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石湾举行誓师大会,未来三年将这样干!
7月骄阳,热情似火。7月18日下午,石湾铁军战队齐聚佛山地铁大厦,举行石湾镇街道“魅力陶都、活力石湾”三年行动誓师大会。会上,明确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13个文化载体,东部强化、中部优化、西部活化、南部靓化的整体战略,提出将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打造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会上,石湾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黄超作《在大势中扬优势,在变局中开新局》主题讲话,为各战队授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树凯主持大会,介绍三年行动方案。
破局,抢抓机遇,打造“世界的美陶湾”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实施数字化转型促进行动,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7月8日,中共佛山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全力落实省党代会关于“1+1+9”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提升“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各项任务举措,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会上,明确提出高水平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高质量建设“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其中,十大集聚区中,涉及石湾的集聚区有三个,而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所属区域更是只有石湾。而禅城区第五次党代会也提出,禅城区要大力建设湾区岭南文脉之都,大力建设世界陶艺文化之都,这都为石湾接下来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和路径。
作为万亿GDP城市中心城区核心位置的石湾,迅速行动,抢抓机遇,依托佛山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聚区、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佛山现代保险产业集聚区,部署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大会提出了东部强化、中部优化、西部活化、南部靓化的整体战略,确定了八大行动。其中,东部,强化产业,努力打造成为名企总部集聚的“高端创新区”、禅城链接大湾区的桥头堡、广佛合作试验区的重要节点、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继续推动实施整村改造、完善提升老旧小区、建设路网河系和农贸市场,通过优化功能和城市布局,努力打造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高品质居住区和亮丽的城市中轴线”。西部和南部,实施“显山露水”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征收等方式打开大雾岗、红卫岗、何岗等山岗,露出东平河,做好环大雾岗建设、水轴线征拆工作,打造“在湾区里链接资源、在古镇里汲取灵感、在景区里成就梦想”的“美陶湾”,打造“中国的美陶湾、世界的美陶湾”。
使命,深植文化之根,探索文化复兴之路
“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该是美陶湾”,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赞誉石湾陶艺。石湾陶艺源远流长,4000多年前的河宕贝丘遗址、500年前的高灶薪火、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陶行业从石湾崛起,都是石湾陶艺生生不息的见证。石湾拥有各级陶艺大师173位,仅国家级大师就有26位,还有中青年陶艺家超过300名。
“‘陶瓷’作为一种乡愁、一种文化符号,早已融入佛山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血脉,早已成为佛山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超说。近年来,石湾积极深挖“千年陶都”文化资源,打造以南风古灶为核心区域的石湾西片区,举办“石湾杯”陶瓷设计大赛、国际柴烧节、陶艺生肖大赛、创意市集等品牌活动,依托陶文化底蕴和陶瓷产业基础,以科技创新、设计创意赋能产业,着力擦亮“南国陶都”的金字招牌。
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美陶湾”的全新概念,既是对挖掘佛山文化符号的决心,也是对石湾的厚望。建设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石湾专属,也为石湾文化复兴行动提供了重要抓手。
启航,锚定新赛道,构建陶文化产业生态圈
大会提出,“文化的力量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力量”。
对于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石湾的做法是,立足深厚的陶瓷文化资源,区位优势、交通、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数字文创产业,构建完整的陶文化创意产业生态链,全面激发“千年陶都”新活力。
大会透露,要将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吸引集聚青年创客、设计师、艺术工作者、陶艺大师及国内外游客,形成“文化+创意+跨界+时尚+体验”的产业生态圈。最终,实现云集青年人才、赋能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品位、传承创新文化四个目的。
在具体落地的过程中,大会提出要依据“文化铸魂、开放推动、创新引领、跨界融合”的工作逻辑,遵循“文化树旗、政策引人、环境聚人、服务造产、活动造梦、创新圆梦”的工作路径。
为此,石湾将马上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批文化项目,包括三年行动清单中的红卫岗、柒号陶仓研习基地、陶瓷大师园、大雾岗公园东广场、国际陶艺中心、石湾陶瓷美术馆、陶+创客中心、“莲峰昼市”青年创意集市等十二个项目,并全力助推佛山陶瓷文化博物馆加快落地石湾。
“上下同欲者胜,步调一致者强!”大会的最后,黄超勉励石湾全体干部,要“做到目光不散、靶心不换、频道不乱,要把定位干成地位,把优势干成胜势,把态度干成速度”。
找准新赛道,锚定新目标,蓝图绘就,征程启航,石湾正击楫!
