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实”力在线,广州拼的是什么
详细内容

“实”力在线,广州拼的是什么

时间:2023-07-15     人气:382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概述:......

  棋至中盘,广州经济彰显向实的强烈信号。

  7月3日,随着一辆纯电动轿车驶下广汽埃安生产线,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正式超过2000万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回溯广州今年上半场,以关键项目建设为牵引,曾经的产业积淀正变成发力新赛道的强劲动力。

  从孚能科技广州总部、巨湾技研总部及生产基地动工,到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工厂竣工,小鹏汽车广州智能网联汽车智造产业园投产,“上马”重大项目,是广州稳增长的必然选择。

  今年以来,广州接踵而至的重大项目建设,奏响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变革曲”。

  从1至5月的数据来看,全市1722个“攻城拔寨”项目,已完成投资2411亿元,一系列重点项目尤其是重点产业项目取得的建设新进展,成为广州发力实体经济的坚实底座。

  上半场拼到了什么?

  开年以来,广州全身心投入“拼经济”的状态,全市上下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立足基础和禀赋,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月,广州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上,46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超6800亿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2月,广州市推动城市更新提速增效工作动员会召开,第一批1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集中开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3-4月,广州相继迎来外国政要考察,与国际友城交往迎来新的篇章。

  4月,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签下443个重大项目,一大批跨国企业增资加码,其中制造业项目约占四成。

  6月,广州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举行,共开工、竣工475个项目,总投资超4400亿元。

  一番“狂拼”之后,广州的经济底蕴和独特优势凸显出来,万亿投资带动了新兴产业加速跑。

  “双碳”背景之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瞄准万亿级储能市场,二季度集中签约28个新型储能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55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812亿元。

  总投资约40亿元的巨湾技研总部及生产基地主体结构在南沙动工,并计划9月底竣工试产,这是广汽集团首家内部孵化的混合所有制高科技民营企业,其自主研发的XFC电池技术8分钟可为新能源汽车充满八成电。

  花都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3月1日动工建设新能源零部件制造项目,进一步推动花都汽车产业链条做大做强。

  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作为在增城落地的第一家芯片制造企业,增芯项目计划7月底竣工封顶,并于明年上半年完成设备投产。

  在《南沙方案》发布一周年之际,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先行启动区迎来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竣工),2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一批市政基建、产业、水利工程、房建工程等重大项目破土动工,建设正酣。

  广州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压舱石作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今年以来,轨道交通八号线北延段支线、轨道交通八号线北延段、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南沙段)、广州白云恒运天然气发电等125个项目开工建设,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项目储气库工程等47个项目竣工。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方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研究大楼等35个项目开工建设,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等11个项目竣工。

  广州成百上千个重大项目开足马力,发动“三驾马车”拉力,为广州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凝聚“进”的势能。

  大项目成经济“定盘星”

  翻开广州经济“答卷”,一组工业数据亮眼:1-5月,新一代信息技术部分产品增长较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显示器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2.3%、24.5%和15.3%。

  这组数据透露了两个关键信息:既有工业经济持续恢复的外在表征,也有广州经济结构优化的内在体现。

  重大“块头”成为经济“定盘星”,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是主力军。

  1-5月,广州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24.8%和10.8%;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4.4%。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广州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8.9%,占据制造业投资比重的一半。其中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势较好,同比分别增长37.1%、32.7%和80.5%。

  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广州一路砥砺前行、逆势上扬,靠的正是实体经济这个重要支撑。

  这也让第一次下场造电池的TCL,再次选择了广州。TCL中环广州项目已在上个月底开工,这是广州首个大型光伏制造业项目,投资百亿、产值百亿,也是广州扭住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考量。

  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广州市再次强调“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

  实体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根基,也是广州的产业底蕴和发展根基所在。

  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广州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形成汽车、电子产品、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工业总体规模、综合实力、质量效益等指标领跑全国。

  广州连续两年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制造业立市”,并在今年提出建设“两城两都两高地”(即智车之城、软件名城、显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目标,这项任务也被放在2023年十项重点工作之首,再次表明了广州做大做强制造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次创业”的新支点

  广州向“实”再出发,正经历重大“块头”转型的阵痛。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是广州当下最紧要的“课题”之一。

  何以破题?惟有夯实根基,实体经济方能“开枝散叶”,激发经济发展无限动能与活力。而重点项目尤其是产业类重点项目,可以被视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

  今年,围绕“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重大战略部署,广州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大力实施“强芯”“亮屏”“融网”“智车”等工程,全年安排“攻城拔寨”产业类项目超800个。

  为了让产业类项目更好地在广州“落地生根”,今年广州计划供应土地32平方公里,重点解决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需求,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6月21日召开的广州市委常委会上强调,要燃起二次创业的奋斗激情,以新担当新作为“再造一个新广州”。这是广州站在全新的视角和格局下,对自我的一次重新审视。

  立足当下,广州一手抓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启动培育50个左右的优质“四化”平台;一手抢占产业高质量发展“制高点”,围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高端装备等五大新支柱产业重点发力。

  把握时机,广州市政府出资50亿元设立的科技创新母基金,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稳链强链,投资广州项目104个,投资金额43.76亿元,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布局未来,广州开启编制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形成“一廊一带、双核五极”的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结构,推动资源要素合理分布,为实体经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实体经济是构筑城市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更是广州“二次创业”的支点。“再造一个新广州”,这座城市正在全力加速中。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