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务局领导带队到番禺区开展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工作调研
7月4日,市水务局副局长李化军带队到番禺区开展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工作调研,水务局水利管理处、市水务工程技术中心、市河涌监测中心、番禺区水务局等相关负责人员参加。
调研组实地查看了七沙水闸和莲花围堤防工程标准化创建、雁洲水闸联调联控情况,深入了解番禺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情况,并召开座谈交流会。番禺区水务局结合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水闸联合调度、河湖图斑复核整改、水库安全运行、水利工程防溺水及“双反”等工作情况进行了发言汇报。
李化军同志强调,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坚决筑牢水安全屏障,水闸联合调度要以防洪安全为第一目标,坚持水环境调度服从水安全调度原则,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二是要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安全隐患整治,番禺区水务局要对检查组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能立即整改的要立行立改;对于短期不能完成整改的问题,要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明确责任人,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三是加快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提高对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认识,重点督促指导镇街管理且基础比较薄弱的堤防工程,多途径落实资金,落实整改措施,压实责任,通过创建工程标准化,补齐短板,提升管理水平;四是要创新工作方法。针对堤防、碧道管理难点,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对情况复杂的堤段根据实际情况分段管理精准施策,同时充分发挥河长制统揽作用,灵活通过各级河长加强堤防管理,明确管理权限,建立考核机制,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与交通部门的沟通协调,对于资金已落实,条件成熟的堤防可以协商移交给交通部门管理;五是要坚持水利“双反”工作常态化。要积极与辖区反偷渡反走私联合行动指挥部办公室紧密配合,在保障水闸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加强区域重点河涌水闸调度管理,加强巡查,加强人员值班值守及信息沟通,切实配合做好水利双反工作;六是要强化部门联动。加强防溺水工作宣传,与教育部门、属地镇街加强对接,形成工作合力,紧盯暑假关键时间节点,加密巡查检查,坚决筑牢水利设施安全防护及水域防溺水安全防线,做到守水有责、守水负责、守水尽责,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棋至中盘,广州经济彰显向实的强烈信号。
7月3日,随着一辆纯电动轿车驶下广汽埃安生产线,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正式超过2000万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回溯广州今年上半场,以关键项目建设为牵引,曾经的产业积淀正变成发力新赛道的强劲动力。
从孚能科技广州总部、巨湾技研总部及生产基地动工,到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工厂竣工,小鹏汽车广州智能网联汽车智造产业园投产,“上马”重大项目,是广州稳增长的必然选择。
今年以来,广州接踵而至的重大项目建设,奏响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变革曲”。
从1至5月的数据来看,全市1722个“攻城拔寨”项目,已完成投资2411亿元,一系列重点项目尤其是重点产业项目取得的建设新进展,成为广州发力实体经济的坚实底座。
上半场拼到了什么?
开年以来,广州全身心投入“拼经济”的状态,全市上下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立足基础和禀赋,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月,广州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上,46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超6800亿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2月,广州市推动城市更新提速增效工作动员会召开,第一批1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集中开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3-4月,广州相继迎来外国政要考察,与国际友城交往迎来新的篇章。
4月,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签下443个重大项目,一大批跨国企业增资加码,其中制造业项目约占四成。
6月,广州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举行,共开工、竣工475个项目,总投资超4400亿元。
一番“狂拼”之后,广州的经济底蕴和独特优势凸显出来,万亿投资带动了新兴产业加速跑。
“双碳”背景之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瞄准万亿级储能市场,二季度集中签约28个新型储能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55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812亿元。
总投资约40亿元的巨湾技研总部及生产基地主体结构在南沙动工,并计划9月底竣工试产,这是广汽集团首家内部孵化的混合所有制高科技民营企业,其自主研发的XFC电池技术8分钟可为新能源汽车充满八成电。
花都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3月1日动工建设新能源零部件制造项目,进一步推动花都汽车产业链条做大做强。
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作为在增城落地的第一家芯片制造企业,增芯项目计划7月底竣工封顶,并于明年上半年完成设备投产。
在《南沙方案》发布一周年之际,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先行启动区迎来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竣工),2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一批市政基建、产业、水利工程、房建工程等重大项目破土动工,建设正酣。
广州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压舱石作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今年以来,轨道交通八号线北延段支线、轨道交通八号线北延段、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南沙段)、广州白云恒运天然气发电等125个项目开工建设,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项目储气库工程等47个项目竣工。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方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研究大楼等35个项目开工建设,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等11个项目竣工。
广州成百上千个重大项目开足马力,发动“三驾马车”拉力,为广州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凝聚“进”的势能。
大项目成经济“定盘星”
