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回应二十条优化措施调整看点
据新华社电 将风险区调整为“高、低”两类,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是否意味着放松防控?为何对这些措施进行优化?如何督促地方落实优化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上述社会关切问题作出权威回应。
因何调整?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介绍,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持续跟进全球疫情态势和病毒变异特征,动态评估防控举措实施效果,结合疫情处置经验和药物疫苗等技术进步,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举措,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结合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等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结果,经过专家深入研究和论证,提出了二十条优化的政策举措,不是放松疫情防控,更不是‘躺平’。”雷海潮表示,每一次对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都是十分审慎的,也是经过专家科学论证的,确保积极稳妥、风险可控。
据介绍,优化之后的举措,能够明显缓解各地疫情处置中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如隔离资源相对紧张、流调人员相对不足等,能够更好地集中资源,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密接管控为何变“5+3”?
二十条优化措施在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对风险人员管控、风险区域划定、入境人员管控、医疗服务和疫苗接种、重点场所防控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其中,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由“7+3”改为“5+3”,即由“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介绍,评估显示,随着新冠病毒变异,其潜伏期逐渐缩短,在5天内发现阳性的概率很高。同时,考虑到奥密克戎最长潜伏期为8天左右,5天集中隔离结束后实施3天居家隔离能最大限度管控住风险。
二十条优化措施还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
常继乐介绍,评估显示,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阳性检出率为4.9/10万,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外溢主要与风险区划定不及时、范围不准确、协查不及时有关。评估还显示,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感染风险极低,阳性检出率为1.6/10万,通过闭环和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规范开展核酸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者。
“这些调整,是基于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评估数据作出的。”常继乐说。
为何不再判定“中风险区”?
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同时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
常继乐介绍,评估显示,“密接的密接”人群规模大,但感染风险极低,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评估还显示,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低。此前,中风险区划定后,导致大量人员被管控,出行和流动受到限制,同时消耗了一定的基层工作人力,因此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常继乐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更科学、更精准、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疫情防控,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
如何避免“一封了之”?
二十条优化措施中提到,要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储备,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安宝军表示,商务部将持续强化市场监测与预测预警,及时投放肉类储备。督促重点商贸场所,针对可能出现的涉疫情况提前规划临时替代场所。保障末端配送力量充足,满足封控隔离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同时,各地对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不得擅自要求停工停产。
雷海潮说,在发生疫情的地方难免会有阳性感染人员到医疗机构就诊,医疗机构不能简单一封了之、一关了之,一旦做完终末消杀,评估风险已得到有效管控,应第一时间恢复医疗机构日常诊疗秩序,不能持续关闭很多科室。
针对群众十分关心的纠正核酸检测“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此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进一步的重申和强调。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当发生疫情以后,基于流调研判,明确传播链清晰,没有发生社区传播,无须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只需对风险区域和重点有感染风险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开展快速疫情处置。
如何纠正“层层加码”?
雷海潮说,更重要的是要把优化措施组织好、落实好,要加强对于“一刀切”和“层层加码”问题的整治力度。
据介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每天进行调度,对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回应,转交有关地方予以推动解决。今后,要及时收集整理各方面群众和有关媒体反映,进一步保证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和执行落实。
如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的交通物流过度管控等问题。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将加强督办转办,推动问题立行立改。对于通行过度管控问题反复出现、督办转办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货车司机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的,将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强化警示震慑效应。
广州供电局累计投入8000余人次奋战在保供电一线
近期广州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期,广州供电局累计投入8000余人次奋战在保供电一线,442名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目前广州电网电力供应一切正常,暂无负荷缺口,预计随着气温回升,广州用电需求约为1350万千瓦左右(10日为1290.6万千瓦),电力供应满足需求。
根据疫情防控变化,广州供电局实时滚动更新保供电清单。截至目前,防疫保供电用户共294个。对全市定点救治医院、广交会展馆临时方舱医院、核酸检测机构、隔离酒店、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等防疫重点场所实施24小时不间断供电保障。
控制疫情,涉疫区域内严控人员流动和接触显得尤为重要。广州已实现配网高效自愈,如遇突发停电,广州海珠供电局可通过全自动化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非故障段恢复供电“三步走”完成馈线自愈全过程,复电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约30倍,同时具备了无需人员到场即可实现电力调配的能力。
对于防疫期间的用电报装业务,广州供电局主动对接市、区两级政府部门,收集疫情防控项目临时用电需求。
市民普遍关心疫情期间如何办理用电业务。广州供电局结合属地疫情状态和政府要求,对全市范围内的57个供电营业厅,保持55个对外开放,其中涉及海珠、花都、荔湾、越秀等11个营业厅采取有限服务模式,另外有2个营业厅配合防疫要求暂停营业。
市民在高风险区域如遇故障停电,可以通过“南方电网95598微信公众号”或者“南网在线APP”进行故障报修,或者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进行反映,供电人员会第一时间处置。
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为南沙发展擘画了新蓝图。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实施《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推进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从六大方面提出了24项具体措施,举全局之力推动《南沙方案》落实落地落细。
《南沙方案》出台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先后组织召开局党组会议、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局务会议传达学习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局主要领导多次赴南沙开展专题调研;主动与深圳、珠海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沟通,收集前海、横琴等地区相关工作经验。
《工作方案》明确成立由市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局推进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领导小组;对省重点任务和市实施方案中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结合实际从环境规划管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示范区创建和气候投融资试点等六方面工作提出了24项具体措施。
市生态环境局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加强与国家、省对口部门的沟通汇报,积极争取对南沙的政策支持,强化与港澳沟通对接,高效有序推动《南沙方案》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助力南沙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推动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