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胥江祖庙庙会
“胥江祖庙庙会”简介
北帝,在文献中又称为玄武、真武、玄天上帝、黑帝等等,在沿海地区及珠江三角洲民间则多称为北帝。玄武信仰,起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玄武本为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后来同民间的自然崇拜结合起来,经过长期的演变并被道教吸纳入其神仙系统而逐渐人格化。宋代以后,又屡获统治者加封,其地位越来越煊赫。到明代,由于明太祖和明成祖都认为他们得天下为北帝荫庇,把北帝祭祀列入国家祀典,玄武信仰也进一步遍及全国。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间信仰诸神中,北帝的地位尤为隆崇。北帝崇拜,是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主要的民间信仰之一,不但供奉北帝的祠庙遍及各处乡村,村民的家庭之中也普遍供奉着北帝的神位。
胥江祖庙庙会作为百姓最大的群体性活动,有着广泛的全民参与性,显示着鲜明的世俗性和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吉诞万古流芳,诚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社会和谐,百姓康宁,万业昌盛。”胥江祖庙庙会,表达了百姓希望风调雨顺、国富民强的美好心愿。庙会期间,广大百姓自发参与,扶老携幼,呼朋唤友,亲临祖庙,虔诚拜祭,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这是对传统习俗深厚的凝聚力最完美的诠释。
胥江祖庙庙会直到现在还能焕发旺盛的生命力,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结晶,而且保留了许多优良的传统与美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三水灯谜”简介
灯谜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文化活动,雅俗共赏,长期以来,一直行之不衰,因其广泛的知识性、严密的逻辑性、浓厚的趣味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上世纪80、90年代,是我国谜坛史上最兴旺发展时期。全国各省市灯谜组织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谜会、谜社、谜组纷纷成立。灯谜会猜大会不断举行,灯谜爱好者风起云涌,参与者踊跃。佛山市职工灯谜协会也于1984年成立,三水灯谜协会则于1986年成立,蔡艺武被推举为理事。从那时起他开始了对灯谜的钻研和学习,并逐渐在省内灯谜界崭露头角,多次在省内灯谜赛事中制谜获奖,被封为“三水灯谜皇帝”。
迄今,蔡艺武先后制谜近千条,在省内各地参加并举办大小谜展数十场,并为三水总工会编辑出版《肄江谜丛》一书,多次参与台湾、香港等灯谜谜的文化交流。
一、石湾陶师祖庙
