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调研 转作风 促落实” 保障国土空间交通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
自2023年1月4日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广东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工作方案》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强化市区传导靠前站位、主动作为,深入各区开展调研,制定了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交通设施编制要点下发各区,并与各区持续保持积极互动,在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前置审查、专家评审等环节的工作。截至目前,已对广州市所有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交通专项内容开展了“二上二下”技术审查,为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交通专项内容编制提供保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亮点:
一是“明确编制要点、传导规划要求”。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入学习贯彻《广东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广东省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等上层次相关文件要求,组织制定了《广州市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交通设施编制要点》,明确13类交通设施共计53项编制要点。同时,主动梳理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广州与周边城市交通互联互通规划等上层次规划成果以及重要交通项目矢量文件下发各区,为各区编制区级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提供基础,确保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效传导。
二是“建立沟通机制、靠前服务研判”。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各区分局建立了良好的沟通衔接机制,细致对接到具体团队和负责人,耐心解释规划理念和要求,使各区规划团队对交通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及时收集各区阶段性成果分析研判,充分掌握各区诉求,就轨道线网规划优化提升工作,前往花都、增城、黄埔、天河、荔湾等各区进行调研,在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传导过程中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成果完善。
三是“逐条推敲审查、确保应用落地”。审查过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秉承工匠精神、绣花功夫对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进行逐条推敲,从规划成果的科学性、落实省级指南深度要求、强化交通规划传导以及交通项目具体方案等四个层面对各区总规提出优化修改意见,保障成果的科学性。发挥创新精神,从服务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四级分类的角度出发,对区级总规的深度和全流程落地应用提出要求。
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区协调沟通,持续指导各区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交通专项成果完善,为保障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做出贡献。

6月初,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以下简称“白云区分局”)喜讯连连,两天内陆续收到“110千伏石马变电站项目”“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广州市轨道交通九号线高增站项目”三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用地批复。
获批项目涉及绿色能源、环保循环、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10千伏石马变电站项目位于白云湖街大朗村,面积0.2906公顷,建成后将保障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片区用电需求,同时改善广州西部产业带110千伏网架结构,大大提高电压质量及供电可靠性,更好地满足白云区高速增长的用电需要;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升级改造项目位于钟落潭镇光明村,面积2.1764公顷,是广东省、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工程,为广州市医疗废物主要处置设施,升级改造后将提升广州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和防风险能力;广州市轨道交通九号线高增站项目位于人和镇高增村,面积4.0558公顷,为该段线起始站,接驳广州地铁三号线、二十二号线,联通广州白云机场、花都中心城区与广州中心城区,促进广州外围组团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共进。
白云区分局高度重视市政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围绕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决策部署,紧密联系白云区内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出击、紧跟节点,高质高效推进项目用地报批组卷工作,为广州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用电、绿色循环、交通用地保障,为维护广州公共卫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交通出行提供更强的支撑,增进了民生福祉,全面助力广州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为做好镇街服务工作,近日,南沙区分局相关负责同志带队前往榄核镇湴湄村走访调研,南沙区分局部分业务处室参加。
调研组实地踏勘湴湄村留用地、香云纱非遗文化馆和云纱晒场等现场建设情况并开展座谈交流。座谈会听取了榄核镇关于村民报建、乡村用地报批、村庄公服设施提升及村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情况汇报及存在问题诉求,南沙区分局逐一进行了回应,双方围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思路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南沙区分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湴湄村生态本底良好,拥有沙田、鱼塘、河涌水系等自然资源禀赋,星海红色文化资源以及香云纱非遗文化资源,具备条件率先推动“多规合一”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一方面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及相关用地政策,预留村民住宅用地规模,合理布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开展交通组织专题研究,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配套,为下一步村庄规划编制提供基础支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