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疾控提醒:本土确诊+50,近期避免出省旅游!
2021年11月7日
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11月6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广州报告2例,分别来自老挝和英国;佛山报告1例,来自美国。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例,广州报告3例,分别来自缅甸、阿联酋和坦桑尼亚;深圳报告1例,来自印度尼西亚;东莞报告1例,来自韩国。新增出院2例,目前在院40例。
截至11月6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6245例(境外输入4304例),其中确诊病例3240例(境外输入1673例),无症状感染者3005例(境外输入2631例)。
2021年11月7日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11月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4例(云南9例,上海3例,广东3例,辽宁2例,陕西2例,北京1例,福建1例,山东1例,河南1例,广西1例),含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辽宁1例,福建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50例(河北21例,其中辛集市18例,石家庄市3例;辽宁9例,均在大连市;黑龙江6例,均在黑河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河南3例,其中郑州市2例、周口市1例;云南3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甘肃2例,均在兰州市;江西1例,在上饶市;宁夏1例,在银川市),含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2例,河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6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36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383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973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353例,无死亡病例。
佛山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广大市民,
有相关旅居史的人员请立即上报!
请以下人群立刻上报
请曾有相关旅居史的以下人员立即上报:
图片10月20日以来有河南省郑州市旅居史;
图片10月21日以来有河南省周口市旅居史;
图片10月23日以来有辽宁省大连市旅居史;
图片10月28日以来有四川省成都市旅居史;
图片10月30日以来有四川省眉山市旅居史;
图片10月31日以来有江苏省常州市旅居史;
图片10月31日以来有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旅居史的来(返)佛人员及所有粤康码“红码”和“黄码”人员请第一时间到所在居委(村委)、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隔离医学观察等健康管理工作。
倡导近期避免出省旅游
请市民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近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疫情发生地区。倡导市民朋友近期避免出省旅游。
自省外来(返)佛人员要在抵佛后及时向村(居)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24小时内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并开展14天自我健康监测。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报告所在居委(村委)、所在单位或所住酒店,及时就近至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就诊过程中请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非必要不举办、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市民在外要加强自我防护,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选择户外活动,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活动。非必要不举办、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如需要前往各类室内的娱乐、休闲场所,提前预约、有序进入,并减少在密闭场所的逗留时间,同时配合测温、查码、扫码、一米线等防疫规定。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落实多病共防的重要措施之一。请市民朋友尽快就近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就近前往接种点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改革创新,再燃激情,先行示范!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闭幕后,各镇街陆续召开专题会议,迅速掀起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系列活动。未来五年,顺德十镇街将如何谋发展?一起跟随发布君的脚步,走进各镇街寻找发展“密码”吧!
杏坛
建设湾区现代制造业重镇,高标准打造岭南水乡标杆
“支持勒流、龙江、杏坛、均安组团式发展,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提档升级,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面貌的双跃升。”“在杏坛、均安片区打造特色水乡小镇”……上周,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召开,让杏坛镇对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标”。