石湾陶师祖庙坐落在石湾镇水巷,是石湾四大古迹之一(另外三处是丰宁寺、莲峰书院、高庙),始建于宋咸淳年代(约为1273年),面积约30平方米。明嘉靖七年(1528年)扩建,并迁址至石湾乡(明代时石湾镇称为石湾乡)之莲子岗东麓(今佛山化工机械厂),其南侧为莲峰书院和丰宁寺(均尚存)。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同治九年(1870年)、光绪年间(1875~1908年)、民国15年(1926年)作过重修、扩建,规模不断扩大。1926年最后一次修缮,工程最大。得到石湾中医罗积廷、澜石黎涌乡侨商简照南、佛山莲华行车公司的大力资助。重修后的陶师祖庙除翻修庙宇外,还扩充了花园和陶业商铺,建有六角亭一座,庙宇一带拓展为陶工乐园。清道光版《南海县志》卷十二记载:“陶师庙大门有竖式匾额,书写《陶师祖庙》四个大字,此为庙之正式名字,而陶师庙是民间的俗称”。陶师祖庙于当时已是岭南道教的圣地,它融陶文化与道教文化于一体。民国初期,陶师祖庙宏伟壮丽,气势不凡,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建筑群面宽50米,纵深70米。庙前为花岗石池塘,庙内为砖木结构,上盖绿色琉璃瓦,建筑为硬山顶,镬耳式封火山墙砖木石结构。主体建筑为三进,由沿东北—西南纵轴线依次排列并渐次升高的山门、前殿和虞帝殿组成,属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东西两侧的斋廊,每边可供500人同时就餐。整座建筑向前凸出约5米,门前呈“凹”字形状,共设门口五处,正门前有大石狮一对。庙中照壁及大量装饰壁画,皆为石湾各行会精心杰作,其中的《魏仇伏貘》乃名师黄炳(1815~1894年)所制,最负盛名。1938年10月日本军队侵占佛山,石湾同遭沦陷“陶师祖庙”也随之被毁,门前石狮一对被弃于废墟中,是陶师祖庙唯一的遗物。1957年,石狮子被搬到石湾镇工人文化宫内,70年代石湾公园建成后,这一对石狮子又移到公园门前。虽然陶师祖庙被毁多年,但是一对石狮尚存,显得十分珍贵,因此,石湾镇决定在重建“陶师祖庙”落成后,把石狮子摆放在新庙门前。
自明代开始,定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六日和八月二十二日为陶师诞,举行盛大的拜祭陶师活动,俗称“春秋二祭”。拜祭活动日在庙内之两边斋廊上举行斋戒会餐,每侧斋廊设六人一桌,两斋廊可同时容纳千人就餐。在非祭祀活动的时间,庙内大多场地被划为铺位出售陶制品及陶器皿,陶师祖庙广场成为热闹的商业区。紧邻的莲峰书院门前至莲子冈山脚的圩市,依次为文化用品、鱼肉杂货、蔬菜瓜果三部分,每日从天亮开市至午后收市,逢农历一、五为圩期,更为兴旺,故有“莲峰昼市”之称。
二、丰宁寺
丰宁寺是石湾唯一的佛寺,石湾镇四大古迹之一。位于325国道澜石路段旁,莲子冈南麓,与莲峰书院相连。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以及同治年间和民国初期重修。寺院依山势而建,坐北向南,高于路面0.8米,向北渐次升高。寺貌庄严,面积深大,共分前、中、正殿三座。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南北长52.47米,东西宽14.24米,总建筑面积747.17平方米。寺内供奉有三宝佛、四大金刚、十八罗汉、十皇、观音坐莲、关帝、准提佛母等神佛像(均无存),寺内建筑还有石雕、木雕、灰雕、陶塑等古物艺术品(尚存)。
据传,有一巡抚官员巡视江南时曾到石湾,见到一派丰收景象,百姓安居乐业,遂奏请朝廷赐造一寺以褒奖乡民,皇上准奏并降旨令张元虚法师前来石湾监造,数年后寺庙落成。庙堂雕梁画栋,佛祖金光,罗汉威严。寺庙该起何名,张法师一时难定,一天,寺门外有一平头赤足,衣衫褴褛,约十三四岁男孩立于门前高声叫卖放在身旁的白菜,男孩见寺内住持出来,便上前欠身道:“小的在此卖菜,为的是养母谋生。”又对寺主持说:“我伦文叙天天在此卖菜,乃众所皆知,若有打扰,请师傅见谅。”张法师见这小孩彬彬有礼,且出语不俗,便对伦文叙说:“我出个上联,你对下联,如何?”伦文叙道:“愿听指教。”张法师吟道:“齐齐斋齐齐戒齐斋齐戒神恩广大。”