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庄严净土分
第十章 庄严净土分
1.法有所得
【原文】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解释】佛陀告诉须菩提:“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来昔日在然灯佛那里,是不是有得到佛法呢?”佛陀能够得佛果,也是以前无量佛所种善根善缘才有这个善果。前世佛有然灯佛,佛陀是否在那里得到佛法传给大家呢?前面已经破了佛陀的相,佛陀的法相;阿罗汉等等各种果位层次的相。这里又连带过去未来佛的法相都要破除,证入空性。
须菩提回答道:“不可以这么说,世尊!如来在然灯佛那里,对于法实在没有什么可得的。”世尊实际上有得佛法,只是为了打破法相的执着,所以这么说。佛陀说法一生,未曾说一法;度众生无数,实则不度一个众生。这些都是为了破众生相,破法相。
2.庄严佛土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为什么这么说呢?菩萨所在的地方是不是庄严佛土呢?”然灯佛所在地方是不是庄严佛土呢?是不是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净土呢?所谓佛土,是净土。这个净土,岂能够通过七宝累砌而成为庄严呢,并不是豪华可以称之为庄严。诸佛所在的净土,比如燃灯佛所在的净土,因为心很清静,则佛土自然就清净了。可以说以清净心为庄严。这个庄严和别的豪华庄严不同,所以说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此看来,菩萨所说的庄严佛土,不需要向外去求,只要自己把心搞干净就好了。心净则土自然就会干净。
须菩提回答道:“不是的,世尊!为什么这么说呢?所谓庄严佛土,即并非庄严,只是名相为庄严罢了。”什么是净土呢?每个众生的心就是净土,每个众生的心田就是福田,就是心地。为什么说心地善良呢?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需要把心地、心田当中的杂草清除干净,如此就是净土了。写这个经书注解的时候,我正在海南岛轮渡到海安的码头,在负二层的车库内,由于等待时间较长,就拿出笔记本电脑写这个解析。只要心地清净,不管是在大海上,在船舱内,都是净土。一念向善是天堂;一念向恶是地狱。王阳明先生教弟子除心地杂草,也是同样的道理。
3.是名大身
【原文】“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解释】既然提到清净心,自然想到如何生此心。
佛陀又说道:“所以说,须菩提!诸位菩萨应当如此来生清净心,不应当住色生心。” 摩诃萨是菩萨的尊称。心清静了,心地、心田就清静了,这就是净土。不应当住色生心。心如果住色相;看着佛陀三十二相好,就会被迷了。佛陀不希望大家被外相所迷,就见不到佛陀的法身了,见不到自性本心,就没有般若智慧了。住色生心,就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了。
佛陀又说道:“不仅仅不应该住色生心,也不要住在声香味触法。对于六尘都不要有所住。眼睛所看的色,耳朵所听的声音,鼻子所闻的味道,舌头所尝的滋味,身体所触碰感觉,心里意念所想的法,这些都不能住,不能执着。”
佛陀又说道:“应当无所住而生其心。”据说,当年五祖三更传法给六祖,讲《金刚经》到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顿悟而成佛。应当怎么样理解这句话呢?自性具足一切。性右边为生,左边为心,如何生心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自性如同蜡烛的心;而心为蜡烛所发出的光,光是无所不照的,心也是无所不包的。万法唯心造!所言不虚,现代科学已经证实这一点了。心与光实相作用的一瞬间,创造了光子一物,这个光子是现象实体。心如果不观察光,光和心归于孤寂状态。时间是日月轮回,让人观察产生错觉,以为有时间存在。空间也是由于让人观察,有了方圆、东西南北上下、大小的错觉。光子静止质量为零,光子动起来就有了质量。不是光子动,而是仁者心动罢了。六祖在光孝寺出山的时候,有个不是风动,也不是帆动,而是仁者心动的公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要住相,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心应当如行云流水一样,不住在任何一个烦恼的事情上面,注意力都在当下。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是真正的不住,而是住于定中!可以觉知周围的一切。
佛陀又说道:“须菩提!假如有一个人,身体像须弥山那么大,你当做什么念想呢?这个身体大不大呢?”既然庄严佛土外相已经破了,也就是说无佛土了,此清静心就是佛土。千丈大身之佛,又应该住在哪里呢?须菩提有个疑问,佛的报身必然需要居住在真真实实的佛土。
须菩提回答道:“如须弥山那么大,这是很大了,世尊!为什么这么说呢?佛所说非身,只是称之为大身,这是法身罢了。”佛陀破了佛土相、身相。非身之身,这是法身,自性本心就是法身。心无所不包,所以法身无比广大,比须弥山还要大,还要长。证入身土皆空,佛陀开导我们到这里,理极忘言。如果能够信此佛法的人,其福德是无量无边的,因此接下来就要较量福德了,用恒河沙的多少来比划福德多少了。
哈佛大学有个女博士左脑中风,无法言语,就进入长时间禅定的模式。她写了一部书《左脑中风,右脑开悟》。在书中她描述了自己的感受,感觉身体的界限消失,因为左脑的功能是产生空间的长短、方圆、大小等的。如果界限消失,与万物融为一体,如此是很大的身了!比须弥山还要大的。
《道德经》中也有打破身相。贵大患若身,正是因为有这个身,才有很多的忧患!
