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关监管中欧班列发运超千列
6月1日清晨6时,伴随着火车鸣笛声响起,一列满载110标箱灯具、家具、服装、鞋靴等“大湾区制造”特色商品的X8426次列车,在广州海关所属广州车站海关的监管下从广州国际港站缓缓驶出,将于15天之后抵达欧洲。这是自2016年8月28日广州首开中欧班列以来,广州海关监管的第1000列中欧班列。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近年来,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广州海关持续优化监管服务,推动中欧班列提升物流效率,累计监管进出口中欧班列货物9.19万标箱,货值超270亿元人民币,为3000多家外贸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最近,海珠算法企业诚意满满,重金揽才。
近日,海珠区举办了“才汇琶洲·共赢未来”2023年琶洲试验区算法类企业线下招聘会,既是为算法类企业提供一个与优秀人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为求职者提供一个了解行业动态、展示自我实力的平台。
这次活动邀请了唯品会、三七互娱、TCL金融、百度飞桨等11家算法领域重点优质企业参加。
参会企业求贤若渴,面向社会吸纳一批高端人才,提供近200个岗位需求,为求职者提供包括多模态算法工程师、CV生成算法工程师、研发总工程师、人工智能应用方案架构师等高端高薪岗位,过半岗位年薪在30万元以上,最高年薪达120万元。
此次招聘会上,《广州市海珠区数字经济紧缺核心产业人才目录(2023年发布)》(下称《目录》)也正式发布,涵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工业互联网、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五大产业类型,很多职位都跟算法有关,最高年薪超300万元。
种种迹象表明,海珠正不遗余力吸引算法“千里马”落户,等待算法的“万马奔腾”。
办大赛聚产引才
算法可以是“眼睛”,用AI视觉透视生产线的瑕疵产品。算法可以是“灯”,能“照亮”月球永久阴影区。算法也是把用户“宠上了天”的“霸道总裁”,为用户推送爱看的信息、规划耗时最短的出行道路、推荐可口的餐馆。
一个个基于算法的新生事物,就像武侠世界中的“真气”,是人工智能的基石之一。琶洲希望源源不断地炼出“真气”,以期真正打通发展人工智能的“任督二脉”,抢占发展先机。
就在一个月前,第二届广州·琶洲算法大赛启动大会在琶洲召开。大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分为报名、初赛、复赛、总决赛、颁奖典礼等赛程,计划到8月结束。
这场大赛面向全球出题,要求参赛者围绕绿色能源、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前沿科技等五大领域,提供解决方案,这些题目或围绕前沿热点或志在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百度出的题目是“基于文心CV大模型的多任务联合训练赛题”,赛题基于智能交通CV场景,通过多任务联合训练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解决多任务、多数据之间冲突的问题,使得单一模型能够具备分类、检测、分割的能力。
琶洲会展交通优化也是赛题之一。“看到‘琶洲会展交通优化算法赛题’我为之一动,如果这次有队伍能够在这个领域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题方案,那就是推动人工智能跟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更好的结合。”广东云下汇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季炜炜说。
举办这样一场大赛,海珠希望将人才和企业集聚起来,以赛引产、引才。
在首届算法大赛上,共有超200家企业(机构)的262支国内外团队参赛,有8家企业现场表达落地琶洲意向,并签约落户协议,2家企业已经注册落地。
为了方便更多人才对接企业,2023年,“琶洲智聚”平台也再度上线,继续为区域内企业提供高效的供需对接服务,助力琶洲试验区企业招才引智,面向各领域吸纳人才。
同时,为培养和选树一批精通人工智能算法和企业业务、推动算法应用实践、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算法人才,琶洲试验区积极探索“琶洲领军算法师”评选制度,并于2022年公布了首批“琶洲领军算法师”。
加快落地“琶洲算谷”
不遗余力的引才,海珠是为了打好“算谷”这张牌。
2022年,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聚焦“算法、算力、算量”人工智能发展三大支柱,做强琶洲试验区产业之核,打造“中国算谷”。
从“中国算谷”概念的提出到“琶洲算谷”项目的加快落地,琶洲的快动作是为了抢占算法这一新蓝海。在人工智能已成产业“巨无霸”的当下,算力和算量产业已初成规模,算法产业是一座尚未完全开发的“宝藏”,琶洲对这一“宝藏”寄予厚望。
2022年7月,海珠区建设“琶洲算谷”的10条促进措施正式发布,从企业研发创新、落地发展、应用场景建设、人才补助、基础设施建设、载体招商、会议活动等方面,对主营业务为与算法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配套的企业,以及列入可支持范围的相关科研机构、特色载体等给予支持。
同时,海珠区紧紧扣住“算法、算力、数据”人工智能三大支柱,全力以赴推进“琶洲算谷”建设,实施了“组建一个算法产业联盟,出台一份促进措施,举办一场算法国际大赛,建设一个算法产业中心,集聚一批算法项目,认定一批算法产业基地,凝聚一批算法产业人才,拓展一批算法应用场景”的“八个一”举措。
如今,琶洲试验区周边高校林立,创新资源荟萃,在发展算法产业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已落户琶洲,并已聚集一批科研团队,聚焦算法产业方向,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项目合作。
求贤若渴广发“英雄帖”
从更广的层面看,算法、算力、算量是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也是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
今年,海珠发布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提到,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全国领先。
到2025年,该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1350亿元。数字经济企业加速集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企业,累计培育8家上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40家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建成超过10个国内领先的数字经济开放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初步打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人才是不行的。
但上述规划中提到,海珠区数字经济人才规模较小,在人才引进和培育等方面与国内数字经济发展领跑区差距较大。
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该区自2009年举办第一届人才奖以来,已累计评选表彰了各类人才68名,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800余名,其中大部分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双创”人才。
海珠区也正在努力,求贤若渴。
在去年发布“8+1”系列扶持政策中,涉及数字经济人才等九大方面,加大了对“人才奖励”和“人才引进扶持”的力度。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与“六人普”相比,琶洲街道人口增长居全区第一达1.36倍,占全区比重从“六人普”的1.92%提升至3.89%,净流入趋势明显;15—59岁人口比重分别为78.26%。高于全市、全区水平,人口结构年轻化特征明显。
在此次招聘会上,《广州市海珠区数字经济紧缺核心产业人才目录(2023年发布)》正式发布。
