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昌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义剪活动
(图:志愿者合照)
(图:荣誉指导员汤锦彪门为长者义剪)
近日,荔湾区昌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中大社工服务中心荔湾区退役军人项目联合启智昌华街分队在昌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内开展义剪活动。
本次活动由昌华街道红棉老兵兼荣誉指导员汤锦彪带领启智昌华街分队的志愿者组织实施。志愿者队伍的每一位成员都拥有丰富的义剪经验,整场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
活动途中还发生了一段暖心“小插曲”:一位辖内居民在路过活动现场时,向红棉老兵寻求帮助。他的父亲是一位60多岁党龄的老党员,他的母亲因膝盖刚动过手术而行动不便,希望红棉老兵能够上门帮他的父母理发。汤锦彪听到居民的诉求后,马上跟队友交接好现场活动有关工作,带着志愿者动身随居民回家,上门为这两位长者义务理发。
“老同志,想剪什么发型?”“这边剪短一点会显得特别精神。”汤锦彪亲切的态度让长者仿佛遇到多年不见的好友,他们很快便唠起了家常,场面温馨而和谐。在汤锦彪耐心、细致的服务下,长者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其家属也纷纷称赞汤锦彪的好手艺以及在场志愿者周到的服务。
下一步,荔湾区昌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将持续组织辖内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开展更多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弘扬红棉老兵退役不褪色的担当精神,以实际行动为辖内更多居民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5月16日上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海丝申遗办主办,广州市导游协会、南越王博物院、南汉二陵博物馆承办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讲解员培训班”在南越王博物院顺利开班。广州市历届金牌讲解员、优秀讲解员、广州市一线优秀导游、广州市各海丝文化相关单位专职讲解人员等汇聚一堂,将在专业授课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据悉,本次培训班培训时间从5月16日持续到6月16日,为期一个月,邀请省内的专家、博物馆馆长、金牌讲解员进行授课。课程采用主题课程+情景教学结合的模式,通过探访各展馆海丝文化,寻找海上丝绸足迹,激发海丝丝绸情怀,使学员们从海丝文化展馆实地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并转化为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强大动力。同时,通过专业课和讲解课相结合模式,不仅让学员打好理论和专业基础,更在实战中提升讲解能力和水平。
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文化举措。目前,“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遗产城市联盟”已有广州、南京、宁波、上海、福州、长沙及香港与澳门等34个成员,在国家文物局的统筹和指导下、各联盟城市的支持和协助下,广州以联盟为平台,赴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的海丝沿线城市,开展“丝路花语—海丝文化之旅”活动,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交流。不仅使各联盟城市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得到进一步加强,也持续推动了整体海丝史迹的保护工作。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广州市文物局局长刘晓明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他指出,此次培训将在文旅融合方面极大促进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让市民和游客能更多的了解广州千年绵延不绝海丝文化,支持广州海丝史迹的保护利用,积极推动海丝史迹的申遗工作。讲解员是基层宣讲的第一战线,是流动的宣讲员。希望以此为契机,打造一支海丝文化金牌宣讲队伍,深入学习海丝文化,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用实际行动来做好海丝文化的坚定传承者、海丝故事的精彩讲述者、海丝精神的生动诠释者、海丝文化的忠实传播者、海上丝绸之路风尚的有力引领者。
为进一步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帮助解决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5月17日上午,花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花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花都区人才市场举办“花都区民营企业招聘月之促进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就业现场招聘会”,把双拥共建与提升企业形象结合起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实现双拥双赢,全心全意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此次招聘现场有22家民营企业,共提供61个职位,近百名退役士兵和随军家属参加。招聘岗位共设有工程师、技术员、司机、物业岗位、设计、房地产销售等264个岗位,较好地满足了随军家属和退役军人多样的岗位需求。
据统计,本次招聘会共提供政策咨询100余人次,发放各项宣传资料100余份,近50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下步,花都区将继续为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稳定、高质量就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动员企业发挥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实现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就业和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为建设新时代美丽广州贡献力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