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相无相分
第九章 一相无相分
1.而无所入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为什么呢?须陀洹能够有如此念想吗?‘我得须陀洹这个果’了吗?”
什么须陀洹呢?这是梵文的称呼。从凡夫逐步修持直至成佛,分为很多个层次。玄奘大师所翻译《瑜伽师地论》,就是讲如何从一个凡夫一层层修行,直至成佛的。修行有很多的果位,很多个层次,就好像是学位一样,而须陀洹是初果,但是这个初果也不简单。
佛陀把自己的相给破了,自己的佛法给破了,是不是其它各个水平的菩萨,阿罗汉都不执著于自己水平了呢?既然连佛陀都如此谦虚,那些水平的菩萨就不必执着于自己所得了。
须陀洹为见道的果位,断除了束缚:比如我见,疑见等。此部经典种讲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首要的就是要破除我见,破除我相,如果我相破了,其它就跟着瓦解了。
见道了,就有信心了,不会有疑虑了,对于佛陀所说已经深信不疑了。不疑佛法这是很难得的。《道德经》中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半信半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小不足以为道。
须陀洹只是方便的说法罢了。并无这个果位可得。
须菩提听了赶紧回答道:“不是的,世尊!”佛陀这个最终果位都不可执着,更不用说初果了。
须菩提又说道:“为什么呢?须陀洹这个果位可以称之为入流。虽然说是入流,实则外贼贪嗔痴慢疑已经不能混进去城里面了,不能漏进去了。如果漏入,就会污染本心了。世间颠倒众生,都是六根顺着把外界的污染流入心中,长期熏染。这个果位已经可以逆着来了,管住了六根,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通过六个城门入于城中了。这个果位对于眼睛所见的色、耳朵所听的声、鼻子所闻的香味、舌头所尝到的美味、身体所触碰感觉到的、头脑意念所想到的法,这些都不能随便出入流进心房了,不能污染本心了。这样的见道初果果位,可以称之为须陀洹。”
2.实无往来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为什么呢?斯陀含能否做以下念想:‘我得斯陀含这个果位’了吗?”实则无这个果位可得,这个名字也是勉强起的。
须菩提回答道:“不可以说得到这个果位了,世尊!”什么是斯陀含呢?这是梵文说的修行果位,这个果位比初果见道位要高,但是还残留一些欲念,需要一次来欲界修炼,然后就可以不用来了。王阳明先生让我们在生活中修行,在事情上磨炼,也是这个意思。
须菩提又说道:“为什么这么说呢?斯陀含可以称之位一往来,实际上并无往来实在的住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起名斯陀含。”这个菩萨可以说是潇洒走一回,就可以不用来修世间法了。
3.实无不来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为什么这么说呢?阿那含能不能做如是念想:‘我得阿那含果位’呢?”
什么是阿那含呢?这也是修行的一个果位,比前面的果位都要高,这个果位不需要来欲界受生,起名称之为不来。看到这里,终于明白为什么佛陀也叫如来了。前面一个来一次;这个果位干脆叫不来;佛陀更厉害了,叫如来。其实禅宗更加直接了,直指人心,不用搞那么复杂的名称和果位,见性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每个人的自性本心如同一个铜镜一样,可以照天照地,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不滞留一丝痕迹。不同的果位只是对应于镜子锈迹打磨的程度而已。
4.人中第一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为什么这么说呢?阿罗汉能否做如是念想:‘我得阿罗汉果位’呢?”阿罗汉果位比之前的果位更高了,我们在寺庙经常看到的五百罗汉真是不简单。
须菩提回答道:“不可以说得阿罗汉果位,世尊!为什么不能这么说呢?实在不存在证得阿罗汉得法,只是起名称这个果位为阿罗汉罢了。”前面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的法也是无自性,也是空的。这里更是不让着阿罗汉的相,不着阿罗汉的法相了。
须菩提又说道:“世尊!如果阿罗汉做如是念想:‘我得阿罗汉果位’,如果这么一想,就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者了。”
须菩提又说道:“世尊!佛陀您虽然每每说我证得了无诤三昧,称赞我是人中最为第一,最上之人,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是我不会做如是念想:‘我是离欲阿罗汉’。”须菩提看来得了如来真传了,自己一点都不骄傲自满,不着相。虽然佛陀对这个弟子很满意,老是表扬称赞他,但是他不着阿罗汉相,不会把自己称为离欲阿罗汉。