AI图像工程师、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工程师、数据开发架构师等66个岗位按几大层级分类纳入《目录》,并根据人才供需比率、需求人数等指标划分为“非常紧缺”“紧缺”两个等级。《目录》的编制和发布,充分结合海珠区数字经济领域的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
海珠区也以《目录》的发布为“英雄帖”,诚邀数字经济领域紧缺人才到海珠干事创业,一展才华。
广州市直机关紧扣政治机关定位,全面准确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精准聚焦主题主线,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主题教育有力有序开展,确保走在前、作表率,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
锚定目标任务,高位推动工作落细落小
广州市直机关工委结合机关实际,从严从实组织开展主题教育。
层层压实责任。对标对表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制定市直机关开展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构建“三统四抓一督”工作格局,组建“五小”专班,督促各市直机关明确“四级责任”,聚焦目标任务,强化党建督导,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营造学习氛围。依托“一报一网两微”宣传平台,开设“羊城书记思享汇”专栏;注重抓好机关年轻干部的学习提升,开展“青学青思青行”理论学习提升行动。
推动落地见效。深入开展“四比四创”“亮诺亮绩亮牌”“汇智湾区”行动;组织机关党建“聚力攻坚”行动,推动系列创新性“书记项目”,助力城中村治理;举办首届“金穗杯”工作创新大赛,评选一批服务高质量发展“百优”案例;深化“红棉关爱”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锚定凝心铸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
理论学习是这次主题教育的主线。市纪委监委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沉浸式”集体学习,到杨匏安、杨殷等纪检监察先烈故居实地学习,邀请革命后代讲述红色故事。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从“点”入手、以点促“线”、以线带“面”,自上而下组织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理论学习体系。市委编办持续打造“老编”读书会、“青编”读书会,营造领导带头讲、“老编”同志帮带讲、“青编”同志踊跃讲的良好氛围。
营造氛围主动学。第一时间征订下发指定学习资料,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编印“口袋书”、应知应会、学习简报等学习材料,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深化内化转化中提高理论素养。市总工会邀请劳模代表在集中学习大会上分享感悟,弘扬劳模精神,加强思想引领。团市委创作多元化融媒体产品引领带动青联、学联、团属青年社团、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锚定真调深研,制定破解问题实招
大兴调查研究是这次主题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
坚持问题导向。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选准调研“靶心”,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扑下身子深入一线调研。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围绕拆违控违、户外广告管理、建废处置管理、安全生产督导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市生态环境局围绕生态环境领域6项重点工作深入调研,提出10个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
坚持结果导向。注重开展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市委政法委推进“综治中心+综合网格+最小应急单元+智能化”建设,打造以综治中心为依托、以综合网格为单元、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社会治理基础工作体系,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广州样本。市工信局摸清汽车、面板、消费品等重点行业的痛点,出台有关奖补政策。
坚持成果转化。目前已形成调研转化成果86个。市发展改革委出台支持市场高质量发展38条措施,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市信访局推动信访“家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多元化解信访矛盾长效机制,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发挥信访工作服务保障作用。
锚定力学笃行,推动破难题惠民生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在破难题促发展方面。各单位聚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造业立市、助力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作,制定重点项目624项,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案例38个,推动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市人社局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才强市、制造业立市等全市重点工作,制定《2023年服务民生十大实事》《2023年服务市场主体十大实事》两项任务清单。市住建局强化党对城中村升级改造的全面领导,健全议事协调机制,坚持“拆、治、兴”并举,试行“政府做地、净地出让”模式,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高质量编制南沙、东部枢纽、北部增长极、珠江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平台规划,构建“一带一廊、双核五极”高品质空间结构。
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市教育局推行基础教育强基提质帮扶行动,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市场监管局举办“520世界计量日”活动,让计量走进百姓生活。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提高“穗智管”“穗好办”应用水平,深化接诉即办、12345热线受理工单办理时长由原规定的20个工作日减少为10个工作日。
锚定真检细改,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检视整改直接关乎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全面彻底检视整改问题。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既解决“存量”又关注“增量”,对问题进行再检视。市林业园林局对5个城市公园、87条道路、12个社区开展2轮全覆盖“回头看”,初步建立“城园融合”体系,广州在全省林长制考核排名第一。市司法局对市委巡察、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历次民主生活会、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专项活动等发现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对有回潮反弹苗头坚决整改到位。敢于动真碰硬解决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聚焦理论武装、责任担当和纪法约束3个方面重点领域,明确重点纠治和防范的9个方面制定14项措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