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住建局多领域发力,夯实全市供排水工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环保问题日益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紧密相连,如何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保护水资源、水环境,愈发引起广大市民关注。
对此,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2019年接管供排水管理工作职能以来,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等具体要求,广泛开展摸排整治,加快完善相关设施,逐步实施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佛山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据统计,全市“十三五”期间,共建成污水处理管网超3200公里,新(扩)建污水处理厂19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8.1万吨/日,总规模达到283万吨/日,总体已能满足全市发展需求。
加速建设 扩大治污范围
11月3日中午,南海区狮山镇罗村孝德湖旁一侧在建楼盘正在稳步开发,走近细细观察,可以发现虽然楼盘整体尚未见雏形,但污水管网已提前铺设到位。
“楼盘启用前,我们的污水管网将先行铺设到位。”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佛山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楼盘开发四处林立,污水排放点不断增加,市住建局主动践行“哪里有污水排放、管网就铺到哪里”的理念,大力推进道路配套管网建设,扩大城镇污水管网覆盖范围。
近两年,全市污水管网投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2019年投入45亿元新建1080公里,2020年投入近50亿元新建1100公里。为确保管网建设质量,市住建局采取“每月一报、每季度一总结、每半年一抽查、每年度全核查”的方式,充分调动各相关单位部门职能,切实让高投入产生高效益。
同时,全市还排查修复老旧管网238.7公里。目前,我市生活污水管网总长度近8000公里,基本完善城区污水收集系统,保证了每处生活污水都得到收集、处理、达标排放。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住建部门还主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取得了扎实成效。如,高明区住建部门通过积极开展管网清淤摸查及日常维护工作,共清淤摸查503公里,清理淤泥、障碍物等6.6万余立方米,管网效能进一步发挥,污水收集率大幅提高。南海区住建部门则率先引进圣禹排水公司先进技术,推行智能柔性清污分流,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强污水治理成效,得到了不少市民的赞许。
全面截污 改善人居环境
“以前只要一下雨,地面就反涌污水,生活环境真的太糟糕了。”回忆起小区改造前的乱象,居住在桂城海棠村已有13年的何爱丽不禁皱起了眉头,言语中满是抱怨。原来,该小区在建设之初基础设施较差,使得生活污水排放并不通畅。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佛山部分城市设施使用时间较长,特别是地下污水管网经过多年运行,受淤泥基础和病害影响,易发生变形、错位、堵塞和渗漏现象。
同时,还有部分老旧楼盘因设计缺陷,清污不分,以致有的生活污水溢流路面、直排河涌,对河涌水环境和市容市貌都造成了一定破坏。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自2018年以来,各级住建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截污纳污排查整治,重点针对老旧楼盘小区、学校、市场、餐饮等排水大户进行排查。”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各类场所共3477处,并对需要整治的447处场所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方案,分工负责、多头推进。
“自从这两年改造完成后,排水顺畅了许多,过往的问题再也没有出现了。”看到改造后的变化,何爱丽对我市住建部门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的做法连连竖起大拇指点赞。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改造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目前已有效遏制城区范围内生活污水漏排乱排、四溢横流等问题,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应收尽收。
完善设施 提升治污能力
随着管网建设和污水收集工作的全面开展,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成为我市住建部门做好污水治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由于佛山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生活污水排放量相应大幅增加,处理污水量每年增加约15%,原有的污水处理厂容量有限,部分已经超负荷运行。其中,南海九江、顺德乐从等污水处理厂负荷率更是超过100%。
“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扩容已经迫在眉睫。”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尽快完善配套污水处理设施,2020年,我市投入资金9.92亿元,新建污水处理厂4座、改建1座,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规模6.2万吨/日,包括顺德杏坛污水厂二期2万吨/日、高明杨和第二污水厂1万吨/日、高明杨和对川污水厂1.2万吨/日、三水兴联污水厂2万吨/日;禅城城北污水厂地埋式改建1万吨/日。
据介绍,随着全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市生活污水处理总量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全市污水处理总量从2018年7.2亿吨提高至2020年8.72亿吨,全市生活污水COD、BOD和氨氮削减总量分别从2018年的11.14万吨、4.83万吨和1.12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13.62万吨、5.65万吨和1.31万吨,实际污水处理率达到99%,全部经检测达标排放,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全处理、全达标。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各项污水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去年我市还在全市考核断面水质状况中,取得了“十三五”以来同期水质最好的优异成绩。在今年中央环保督察中经受了检验,受到好评。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我市将继续扩建污水处理厂5座,计划增加规模合计10.5万吨/日。其中,禅城南庄污水厂扩建将结合提标改造进行桩基础施工(2.5万吨/日);南海和桂工业园厂正在施工招标(1万吨/日);里水大石厂(2万吨/日)、九江明净厂(3万吨/日)、丹灶金沙城北厂(2万吨/日)均已进行池体主体结构施工,分别完成进度31%、42%、61%。“预计工程将于明年上半年全部完工。”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我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还将大幅提升,为佛山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环境改善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勇于创新 改革机制体制
污水处理工作要实现长治久安,除了建设完善排污设施设备外,有效管理体制机制工作亦不可忽视。
为切实提升排水设施的建设管理水平,改善城乡水环境,市住建局近年来不断探索排水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新路,着力推行排水设施“三个一体化”(建管一体化、厂网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2月,我市印发了《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排水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改革任务目标、时间节点、部门分工。
去年,各区已分别组建排水运营公司,配属人员近500人已全部到位,主管部门对排水公司的委托经营框架协议、维护运营服务协议、管养标准和经费等基本得到落实,并逐步开展排水设施运维管理的移交工作。
截至今年10月,佛山市近8000公里污水管网中,已有5314公里交由各区排水运营公司管理,管网修复工作移交正在全面加快推进;同时,全市63座污水处理厂中,已有41座归入排水运营公司管理或纳入监管。
引人关注的是,目前我市还在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通过加快管网向农村延伸,并整合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主体,将其逐步统一纳入排水运营公司运营管理。