拥有超150家会员企业的佛山市整车配套行业协会正式搬迁至三水区芦苞镇宝华工业园区内,吸引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新援”;总投资25亿元的迪马智能设备产业项目落户佛北战新产业园芦苞园区,计划打造覆盖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方向的生态集群……回顾2022年上半年,三水芦苞在汽车产业赛道上奋力抢跑。
日前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佛山将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全面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其中芦苞被纳入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这既指明了芦苞产业发展方向,给了目标,又鼓舞了芦苞,给了芦苞充足的发展信心。”芦苞镇副镇长朱嘉浩表示,芦苞位于几个知名整车厂的地理中心,并提早规划好建设用地规模1700亩,具备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基础、空间和前景。未来,芦苞将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引进高端装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产业龙头项目,彰显自身特色,切合市委部署,与其他区域的园区实现差异化发展。
筑巢发展有底气
发展汽车产业,芦苞有着明显的地理优势。当前,芦苞形成了南北两条快速路主动脉、东西两条高速公路的布局,10分钟内达到高速路口,东有白云机场,南有珠三角枢纽机场,区内4个的水运码头,构筑起便捷的半小时物流圈,并有力降低物流成本。位于南海区狮山镇的一汽大众与芦苞相距20公里车程;新能源汽车的新贵小鹏汽车,距离芦苞27公里车程;而芦苞到花都东风日产不足一小时的车程。
目前,芦苞聚集了中南铝车轮、鼎和盛汽车配件、广东博萨汽车部件、依芙科汽车材料,大宽过滤、华庄汽配等一批汽配企业。由此可见,芦苞具备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突出的产业配套优势。
充足的发展空间是芦苞吸引汽车产业的最大底气。据悉,芦苞总体规划了1.62万亩的产业用地作为佛北战新产业园的一部分。首期3800亩已收储平整完毕,并落实了建设用地规模1700亩。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三水区唯一的‘千亩’熟地,属于承接龙头产业项目快速落地的优质成熟载体,也是佛山市内目前少有的成熟、连片的产业载体。
剑指新能源汽车产业新高地
乘着佛山汽车零部件行业向北集聚发展的东风,会员单位年产值超300亿元的佛山市整车配套行业协会落户芦苞。佛山市整车配套行业协会协会执行会长苏晓说,位于佛山西北部的芦苞镇区位优势明显,周边50公里范围内已分布有一汽大众、北汽福田、小鹏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且产业载体空间广阔,协会从顺德搬迁至此将能更好地助力会员企业发展。
谈到如何因地制宜,突显创新、用好自身特色谋划新发展,朱嘉浩表示,“未来,芦苞将加快推进广佛同城合作,以“深圳创新+三水产业”联合发展,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一环创新圈的重大机遇,在市区镇的联动下,落实产业龙头项目的引进,加快园区建设成型,为建设珠三角北部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作出贡献。”
为了加快园区的开发进度,芦苞创新地探索了“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招商模式,带动社会资本服务于地方招商引资,形成产业培育合力。以芦苞高新装备产业园的开局为契机,探索镇国企与区国企联合,再通过与央企合作的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服务新园区的建设。
“园区配套日益完善,今年芦苞启动了三水中学附属芦苞学校的建设,园区还规划80亩地留给生活配套,这些设施除了人才公寓外,还会有商场等消费场所,希望吸引更多人才来芦苞定居,更好地推动园区发展。”朱嘉浩称。
风物长宜放眼量。未来,芦苞将发挥汽车产业区位优势,引领三水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向标,成为三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深谙此道,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投入真金白银加快推动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成为佛山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的广工大研究院,正是佛山探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的创新高地之一。自2013年落地佛山以来,研究院积极发挥平台资源聚集效应,通过整合政府、高校、企业、银行、市场等多方资源,推动科研创新奔着转化去、奔着市场去、奔着效益去。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华道超精创始人杨志军就深深感受到了研究院这位贴心“管家”的优质服务。