第九章 一相无相分
1.而无所入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为什么呢?须陀洹能够有如此念想吗?‘我得须陀洹这个果’了吗?”
什么须陀洹呢?这是梵文的称呼。从凡夫逐步修持直至成佛,分为很多个层次。玄奘大师所翻译《瑜伽师地论》,就是讲如何从一个凡夫一层层修行,直至成佛的。修行有很多的果位,很多个层次,就好像是学位一样,而须陀洹是初果,但是这个初果也不简单。
佛陀把自己的相给破了,自己的佛法给破了,是不是其它各个水平的菩萨,阿罗汉都不执著于自己水平了呢?既然连佛陀都如此谦虚,那些水平的菩萨就不必执着于自己所得了。
须陀洹为见道的果位,断除了束缚:比如我见,疑见等。此部经典种讲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首要的就是要破除我见,破除我相,如果我相破了,其它就跟着瓦解了。
见道了,就有信心了,不会有疑虑了,对于佛陀所说已经深信不疑了。不疑佛法这是很难得的。《道德经》中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半信半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小不足以为道。
须陀洹只是方便的说法罢了。并无这个果位可得。
须菩提听了赶紧回答道:“不是的,世尊!”佛陀这个最终果位都不可执着,更不用说初果了。
须菩提又说道:“为什么呢?须陀洹这个果位可以称之为入流。虽然说是入流,实则外贼贪嗔痴慢疑已经不能混进去城里面了,不能漏进去了。如果漏入,就会污染本心了。世间颠倒众生,都是六根顺着把外界的污染流入心中,长期熏染。这个果位已经可以逆着来了,管住了六根,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通过六个城门入于城中了。这个果位对于眼睛所见的色、耳朵所听的声、鼻子所闻的香味、舌头所尝到的美味、身体所触碰感觉到的、头脑意念所想到的法,这些都不能随便出入流进心房了,不能污染本心了。这样的见道初果果位,可以称之为须陀洹。”
2.实无往来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为什么呢?斯陀含能否做以下念想:‘我得斯陀含这个果位’了吗?”实则无这个果位可得,这个名字也是勉强起的。
须菩提回答道:“不可以说得到这个果位了,世尊!”什么是斯陀含呢?这是梵文说的修行果位,这个果位比初果见道位要高,但是还残留一些欲念,需要一次来欲界修炼,然后就可以不用来了。王阳明先生让我们在生活中修行,在事情上磨炼,也是这个意思。
须菩提又说道:“为什么这么说呢?斯陀含可以称之位一往来,实际上并无往来实在的住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起名斯陀含。”这个菩萨可以说是潇洒走一回,就可以不用来修世间法了。
3.实无不来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为什么这么说呢?阿那含能不能做如是念想:‘我得阿那含果位’呢?”
