,把城市的功能做强、内涵做深、品质做优,为人民群众打造了一座更具幸福感的湾区城市。


  既有“强中心”,又有美丽乡村


  顺德肩负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突破口,全面撬动产业格局、城乡形态、生态建设重塑。


  自2018年顺德把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列为“头号工程”,用好省市赋予的利好政策创新体制机制,重燃敢想敢闯、敢为人先的新时代干事创业精气神奋力攻坚,全面启动改造项目超500个,创造了政府挂账收储、政府直接征收、政府生态修复、企业长租自管、政府统租统管、企业自主改造、一二级联动开发、国有集体混合开发和改造权公开交易等九种改造模式,释放出超11万亩发展空间,为顺德城乡发展打开了一片高质量发展空间。


  一子落,满盘活。


  “强中心”迅速崛起。过去五年,顺德以“强中心”建设为重点,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形态,建成华侨城欢乐海岸、工业发展馆、顺峰半马健身步道等项目,建设德胜体育中心、德胜河“一河两岸”景观提升项目、顺德科学馆等重点工程,打造光影文化展,顺峰山公园成为城市形象展示窗。


  随着顺德中心城区多个重点工程的推进,顺德全面提升高品质的城市公共配套,努力把顺德中心城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座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明珠”。“这几年顺德新城区真的变化很大,城市环境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有大城市的味道,这就是所谓的‘国际范’吧。甚至有人说我晒朋友圈的新城区图片看起来像在新加坡旅游。”家住顺德新城区的陈女士笑着说。


  五年来,顺德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强中心”引领城市现代化建设,以中心城区规划引领顺德城市建设现代化,从而带动魅力小镇、美丽乡村建设。


  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实现全区10个镇(街道)全覆盖,其中北滘、乐从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截至2020年底,全区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的111条行政村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生态美丽宜居村73条、特色精品村17条;8个村(社区)获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其中陈村镇仙涌村更被评选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杏坛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区建成陈村仙涌美丽田园示范区等5个美丽田园示范区,以及北滘黄龙等6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启动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顺德段建设,顺德段串联乐从、北滘、陈村、勒流4个镇街,23条村居。与此同时,顺德区还选取空间相连、特色相近、功能互补的25个村(社区),连片打造12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片。


  今年初,顺德还吹响了城乡品质提升的号角,加快走出一条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顺德之路。


  既是绿色顺德,又是智慧城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五年来,顺德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新跨越,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村改淘汰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企业,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腾出空间复垦复绿6841亩,奠定了顺德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一组数据呈现了一个绿色顺德:2020年,顺德建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4.8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6.82%;2020年全区192个村居已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47%;饮用水源监控断面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水质优良率均为100%;2020年PM2.5年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44%;2020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30,较2015年改善28.6%;2020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削减12.2%、11.8%、20.8%、17.5%;202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数据背后,是顺德五年来全力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精准防控,推进锅炉污染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垃圾、固废处理设施建设,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懈努力。“十三五”期间,顺德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成绿色工业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一位。


  绿色顺德还是智慧城市。五年来,一个更加便民、高效的“数字顺德”带来了从行政审批、企业服务到应急指挥、交通治理等全方位的城市功能升级。智慧顺德一期项目是顺德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举措,该项目规划建设一套机制、两个中心、一个平台和三个特色应用,具体包括全区统一的智慧顺德指挥中心和智慧顺德云计算中心,智慧顺德综合信息平台,以及城市级视频监控共享平台、网格化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和智能交通二期工程。“智慧顺德”一期可轻松处理亿级政务数据,为城市“大脑”赋能,打造城市高效率运行样本。


  有了数字赋能,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如,顺德利用GPS定位、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建筑工地、渣土运输车辆以及镇级生活垃圾中转站的监管,既节省了一线工作人手,更提升了监管的效能和精准度。又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顺德加快搭建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的顺德区智能环卫监管平台,强化闭环管理,督促环卫企业切实加强人员和设备配置,提升作业标准和质量,提高全区特别是农村、城中村等薄弱区域的环卫保洁水平,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打造宜居顺德。


  有了数字赋能,顺德以“互联网+”为依托,以“便民惠企”为导向,推出的“指尖办”“门口办”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在顺德办理政务服务,就像骑共享单车一样方便。”市民刘小姐说,她用手机打开“i顺德”APP点击“门口办”栏目,屏幕便显示出距离她所处位置最近的办事网点,甚至相当部分的审批事项完全可以“指尖办”,企业群众办事可实现“零跑腿”。从“指尖办”到智慧交通、智慧安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一系列民生服务,智慧城市框架正在建立,更美好的生活体验正在上演。


  构建大交通格局,加快融入大湾区  


  村改为顺德打开巨大的高质量发展空间——过百平方公里的城市空间,并从根源上消除了污染源。这让顺德在寸土寸金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具备了巨大的空间优势和生态优势。五年来,不断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步伐。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先行。“十三五”期间,顺德持续加大交通建设投入,全力打造“三环六轨联十镇、四铁十高通广深”的内联外通交通格局,全区交通路网进一步优化完善,内、中、外环快速环线节点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三横四纵”高速公路网加速形成,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7.3公里,高速公路密度提升至17.03公里/百平方公里。


  对内,顺德全力构建打造“10分钟、20分钟、30分钟交通圈”。五年来,顺德先后实现G105国道环市北路口、佛陈路东延线、南国路交通升级改造,红旗路等10个交通建设项目主线完工通车。今年,顺德还陆续新启动内中外环5个环线节点建设,改造包括容桂外环路、龙洲路等拥堵节点。待工程完工后,顺德镇街的交通连接将愈加紧密。


  对外,顺德积极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近年来,顺德加强中心城区对接广珠城轨、肇顺南通道等珠三角地区的轨道“骨架线路”,并利用东新高速、广珠西线、佛山一环、珠二环、广中江高速,搭建中心城区对外快速联系的高速路网。此外,顺德积极构筑起三龙湾顺德片区“五纵三横”骨架路网,片区路网体系基本成型:荷岳路以南、广佛江珠高速以西区域的裕和路东延、华阳南路、科技厂房北路、汾江路南延、会展东路、吉庆道、君兰路、荷岳路跨广佛江珠高速立交等道路项目陆续实现贯通;白陈路南延、银桂路、佛陈路综合提升骨干路网项目加紧推进;广佛肇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海华大桥成功合龙……广佛同城化达到新高度,顺德交通路网节点正被逐渐打通。


  与此同时,顺德轨道交通正在加速成网。“六轨”包括已开通的佛山地铁1号线,在建的佛山地铁2、3号线和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以及佛山地铁11号线等。“四铁”包括南沙疏港铁路顺德段建设、肇顺南城际铁路建设、广佛环城际建设和广珠城际站点周边运营的完善。一个“轨道上的顺德”正在形成,为顺德高质量发展“提速”。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