其中,三水区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综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手段,建成了包括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管网基础数据排查在内的一体化智慧综合应用平台,大幅提升排水设施的运维管理水平。
随着管理水平的逐步完善,我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明显提质增效。其中,仅2020年1月~10月,污水处理厂全市污水处理量7.24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7%,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平均为88.78%,城镇污水处理率99.74%,全市生活污水处理总量和平均进水浓度稳步提升。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5027个自然村中,已有4669个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占比高达92.88%。其中,顺德区率先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设施移交排水公司统一管理运营,“城乡一体化”初见成效。“通过推行‘三个一体化’,整合各种资源,专人专责对排水设施进行建设和运维管理,有力保障污水治理更加规范、高效。”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深化部署 布局长远发展
污水处理工作并非一时之功,需进一步夯实我市污水处理工作,多举措完善相关规划和工作部署。
目前,我市正在深化污水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对照“三个一体化”目标,推动改革各项工作快速、有序开展,力争2021年底排水运营公司全面接管排水工作。
为了推进污水设施建设,加快补齐污水设施短板,今年我市计划新建改建污水管网700公里,包括禅城50公里、南海300公里、顺德300公里、高明10公里、三水40公里,进一步消除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空白区域。
由于近期全国多地接连发生自然灾害,为强化相关安全工作,后续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对责任片区管网巡查和清疏工作,重点加强对在建项目施工工地周边的下水道管网的排查,结合排水“三个一体化”改革,提升管网建管养水平和专业应急队伍建设,保证市政排水设施及下水道管网排水畅通。
未来,我市将对照上级水生态环境治理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要求,全面排查梳理全市管网混接、河涌水倒灌情况和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加快推进管网混接整改,规范排水许可管理,推进医疗、餐饮等行业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手续补办等各项工作,以更长远的眼光做好污水处理发展和布局工作,让佛山水更清人居环境更美好,人民更有幸福感。
盲道被共享单车占道,检察官联合城管部门现场走访整改;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检察机关深入办案全链条打击;红色革命资源保护出现欠缺,检察官实地探访寻求有效保护机制;“神药”造假欺骗民众,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亮剑,全链条追责保护消费者权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检察机关忙碌的身影,公益诉讼不停步,人民期待有回响。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佛山市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红色革命资源保护以及新领域案件,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更好的公益诉讼检察产品,以实实在在的检察办案成效积极回应民生关切。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413件。
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有爱无碍,关注市民脚下安全。今年7月,佛山市检察院联合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无障碍设施公益诉讼活动,对禅城区内盲道进行检查。
“通过街道走访,发现无障碍通道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比如公共自行车堵塞、建筑物料堆积等。”第六检察部检察官表示,盲道被占一直以来都是民生痛点,保障人行道的通畅是保障民生的一项具体举措。为提高无障碍环境监督质量,办案小组选取公共利益覆盖面大、影响范围广的城市交通枢纽作为现场勘查违法地点,并与城管执法人员走上街头,联合现场执法,进行检察监督。接下来,市检察院将对天桥、电梯等通行设施进一步调查,及时立案,为市民出行做好保障。
今年以来,佛山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开展“红色革命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市检察院统筹五区基层院,对35处红色文物遗址、纪念馆、旧居深入摸排线索,实施精准监督。
“走访内容聚焦文物本体有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文物的建控范围内有没有新增的建筑,文物周边建筑是否影响文物本体风貌等。”检察官表示,走访结束后,全市检察机关通过开展专项监督行动、调查核实、发出检察建议等形式充分履职,切实保护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
提供更优更好公益诉讼服务
近年来,佛山检察机关积极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行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是专项监督活动全面推进的第一阶段,围绕生态环境和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专项监督。
为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注关切的公益损害问题,专项监督活动围绕“违法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违法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违法产生、排放尾矿”“破坏野生动物保护”“线上线下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违法广告”6个重点方面进行。
“扛起应尽职责、做好分内之事。”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公益诉讼的道路上,佛山检察机关始终担起检察主责,综合运用诉前磋商、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诉讼、支持起诉、提起诉讼等方式。在做优等内“4+1”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同时,积极稳妥开展诉讼“等外”领域,如野生动物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领域的公益诉讼工作有序展开,以人民群众对公益诉讼保护的新需求、新期待为方向,不断优化公益保护新格局。
匠心筑梦,精彩人生。11月3日,我市举行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共设五大类8个项目,70名选手参与角逐。
此次竞赛分为计算机、手工业、美术、工业及服务五大类,包括文本处理、贵金属首饰制作、海报设计、摄影艺术创作、建筑CAD、3D打印、盲人保健按摩、咖啡冲调等8个实操项目。其中,3D打印、贵金属首饰制作、咖啡冲调等为新增项目。今年,选手专业技能水平普遍提高,大专及以上学历选手有40人,占参赛人数的57%,为历届之最。
获海报设计项目第一名的选手李海深表示,他曾因缺少经验,在工作上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通过努力学习,自己的工作技能得到质的飞跃,“我们一样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希望未来继续提升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用行动去证明人生价值。”
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黄齐锋表示,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旨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展示我市残疾人在各职业项目的专业竞技水平和自强不息、勇于奋斗的精神面貌,激励他们掌握立身之本领,提升社会竞争力,实现就业增收。希望全社会以此为契机,创新工作机制,共筑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氛围,为残疾人解决就业方面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带动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此次竞赛是广东省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市残疾人联合会将组织获奖选手参加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择优推荐参加省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