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区领导带队督导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等工作
3日下午,禅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叶平带队督导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和志愿服务规范提升。
检查组实地察看了禅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心理咨询室、团队活动室等,详细听取辅导站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并通过查看工作记录和台账来了解心理辅导服务的工作情况。检查组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切实用好阵地资源,多措并举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辅导工作,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随后,检查组还实地督查了佛山创意产业园文化旅游景区志愿服务站、石湾汽车客运站志愿服务站、复星禅诚医院志愿服务站3个站点建设服务情况,针对站点存在的服务内容不明确、无障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相关单位立行立改。
李叶平指出,志愿服务站点是最贴近群众、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阵地,各相关单位要扎实推进志愿服务站点提升工作,按照有标识、有人员、有管理、有项目、有服务的“五有”标准规范开展服务。
据了解,团禅城区委今年7月份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推动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交通场站等场所规范建设志愿服务站点,为群众提供文明引导、服务咨询、应急充电等便民利民志愿服务。
背街小巷、母婴室、农贸市场、交通基础设施……这些也许是城市里的“小细节”,但却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的重要一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为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禅城全力以赴找差距、促进度、抓落实,聚焦老旧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薄弱领域,持续开展18个专项提升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着力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认同感、幸福感、获得感。
这些工作,给市民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市民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背街小巷 路面平坦美观 买菜心情更靓
“整条街美观了很多,环境全面升级,街坊出行舒服安全多了。”8月2日晚下过大雨,但昨日一大早开店时,深村市场周边商户毛女士看到,店前新翻修的平整路面已恢复干爽,人车来往更通畅,这让她感到非常满意和开心。
回应群众关切问题,近日以来,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联合多部门,在深村大道一带的道路及背街小巷开展综合整治。其中,从文华中路拐入深村大道的一段长约210米路面,已从原来坑洼不平的水泥路,改造成平整宽敞的沥青道路。
记者在现场看到,对比整改之前,这里对主路面的破损进行了修复,统一摊铺了沥青混凝土,道路平整美观,同时还优化了人行道和停车位的设置。周边商户和市民为之齐声叫好。
毛女士说:“之前路况比较差,每到傍晚时分,下班的、买菜的,人和车都堵在一块了。碰到下雨,也会积着一摊摊水。现在整个路面都很平整,堵车情况大大好转,下大雨也不见积水。”
街巷环境得到“扮靓”,市民买菜时候心情也靓。周边住户张先生说他去往市场,这里是必经之路,之前路面坑坑洼洼,很不方便,现在道路焕然一新,他十分开心。这天在深村市场买东西的秦小姐也说,路面修好之后变得平坦整洁,会车经过时视野开阔,感觉安全方便很多。
母婴室 环境非常温馨 私密性有保障
近年来,禅城区在大型商场、医院、景区景点、政务大厅等深入开展符合国家标准的母婴室建设。
昨日(3日)上午,记者来到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魁奇路大厅4楼的母婴室。以粉蓝色、粉红色为基调的母婴室,十分温馨。除了洗手台、换尿布台、2个独立间隔的哺乳区这些母婴室标准配置外,此处还有一张婴儿床。婴儿床上有床围、隔尿垫、旋转玩具、毛绒娃娃,布置跟家中无异。
当日,市民王女士与丈夫带着孩子到行政服务中心办事。“设施齐全,很干净,更是方便了我们带娃的人。挺好的。”王女士说。
在位于魁奇路与汾江路交界处的新DNA购物中心,同样设置了母婴室。干净整洁的房间内,配有舒适的座椅、换尿布台、哺乳区等。其中,2个哺乳区均设有房门,可充分确保私密性。哺乳区内的椅子是皮质手感的软沙发,为妈妈营造舒适的哺乳环境。
“现在禅城很多商场都设有母婴室,对妈妈和宝宝真的很友好。”当天带着孩子逛商场的陈女士说,“喂母乳的时候,私密性有保障。现在可以给宝宝换尿布、清洗一下奶瓶等都很方便。”
农贸市场 光线亮空气好 环境如同超市
“我有一段时间没来,今天来圣堂市场真的很惊喜,变得很靓。”63岁的梁婆婆以前住在圣堂市场附近,几乎每天都来圣堂市场买菜,搬家后就没过这里了。这天,她刚好经过就又回到圣堂市场买菜,“现在的环境好多了,通道整洁,光线明亮空气好,我们买菜都能看仔细一点。”
与梁婆婆不同,陈小姐平时送孩子上学后,都会顺路在圣堂市场买菜,她看着圣堂市场一路的变化,“今年初改造完之后,市场真的大变样了。”她觉得除了环境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市场变得越来越现代化了。
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禅城区祖庙街道的圣堂市场,只见过往“过道暗、臭烘烘”的市场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窗明几净、空气清新,配备有现代化设备,“像超市一样”的新市场。