什么是无诤三昧呢?须菩提解空第一,不会去违背佛法,不争讼。对内无争讼,无烦恼,入于正定;对外也令众生无烦恼,善于顺群心,令大家都没有争讼,这样的定名佛陀称之为无诤三昧。这只是权且起得名字罢了。这样的正定无我相,人相;没有高下之分,凡圣之分;一相平等。这里也呼应了此章的名字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又说道:“世尊!如果我做如是念想:‘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就不会说我须菩提是乐寂静行者了。”什么是阿兰那行者呢?行者是修行者。所谓乐阿兰那是乐于处于寂静处,喜欢处于禅定当中的行者。须菩提说,如果心里面还有这个念想,还有这个想法,那就不是寂静了,不是正定了。入于正定,只是有觉知,心里面不会有杂七杂八的念想。
须菩提又说道:“因为须菩提实在并不去行走,只是寂静不动罢了,所以说须菩提是乐于寂静修行的。”所谓行者,并不是心妄动,而是心寂静不动。行住坐卧都在禅定当中,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寂静。如果枯坐在那里,可是心却行万里路,心里妄想纷飞,如此不能称之为寂静,关键是心要入于正定。
此章佛陀把很多果位都破相了,归于平等无分别,无高下的一相;凡圣本来是一体的,只是一线之隔罢了。由一相又入于无相,破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又破了佛法法相。因此称之为一相无相分。
第八章 依法出生分
1.七宝布施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解释】须菩提已经悟到无相之理,但是却不知无相之福,因此佛陀这里讲无相之福。
佛陀又说道:“须菩提!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有人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七宝来用以布施,这样的人所得福德,多不多呢?”
这么多的珠宝,很多很多了,这样的人很有财富,可以说是比现在地球上的首富还要多得多的了。可是却用来布施,这样的人估计在现代也是大家所羡慕对象了。
历史上达摩祖师初来东土,见到梁武帝,梁武帝说他建设了很多塔,花很多钱供养僧人,这样有很大功德。达摩祖师就说没有什么大功德,梁武帝很不高兴。后来达摩祖师就去了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达摩祖师所说并不是虚言,因为佛陀在佛经也是这样说的,怎么样才算是有大功德呢?
2.非福德性
【原文】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解释】须菩提回答道:“很多啊,世尊!”须菩提给予肯定,这样的人,如此布施,对财物一点贪婪都没有了。有国内医药上市公司负责人捐款差不多4000万元,为了让自己女儿去美国上斯坦福大学,这样的人确实没有什么福德。因为医药公司的钱本来就是来源于病人,病人是很痛苦的,这些钱从国内赚却无偿捐给国外大学,这个功德不但没有,还是损功德!
须菩提又说道:“为什么我说有很多福德呢?因为福德并无自性,一切法也无自性。这样的福德是可见,有相的,所以可以说多少,还有说不清多少的那是无相之福,所以不能说多少。因此如来说所得福德多。”无相之福德要远远高于有相的福德。自性本心当中具足一切,具足一切福德,无可生数,不可思议,不能用多少来形容,这是超乎常人想象的。福德多少,这是世俗的人所想的。
3.其福胜彼
【原文】“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解释】佛陀又说道:“如果有人,能够在此部经中受持读诵,不用说一章或者整部经,只要受持四句偈颂;不仅仅自己受持,还为他人宣说弘扬佛法,这样的福德胜过布施那么多七宝所得福德。”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这部经典只要好好学习几句,就胜过用那么多七宝布施。那我们有福遇见这个经典,就要好好受持了。
佛陀又说道:“为什么呢?须菩提!一切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诸位佛所证得正果的法,都是从此经出的。”你看看这部经重不重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涅槃,大彻大悟彻底解脱。
佛陀又说道:“须菩提!所谓的佛法,即不是佛法,实则也无一句佛法可得。”不仅仅福德无自性,福德为空;佛法也无自性,佛法也为空。佛陀前面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此部经一句两句的福德都很殊胜,因为此部经讲的是离相破相的般若大智慧。般若是诸佛母,三世诸佛都是依般若法而出生。
为什么说一句两句就那么厉害呢?载道的经典很神奇,经典是全息的,一个字,一句经文,这些都是全息的,已经可以囊括大藏经在内了。