什么是阿那含呢?这也是修行的一个果位,比前面的果位都要高,这个果位不需要来欲界受生,起名称之为不来。看到这里,终于明白为什么佛陀也叫如来了。前面一个来一次;这个果位干脆叫不来;佛陀更厉害了,叫如来。其实禅宗更加直接了,直指人心,不用搞那么复杂的名称和果位,见性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每个人的自性本心如同一个铜镜一样,可以照天照地,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不滞留一丝痕迹。不同的果位只是对应于镜子锈迹打磨的程度而已。
4.人中第一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为什么这么说呢?阿罗汉能否做如是念想:‘我得阿罗汉果位’呢?”阿罗汉果位比之前的果位更高了,我们在寺庙经常看到的五百罗汉真是不简单。
须菩提回答道:“不可以说得阿罗汉果位,世尊!为什么不能这么说呢?实在不存在证得阿罗汉得法,只是起名称这个果位为阿罗汉罢了。”前面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的法也是无自性,也是空的。这里更是不让着阿罗汉的相,不着阿罗汉的法相了。
须菩提又说道:“世尊!如果阿罗汉做如是念想:‘我得阿罗汉果位’,如果这么一想,就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者了。”
须菩提又说道:“世尊!佛陀您虽然每每说我证得了无诤三昧,称赞我是人中最为第一,最上之人,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是我不会做如是念想:‘我是离欲阿罗汉’。”须菩提看来得了如来真传了,自己一点都不骄傲自满,不着相。虽然佛陀对这个弟子很满意,老是表扬称赞他,但是他不着阿罗汉相,不会把自己称为离欲阿罗汉。
什么是无诤三昧呢?须菩提解空第一,不会去违背佛法,不争讼。对内无争讼,无烦恼,入于正定;对外也令众生无烦恼,善于顺群心,令大家都没有争讼,这样的定名佛陀称之为无诤三昧。这只是权且起得名字罢了。这样的正定无我相,人相;没有高下之分,凡圣之分;一相平等。这里也呼应了此章的名字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又说道:“世尊!如果我做如是念想:‘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就不会说我须菩提是乐寂静行者了。”什么是阿兰那行者呢?行者是修行者。所谓乐阿兰那是乐于处于寂静处,喜欢处于禅定当中的行者。须菩提说,如果心里面还有这个念想,还有这个想法,那就不是寂静了,不是正定了。入于正定,只是有觉知,心里面不会有杂七杂八的念想。
须菩提又说道:“因为须菩提实在并不去行走,只是寂静不动罢了,所以说须菩提是乐于寂静修行的。”所谓行者,并不是心妄动,而是心寂静不动。行住坐卧都在禅定当中,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寂静。如果枯坐在那里,可是心却行万里路,心里妄想纷飞,如此不能称之为寂静,关键是心要入于正定。
此章佛陀把很多果位都破相了,归于平等无分别,无高下的一相;凡圣本来是一体的,只是一线之隔罢了。由一相又入于无相,破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又破了佛法法相。因此称之为一相无相分。
第一章 道本无名
1.【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注解】
本章是此部经典的首篇。圣人老子把最想说的话,最精华的部分放在前面了.作为总纲和入道的导引,提供打开天门的钥匙。老子见周朝逐渐的衰微,于是打算出函谷关隐居去了。老子骑着青牛到了函谷关口,关令尹喜劝他说:“为什么不把你的圣智写成一本书呢?我虽然浅陋,但也愿意代你把此书传于后世,流芳千古造福后世的子孙。”于是老子就著书上下篇,写下了这五千余言后就西出函谷关,后来就不知道去了哪儿隐居了。古人立言非常慎重,本来老子不打算写这一部书。只是函谷关的好友劝说,加上慈悲世人,以自己证悟到的天道写成这部天书。在读此部经典的时候,似乎看到了两千多年前慈眉善目的老者,在慈悲的看着我们。他传述给我们的本是无字天书,但是却通过简约的语言记录了下来,让后学去参悟。老子之学,在本章中已经全部阐明,道德经五千多字,敷演开来阐释,都是在阐明本章的幽深含义而已。很有意思的是在整部道德经中都体现大道,而光看第一章也不会有什么缺憾也是完整的。把整部大藏经都读完,可能最后会浓缩成一句佛号就可以了。宇宙是全息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的身体上也有许多全息的例子。对于昏迷的病人,如果大脚拇指动了,说明快苏醒了。脚上几个脚趾也分别对应着头部和四肢,而大拇指就对应着头部了。
