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引领高质量发展 协同创新育智能人才
在广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各校通过组织开展类型多样的活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5月25日,广州市人工智能教育集团第一次理事大会在广州归谷科技园召开。
广州市人工智能教育集团是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学校是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集团从2021年11月正式成立以来,已覆盖来自省级、市级主要行业协会,本科、高职、中职、中小学等院校,国内头部企业及智能化和数字经济领域知名代表企业、产教融合型服务企业等62家单位。
集团成立以来通过产业驱动、校企联动、平台带动、项目推动等方式,务实推进专业布局调整、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科普教育、技术技能平台打造、产业服务等产学研用的创新协同,实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推进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深化各层次人工智能技能人才培养。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作为集团理事长单位,在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领域有着专业优势,学校依托集团化办学,促进产教融合提层次、拓领域、丰类型。
一是提升合作层次。积极与广州市21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建立合作,目前已经和人工智能、现代高端装备、检验检测服务3条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广州无线电集团、广东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合作管理。二是拓展合作领域,从以实习就业为主拓展到课程开发、师资培训、考证服务等多个领域。三是是丰富合作类型,把职业教育资源提供给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推进职普融通,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职业教育,是集团的特色内容之一。2021年以来,学校通过参加科技节、科普讲座、职业体验等形式开展职业启蒙与科普教育,服务中小学2000余人次。活动项目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遴选规则,要求符合中小学生阶段性特点,具有一定观赏性、可参与性。
本次理事大会还与广州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广州市长兴中学、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签订中小学人工智能科普合作协议。
教育集团理事单位的业内大咖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陈光进行了“广州无线电集团人工智能发展和教育领域实践”主题演讲。在主题论坛环节,来自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执行秘书长万俊芳、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秘书长朱芳、中国工业报中工产教融合中心执行主任陈兴军、阿里云广东分公司校企合作总经理郑昕亮、百度智能云中国区南部地区销售总监史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实训中心主任钟伟成、广州市执信中学科研处副主任许佳裕共同围绕 “人工智能赋能广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度讨论。
未来,集团将努力立足产业、服务产业,成为支撑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储备库”;紧密配合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成为加速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助推器”;坚持协同创新,成为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探索者”,在合作模式、合作范围、合作机制上探索新思路、新举措,为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难点和痛点贡献智慧和力量,积极打造广州样式和广州范式,为广州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倾情育桃李 润心暖羊城
——致敬2022年度温暖广州最美班主任
班主任肩负着孩子们的今天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培养一支高素质班主任队伍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有人说,学生时代走过最长的“路”是班主任的套路,喝过最浓的“汤”是班主任灌的鸡汤,吃过最猛的“药”是班主任煲的苦口良药。可是多年后,当你偶尔想起这些套路也许会会心一笑,鸡汤也变得更值得回味,苦药经过岁月的沉淀也能品出丝丝回甘。
标清不能播放,切换为高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对教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发掘宣传基层优秀教师典型,展示广大教师时代风采,大力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5月26日晚,致敬2022年度温暖广州最美班主任颁奖典礼在广州国际媒体港珠江之眼演播厅举行,旨在大力宣传广大班主任立德树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展现广州教育发展新面貌,增强广大班主任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广州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本次活动揭晓了“2022年度温暖广州最美班主任”以及网络点赞“最受喜爱班主任”,致敬10位理念先进、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最美班主任,讴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一线班主任老师,讲好温暖广州的最美班主任故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展示新时代广州班主任的精神风貌。
10位温暖广州的最美班主任分别是:周毓璇、蔡俊辉、罗夏陵、江梅、刘凤颜、何爱莲、温东瑜、朱穗清、陈卫平、刘东玲。他们都是来自教育一线的教师,其中既有三十余载坚持以爱育人,把班级当成家的教师代表,又有职业教育中达到技能名师的“双师型”教师典型;既有疫情期间,做好学生“抗疫”守护人的教师代表,又有为新疆孩子守护好广州“第二个家”的教师典型;既有深受小学生喜爱的“孩子王”教师代表,也有致力于将“后进生”雕琢成学霸黑马的教师典型……他们涵盖了小学、中学、职教等各级各类教育,师德表现和教书育人实绩突出、事迹感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充分展示了教师队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良好精神风貌。
颁奖典礼现场通过故事分享,从不同侧面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以及与孩子们的师生情谊。活动还在花城+APP开展了“最受喜爱班主任”网络点赞活动。经过7天,374925人次的点赞,江梅老师以66556赞的成绩,成为同学们心中“最受喜爱的班主任”。
荣获“温暖广州最美班主任”称号的老师们一致表示,他们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自觉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努力成为“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晚,广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陈爽同志出席活动,对10位“2022年度温暖广州的最美班主任”表示祝贺,对他们一直以来给予学生精益求精的授业、如父如母的关怀、亦师亦友的陪伴、温柔坚定的守候和言传身教的润染致敬,并表示广州班主任队伍建设下一步将重点在四方面持续发力:完善机制,为壮大队伍打下坚实基础;锤炼队伍,为快速成长规划清晰路径;拓展平台,为高质量发展装上新引擎;擦亮品牌,为班主任岗位戴上耀眼光环。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广州,将一如既往坚持以“培根铸魂”做立德树人大文章,以“惟实励新”搭班主任专业成长大舞台,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继续推动班主任工作走深走实,为广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抓好“关键少数”做实教育整顿
以队伍建设的铜墙铁壁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最高法调研组在云南法院调研侧记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5月30日上午,追授鲍卫忠同志荣誉称号表彰大会一结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立即率调研组马不停蹄前往昆明、玉溪法院,围绕如何在法院工作中落实主题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的部署,如何把学习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体现在审判实践中,如何通过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开展调研。