比如道这个字,里面是首,下面是走之旁。心路起首起始的地方,也就是不忘初心,走到初心,回归自性本心,如此就可以称之为道。
《中庸》第一句:率性之谓道。以自性本心为统帅,可以称之为道。
因此,此章名字为依法出生分。
序言
两千多年前,刘邦进入关中的时候,曾经出现五星出东方的天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红旗出东方也利中国。中国古人讲天人合一。唐太宗李世民一生都有到泰山封禅的心愿,有一次已经出发在路上了,可是遇见了彗星,认为天象不可违背就放弃了。由此可见古人对上天的敬畏。在天有五星,五星对应五行,在人有五脏,人类的肤色分五色。五味入五脏。五音入五脏。古代有五帝,分别对应于五星。禅宗传入中国,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达摩祖师在中土一脉单传也是五个,到了六祖才分出五个主要的宗派。春秋战国争霸的也是五霸。世界宗教不断演化成主要的五大宗教。人身上有十二脏腑,分别对应着十二经脉。我国科学家曾用古老的八卦预测太阳系存在第十颗行星木王星,其中将太阳、月亮一起加进来进行计算,总共有十二个星球。太阳系这十二个星球和十二脏腑有着对应的关系。佛教有十二因缘,天上有十二星座,古人把一日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地支有十二个。太阳有十个行星,天干地支有十个天干。有人把人的脊椎比喻成银河系,脊椎有三十二对脊椎神经,共计六十四条脊椎神经,这就对应着八八六十四卦。人头圆圆如天,人足方方如地。据天文学家预测科学家们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西方的预言家凯西预言:世界文明的中心正向东方转移。地球绕着太阳转动的同时,斜着有一定的角度,就像一个陀螺在转动一样。地球的轴心进动一周大概需要两万多年,除以十二星座,每两千多年地球的轴向就指向一个星座。从一个星座切换到另外一个星座的过程中会促使人类的觉醒。两千多年前,东西方文化很灿烂,都出现了大圣人。大圣人教化一方子民,只是教化的方式不同而已。而后世的子民却因为不同的教法和门派而大打出手,实在是有违圣人的教化。四千多年前,黄帝生活的年代,也出现了大圣人。而今又处于从双鱼座过渡到水瓶座的过程中,期待着大同世界的来临。2012年前后逐渐进入水瓶座时代,这是古代玛雅人预言的新纪元,新纪元标志着步入越来越文明的新阶段。
人类似乎看到了觉醒的曙光了。世界宗教出现了互相融合,互相学习的迹象了。微观世界几乎发现了上帝粒子了。标准粒子模型中预测了62种基本粒子。在已经发现的基本粒子当中,大多数都是阴阳成对的。也许科学家们应该修正一下这个数字,应该是64种基本粒子,其中光子对应着乾卦,这就当做一个预言等待科学家去实证吧。六十四种粒子对应着八八六十四卦。64种基本粒子不断组合,就变成了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八八六十四卦就对应着天地万物。莱布尼茨就曾经从易经中受到启发发明了二进制,有了二进制我们才能在这里用电脑。种种迹象表明,不管是在哪个领域,人类似乎都在逼近了终极的宇宙和人生真相。宇宙是上下四方为宇,古今往来为宙。如果这么用空间和时间来定义宇宙,那么只要自成系统的都可以称之为宇宙了。佛陀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芥子之中能够容纳须弥山。原子世界可以当做一个小宇宙,里面有许多比原子更微小的粒子在运转。人也可以当做一个小宇宙,有十二脏腑互为阴阳,心脏为这个小宇宙的太阳。太阳系可以当做一个宇宙。太阳系宇宙由无数个原子小宇宙组成。银河系宇宙又由无数个太阳系宇宙组成。而这些无数个太阳系宇宙就像是我们不同的人,可以称之为平行宇宙,但是不同的小宇宙可能不完全相同。在这个世界上,无法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无法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就算是指纹和人脸都无法完全相同。世人在不同时间无法踏进相同的河流。珊瑚虫也是在不断地进行复制自己,但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珊瑚虫,珊瑚虫有共同的一个胃。中国古代有九头鸟的传说,这种鸟有九个头,但是只有一个身体。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像珊瑚虫和九头鸟一样呢?宇宙间还有无数个银河系宇宙。经我国科学家测算原子半径/原子核半径恰好等于太阳系半径/太阳半径。科学家们可能会不断地往山上爬,可能最终爬上山顶的时候,发现圣人们已经在山顶等待了几千年了。人类要更好的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几千年以前,去汲取东西方大圣人的智慧。
