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共青团率先探索, “三把钥匙”解锁“两新”组织团建密码
尽管第四季度是公司经营的“旺季”,但刘铿还是赶在这之前把公司团支部建立起来了,“从向园区提出申请,到公司团支部正式成立,只花了几天时间,非常高效,也正反映了青年速度。”刘铿笑着说。
33岁的刘铿经营着一家文化创意公司,团队共15人,平均年龄只有27岁,主要承接本地青年文化活动、乡村文旅及非遗推广,于2020年4月正式入驻顺德创意产业园。
一家初创企业为何主动申请建团?企业团建能为这支年轻的队伍带来哪些好处?刘铿道出了其中缘由——园区实行“集中式”团建管理模式,为青年量身定做的品牌活动层出不穷,青年人才从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强了。
事实上,在顺德,从“要我建”到“我要建”,企业团建化被动为主动,刘铿并非个例。今年5月,团中央印发《关于扩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作为试点县区之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率先探索,以园区派出团工委、园区建团“集中式”服务、强化园区区域化团建等“三把钥匙”破题,解锁“两新”组织团建密码,持续扩大“两新”组织、新兴青年群体团的组织覆盖,推动共青团改革不断向基层延伸。
精准施策
整合力量提供“一站式服务”
以制造业闻名的顺德,拥有家电、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产值超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是全球颇具影响力的产业基地。今年9月,新华网权威发布2021年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地级城市市辖区)榜单,顺德区再次位居榜首。这也意味着,自2012年起,顺德已连续第10年稳坐全国高质量发展和综合实力百强区冠军宝座。
多年来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背后,是蓬勃生长的民营经济。据统计,顺德累计登记的30万户市场主体中,约12.41万家为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别是“两新”组织正是顺德的活力所在。
然而,在这些青年大量聚集的“两新”组织中,团组织覆盖却十分薄弱。据不完全统计,以往全区仅有400多个“两新”组织建团,基层团组织工作存在不少空白。
“企业尤其是‘两新’组织建团往往既缺人手,又缺经费,所以普遍积极性不高。”一名长期扎根基层的团干坦言。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顺德共青团深入大量“两新”组织展开调研,在精准了解需求后对症下药。
“改革首先从组织架构设置入手,我们探索在产业园区派出团工委”。共青团顺德区委员会书记陈智聪介绍,根据顺德实际情况,选取了企业较为集中、青年活跃度较高、新兴青年群体聚集的顺德创意产业园和广东工业设计城作为改革的试点对象,探索在园区派出团工委,进一步强化团建指导,整合力量,调度资源,以园区团组织覆盖初创企业,以团属品牌活动联系青年。
刘铿所在的顺德创意产业园就是试点之一,在这座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的新兴产业园区,汇集了389家民营企业,园区职工近6000人,其中青年就有约3000人,涵盖了工业设计、软件信息、动漫、创意设计、知识产权、影视、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等行业。2017年4月,这里还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荣誉称号。
在向园区派出团工委后,由园区的党支部书记担任团工委书记,同时新增1名专职团干、购买1名驻点社工服务,共青团顺德区委、大良街道团工委各指定派驻1名团建指导员,每周定期到园区进行业务指导。
“以往园区只有一个团支部,平时主要联系街道团工委,人手紧张,资源也非常有限,团组织工作往往‘有心无力’。”顺德创意产业园党支部书记陈思慧说,团区委向园区派出团工委后,她也担起了团组织工作的重任,联系区、镇资源,协调开展园区团建更加得心应手。
有了清晰的组织架构,如何改变以往被动建团局面,解决园区企业团建“最后1公里”难题?顺德创新园区团组织管理模式,实现园区建团“集中式”服务,依托园区管理服务中心的相关功能,同步建立起园区团建指导中心,以党建带团建“1+1+2”的方式强化管理。
具体而言,就是园区团建指导中心为园区内所有“两新”团组织提供包括企业建团指引、“智慧团建”系统操作指导、团员的组织关系转接,以及园区团建活动等“一站式”服务,解决了以往企业团建过程中因人员流动大、组织转接不及时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充分释放“两新”建团“有组织、有活动、有荣誉”的红利,推动“两新”组织建团的积极性。
党团共建
青年阵地升级“多位一体”
在此基础上,园区的青年阵地也得到全面升级。陈思慧介绍,为充分发挥非公团组织的桥梁作用,满足园区青年学习成长、交友联谊、人才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借助顺德共青团组织综合改革试点的契机,园区争取到区、镇两级团委及园区党组织的大力扶持,包括益创行动扶持经费与团建示范工作经费共20万元。
一方面,结合园区硬件场地的升级改造,园区以党团共建的方式,争取到超300平方米的专属活动空间,内设党团展览长廊、青年读书角、团员活动小舞台等功能场室,供园区青年学习提升、技能培训、交友联谊。
另一方面,由团组织牵头,联合园区的青年设计师群体,对园区党建阵地、团属场室、创业工场、运动空间等场地进行全面整合设计,结合青年喜爱的流行主题,将原先零散分布的活动点串联成一线,打造了特色“青年之家”“青年流行前线”“创意打卡点”,搭建起了一个集思想提升、技能学习、青年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