11月5日上午,杏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谭灿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杏坛镇将抢抓发展机遇,以区党代会精神为引领推动杏坛新一轮大发展,未来五年,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制造业重镇、打造岭南水乡标杆、促进民生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书写好顺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多的杏坛力量。
留足新空间
打造五大产业集群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5.16亿元,同比增长19.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49亿元;工业投资45.79亿元,同比增长17.07%;累计工业售电量16.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31%……今年前9个月,杏坛镇晒出了亮眼的经济“成绩”。一系列硬核数据,是杏坛产业发展势头好、后劲足,企业投资热情高涨的最有力证明。
谭灿荣提到,今年以来,杏坛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莱尔科技”上市,实现了杏坛主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而悍高集团正争取成为杏坛第二家上市公司,与此同时,美的机电4.0项目落户杏坛,正在动工建设,悍高集团、阅生活等重点项目今年动工,德冠增资扩产项目已基本敲定,此外,杏坛镇今年的规上企业和高新企业数量增长达到30%。伴随着上市企业的诞生,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以及规上企业、高新企业的增加,杏坛自身产业实现大提升,同时构筑加快形成产业集群的先行优势。
为了要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制造业重镇,如今,杏坛积极落实区委实施产业“六大倍增”计划,加速打造大集群、培育大企业、引进大项目,确立现代材料、智能装备、智能制造、临港经济区以及新一代电子信息与机器人等五大产业集群,具体的目标是打造产值均超过500亿元的现代材料产业集群和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培育三个以上的百亿级企业,同时,杏坛还将积极培育发展现代制造业,在电子信息和机器人产业的招商引资上,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大招商、招大商”。
产业发展需要空间。可喜的是,今年杏坛通过村改新增了4100亩的建设用地,而在明、后两年,杏坛还将继续深入推进约3000亩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确保为产业引进、优质企业增资扩容提供充足土地空间。谭灿荣表示,近年来,坚持连片旧工业区改造,让杏坛能够提供500亩甚至1000亩以上的连片建设用地,这是杏坛的优势,也是杏坛未来“大招商、招大商”的坚实基础,“我们决不会为个别小项目,把这些连片的土地进行拆分。”
除了做好土地储备之外,杏坛还将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建金融保障平台,全力扶持后备企业股改上市,促进企业智能化数据化转型,并且在人才引进上加大力度、投入,同时积极培育“四上”企业,特别是规上企业和高新企业,未来五年要实现规上企业和高新企业数量达到各600家。
做好“水文章”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推动产业提升的同时,城市品质的提升也不能落后。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勒流、龙江、杏坛、均安组团式发展,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提档升级,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面貌的双跃升;在杏坛、均安片区打造特色水乡小镇。担当新使命,杏坛将朝着建设美丽、幸福、富裕的现代化“杏韵水乡、智造新城”的目标奋进。
谭灿荣表示,杏坛将推动二环路改造、百安路改造以及齐宁路畅通工程等一批交通建设项目,提升内联外通水平;推进“杏韵湖”城市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顺德高新区智能装备小镇建设;加快水环境治理,优化杏坛整体水环境;高标准建设产业园区;通过旧区改造,坚决、彻底地整治“六乱”;优化全镇公共服务空间;同时建设杏坛商业中心、美食中心;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特别在水环境方面,杏坛大有“文章”可做。因为杏坛镇的河涌总长度有530公里,占全区的三分之一,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所以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水环境的打造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杏坛下大力气治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彻底告别了黑臭水体,全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新增近6万吨/日,建成的截污管网已超过200公里。下一步,杏坛还将继续全面提升水环境,做到“以水兴城、以城聚才”,具体思路是坚持规划先行,实施联围治理、系统治理,继续推进100公里截污管网建设,打好“截污、清淤、活水”组合拳,美化河涌两岸,打造亲水空间,突出重点、树好标杆并进行全面推广。
有品质的生活,不仅体现在环境上,而且体现在民生上。为此,杏坛将高标准建设杏坛实验学校,确保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加紧推进杏联中学改扩建,谋划推动桑麻小学扩建、新光华小学建设,未来五年全镇要增加6000个学位、7000个宿位;谋划杏坛医院住院大楼建设,提供超600个床位;整合扩大原金州敬老院选址规模,提供不少于500个床位。
此外,杏坛还将进一步发掘本土文化底蕴,包括状元文化、永春文化、龙舟文化等,打响“杏坛水乡”品牌,打造岭南水乡标杆,特别是要通过以点带面,以逢简为龙头,带动北七乡整体文旅发展,同时引入社会资金,形成一个文旅产业集团,也要在村改的过程中建设一批文旅项目,包括正在谋划的古朗村改后的文旅项目。
均安
做足做好“水文章”,打造成“生态美镇”