伦文叙脱口答道:“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功德无涯。”张法师一听,果然精深绝妙,并对伦文叙说:“这个上联,我曾走遍天南地北,无人能对,今日你能完成下联,真可谓天下奇才!”随即请伦文叙入寺寒叙,伦文叙欣然入内,张法师遂对文叙道:“本寺堂刚刚新建,不知当立何名,想劳烦你题个匾。”伦文叙便提笔书写了两个秀丽工整的大字“丰宁”,并对张法师说:“巡抚南游之时,曾赞石湾四季丰收,百姓安宁,我立此意,故作丰宁。”法师一听,喜满胸怀,拍案叫绝!后来,有一高僧云游至此,见了“丰宁”二字,赞叹不已,便模仿伦文叙的笔法,在“丰宁”后面添了一个“寺”字,从此“丰宁寺”便盛名于世。
三、莲峰书院
莲峰书院位于石湾莲子冈南麓,丰宁寺左侧,二者山门并连,仅隔一青云巷。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由南海县知县宋玮偕大江、大富、魁冈、深村、榕洲、张槎、土垆七堡绅士捐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并增建奎星楼。《莲峰书院记碑》载,该地址原是文武庙,日久墙栋圮颓,乃仍照其旧貌修建之,并加筑后座,仍祀文武二帝。后又经清同治和民国年间两次重修。始建之初,原为兴昌文运七堡会课之所,故又称“七堡莲峰书院”。后渐成为“七堡乡绅议事”之地。光绪十年(1884年),院内设立“七堡团练局”。民国12年
(1923年)前已成石湾及附近七堡“莲华46乡乡民联防总局”。其时,书院已拥有丰宁寺及石湾、澜石一批土地及码头之产权。民国22年(1933年),南海县府曾在此设立南海县第十区区公所。1949年佛山解放后,此建筑曾被用作石湾镇福利院、石湾镇干部农场场部、佛山市化工机械厂仓库。1989年均已全部撤离,建筑尚存。
书院整体建筑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南北长53.74米,宽11.95米(南侧)至12.14米(北侧),总建筑面积约644.88平方米,平面布局由山门、香亭、正殿及奎星楼等部分组成。以山门建筑年代为最久远,但仍保留着清代风格,高于书院前开阔地1.1米而与丰宁寺山门为同一平面。山门与香亭之间隔一小院,面阔11.28米,进深7米。香亭地面则比小院高0.75米,亭为高5.12米之琉璃瓦单檐卷棚方亭,除四柱为方石柱外,上部梁架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建筑已毁。奎星楼与原正殿之间亦有一小院相隔,进深7.28米。奎星楼之外貌颇似洋房,为二层结构,顶部为平天台,是民国初期的建筑,现仍存。
四、九龙出海二龙归与五马归槽
石湾地形东高西低,多属第四纪形成的红土岗,自南至西北,沿东平河北岸形成一个狭长地带,延绵不断,长近5千米,石湾镇则位居中央。周围有99个山岗,加上西北角的王借岗共计100个山岗,蜿蜒起伏,形态各异。据明清时期记载的各岗岗名如下:
大帽、小帽、宝塔、七星、三友、莲子、鸭子(甲子)、姑嫂、镇岗、潘岗、菜岗、郡马大松岗、老鼠、千秋、注禄、萝白、金花、沙岗、后龙、鼓磉(相鼓)、大岗、石岗、羊矢、牛眠、莘岗、葫芦、榴子、鹅头、鹅公(红卫)、鹌(庵)岗、沙仔、正龙、燕子、彩环、蚯蚓、筲箕、大荷、小荷、大望楼、小望楼、大来翔、小来翔、圆头、郁龙岗、蛇岗、石头、龟岗、邓岗、简氏七步祠岗、芦塘、驷马、张槎龟岗、蟠龙、茶岗、五秀、圩岗、亲戚、三山、靓(仔)岗、清水、后底、松岗(白屋)、盘龙、大杉、贞炳白草、澳口白草、正白草、蔡岗、马头、马鞍、马尾、竹坡、金龟、赤珠、狮岗、燕归窝、蒙青、大青、二青、三青、横牛、河宕、青柯、风林、凤凰台、狗头、正隆、莲岗、采湾、千秋、蚬子、蟮头、蟮尾、大十字、小十字、凤翔、圣堂、雁落平沙、银稔等共99个,外加张槎西端的王借岗(原名麻雀岗,据传由明代正统年间农民起义军首领黄萧养借来凑足100个岗的数目,故名)。