东方的醒狮可能已经在慢慢的苏醒了。世界最高的地方为龙脉所在。两千多年前曾经苏醒过一次。在龙脉的两侧分别出现了佛陀和老子这两位圣人。东方曾经在长沙挖掘出睡美人辛追的墓葬。里面出土了道德经最古老的版本。这个女人也是个传奇,曾经是韩信的爱人,后来又成为刘邦的妃子,是推崇黄老之学的汉文帝的亲生母亲。她身上穿着刘邦送给他的素纱禅衣,已经穿了两千多年了。素纱禅衣轻如鸿毛,这件衣服由蚕丝编织而成。世人也如同春蚕一样,被自己吐出来的几乎无形的丝线束缚着,累世不能解脱。这本注解暂时借这件衣服的名字来进行命名了。在此道的外面,穿上禅的外衣。可能不光光是东方的醒狮,可能是整个人类的集体的觉醒,有希望实现古圣先贤所憧憬的大同世界。世界没有战争,没有纷争,人类亲如一家。古人讲,如果物欲浅就容易见得天机,物欲深就难见天机。西方有文艺复兴,东方也许正在经历着波澜壮阔的文化复兴。东方的文化复兴也会给全人类带来福祉而不是威胁。人类的大脑可以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是今生脑,就如同地球的西半球,这辈子发生的事情都记录在左脑。右脑是祖先脑,就如同地球的东半球,所有祖先的遗传信息都记录在那里。人在睡眠的时候,左脑不断地把信息整理通过脑胼体放在右脑储存起来。左脑对应着西方文化属阳,在当代的物质文明比较灿烂。右脑对应着东方文化属阴,四大文明古国的成果都集中在了东方。西方佛洛依德惊讶的发现人类潜意识如同一座冰山,世人往往只认识冰山一角。潜意识来源于祖先脑右脑。不管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和谐的整体,才能给人类谋福祉。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大声疾呼,传统文化出现断层了,我们失去了民族的根了。中国的有识之士在感叹,西方几千年前的建筑都完好无损的保存着,中国许多古建筑都遭到了破坏了,别人的文化传承的相当好觉得自卑了。胡适先生在留学的时候就发表感慨,留学是国家的大耻辱,留学只是暂时的借鉴。泱泱大国有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大唐盛世之时,万国来朝学习传统文化。昔日的弟子国却当起了老师了。我们的留学生守着老祖宗这无上珍贵的宝典不学,守着此道不去学实在是可惜了。古老建筑只是历史的痕迹,无形的传统文化的根本都还藏在我们的经典中。中国的大藏经和道藏等经典保存的相当完好,只要有根在,就能够生根发芽。只要心田法种在,遇见合适的因缘就能够生根发芽。黄老之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所在,这就是道统。圣人穆罕默德曾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他也曾在山洞中静思悟道,鼓励世人不远千里来中土取经,找到每个人心中的天路。
周朝日渐衰落,圣人老子见周朝气数已尽,就西出函谷关归隐去了。在天有天气,在国有气数,在人有血气。心对应着君主。五官对应着百官。五官不能喧宾夺主,百官不能功高盖主。如果灾害比较多,天道就有所警示了。如果百姓怨言比较多,朝廷气数就可能微弱了。如果人的气逆了,或者气不足了,就容易生病了。此部经典中,圣人说了此道很容易知,很容易行。不笑不足以为道。可是世人却莫能知莫能行。圣人老子知道即使大声疾呼,推行大道。也只能如同闹市中的人语,飞瀑之下的鱼鸣,世人是无法听的进去的。此时不适宜推行大道,三个人同行,如果一个人迷失了,可能还很容易教化。如果两个人迷失了,就较难了。而今举世皆迷,如何教化呢?老子只能在尹喜的恳求下留下这五千真言,造福后世子孙了。这怎么那么像佛陀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之后的想法呢?佛陀觉得我法妙难思。对于世人来说很难讲的通,但是佛陀慈悲世人,还是住世说法几十年。
如果周文王不被囚在羑里,可能就不会推演周易了。如果吕不韦不被流放,可能就不会出现吕氏春秋了。老子在周朝为官,也曾被人陷害,也选择归隐了。这也是此部经典能够存世的缘分。医圣张仲景十年内,家族中有三分之二的人病死了。其中大部分死于伤寒。他不能伸与援手,无比的哀痛。于是发奋学医,进可以治国,退可以为良医。对上可以治疗君主和父母的疾病,对下可以救助贫困百姓的性命,中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清朝名医吴鞠通年轻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他深感父亲生病了却不能够医治,不能尽孝道,如何在天地间立足呢?于是他立志学医,急救药安宫牛黄丸这个方子就是从他的书中来的。他刚开始学医十年,但是不敢轻易医治一人,由此可见古人的医德是多么的高尚。有一年瘟疫大流行。他哀叹病人不是死于病,而是死于庸医。用自己调制的药丸救活了数十危重患者。清朝乾隆皇帝的御医黄元御,年轻的时候本来有很好的前途,能够通过科举走入仕途的。但眼睛患病了,被庸医胡乱的治疗一通,一只眼睛被治瞎了。于是他发奋学医,专攻张仲景的伤寒论。苦读多年而悟道。当今的世界,人类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下一步何去何从?世人可以从圣人老子的教诲中得到启迪。
道德经上篇始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