下面讲讲一种在中国曾经失传的乐器,作为引子。为什么要说这种乐器呢?因为这种乐器和道、禅有些缘分,从它也许能够切入无门的大道。尺八从印度传入中国,在唐代由乐师吕才定律制,确定为一尺八寸,因此得名,但是后来自南宋以后在中国失传了。宋朝时,有个日本的觉心禅师来到中国求法,直至参谒杭州无门慧开禅师才得到正法。在杭州,觉心禅师从张参居士那里学习演奏尺八的技艺。张参居士将《虚铃》、《虚空》等乐曲传给了觉心禅师,他将佛法、尺八和乐曲一起带到了日本,建立了普化宗。因为普化宗的僧人比较喜欢吹奏尺八,这种修行方法也叫吹禅。
尺八的音域比较宽广,不管是吹奏和倾听都能够让人内心平静,起到催眠的效果。高僧入定的时候,脑波的频率和宇宙的背景律动频率形成共振,尺八的频率和瑜伽音乐比较类似,能够和宇宙的背景律动频率共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们的右脑比较容易接受尺八乐曲,带领人们进入宁静的境地。演奏尺八的时候,内心非常的安静,可能会突然觉得外界喧嚣,包括人走动的声音都能够听得到。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佛门喜欢吹奏尺八,因为它比较容易让人心情平静而入定。在高原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人离自然距离很近,也是最容易悟道的地方,那里的人们用一生来追求觉悟。加上高原氧气稀薄,大脑相对来说比较安静,这样才能够减少耗氧量。僧人吹奏尺八,由于一直都处于吹奏状态,大脑相对来说容易缺氧,更容易进入安静的状态。尺八乐器本身并不会发出声音,并不会震动,而仅仅是通过气流的互相摩擦和撞击而发出声音,声音从虚空中来,而归于虚空。宋朝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有云:“……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此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手指和琴不能单独奏出美妙的乐曲,所谓的唯物和唯心能够单独演变出这个精巧绝伦的世界吗?对于不开孔的尺八而言,可以作为定音器来使用。演奏者可以通过吹奏定音器尺八来练气,但细心聆听可以听到定音器尺八中蕴藏着宫商角徵羽五音,称其为胎藏。胎藏蕴含着五音,可由一分解为五音。人体可以看作不开孔的尺八,里面蕴含着五音,可以发出美妙的歌声。对于日光而言,人们习惯了它带来的光明,但是物理学家牛顿通过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日光在没分解之前,可以称之为胎藏,可由一分解为五色。人们在定中,心中极静,忽而对境起欲,升起财色名食睡五欲。此心如同一块光明的棱镜,可以分解出五欲。尺八通过声口,一部分气流往外流,一部分气流往管内流动,气流在管内再持续摩擦和撞击从而发出苍凉宽广的声音。气流看不见摸不着,然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而奏出各种美妙的乐曲。
在《庄子》的齐物论中提到大风吹过树林,大木有各种窍穴,而发出的各种声音,此为地籁。“……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比竹,并列在一起的竹管,指竽之类的乐器。人籁,指从并列的竹管发出的不同乐声。定音器尺八不同长短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果把许多支不同长度的尺八放在一起做成乐器,就是比竹。并列的人发出的不同乐声是合唱。暂且将尺八作为入道的缘分和引子吧。
大道可能很难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清楚,而是要靠悟性了。观察世间百工技艺,例如木工、书法、绘画、音律和医术等,非常的巧妙,只可意会不可以言传。对于工巧尚不能言说,更何况大道呢。语言文字怎么能够完全描述的清楚大道呢?指月之指非明月,语言和文字仅仅是指月的手指而已。妙就很难用语言文字来描绘。佛陀说佛法,纯属指月的手指,需要循着佛祖的慧指,领悟宇宙人生的实相。佛陀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后,深深感慨不可思议。从经典来讲,大道离语言文字,不可言说,言语道断。