石湾镇周围的99个岗,高者不过百米,但各岗的台地地势稍高,当地雨量也较多,众山岗之水均由东向西缓缓流入东平河,形成了多条河涌,如海口涌、鸭乸涌、沙路涌、三丫涌和水部涌等大小九条涌,由西北至东南从各岗之间汇入东平河,形似九龙出海之势(佛山及附近民间惯称河为海,如过河说成过海),而在九条涌的两侧地势反而较低,分别有两条水道,一条从高庙(今南风古灶北侧)侧由东平河流入镇内,另一条由下窑(水部,今美术陶瓷厂附近)地段流入镇内。从高处往下瞭望,九条水道由镇内高处流入东平河,而两侧有两条水道从东平河流入镇内,所以有“九龙出海二龙归”之说。此11条河涌对石湾陶瓷业生产运输起极重要作用。明清时石湾镇内有100多条窑,其陶瓷产品由九条水路顺流而下,运出东平河可达西江、北江以及珠江口各埠,而生产用的材料、燃料砖瓦木石、木柴、木炭及生产工具则由东平水道通过两条流入镇内的河涌达至各窑区。
石湾镇之“五马归槽”指的是陆路交通,北由宝峰塔道通佛山,可再往广州等地,东边经莲子岗东麓可至澜石圩,明末清初均已开成便道,可通行人挑夫、驴马车等,陆路商贾多从此两路进入石湾窑区从事商贸活动。南侧分达上、中、下三约(窑)均有道路便于窑区沟通及至东平河岸各码头,五路汇聚镇中央,遂成“五马归槽”之势。
五、西瓜路
明代已辟成便道,可供行人通行。此道原位于今石湾公园门前至石湾邮电所的路段,两边均为山岗地。路面仅宽3米,长约300米,为黄泥与岗沙混合而成,是进出石湾的主路。民国期间,辟为可通行汽车大道。20世纪60年代和平路建成后,为水泥路面,双向两车道。2002年,辟为双向四车道,成为石湾进出交通的主路,原西瓜路便成历史遗迹。在今石湾公园门前建有与西瓜路原貌的一段路样,作为这一历史见证。
西瓜路的由来,有一段传说。清代,有一年除夕,一位30多岁的小贩,用麻袋装着银元,入石湾购买陶制拜神灯盏,购货后仍用麻袋装着灯盏,按原路返佛山,快出石湾时,见路边有一理发档,小贩便进了理发档理发,他把麻袋放在一旁。理发匠一边理发一边窥看该麻袋,看那麻袋装的东西又圆又硬,类似银元,遂起邪心,欲将这袋“银元”占为己有。主意拿定,就借着给小贩剃脸之机,用剃刀朝那汉子的喉咙割去,把那汉子杀了。理发匠以为可得巨款,迫不及待解开麻袋一看,即时傻了眼,麻袋里全是陶制灯盏。理发匠随即将身上穿着的白麻布衣撕下一角,用手指蘸上死者的鲜血,写上:“你亦错时我亦错,灯盏何需用膊托?从此冤仇沉海底,欲想报仇马出各。”“各”本应意为“角”,但匆忙间写成“各”。随后,便将那小贩汉子的尸体和那袋陶灯盏以及写有那蹩脚诗的白麻布衣一角,一起埋葬在其路口边的山岗上。时至清咸丰年间,时任省府总督骆秉章南下巡视时,路过石湾口。时值炎夏,天热人渴,马不愿行,骆秉章便下令歇息,派士兵到附近找水喝。骆秉章信步走到岗边,抬头一看,却见岗上光秃秃,寸草不生,却在岗半腰有西瓜一棵,瓜蔓上长着一个人头大小的西瓜。骆秉章走上前去,拔出剑来,割下西瓜,就地切开,只见里面全是血水。骆秉章顿觉奇突,便命士兵沿瓜蔓挖开土壤看其究竟。士兵挖开几尺土后,见泥土里埋有尸骨,还有一角白麻衣布,上面写有诗一首,骆秉章想此事必有蹊跷,决定在石湾住下来,查个水落石出。
一日,骆秉章便服查访,到石湾太平街一茶楼饮茶,见茶楼门前有一售卖陶制灯盏的小档,摆着灯盏,一醉汉正指着灯盏自言自语说:“如果灯盏不是灯盏,是银元,我就不愁没钱了,就可以天天饮茶。”骆秉章听后,顿觉此人话出有因,就向坊众了解此人情况,得知此醉汉是个理发匠,每天必去饮茶。他查访到理发匠的住处后就返回驻地。次日,骆秉章扮作收买破烂的人,到理发匠居住的巷子里高声喊叫:“高价收买破烂白麻衫!”理发匠的老婆不知内情,便将一件无用的破白麻衫拿出来卖。骆秉章不露声色,只将破旧白麻衫拿过来细看,果真缺了一角,就当即以一两白银买了下来,并即派人拘拿理发匠归案,经审讯,又拿出白麻衣的血诗布与白麻衫缺角合并,十分吻合,令理发匠哑口无言,只得认罪,结果,案情大白,小贩汉子的被害冤情得到昭雪。血诗中的“欲要报仇马出各”一句,正是由马和各两字合起来的骆氏所破。此案破后,传至民间,民众十分称颂,就把石湾路口的一段路叫作西瓜路。
