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赴荔湾区开展观赏鱼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活动
5月18日,市农业农村局观赏鱼专班牵头赴荔湾区开展观赏鱼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活动。活动邀请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珠江水产研究所专家、荔湾区农业农村局、西塱联社、行业协会、重点水族企业代表等参加,调研人员类别涵盖行业主管部门、技术专家、行业社会组织、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代表。调研组走访了东漖街西塱联社重点观赏鱼养殖生产企业、水族器材生产经营企业,听取企业关于行业发展的分析、思路和建议,围绕如何推动广州市水族产业发展开展了热烈讨论,对西塱联社打造观赏鱼特色产业项目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次活动是我市观赏鱼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的首站,接下来,我局将组织开展系列调研活动,覆盖广州市观赏鱼产业的各环节、全链条,认真分析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研究提出推动我市观赏鱼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措施。

黄坤明梁振英万钢黄晓薇王伟中白春礼林克庆出席开幕式 李家超贺一诚发表视频致辞
5月21日,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式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致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贺信精神,以“智汇湾区,湾和世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近百位院士及各领域专家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海洋科学、纳米科学、高能物理、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科学前沿热点,将进一步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有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出席开幕式。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发表视频致辞。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黄晓薇,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广东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丹尼尔·科曼,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席亚历山德罗·安诺尼等。
梁振英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外高端人才聚集地,大湾区各城市在科学和科技创新领域的融合,将释放巨大的、其他城市群合作无可比拟的潜力。用好香港的国际金融服务、国际贸易服务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和科技创新事业将如虎添翼。各位嘉宾在大湾区科学论坛上的真知灼见,将会对大湾区和全球科技创新事业的合作和发展带来新的启发,为共攀湾区科学高峰作出重要贡献。
万钢表示,大湾区科学论坛自创办以来,致力于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共商共建共享平台。面向未来,期待大湾区科学论坛更好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共同问题,不断凝聚合作新共识,创造合作新机制,共创未来新愿景。中国科协将着力发挥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支持大湾区科学论坛在汇才聚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战略咨询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助力中国科学家更好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更广泛地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科技界力量。
李家超表示,创新科技是驱动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区政府全力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把推动创科发展纳入施政重点。大湾区城市具备不同优势,可以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广东省高端制造业发展蓬勃,为科技研发成果量产提供扎实的支撑。香港具备国际化和深厚的科研基础优势,可以汇聚大湾区以及全球的创新资源。香港将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优势互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把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贺一诚表示,当前澳门特区政府正在积极把握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会,加快谋划推进“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高新科技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着眼未来,澳门将继续充分利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围绕“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发展定位,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强化重点产业协同发展,支持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实现科技要素畅通流动,着力建设“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助力大湾区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王伟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资源密集、创新创业活跃,近年来三地携手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促进创新要素高效联通、创新效能持续增强、创新产业蓬勃发展,不断释放科技创新“湾区力量”。面向未来,广东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强化粤港澳创新协同、资源共享,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努力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诚邀世界各地科学家、创新人才到广东、到大湾区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成果转化,共创共享创新发展美好未来。
白春礼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热烈响应和广泛参与。为发挥科技界的力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设立“一带一路”创新发展重大咨询项目,并在此次论坛上发布《“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报告—科技创新与科技合作》,希望与各位关心科学事业、关心全球发展的同仁一道,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开幕式上,还发布了何享健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仲平,省领导王曦、张晓强、刘雅红,广州市市长郭永航,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等参加开幕式。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穗港同心,共谋发展。5月17日,广州之夜正式启动仪式暨2023年增城区高质量发展宣传推介活动在香港圆满举行。
香港中联办领导、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广州社团总会,香港工商界特邀嘉宾、专业机构及团体代表,市委统战部港澳台工作处负责人,香港增城籍社团代表,增城区区长霍阳,区政协主席丘岳峰,区委副书记罗干政,区科工商信局、开发区投促局招商引资促进中心、石滩镇、永宁街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增城区政协港澳委员,增城区行业及企业代表近200人出席活动。