学校搭台,师生合力创新创业
科技成果转化程序复杂,单打独斗难成气候,需要产学研用立体推进,更需要高校合力转化。
杨志军所任教的广东工业大学,拥有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省和国家级科研平台70余个,同时通过设立广工大产业发展基金、出台知识产权转化和赋权政策等,鼓励学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有了这个强大的平台作支撑,杨志军可以心无旁骛地钻研技术。在学校,他带头组建了广东工业大学高速精密运动创新团队,成员均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
如今,这支队伍已超过30人,在杨志军带领下首创刚柔耦合宏微一体化设计方法,攻克了长行程高速纳米定位难题,开发了直线电机、滚珠丝杠、旋转电机驱动的各种刚柔耦合平台,累计拥有知识产权数量超40件,其中发明专利36件,并获得了第十一批“蓝海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00万元资金资助。
这种学校搭台、师生合力创新创业的模式也让团队成员之一、广工机电工程学院学生林俊享有不少收获,“杨老师带着我们做实实在在的科研课题,是老师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及积累产生的技术创新,再进行产业化成果转化。对于还没毕业的我就能参与整个过程,既提升了科研能力,也感受到创业团队的激情、活力,让我成长了不少。”
如今,杨志军持续在学校教学和科研,为行业培育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技术,更好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青年学子创业就业。
研究院贴心服务,助力团队开拓市场
有了科研技术,成果如何转化落地?又该如何开拓市场对接资源?这些对于大部分初创者的难题,在杨志军这里反而少了很多烦恼,原因就在于广工已经对此进行布局,而佛山广工大研究院正是学校为促进区域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的典型载体。
在这里,杨志军参加由研究院组织的佛山创新创业大赛,对接了不少银行、投资机构资源;
在这里,研究院团队为杨志军找好了办公场地——入驻由研究院运营管理的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
在这里,杨志军可以把相关技术产品上线到由研究院、机器人集创中心共建的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应用超市,线上线下为华道超精进行创新成果推荐,打通市场对接渠道;
在这里,杨志军还通过研究院团队结识了熙瑞、汇博、泰格威等园区企业负责人,大家根据自身技术优势形成互补,目前已洽谈了多个机器人打磨恒力控制部件开发等合作项目。
深耕佛山九年的广工大研究院在当地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研究院-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为诸如杨志军等类似的初创者导入转化路径中所需的资金、场地、市场等资源。
目前,研究院已累计引进300多名国内外高端人才、培育280个高科技创业团队、孵化230家技术研发型企业,继续为佛山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佛山创业获佳绩,技术研发迎突破
在佛山南海,视人才为第一资源,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拥有优越的创业环境和扶持政策支持人才团队发展。
再加上广工大研究院提供的优质服务,自去年入驻机器人集创中心以来,杨志军带领团队不断取得好成绩,先后获得了第十届佛山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初创企业组)一等奖、港科大创赛佛山赛区亚军、智能制造超新星、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广东省专利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多项荣誉,并与徕泰光电等佛山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而在最近,杨志军团队在技术上又迎来突破。
目前,杨志军团队成功把超精密平台技术运用到恒力控制中,开发恒力打磨设备,实现0.1N力控精度,且成本低于现有气动浮动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杨志军表示,这个实验方案解决了摩擦问题,具有比气压控制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好的控制精度,在Mini LED、锡膏印刷、机器人高精度打磨等领域大有可为。
接下来,团队还将推出双反馈自抗扰驱动器,支持多个协议的编码器,实现对所有干扰信息进行抑制,成为全球唯一可以实现对摩擦力实时测量补偿的驱动器产品,可应用于高速精密运动领域,有望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