农贸市场有着市民最熟悉的“烟火气”,承载着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幸福”,也是展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农贸市场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是禅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禅城区27家农贸市场已经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禅城接下来将再改造提升一批农贸市场,并将该项工作与农贸市场综合整治相结合,让农贸市场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无死角,在提升市民的购物体验的同时,也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交通设施 指引更加明晰 出行安全舒心
最近,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道路上指示牌“不知不觉”地更新了,路面标线的标线更加清晰,人行道变得更加平坦了……禅城区交通部门在全区积极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优化提升行动获得市民点赞。
7月以来,禅城区陆续整改、更新390多处交通基础设施,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今年刚毕业入职工作的刘女士说,以前自己走在人行道上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坑洼处,一到下雨天就会弄脏裤脚和鞋子。现在整改后,道路平坦很多,出行无论步行还是骑车都更加方便了。同时,她表示指示牌、道路护栏等基础设施更新后,整个道路交通的“颜值”都提升了不少。
在采访中,一位外卖小哥对记者说:“感觉道路升级之后规划得特别好,机动车道跟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都分离,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正在上初中的陈同学指着前面的人行道对记者说,这次道路基础设施改造给她最大的感受是城市更加漂亮了,平时散步更加方便。
《佛山市禅城区地名规划》正式出台
近日,禅城区民政局出台建区以来首个《佛山市禅城区地名规划(2020-2035)》(以下简称《地名规划》)。《地名规划》主要涉及道路街巷、桥梁、广场等各种专项地名,制定了各类地名的通名使用规定、专名采词指引、具体功能片区及单元专名命名指引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引。
明确定义道路街巷
地名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沉积着生产生活的印记,记录着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风貌。
今年5月1日,国务院最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对地名管理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为推进新时代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地名规划》的出台,正是禅城区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开启地名工作新征程、谱写地名文化新篇章的一大举措。
在《地名规划》中,清晰地界定了各类地名的专名采词指引、专名命名方案和通名使用规定。
如何区分“道”“路”“街”“巷”?根据《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在编),禅城全区已纳入佛山市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中城市道路路网纵横发达,但究竟什么为“大道”、什么为“路”、什么又可以为“街”“巷”?《地名规划》作出详细指引。
《地名规划》提出,道路类通名使用规定,属于快速路的,通名为“快速干线”,简称“快线”,具有指位跨度大特点,但在规划的同一条快速路上,一般应一路一名,避免名称频繁变化;属于主干道的,通名为“大道”;属于次干道的,通名为“路”,如有必要可为“街”;属于支路的,通名为“街”,如有必要可为“路”“巷”或“里”。
据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统计,禅城全区共有各类地名9541个,近年来道路类地名命名的年均业务量为20个。每一个地名都有属于它的“专名”,那么这些“专名”是怎么“取”的呢?有什么规则?
《地名规划》根据“白描、企望、纪念、派生”等规则方式,结合禅城本地民俗习惯、市民愿景以及历史文化等内容,梳理提出了530条道路街巷规划命名方案,“水华路”“陶然路”“盛达路”等一批既能展示城市形象、又具有本土内涵的新路名应运而生。
保护传承地名历史文化
地名是当地历史文化的沉淀和载体,能够反映人文肌理特征,应该尊重地名的存在和意义,方便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留住地名文化的根脉,可以让市民读懂历史,意义深远。
《地名规划》中提出的道路街巷规划名称背后有不少故事,如位于石湾镇街道的“贝丘路”,以附近河宕村景点“贝丘遗址”命名。石湾素有“南国陶都”之称,而相传石湾的第一件陶器正是在河宕贝丘诞生。1978年,考古专家在河宕村发现一处土墩类型新石器晚期贝丘遗址,印证了石湾制陶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贝丘”为道路命名,容易让人联系附近的贝丘遗址,通过路名的口口相传及日常使用,让更多人熟悉该景点,利于该景点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的传承。
位于祖庙街道的“林翠街”,西起文华北路,东至丰收东街,以“东林拥翠”命名。清代的佛山八景之首——东林园,是明代佛山著名的园林,因园中遍植各类树木,苍翠参天,故有“东林拥翠”美名。经用民国地图及现场踏勘比对,此园林遗址在现在的乐怡海创文华荟与文华里美食城一带,符合拟名道路区位。
中山大学陈永杰教授表示,禅城区在地名工作中深度融入历史文化元素,不但能让地名成为禅城这片土地往昔与当下之间的文化桥梁,更能藉此巩固和强化禅城人的共同文化记忆和油然而生的地域认同感。假以时日,这个透过地名串联起来的历史脉络,不仅能促进本土文化的保育与传承,更能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地名规划》的出台,提高了禅城区地名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稳定性,构筑覆盖全区的科学地名网络。”禅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地名规划》以国家、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在编)为依据,结合禅城区实际,为禅城区近、远期的地名管理,特别是道路街巷命名工作提供了参考。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