语言和文字只是后来衍生出来表达的一种工具而已。古代人们打猎的时候,在相互的吼叫,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大家就约定了喊叫的信号,表达一定的意思。逐步的丰富之后就变成了语言,一开始都是吼叫,后来表达的比较细腻,都是通过咽喉来发出声音表达比较复杂的话语。婴儿的嚎哭是通过腹腔用丹田之气来发出声音,因此不会觉得累。歌唱家效法婴儿嚎哭来唱歌创造出了动听的美声唱法。人们用树枝和石块在地上画动物等的形象,逐步逐步简化就变成了文字,媒介也在不断地变化,从石头、木头、竹简和纸张等不断变化。大道本无言无字,但由于古圣先贤慈悲为怀,通过语言文字演绎开示,指点迷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大道也是可以讲的。如果大道不能讲出来,那老子就不用费那么多口舌在这里讲了。圣人想把天道给世人描述清楚。天道的运行,圣人用历法记录。天道没有形象,以器物显现给世人。天道的数,圣人用算术来推算它,美妙的数学只是描述宇宙的真相的工具。天道的天理,圣人以《易》来推演它。既然世间万物所有的东西都能够体现大道,语言文字也是万物之一,也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载道的。前面一个道字是天道。后面那个道字是讲的意思。世上有大的道路和小的道路。这里有大道也有小道。大道世人容易知道,容易走,可是世人却走的较少。荡荡天门千古以来都是开着的,可是有几个人来了有几个人回去呢?世人贪求物欲,都是走的小道。可是大道又不能随便的讲,要遇到有缘人才能讲,才能传给他的。如果传错了人,可能会害了他。如果随便开口闭口都讲道,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古代很重视师道,从来没有见到老师主动上门给学生讲的,都是学生来拜师的。缘分不到不能够讲,时机不到也不能够讲。黄石公三次把鞋子给丢到桥下,让张良去捡上来,试探他的德行才把经书传给了他。在古时候许多载道的经典,都被藏在山洞里,传给同好。大道离语言文字相,本来就无相无名,不能通过语言和文字完全来表达的。凡是可以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的,就不是大道了。然而,如果不去讲,不去写出来,如何能够启示人们悟道呢?虽然佛陀说法一生,但是未曾说过一个字。在灵山一会,佛陀拈花微笑。他不讲话,只把花拈起来,举示大众。这时候,在会的人很多,但只有迦叶尊者会心微笑相应,与佛心心相印。佛法中经常讲到指月之指非明月。人们顺着指向月亮的手指就可以看到月亮。月亮对应着宇宙人生实相,手指代表着语言文字,人们习惯性把手指当做月亮了。语言文字仅仅是代号而已,并不是活生生的事物。
非常道。大道虽然可以讲,但是讲出来的大道不一定就代表着天道的。这里圣人老子非常的慈悲,怕世人不能够理解他的境界,怕讲了太多也会误导世人。生怕世人不能够对他讲的生起信心,也不能按照他说的去做。不但不相信,还会笑呢,这在后面的章节都有说的,不笑无以为道。如果大家在读这本经典的时候,觉得有些说法可笑,那就是很正常的了。半信半疑也是正常的。放下所有的偏见慢慢的看,慢慢的领悟吧,可能还是会有一些收获的。生怕世人被文字所迷惑,不能体悟到真正的天道。如何入真正的大道呢?世人依赖上天给他的视力所以能够看得见东西,依赖上天赋予他的听力所以能听见声音,依赖上天给他的智力所以能够进行思虑。如果看得太多了,可能就目不明了,眼花缭乱了。如果听得太多了,特别是靡靡之音,耳朵就乱了。如果思虑过多,妄想过多,心智就乱了。如果要入道,就得清心寡欲,无思无虑,常处于静定之中。如果目不明了,就不能分辨黑白五色了。如果耳朵不聪,就不能分别清浊五音了。如果智识乱掉了,就不能很好的进行得失进退的决策。如果眼睛不能分别五色,就可以称之为盲了。如果耳朵不能分别五音,就可以称之为聋了。如果心不能决断得失进退,就称之为狂了。如果盲了就不能避开白天的危险了。如果聋了就不能知道雷霆的危害了。如果狂了就可能难以免除法令的祸害了。此部经典能够对世人有益,就是教导世人动静有节,去除妄想杂念,常处于静定之中。
名可名。这里说给天道起了个名字叫做道,也是方便大家去称呼的。以后大家都称之为道。佛陀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的叫做大道。老子在这所说的也是大道。两个大道是不是同样一个呢?现在的简体中文的道和春秋时候的又有所不同,中国的文字和印度的梵文又不相同。这个名字就如同指月的手指,指向天道,用月亮来比喻天道。