绿是均安的底色,山水是均安的名片。在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上,“以水兴城、以城聚才、产城融合”发展目标的提出,让向水而生的均安有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均安未来的发展将更有底气。11月5日,均安镇党委书记龙仲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均安将进一步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做足、做好“水文章”,打造水在城中、城在水边的“生态美镇”,在实现人与自然共生上作出均安示范。
与此同时,均安还将结合自身优势,坚持“产业强镇、文旅兴镇、生态美镇、惠民安镇”的发展路径,全力推动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建设,高水平打造大湾区“产业振兴创新基地、文旅休闲首选热点、城乡融合精致小镇”,打好兴业组合拳,为顺德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贡献均安力量。
向水而生
岭南特色水乡小镇加快建设
均安,向水而生。三面环江的均安,凫洲河穿城而过,数十条内河涌纵横交错,怀抱山林,滋养川泽。“十三五”时期,均安完成6条农村黑臭水体和100%城乡黑臭水体整治。新建80公里城镇污水收集管网,7座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覆盖率超80%。2020年水环境质量位列全市第三、全区第二。
论水体环境质量,均安可以称得上是顺德的“优等生”。“进一步发挥均安的山水优势,做足、做好‘水文章’,全面建设岭南特色水乡小镇,均安有底气。”龙仲英提出,未来五年,均安将全面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建立镇村联动机制,加大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水源保护区排查治理力度,加快实现黑臭水体长制久清,杜绝返黑返臭。
在河道沿岸环境提升方面,均安将围绕“拆”“管”“建”三方面来开展。在“拆”方面,均安将通过开展常态化规范化河湖“清四乱”工作,加大侵占、覆盖河道的违章建筑巡查和清拆力度,严防死灰复燃,为截污管网、碧道及生态岸线建设留出空间。在“管”方面,均安将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加强对主要河道、主干河涌的监测,及时发现非法侵占水域岸线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提升河道管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而在“建”方面,均安将推动碧道建设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城市综合管理相结合,力争2023年完成东海水道、西江干流、海州水道29公里碧道建设,打造连续贯通、蓝绿融合的滨水公共空间。
水质的改善、水道的提升,是均安做足、做好“水文章”的前提和基础。用好“一河两岸”资源禀赋,打造“一河两岸”景观示范,是均安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重要探索。下阶段,均安将统筹做好水体周边整体规划,加快推进凫洲河、华安涌、西线河“一河两岸”改造提升工程,打造集文创艺术、美食休闲、游船观光等为一体的高品位创意文化特色项目,建设一批水上公园、亲水平台,举办龙舟比赛,营造城市亲水环境。策划打造滨水区域夜间亮化带、夜间魅力文化休闲区,彰显岭南水乡魅力。
以水兴城
产业振兴创新基地雏形初现
七滘大桥下,西江东海水道旁, 中建国际智造未来港内的厂房建设正热火朝天,预计11月底前就有两座厂房可交付使用,一批来自深圳的优质企业即将进驻。这是均安“以水兴城”的一个缩影。
均安,作为顺德的“南大门”,在对接深圳、港澳上区位优势明显。随着今后南沙港铁路均安站点以及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均安将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昔日的“后花园”亦将一跃成为“桥头堡”,均安的区位优势将成为最有力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肩负着顺德深化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的重要使命,剑指打造产业振兴创新基地,均安将坚持大片区开发的理念,统筹用好村改腾出的连片土地空间,推进中建国际智造未来港、世友产业园等智慧化园区建设,创新打造中小企业成长园,面向深圳等地引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此外,均安还将支持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发展,争取3至5年孵化出1至2个新兴优势产业,创建1至2个集体商标品牌,充分激活全镇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选商、引商,产业项目的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新落地项目的“硬指标”。龙仲英表示,下阶段,均安将高标准建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促进港澳先进技术与均安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均安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外,均安还将融入全区智能制造产业链,培育壮大智能家电领域的细分产业,以错位发展拓展产业新空间。加大政策精准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一批骨干企业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示范标杆,增强“鲶鱼效应”,带动五金机电、灯饰等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培育100家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打造5个高水平数字化车间、3个数字化工厂。
人文共生
文旅休闲首选热点彰显魅力
山之仁厚、水之灵性,交融出均安不可复制的文化气质。影响全球的李小龙功夫文化、底蕴深厚的粤剧文化等,都是均安“响当当”文化名片。