位于园区生活配套区域的“青咖驿站”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阵地之一,这是由区、镇团委指导设立,依托奶茶店和咖啡店,通过Q萌可爱的“小奋青”IP、团员专属的“团团特饮”、节假日优惠等一系列共青团元素传达出满满的“团能量”,成为园区青年打卡的新地标,该项目还获得2021年顺德区青年益创行动扶持。
今年七夕夜,一场别开生面的单身青年联谊会就在“青咖驿站”精彩上演,来自各企业的50名优秀单身青年浪漫相约,在狼人杀、真心话大冒险、UNO等各种趣味游戏中,青年们既放松了身心,又扩展了朋友圈。“通过党建带团建,我们以青年阵地为依托,着重帮助解决青年婚恋交友、创业就业等难题,多方位地关爱青年成长与发展。”园区团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引领
团属品牌活动“一呼百应”
实际上,不单只阵地升级,改革后,园区团干力量得到增强,资源连接更加充足,效果直接体现在团组织对园区青年引领、对企业人才服务上有了质的提升。
“以往园区活动缺经费、缺人手、缺青年参与度,现在可以说是活动丰富多样,服务高质有效。”今年24岁的李佩桦是园区的专职团干,在她看来,改革创新使园区团组织的引领力、服务力得到极大提升,团属品牌活动实现“一呼百应”。
她介绍,以园区为中心,园区团工委积极对接机关、企业、村居等多个组织单位的青年对象,开展“缘聚顺德”青年人才交友联谊活动等,为创业青年搭建交友平台,提升人才归属感,创业与生活再无后顾之忧。
在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园区还举办“创意青年晚会”,汇聚园区企业、青年,通过自组节目、创意solo等模式,为青年搭建才艺展示、青春飞扬的舞台;此外,针对园区创业企业,还定期开展“创客行”“沙龙说”等活动,为园区青年提供创业辅导、资源对接等服务。
以“青咖驿站”为代表的青年阵地也得到延伸,园区创新设立“人才联络点”,积极与高校对接,为高校青年游学实习和实践引才提供多层次和多元化服务。
据统计,仅今年6至10月,园区团组织就牵头举办了活动15场,参与人数超3000人次。
在此基础上,顺德进一步强化园区区域化团建,通过建立团组织“三结对”机制,联动园区周边包括村居、社会组织、机关企事业等领域的团组织,形成“青年结对、组织互访、联合活动”的良性互动。
譬如,园区团组织联合大良街道团工委、新滘社区团委共同举办“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青年涂鸦大赛,引领园区团员青年参与村居建设,完成美丽乡村墙绘“艺术焕新”24幅,为人居环境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以前是挨家挨户上门发动建团,现在企业隔三差五就会上门主动申请建团,这是改革对园区建团带来的最大改变。”李佩桦透露,短短3个月,园区团组织数量就从以往的7个迅速发展到40多个,目前还在持续增长中。
而这样的转变正是此次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题中之意。
陈智聪表示,下阶段,团区委将以派出团工委试点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发挥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在全区十个镇街进行复制推广;同时,鼓励引导各镇街团组织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如行业建团、商圈建团等更多的探索创新,努力实现年内“两新”组织团建新增不少于300个的目标,进一步推进顺德“两新”领域团建工作,做到“建一个、活一个”,初步形成覆盖广泛、活跃度高、影响较大的“两新”组织团建格局。
11月6日,经过2个多月的筹备,总投资1800万元的“侨城人家·顺德菜”在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广场开业。这是广东顺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首家国营社会化餐饮店,将以集团化连锁经营模式发展,推广顺德美食文化和“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
记者了解到,侨城人家·顺德菜采用新中式装修风格,营业面积达1732平方米,分大厅与包房上下2层,可容纳500人同时用餐。顺悦文旅总经理、华桂园酒店副总经理、侨城人家·顺德菜负责人曾华介绍,顺德作为粤菜的发源地之一,美食早已成为顺德名片中最闪亮的金字招牌,和这座城市融合在一起,透过美食可以了解到当地历史、传统、文化、风俗等,侨城人家·顺德菜在装修上文脉悠长的岭南文化,希望以美食为窗口,让更多人在这里读懂顺德。
侨城人家·顺德菜以顺德传统菜系的美食文化为根基,提炼升华享誉世界的顺德味道,宾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传统顺德菜、新派顺德菜、侨城融合菜,还能看到顺德厨师高超的烹饪技艺。“顺德菜既需要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的消费发展。比如酸汤鱼用到的莴笋等食材,我们直接从四川等原产地采购,外地食材和顺德烹饪手法融合起来。”曾华说,四川的水煮鱼、贵州的酸汤鱼,一个单品打遍全国,顺德美食文化积淀深厚,厨师群体技艺高超,同样具备这样的实力,作为国企有责任和义务宣传推广好顺德美食。