非常名。这里圣人老子担心世人执着于大道的名字,在这里提醒一下。如果世人以为这个大道的名字就是真正的天道,那就着了文字相了。大道本来就没有名相,不能言说,现在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道,凡是有名字的,都是假名而已。人们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间,本来每个人没有名也没有姓,只是为了区分芸芸众生,而给每个人起了个名字。人们从小有了自己的名字,听到别人评价这个名字好,就会感到高兴。如果说这个名字的坏话,就感到愤怒。人们活着活着就忘记了,把名字当做了活生生的人。试想想,百年之后,这个地球上现在生活着的七十亿人,都将归于尘土,无一幸免。生老病死,都是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五百年后,当今世上的人,有几个人的名字能够留在历史上。能够让人们记起,即使记起也仅仅是个虚假的名字,也很难对号入座,知道是对着哪个人,具体和真实的模样。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天地之始。大道可以说是无名的,如同天地刚开始诞生,盘古开天辟地,婴儿还没有开口说话,鸡蛋还没有孵出小鸡,珍珠还在蚌中,美玉还是一块石头。无名可以说代表着大道,无名如同一条河流的源头,代表着万物的开始。大道没有任何的形象和形状,也没有任何的名字。天地、阴阳、善恶和祸福等都本为一,只是从无名的大道中衍生出来了。天地都从无名的大道中变化而出,可以说大道为天地之始。只要观天道,而能够按照天道而行,知道阴阳动静,知道进退上下,兴废就可以尽知了。阳的精气轻清,上浮为天。阴的精气重浊,下沉为地。
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是说的天地,天地有了形相。世间天地有了形相,也有了名字。天道高远在上,大地厚德在下。天地生育万物,可以说是万物之母。四时推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长大成熟了,天地养育万物如母亲养育自己的孩子。无相无名的大道,通过自然造化生成有相有名的天地,而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从天地阴阳造化而生成。此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为万物之母。无极生太极。无极生有。太极即一。太极生阴阳两仪。珊瑚虫生长也符合天道,珊瑚虫不断地在自己的祖先残迹上进行复制,但是很多个珊瑚虫共用一个相同的胃。在这么多个珊瑚虫中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就像无法找到相同的叶子,无法找到完全相同的人。有无数个太阳系宇宙,但是无法找到完全相同的。珊瑚虫有点类似古代传说中的九头鸟。珊瑚虫之间可能会为了食物而争抢,但是它们却不知道大家都有同样一个胃。人类又和珊瑚虫有什么区别呢?每一朵花朵就如同一个世界,每一个珊瑚虫也如同一个世界。宇是上下四方,宙是古今往来,也就是说时空代表着宇宙。大道从无极中生出太极,太极生出许多的小宇宙。太阳系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宇宙,人体也是一个独立的小宇宙。花朵和珊瑚虫甚至是蜉蝣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宇宙。每个小宇宙都自成体系,为什么人类非得要把不同层级的宇宙里面的物理和数学规律进行强制的统一呢?宇宙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也许可以有无限次的层级。中国古代就有九重天的说法。同层次的宇宙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情况,就像人体小宇宙无法完全相同,叶子无法完全相同。太阳系宇宙也无法完全相同。物理和数学定律是依托于有形的物体的,而不是依托虚空。如果没有了物体,就没有了这些定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即使是同一层次的物理和数学定律也有可能不完全相同,更何况无数个层次的呢?原子宇宙里,又有更小的粒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粒子才有了粒子的运动和变化,就有了物理和数学的规律。如果没有这些更小的粒子,相应的作用力就无从存在了。如果用宏观世界的经济规律来预测决定个人的消费行为,那是无法确定的,个人消费有一定随意性,心情好就多买点,心情不好就更要多买来宣泄。