六、水巷大街、太平街
水巷大街现为忠信路及高庙路一带,民国以前称为上窑。太平街现为江滨路,北起忠信路南端(即石湾居民惯称为公路头地段),南至水部(即今美术陶瓷厂与石南大桥交会处)。此街曾是石湾镇的繁华之地。此一带被称为中窑。石湾在前清时期分为三段,也称作三约(窑):上段靠北为上约(窑),是商业街区,绸布庄、首饰铺、酒楼食肄、当押店(从清嘉庆年间始至民国,先后有18家之多,至抗战期间相继歇业)、粮油日杂店、再生堂中药铺、招佩芝招秀芝医馆(以专治儿科麻疹著称)等均在此,从上约住上至海口还有鸡圩和鱼栏。昔日的上约(窑)一带建筑颇为讲究,街道两旁多为二层砖木结构房屋,一层作为商铺,二层有用作商铺,也有用作商号账房等。高尚民宅则多建于高庙附近,这一带地势略高,不易被水淹。镇内有一条十字巷就位于上窑区域的高灶与新灶旁(今南风古灶景区内),从此巷往北可通“林家厅”,往南通街市,往东通窑区,往西出高庙达至东平河。“林家厅”,位于石湾忠信巷14号(南风古灶景区内),是居住在镇内的林氏兄弟联袂建造的青砖大屋,接连三间,每间三进深,屋内还有阁楼,屋前檐下有灰雕装饰。三间有多个门口互通。雕镂精细,布局得宜,古朴优雅。1998年5月定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石匾记述:“林家厅建于明代,初为林氏家庙,至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林绍光(嘉庆丙辰进士)、林龙光(乾隆壬子乡试举人)、林缙光(嘉庆戊辰乡试举人)
兄弟三人将家庙改作居室,称作林家厅。深三进,相通小院、楼阁、厢房等,是颇具特色的祠堂、民居合一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因其三兄弟均颇有功名,坊众传言在此结婚,后代可香火旺盛,兴旺发达。为此,镇内很多结婚男女乐于在此举行婚礼。林家厅北侧有一小巷名“进士巷”,是清代有一霍姓书生中进士后,返乡建屋而得名,巷名至今尚用,原建筑已无。在上窑居住者多属有钱大户人家。石湾镇内曾在民间传有“一日三太”之说,指有钱人家一日可享有三太:早茶在太如(指太如茶楼,坐落在前上约地段,以好茶靓点心出名)。食饭在太平(指太平酒家,坐落在太平街,以菜肴味美著称,位处街北段临江一侧,二楼设有雅座,可望江而坐,无数船只在眼底穿梭),颇有名气的一乐茶楼也设于上窑与中窑的交界处,地位优越,以取自西樵山的山泉水泡茶而著称,所泡之茶,茶香味甘,客人十分受落,连窑灶上的打工仔也在工余时间约上三五知己到此叹茶,坊众有“山水茶楼一乐也”之说,指的就是此。饮酒有太吉[指饮用享誉民间的陈太吉酒厂(原名称陈太吉老酒庄)所生产的白酒。该厂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位于太平街中段的三丫涌旁,所产白酒为玉冰烧型的29.5度纯米酒,酒度不高,味香醇,酒存于产自石湾的大酒缸内,经用肥猪肉浸泡醇化而产生豉味,并存窖三年才出厂,除本地销外还销往外埠和港澳地区]。