当天,在现场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增城区人民政府与恒力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平川香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THI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为增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霍阳在致辞时表示,增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政策平台优势日益释放,区位交通优势日益突出,产业体系优势日益增进,营商环境优势日益提升。当前,增城正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东部枢纽为战略牵引,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当家”、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绿美增城”、优化营商环境。希望并期待与香港各界携手合作,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前来增城投资兴业,共同推动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级别的大合作。增城将以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诚邀香港各界到增城投资兴业。
在推介会上,增城区有关负责人还向香港各界介绍了目前增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当前,增城正依托广州东部枢纽规划、增城开发区扩容提质以及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广州科教城建设等契机,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2022年增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5.27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在广州11个区中排在第二位,同时还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7位和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30位,国家级的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综合排名由2016年的第189名提升至2021年的第66名。近年来,增城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区,引进了各类产业项目723个,计划投资总额超5000亿元,预计年产值(营收)约9000亿元。2023年1-4月累计新洽谈项目入库212个,签约项目91个,注册项目69个,注册项目协议投资总额267.56亿元,注册项目协议达产年产值(营收)累计1632.56亿元,引进了大族、酒仙、敏实、依工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
锚定枢纽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在国内外经济错综复杂大背景下,增城仍然显现出较强的投资吸引力,离不开日益凸显的区位交通、创新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势。
做优区位及交通优势能级。增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区位交通优势日益凸显。增城将继续抢抓广州东部枢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等重大机遇,全力构建顺畅便捷辐射区域的综合交通网络。目前区内拥有增城站以及4条国铁、4条地铁、3条城际、6条高速公路,30分钟可达广州中心城区,40分钟内坐拥广州、深圳两大空港和黄埔、新沙两大海港资源,1小时左右可达大湾区主要城市。
做强产业平台,拓展发展空间。增城区发展空间广阔。增城开发区是广州重点谋划建设的重大战略性发展平台、广州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委托管理范围拓展至302平方公里,产业空间广阔。正在高标准规划广州东部枢纽,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扎实推进国家级重大项目——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重大平台规划建设,建设生产服务型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大湾区国际班列集结中心。2023年,增城将整合产业用地一万亩以上,力争全年批复用地约1.6万亩,保障足够的土地资源承载产业项目。
做细“妈妈式”服务,做精各项工作举措。一直以来,增城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改革优化,将其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聚焦企业初创、落户、竣工、投产全流程、全链条,推出增城区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筹建服务”及“妈妈式服务”等特色工作机制,通过“带方案出让”“多证一齐发”“关键项验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全力服务企业发展。
《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已经省人大会议批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了增城开发区的任务:全面建设广州东部枢纽,打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深联动发展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新兴智造高地。接下来,增城将持续依托重大平台建设加强规划、聚焦“芯车显”主导产业狠抓招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聚焦项目 凝心聚力谋招商
作为广州制造业重镇,增城正紧紧围绕广州东部枢纽功能定位,以国家级增城开发区、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两区”带动,聚焦“芯车显”等主导产业,抢抓招商机遇、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增城将招商引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提出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调度、亲自外出招商,推动凝聚全区招商引资“一盘棋”合力。其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深圳、澳门等地招商40余次,对接洽谈企业近百家次,近七成企业有明确投资意向。
为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增城变“被动等”为“主动找”,开展“敲门招商”“驻点招商”“联合招商”,全面拓展招商引资的广度和深度。今年增城聘请首批8家招商机构担任增城招商顾问,在产业研究、产业经济、招商引资等方面为增城提供更多意见建议和专业支持,进一步提升增城招商引资工作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同时,举办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增城区平行分会·泛半导体暨微器件产业发展论坛,(上接1版)积极参加市工信局联合广本赴重庆开展的汽车产业项目招商活动、“创新广州 投资未来”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外引内联 共赢广州”2023年广州外事服务高质量发展项目对接会、“黄金新赛道 机遇滨海湾”2023全球数字医疗创新生态峰会(中国·滨海湾)等多场招商推介活动;拜访市商务局、省促进企业投资协会等上级部门和商协会、机构开展项目拓展洽谈活动,赴深圳拜访意向投资企业,挖掘优质先进制造业项目信息源,加快推动项目落户增城。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完善招商引资产业政策配套,加强土地、平台等要素保障,加强营商环境宣传推介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多措并举招引更多优质项目,为增城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增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增城将锚定招商引资“双百行动”计划,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将年内招商引资新洽谈项目、签约注册项目、引进项目等指标,合理分解到各招商主体责任单位,推动形成全员招商合力,并建立“红绿黄”通报预警制度,通过开展“竞标争先”“比武打擂”活动和亮诺亮绩亮牌行动,推动各镇街、各部门比学赶超、赛龙夺锦,营造红红火火、干事创业的浓厚招商氛围。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