翻开广州经济“答卷”,一组工业数据亮眼:1-5月,新一代信息技术部分产品增长较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显示器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2.3%、24.5%和15.3%。
这组数据透露了两个关键信息:既有工业经济持续恢复的外在表征,也有广州经济结构优化的内在体现。
重大“块头”成为经济“定盘星”,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是主力军。
1-5月,广州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24.8%和10.8%;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4.4%。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广州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8.9%,占据制造业投资比重的一半。其中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势较好,同比分别增长37.1%、32.7%和80.5%。
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广州一路砥砺前行、逆势上扬,靠的正是实体经济这个重要支撑。
这也让第一次下场造电池的TCL,再次选择了广州。TCL中环广州项目已在上个月底开工,这是广州首个大型光伏制造业项目,投资百亿、产值百亿,也是广州扭住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考量。
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广州市再次强调“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
实体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根基,也是广州的产业底蕴和发展根基所在。
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广州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形成汽车、电子产品、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工业总体规模、综合实力、质量效益等指标领跑全国。
广州连续两年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制造业立市”,并在今年提出建设“两城两都两高地”(即智车之城、软件名城、显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目标,这项任务也被放在2023年十项重点工作之首,再次表明了广州做大做强制造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次创业”的新支点
广州向“实”再出发,正经历重大“块头”转型的阵痛。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是广州当下最紧要的“课题”之一。
何以破题?惟有夯实根基,实体经济方能“开枝散叶”,激发经济发展无限动能与活力。而重点项目尤其是产业类重点项目,可以被视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
今年,围绕“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重大战略部署,广州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大力实施“强芯”“亮屏”“融网”“智车”等工程,全年安排“攻城拔寨”产业类项目超800个。
为了让产业类项目更好地在广州“落地生根”,今年广州计划供应土地32平方公里,重点解决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需求,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6月21日召开的广州市委常委会上强调,要燃起二次创业的奋斗激情,以新担当新作为“再造一个新广州”。这是广州站在全新的视角和格局下,对自我的一次重新审视。
立足当下,广州一手抓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启动培育50个左右的优质“四化”平台;一手抢占产业高质量发展“制高点”,围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高端装备等五大新支柱产业重点发力。
把握时机,广州市政府出资50亿元设立的科技创新母基金,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稳链强链,投资广州项目104个,投资金额43.76亿元,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布局未来,广州开启编制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形成“一廊一带、双核五极”的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结构,推动资源要素合理分布,为实体经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实体经济是构筑城市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更是广州“二次创业”的支点。“再造一个新广州”,这座城市正在全力加速中。
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荔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联合逢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广州市中大社工服务中心开展以“战旗重走东纵路,红心向党守初心”为主题的退役军人党员党日活动,组织逢源街道战旗合唱队前往从化区吕田镇莲麻村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用歌声为党献上生日祝福。
逢源街道战旗合唱队组建于2019年8月1日,是一支包含了二等功功臣、参战老兵和新时代退役军人等成员的志愿服务队伍,成立至今已参与过平安荔湾宣传、疫情防控活动、走进校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战斗故事宣讲等多种志愿活动。
(图:活动合照)
重温入党誓词
战旗合唱队全体退役军人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神圣庄严的入党誓词掷地有声、久久回荡,为此次党日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红色庄重的基调。之后,战旗合唱团用歌声缅怀历史,奏响奋斗曲调,高唱《人民军队忠于党》,红色歌曲以铿锵有力的歌词、发人深省的旋律唱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峥嵘岁月,唱出了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党员矢志不渝的精神,为亲爱的中国共产党献上了赤诚又热烈的祝福。
(图:战旗合唱队成员重温入党誓词)
参观革命纪念馆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战旗合唱队走进黄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和党章学堂,驻足观看书籍、照片、视频等珍贵史料,认真学习和回顾《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发展之路、修订历程,追溯红色记忆,学习革命先辈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图:战旗合唱队成员参观党章学堂)
重走东纵路
参观完纪念馆后,战旗合唱队高高举起队旗,大踏步地走进莲麻村之中,踏踏实实地重走东纵路,感受革命先烈抗战过程当中的艰辛历程。
此次党日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爱党爱国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活动结束后,退役军人们纷纷表示,要从党的辉煌历史中汲取奋斗的智慧和力量,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用一言一行践行初心使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