一般平民百姓不能日日“三太”,但也间中可享受“一太”“二太”。窑灶工人因体力劳动强,且高温作业,工余时间多有饮杯“太吉玉冰烧”。上窑也建有窑灶,但为数不多,如高灶、新灶、旧灶、云兴灶等共10条灶,多生产缸类,如糖缸、水缸、酱料缸;中段为中约(窑),紧靠三丫涌,能通行小艇,水陆交通便利。在此建陶瓷厂有20多家,均有一定规模,利用岗地高而多有自建窑灶,由高至低长达40多米,称为龙窑,计有公益灶、南风灶、陈灶、孖灶、黎灶、六合灶、三合灶、文灶等共26条灶,较有名的厂家为“成合”、“荣安”、“均栈”、“祥利”、“冠华”。厂家多生产酒缸、酒埕(供应陈太吉酒厂和一些小酒庄作盛酒用)、花盆(有圆、方、六角、八角、高脚、矮脚多种形状,以玉龙灶最有名气)、横耳(汤煲)、茶煲(多用作煎中药)、饭煲(煲饭的瓦罉)等。此地段还设有陶瓷产品售卖地,除汤煲、茶煲、饭煲外,还有瓦盆、瓦砵等。此地段还建有罗家祠(石湾名医罗惠良之祖祠,罗惠良以医治疮科著称,建有罗惠良医馆)、廖家祠、潘家祠。下段为下约(窑),是一个生产密集区域,有大小生产作坊百余家,小的三五人,多则十多人。生产“三盆”(碗盆、黄盆、砂盆),“三砵”(分大、中、小,多用作盛菜肴)、“三盅”(焗盅、冚盅、蟀盅)以及瓦烛台、灯盏、香炉、夜壶等日用陶器制品,这些作坊多数没有自建窑灶,做好胚件晾干后,租用窑灶进行烧制。生产的盆、砵、盅很实用,如砂盆,其盆之内壁造出很有规律的齿形线,经烧制后齿状线十分坚硬,民间多用作擂米浆的工具;各款的砵,从顶罗到小牛二共有12种规格,还可在砵身加耳称为耳砵,多用于火锅,大的口径达35厘米,可供蒸糕蒸粉,小的用作制砵仔糕;盅类中的蟀盅最具特色,这种盅较一般的砵要深,内外均上釉,尤以绿色为主,此盅是一种玩乐器具,多用于养蟋蟀和斗蟋蟀。这里的生产工人为数众多,达千人,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吃住工作均在作坊里,作坊的老板大多一起参加生产。
七、廖家围
是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廖氏家族所建的大型庄宅。原位于石湾镇中窑地段(今建国路建国二巷一带),庄宅建成后均建有围墙,故名。2002年仅存建国二巷(原称廖巷)2~4号,一列三间,保存完好。廖氏家族在明代时定居于石湾,以蒸酒养猪致富。明清时期,石湾镇除陶瓷业外,酿酒业也相当发达。陶工劳动强度大,多有饮酒习惯,因而酒业兴旺。酿酒多以粮食为原料,酒糟是其副产品,用于喂猪,长膘快,很多酒坊都设有猪场,小则十数头,多者数十头甚至上百头。自清初始,廖氏垄断了石湾大部分酿酒业和酒庄,还拥有附近七星岗一带大部分陶窑及寮场的产业,富甲一方。清代乾隆年间,廖氏耗资万两建此家园。围(园)内原有祠堂5座,大宅第27座及花园数个,规模庞大,总面积2万平方米。宅第群以房屋坐向为列,一连三间为一列,以小巷为间,街巷规整,屋宇划一,高大宽敞,布局合理。青砖石脚,均为硬山顶配镬耳式封火山墙和三间两廊式平面布局。单座面积160平方米,三开间,屋前有外墙,头进是天井,左右两侧是厨房和门房,于山墙处设有住宅大门和趟栊,大门用厚木造,坚固而宽大;二进,前有檐廊,随着是大门,大门内是明间,前面是厅堂,后面是“神后房”,二者以隔扇相间,“神后房”的上层为神楼,设有神龛;两侧次间的房间为居室;屋顶架构虽为硬山搁檩,各檩紧靠密排,俗称“密梁”,造价较高,坚固耐用,一般要富户才会采取如此梁架结构。现存于该巷4号房屋,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坐北向南,南北长13.77米,东西宽11.52米,总面积158.63平方米,主体建筑之正门后为一天井,面阔4.1米,进深2.38米,东西两侧为两廊,面阔3.1米,东廊为厨房,山墙开一小侧门,从此外出有一小巷,巷内开凿有水井,供取水之用。西廊为门房,进入宅邸人员须通过门房才能进入宅内。整座建筑分有主体和附属,其中主体建筑面阔10.86米,进深9.02米,屋身全高7.4米,巷内各间面积和结构大致相同并自成单元。廖氏家族最兴盛之时,人口近五百,是石湾镇聚族而居的典型。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