如果用宏观世界的相对论和经典物理,无法精确的预测单独的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这样的强制拉郎配的大统一理论又有什么意义呢?人类可能需要摆脱这种无谓的努力。如果非得要找大统一理论,可以说八卦图就是了。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刘子华曾经用八卦图成功预测太阳系第十颗行星木王星,震惊了海内外。日月地加上古代的五星,可以与八卦相互匹配,而两两互为阴阳。日月互为阴阳,金木相克互为阴阳,水火相克互为阴阳。金星和木星的速度加起来是60公里/秒。水星和火星的速度加起来也刚好是60公里/秒。在这里不再把太阳当做宇宙的中心,同样居于客位。主客是相对的。这里想到了此部经典所说,不敢为主而为客。就像人类由地心说变革到日心说,再摆脱日心说一样。世人最需要是摆脱以我而中心的固执观念。另外四颗行星包括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和木王星。冥王星为火星之子(应称之为火王星),海王星为水星之女(应称之为水王星),天王星为金星之子(应称之为金王星),木王星为木星之女。母子的速度比都约等于6.66,天文如此的巧妙,似乎是上帝之手刻意为之。阴阳相生,男女都会生孩子,行星也会生孩子,如此的神奇。世人可能骑驴找驴,世人每个人内心都有无上的宝藏,但是却满世界的寻找。爱因斯坦花了几十年所研究的大统一理论可能是徒劳的。科学家提出了宇宙的大爆炸的理论,也许我们所处的宇宙正在成长当中,就像孩子在成长,珊瑚虫在成长,自然会观察到了宇宙的膨胀。宇宙的大爆炸可能并不是爆炸,更贴切点如同种子的发芽,如同花朵的盛开,鸡蛋摆脱混沌破壳而出,从无中生出妙有。天空很辽阔覆盖着大地,大地很宽广承载着万物。万物似乎潜移默化偷偷的生长,似乎在当贼偷盗,这里是不是贬义的。圣人顺承天命替天行道,世人很难察觉得到圣人的影响的。天地万物,不管是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还是花草树木,从无形变为有形,就像人行盗窃一样不觉不知。
(3)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前面说无名为天地之始,这里语义和前面是连贯的,有个因此的意思。无名大道属于阴,无法用肉眼来看得见。因此以无名来观察大道的妙处。我们很容易受到这个名相的误导,容易有错觉。圣人老子教导后世学人如何入道的要点,如何观察和体悟到大道,那就是要离语言文字相。也有人容易注解成,人常能够保持无欲,就能够观察到大道的要妙。这种解释似乎并不能够和前面的语句保持连贯。
常有、欲以观其徼。前面那句说离语言文字相,摆脱名相就可以看到大道了。有名的万物可以用肉眼看得到,更容易让世人理解大道。大道在万事万物之中都有体现,并不是完全看不到的。如果有法眼就能够看得到的。庄子说道在屎尿也是这个道理。虽然说要离语言文字,但是语言文字也是万物的一种,里面也能够看到大道的。天道无形无相如何能够看得见呢,我们肉眼凡胎的。我们可以从万事万物中看到隐微的天道。可以通过有名的万物来进行观察天道的行迹,天道隐微难见。这里对应的注解如果理解成常有物欲,可能不能跟前面的语句形成连贯。徼是大道的行迹的意思。前面是观察大道的本源和起始,这里是观察大道的尾巴了。在日用目前,事事物物上,就要见道的实际,所遇无往而非道的所在和体现。如此深入观察,才见道的妙处。无形无相大道,看也看不着,摸也摸不着,实在是摸不到形迹。有人形容禅、道如同挂角羚羊一样,夜晚猎人在森林里找羚羊,一般都在地上找,但是羚羊睡觉的时候却把角挂在树枝上吊起来,那么就没有办法找得到了。
这两句,是说入道的功夫。对于上等根器的人直接切入大道,直指人心。对于中下根器的人,起码有个有形有相的物体好让他们感受一下大道的形迹。这里有似佛家止观的功夫。不管佛家道家,都需要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多欲多虑,精力分散,反而不能够专心一志,是养枝叶而让根枯萎了。样样都行的人,很少有一样是精通的。多虑的人很少有能够果断决策的。眼睛瞎的人反而听觉非常的灵。耳朵聋的人视力反而非常的敏锐。知道节气旱涝的莫过于农民。知道潮汐,月圆月缺的莫过于渔夫。了解水草的,没有能比的过马的。感知寒暑的,没有比得过昆虫的。蚂蚁搬家就预示着阴天下雨。春秋时齐桓公,带兵出征,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迷失了方向,管仲征询了齐桓公的意见,将几匹老马放在前面带路,它们都不约而同的朝同样一个方向走,大军跟随着就找到了回去的路。