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度发掘顺德的传统文化价值,大力实施城市营销战略,集中力量打造“全球美食之都”这个城市超级IP,推动寻味顺德旗舰店进驻一线城市,线上线下结合,引流量、树品牌,增强城市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顺德可以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美食店,但同时也存在相对较为分散的痛点,我们希望以优质的服务及卓越的出品向集团化连锁经营模式发展,集中推广顺德美食文化和‘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曾华说,侨城人家·顺德菜将立足顺德,秉持“精益求精、推广顺德”的宗旨,让传统美食手艺走向标准和规范化,待条件成熟后通过“中央厨房”模式统一采购、配送和标准化生产,从顺德出发,走向全省乃至全国。
“要想让香云纱做到普及和传承,就要想方设法让更多的老百姓能接触到、使用上并喜欢上香云纱......”。巾帼印象创始人&设计总监、佛山市顺德区中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帅桂英如是说。
2021湾区(广东)时尚文化周-秋季系列活动于11月8日广州流花展贸中心降下帷幕。本届文化周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指导下举办,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香港Fashion Farm Foundation、香港创意触动基金、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的大力支持,由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和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共同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联合主办。
今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申报工作。经过多轮考察评审,最终设立11家省级非遗工作站,其中“服装服饰工作站”落户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与时装周同期,粤服协大力打造“湾区(广东)时尚文化周”,围绕“时尚湾区•非遗新造”主题,展示非遗创新成果、促进非遗跨界合作,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专注非遗展览展示的品牌活动。
本土时尚的崛起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文化表达是本届广东时装周的亮点之一。作为引领文化自信、推动非遗时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力平台,本届时装周全力整合湾区非遗时尚产业力量,其间举办20场主题活动。其中包括广绣、钉金绣、木雕、赏石艺术、香云纱等非遗项目的时尚化产品,将在广东时装周的舞台上演绎传统和现代碰撞出的新火花,推动非遗活化传承、价值转化。
以“时尚湾区·非遗新造”为主题的作品展惊艳亮相,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代及徒弟、非遗保护单位、非遗传承人等向观众展示广东省纺织服装代表性非遗项目、优秀非遗服装。同时,由服装设计师/品牌企业设计非遗主题服装,通过秀展联动,借助时装周浓厚的时尚氛围,为观众营造动静交错的沉浸式观展体验,凸显非遗活化、创新主题,引领时尚潮流趋势。其中,香云纱非遗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梁珠的徒弟帅桂英举行非遗主题新品发布,助力广东纺织服装非遗新生代的传承发展。
“ 香云纱是我们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当中,自古以来香云纱都是供皇宫贵族、达官贵人使用的面料,普通老百姓一般用不起,也没机会接触到。但在当今社会,要想让香云纱做到普及和传承,就要想方设法让更多的老百姓能接触到、使用上、并喜欢上香云纱。”巾帼印象创始人&设计总监、佛山市顺德区中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帅桂英说,“接下来我们会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去接触到香云纱,例如对香云纱服装进行设计创新。除了以服装服饰的形式呈现,将开辟更多的产品线;文创类、礼品类、床上用品、家居用品等,多形式多渠道让大众也能用上香云纱制作的产品。”
“香云纱是世界上纺织品类唯一一种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被誉为软黄金。”帅桂英说,在以环保与文化为趋势的今天,这种逆工业化而存在的纯天然面料,依然屹立在人文与时尚的舞台上。价值不菲的香云纱,无论是原料、工艺,都有着其他丝绸制品不可比拟的价值。
“我们的设计的出发点是简洁、时尚、大方、包容性强。从版型和元素上都采用了更年轻化的形式,让服装的受众面更广一些,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年轻人,希望穿着用香云纱设计出来的衣服,在不同的搭配下可以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和韵味。也希望能够有更多人接受并喜爱我们的香云纱产品。”
据介绍,巾帼印象是佛山市顺德区中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服装品牌,该公司启用香云纱匠人以及年轻设计师,让消费者穿上好而不贵的香云纱产品。定位35到55岁品味女性,力求把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让古老的面料焕发青春,并更加适合多场合穿着。而公司研发的香云纱文创产品及服饰周边产品更是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