5月30日上午,调研组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诉服中心调研。孙若丰 摄
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诉服中心调解咨询窗口,两位当事人正在和值班法官沟通。张军上前了解情况,得知他们的专利权被侵犯,希望通过诉前调解,尽快把问题解决。张军说,“案件能够调解结案,双方当事人也认可,这样的效果很好。但法院在调解案件的同时,也要看侵权人能不能切实纠正自己的侵权行为。如果不能,还是要依法惩治,不能简单地息事宁人了事。”办案不光是要当事人满意,还要充分考虑案件的社会效果,国家专利秩序的维护。“要特别注意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不仅仅是当事人,更不是法官自己。”
近年来,昆明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昆明中院院长尹波介绍,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全市两级法院诉前调解结案15万件。张军现场与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磨憨人民法庭和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连线。五华区法院立案庭负责同志介绍,去年该院收案数同比下降,正是得益于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的“金丝雀”预警作用,指导调解组织直接对接辖区各街道的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社区在纠纷未诉至法院时就提前介入,成功化解不少矛盾。张军说,“诉调对接还要再向前进,促进诉源治理。纠纷一旦进入法院大门,就说明矛盾已经激化。我们不能坐在法院等着案件,而要把司法审判指导人民调解的法定职责担起来,把‘抓前端、治未病’的要求做深做实,把促进做实有效调解工作延伸到村镇、街区,坚持和发扬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让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消弭于萌芽状态,这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更实,才能让党的执政根基更稳固。”
张军院长在澄江法院与干警交流。孙若丰 摄
下午,调研组一行前往玉溪市澄江市人民法院。路过抚仙湖时,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进介绍,经过综合治理,如今抚仙湖非法捕捞、破坏水资源的案件越来越少,湖水更清、鸟类更多,司法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张军指出,“这说明老百姓的法治意识、环保意识都在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法院在其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要注意通过典型案件的审理、宣传,促进完善社会治理规则,让更多老百姓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在澄江法院与干警交流时,张军结合大家提到的“绩效考评机制仍待完善”抛出问题,“这几年有没有因为能力不足主动退额的法官?”看到大家纷纷摇头,张军说,“入额不是入保险箱。不能让法官认为可以高枕无忧。”考评就应该让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差有所区别,充分调动广大干警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真正让能者上、平者让、劣者汰。
围绕提升审判质量,张军特别向大家讲解了“案件比”指标。“1件案子进入法院,无论过了多久、多少程序,对于当事人来说就是1件案子。对于法院来说,如果经过一审、上诉、发回重审、再上诉、申诉,就会变成5件案子。‘案’就是老百姓的这1件揪心事、烦心案,‘件’就是几经‘折腾’、法院办理程序统计中的5个案件,这个‘案’与‘件’的比就是1:5。”通过这个指标督促法官在一审就努力让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让老百姓的权益得到更好、更快地保护,最大程度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政和。
张军还详细询问了玉溪两级法院领导班子“三个规定”填报情况,指出“‘一把手’要带头,继续抓实抓好,构筑起铜墙铁壁,接受人民监督,建设好我们的队伍。”
5月31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在云南高院与3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同听取云南法院工作情况介绍并座谈。孙若丰 摄
“近年来,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民法院围绕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保护了人民。”5月31日,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座谈会上,受邀参加的全国人大代表高巍、黄春球、蒲长文对近年来人民法院工作给予高度认可,并围绕法院联合高校建立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加大对不正当竞争的打击力度、强化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等方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云南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应杰,云南高院刑三庭庭长杨兴,昆明环境资源法庭副庭长王颖介绍了云南法院近年来的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谈了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刚才大家谈到的问题,直击司法审判工作的薄弱点,提醒我们要把工作预在先、做在前。云南法院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云南省委、人大、政府的领导、监督和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尤其在维护国家安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成绩突出。”如何在已有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新突破新发展?如何把“讲政治、顾大局,促公正、提效率,重自律、强队伍”落到具体工作中?如何把云南高院提出的“提质增效创一流”做实做好?张军指出,最根本的是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到实处,不光讲,还要思考,更要在履职过程中做实。“领导干部直接决定了工作开展的局面”。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张军对“关键少数”提出3点要求——
要把政治与业务融为一体。“政治建设要始终抓实抓好,融入到我们的司法审判工作中。”要深刻认识“法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解决好政治、业务“两张皮”的问题。要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司法审判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通过广泛开展诉源治理,把审判指导延伸到街镇、乡村人民调解工作中,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让社会更和谐,实现法院履职事半功倍。
要把审判与管理融为一体。“法院是审判机关,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审判去开展。”院庭长办案,绝不能作为普通法官去随机分案,要首选疑难复杂案件,通过办案“打出样”,成为示范,让法官清楚案件该怎么办。同时,院庭长在办案中要注意发现问题,把办案与管理、调整、提升结合起来,把条线指导、对下监督落到实处,以过硬业务破解不敢、不会、不愿管理的困境。
要把自律与严管融为一体。“领导干部首先要管好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院庭长要继续抓实抓好“三个规定”填报工作,提升司法公信和权威。要落实领导干部监督管理责任,承担好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把严管就是厚爱落到实处。“‘老好人’就是大坏人,绝不能当‘老好人’。”真正让制度严起来,把队伍建设得更严更实,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调研组一行还看望慰问了一线法院干警,通过视频连线、实地走访等形式,与法院工作人员、调解员、当事人沟通交流。
调研期间,张军与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邱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光辉举行了工作会谈。云南省委副书记石玉钢,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杨亚林参加有关调研活动。云南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应杰参加调研。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