(4)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里也接着前面的那句话的意思来说,不管是无名的大道,还是有名的天地万物,都是一而不是二。仅仅是起了两个不同的名字而已。一个叫做道,另外一个叫做万物而已。一个称之为无名,另外一个称之为有名而已。就像善恶本来是一体的,只是起了两个不同的名字。如果没有善就没有恶。亚当和夏娃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才被驱逐出了伊甸园的。远古的真人不分善恶,不分高低贵贱,就不会有什么痛苦的。福祸本来也是一体的,只是起了两个不同的名字。如果没有福也没有祸,福中有祸,祸中有福。福可以易之为祸,祸可以易之为福。这里后面的章节专门会说到祸福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世人喜欢用分别心去看待万事万物。第二章接下来马上就会对这一点进行专门的阐述的。
同谓之玄。无名的天道,有名的天地万物可以体现天道的形迹。这两者一起给起个名字,可以称作玄。此部经典后面会说到玄德,玄同。现在还有专门的玄学。可以用蜡烛来做个比方,蜡烛的火焰可以代表天道,蜡烛发出的亮光形成的光影可以代表天地万物。蜡烛的火焰是体,而光影为用。人往往以为定慧不同,实际上定慧是一不是二,即定之时定在慧,即慧之时慧在定。入定能够启迪智慧,智慧中有定。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胶片和投影机可以代表着天道,我们看不见的一面。电影屏幕上的光影代表着可以看得见的天地万物。如果我们被捆绑在电影院的座椅上,没有办法离开电影院,走出去看看外面的真实世界是怎样的。只能跟着电影的情节变化,升起了喜怒哀乐,甚至还会为剧情落下眼泪来。如果有人挣脱了座椅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再回来告诉电影院里面所有的人。可是无论如何怎么讲,电影院里面的人都不会相信的。除非自己亲自出去看一看。看不见的胶片和放映机,还有电影屏幕,电影屏幕上的光影都是一体的,并不是分为两个部分的。只是人们能够看到一部分,看不到另外一部分而已。世人看不到大道,但是能够看得到万事万物。这相对但是又统一的两者,一起被称之为玄。佛教典籍中有盲人摸象的故事。世人只是把自己摸得到的一部分认为是宇宙。至此恐怕后世学人又疑既是有无对待,不能成为一体,如何才能够称之为妙道呢,因此解释说,一同称之为玄。大道衍生出有无,可是连大道是什么都不能着相,都忘记大道的形迹。虽然说无为、虚无和玄,连这也要放下。
玄之又玄。万事万物都是负阴而抱阳的。在一个物体里面有阴也有阳,有看得见的一面,也有看不见的一面。这样的一对称之为玄。如果阴阳两面组成一个整体,再和另外一个物体形成一对,也互相成为阴阳。大道为阴,天地万物为阳。大道生天地。天为阳地为阴。地又生万物,万物之中有雌雄,雌雄互为阴阳。大道生福祸,福为阳祸为阴,福中有祸,祸中有福。大家看看八卦图就知道了,阴中带阳,阳中带阴。阴阳不断地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重阴则阳,重阳则阴。就比如说人,每个人自性之中都是具足一切的。每个人身体都阴阳平衡的,有阴也有阳。男人阳多一些,阴少一些,对于男人来讲,不可见的为阴,可见的为阳。对于男人本身来讲,阴阳一对可以称之为玄。女人阴多一些,阳少一些,对于女人来讲,不可见的是阳,可见的为阴。女人的阴阳一对也可以称之为玄。但是男女又互相为阴阳。万事万物是无限这样可分解下去的,都是配对的。这里说玄之又玄就是这个意思,不断地进行重复。天中复有天,地中复有地。宇宙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老子又恐怕后世学人入道功夫到此,不能涤除所有的疑问。虽然是有无同观,但是大道生有无,有无互为阴阳。如果不忘心忘迹,把大道看做有形有相,着了有无的名相,虽然再妙也不能称之为妙。殊不知大道体中,不但绝有无两者的名字,而且离玄妙之迹,连有无是怎么样演化生成的痕迹都无从寻觅。
众妙之门。如果能够体悟到这里,就能够窥得大道的要妙了。打开了大道的天门了。遥远的古代可能人们以为天地为天壤之别,差别非常的远,但当今的人们知道地球也是宇宙中的一个普通的星球而已。天地本来就是同根的。我们每个人习以为常,以为我和别人有很大的区别,就像天壤之别一样,其实每个人都只是执着于我这个根深蒂固的概念而已。深观至此,岂不是很妙吗?功夫到此,无往而不妙,因此说,众妙之门,此为天门天机。这是造道之极。这段所阐释的入道的功夫,岂可以通过区区文字能够将它完全阐释清楚呢。只有通过修行到入定的功夫比较纯熟,才能够见到此中的妙。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