将文化名片转化为城市名片,让城市标识度更加清晰,均安在不断探索。定位为均安,乃至顺德融入大湾区、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支点,以李小龙乐园为核心的功夫特色小镇正有序推进。龙仲英表示,接下来,均安将稳步推进李小龙乐园及周边地块招商建设的同时,加快功夫小镇范围内配套设施,提升特色小镇整体建设水平。探索打造李小龙文化IP,将功夫文化元素融入城乡景观和文创产品,进一步扩大均安文化创意的影响力。谋划大湾区青少年研学基地项目,以“武术、非遗、农耕、教育”为主题,带动大湾区亲子互融互通。完善开发“文旅均安”微信小程序,打造集吃、住、游、娱、购信息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宣传均安文旅魅力。
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均安将通过建设粤剧文化艺术中心及培训基地,引入省市名家和港澳资源,打造高水平的青少年粤剧艺术团,精心创作一批原创粤剧、粤曲作品。在进一步传承发扬粤剧文化的过程中,均安将以粤剧为媒介,主动对接港澳,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举办粤剧文艺汇演,打造粤剧文化交流品牌。加大李小龙祖居、冰玉堂、关帝广场等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和活化力度,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走出去”。
此外,均安将启动建设均安文化中心等一批大型文体设施,以“一村居一驿站”为目标,系统打造集图书室、文化展览、教育培训、休闲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服务站点,把最好的环境留给文化、留给阅读。
旧馆借书,新馆还书,三水区图书馆诚邀广大市民参与“全民搬新馆计划”。
位于文锋东路的三水区图书馆将于11月15日起暂停服务,进入全面搬迁阶段,坐落在三水新城荷香湖畔的三水新图书馆将于今年12月底前进行试运营。
即将暂停服务
10时许,三水区图书馆少儿阅览室跟平时的周末一样迎来了不少亲子家庭,四张大桌子均已满座,一些读者便在书架旁就地阅读了起来。
“三水区图书馆的少儿绘本非常丰富,我们每个周六都会来这里看绘本。”家住文化公园附近的市民唐建英带着女儿正在进行亲子共读,过去6年里,她们周末没特别的事情都会来图书馆打卡。
图片市民在少儿阅览室看书。
与唐建英相似,图书馆是张红力一家周末必来之地。“女儿从幼儿园开始跟着哥哥来图书馆,现在读四年级了。”来自湖南长沙的张红力于2008年来到三水,三水区图书馆是她最常去的公共场所。张红力说,以前每个周末都会在文化公园骑一个小时自行车,然后再到图书馆看书,后来小孩更爱看书了,有时候不骑车就直接到图书馆来。
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是一个地方最为重要的文化阵地之一,是广大市民的精神家园。据悉,三水图书馆创建于1951年,原为三水文化馆的一个图书室,1978年经政府批准成立三水县图书馆。现馆舍位于三水西南街道文锋东路,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1985年7月落成并全面对外开放,至今已经运营36年。
“十三五”期间,三水区图书馆年平均接待读者48万人次,流通图书37万册次,办证读者8.5万人,年举办各类读书活动约185场。其中,自2018年以来,依托总分馆制,三水区图书馆总馆联合镇(街)分馆、村(社区)服务点开展以阅读推广为主的各类文化活动约500多场,服务群众约10万人次。
三水图书馆前馆长马仲焜于1979年开始在图书馆工作,见证了三水图书馆变迁发展。他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三水区图书馆只有一个场室,80多平方米。1979年借用旧文化馆场地起了2层楼300多平方米。1985年,三水图书馆建成投用,场地面积扩大10多倍,成为当年的文化盛事。
“当年开馆的情形还历历在目。”马仲焜说,近年来,三水人口越来越多,读者也越来越多,现有的图书馆已难以满足居民的阅读需求,对新图书馆的建设可谓翘首以盼,如今新馆搬迁在即,作为老图书馆人很是欣喜。
“我们也很期待新图书馆!”唐建英说,女儿听说图书馆要搬觉得很不舍,但知道她喜欢的图书会有一个更大、更好的家,而且会有更多有趣的书时,她也对新图书馆充满期待。
据悉,2021年11月15日起三水区图书馆旧馆将关闭馆内场室,设立“只还不借”的临时还书点。
新馆将在12月底试运营
邀请市民接力搬书
一个高品质的图书馆不仅是一座城市的重要文化配套,对于生活于此的人而言更是一项民生福利。2021年三水区十大民生实事中,“三水区新图书馆启用”赫然在列。
三水新图书馆坐落在三水新城荷香湖畔,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共五层,地下一层,地面四层,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智能化图书馆。
其中,地下一层为自助图书馆、多功能活动中心 、培训中心、会议室等;首层为总服务台、休闲活动区、青少年借阅区、低幼借阅区以及视障活动室;二层为外借区域;三层为外借区域及特色馆藏区域;四层为创客空间及办公区域。
据悉,新图书馆把三水地域文化和艺术元素相结合,以“树”为设计元素,将树木根深叶茂、开花结果的生长全过程融入到新馆每个角落,体现图书馆“立德树人”摇篮的理念,寓意三水人努力汲取书本的养分,不断取得丰硕果实。
三水区图书馆副馆长胡穗欣介绍,旧馆的书籍等资料的搬迁工作于10月8日开始,三水区图书馆根据各场室的使用情况分批搬迁,其中受众较多、借阅频次较高的少儿阅读室留到最后搬迁,目前在馆的12万册图书已完成大部分搬迁,为方便市民在新旧馆搬迁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借阅服务,同时为让更多市民有更多的参与感,三水区图书馆启动了“全民搬新馆计划”。
“全民搬新馆计划”邀请市民在11月4日-11月15日期间到旧馆借阅图书,并于新馆启用后至2022年1月31号前将图书归还到新馆,共同完成旧馆图书的搬迁工作。三水区图书馆将在新馆启用后为参与本次活动的市民颁发证书及纪念品。
“我们特意带了两张借书卡来,打算借多点书回去,助力图书馆搬迁。”张红力说,一家四口还为此制定了分批参与计划,我和女儿先来借一批,然后爸爸和哥哥再来接第二批,力争全员参与图书馆搬迁。
胡穗欣说,计划自11月15日组织全馆力量全力投入新馆搬迁工作当中,也希望更多市民参与到“全民搬新馆计划”中。除了硬件配套提升,新馆将建立系统、高效、完善的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网络,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图书借阅服务。
相关“全民搬新馆计划!”详情
11月4日到11月15日期间到旧馆借阅图书,并于新馆启用后至2022年1月31号前将图书归还到新馆即视为参与本次搬迁工作(2021年11月2日-2022年1月31日期间借书如产生滞纳金,将统一免除),三水区图书馆将在新馆启用后为参与本次活动的市民颁发证书及纪念品。
2021年11月15日起三水区图书馆旧馆将关闭馆内场室,设立“只还不借”的临时还书点。
咨询请致电:87761405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