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妇联到高明开展省“妇女之家”示范点终期评估工作
近日,佛山市妇联评估组到高明区开展广东省第四期“妇女之家”示范点建设项目终期评估工作。
当天,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档案、座谈交流、察看现场等方式,对鹏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妇女之家”进行实地考察评估。
鹏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妇女之家”作为“四新”领域“妇女之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创业创新基地带动作用,把“妇女之家”打造成妇女就业创业的阵地,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
2020年,高明区荷城街道健力社区、杨和镇清泰村、明城镇明南村、更合镇鹏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4个“妇女之家”申报成为广东省第四期“妇女之家”示范点,通过项目指导、规范建设、跟踪评估,逐步建成妇女群众的温暖之家以及妇联基层组织的坚强阵地。
近年来,高明区四个广东省“妇女之家”示范点坚持党建带妇建,强化阵地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规范项目管理,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为民办实事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其中,荷城街道健力社区“妇女之家”探索党建带妇建服务模式,重点关爱社区“一老一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杨和镇清泰村“妇女之家”着力推动软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开展育婴员等南粤家政培训,不断丰富辖区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明城镇明南村“妇女之家”持续加强组织、队伍、制度、服务建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儿童假期托管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鹏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妇女之家”搭建妇女发展平台,多形式提升周边妇女就业技能,打造妇女学习交流、携手发展、服务社会的温暖阵地。
佛山市妇联副主席索琴表示,高明区各“妇女之家”示范点要围绕妇女儿童和家庭所需所想所盼提供服务,实实在在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凸显“家”的品牌效应,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规范化建设,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
接下来,高明区妇联将切实加强基层阵地建设,以省“妇女之家”示范点建设为抓手,推动全区各级各类“妇女之家”规范管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全区基层阵地建设再上新水平。
三水大道、塘西大道一方面承担着三水市区至北部各镇的主要交通量,另一方面还是过境车辆和货车的重要通道。过去,这两条道路货车比例较高,各种货车、客车在路口的转向相互交织,造成车辆频繁变道。同时各种车型混合行驶,拥堵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城市交通运输效率降低。
对此,三水于今年7月21日开始实施三水大道、塘西大道分道行驶项目,通过划分客货专用道、优化智慧交通监控、完善道路安全硬件设施等措施,缓解三水大道、塘西大道交通拥挤的现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该项目在三水大道的实施范围为界牌村至石湖洲立交(G240保台线K2506+274~K2536+910)路段,路段长约30公里,呈南北走向;在塘西大道实施范围为安博物流园至三花路(S118 广封线K124+690~K110+814)、塘西大道三花路至三水农场(G321 广成线K20+246~K30+756)路段,路段长24公里,呈南北走向。
项目内容包括在三水大道(石湖洲立交至三水界牌路段,全长约30公里)、塘西大道(碧云路至山前大道路段,全长约24公里)建设高清卡口管理系统等智能交通配套,并在未设置分道行驶标志的路口,补充分车道行驶标志,在次要路口禁止左转或调头。同时,结合实施分道行驶措施,在塘西大道主辅道标准断面路段限速调整为小客车90公里/时,其他车辆70公里/时。该项目于10月完成主体工程,总造价为1070万元。
近年来,三水着力完善区内交通路网,持续开展交通拥堵点综合治理。三水大道、塘西大道是两条贯通三水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可以连通西南、云东海、乐平、芦苞、大塘等镇街。三水大道、塘西大道分道行驶项目的完成,为畅通三水市区至北部各镇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城市发展持续赋能。
三水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水大道、塘西大道客货分道行驶项目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水大道、塘西大道交通拥挤的现状。在规范道路通行秩序,压减交通安全事故的同时,提高了公路路面车辆的运行速度,节约了市民的交通出行时间和燃油能耗成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三农’工作的内容,让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全区农业农村系统不断推进‘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12月1日,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新起点、新征程,南海区农业农村系统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结合落实区委区政府“1114”工作体系,打好“6转型、6推动”组合拳,全力打造农业现代化南海样本。
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
临近年末,年宵花即将迎来销售旺季。在里水万顷蝴蝶兰产业园,蝴蝶兰种植面积约100公顷,达3000多万株。“如今,园区里入驻的蝴蝶兰企业有230多家,基本都搭上了电商直播的‘快车’,销路拓得更宽更远,年宵花不愁卖。”万顷蝴蝶兰产业园总经理金宏勇说。近年来,里水通过科技强花、品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举措,用科技疏通产业发展瓶颈,里水花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宏伟蓝图已绘就,砥砺奋进正当时。当前,南海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推动“农业产保区+五个万亩核心农业产业示范片区”的“一区五核”空间布局构建,推动农业用地连片集约、规模经营,以点带面提高产业发展质量,让广大农民挑起了“金扁担”。
截至目前,南海正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拥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6个,建成农业公园8个,拥有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8家,创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镇村13个。
“接下来,南海将紧紧围绕‘1+3+X’‘大中小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格局,围绕养殖业、种业、预制菜产业、花卉产业,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活力足、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农业企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园区化、品牌化、科技化。”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农业要现代化,农村要现代化,农民也要现代化,这样才能实现现代农业的有机统一。”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农民迈向现代化,需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富裕富足。
为此,南海将落实农民培训“双百”计划,每年组织百场培训、选育百名农业带头人,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同时深化农村法治建设、“三农”科普、美学素养和公益参与提升,推动实现村(居)普法学农增美公益教育100%覆盖,让农民实实在在地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紧紧围绕生态文明战略,全区农业农村系统将把产业的绿色发展搬进议事议程,重点推进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今年要完成改造1733.33公顷,2023年完成2333.33公顷,力争到2026年完成全域改造目标。”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共绘乡村美、基层活、产业兴动人画卷
远山含黛、河水萦绕,一栋栋石墙黛瓦的小房子错落有致,一条条青石板路延伸至每家每户,这是狮山高边社区璜溪村,也是南海众多乡村的美丽写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南海调整强化美丽家园建设的主体,坚持“政府引导、集体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坚决纠正“分完吃光”“等靠要怨”的错误做法,破解“政府干、群众看”等问题。除了建设村民自愿为主、集体投入为主、自我管理为主的长效机制,南海还提出探索提留不少于可分配收益总额的20%作为乡村振兴建设运维基金。
引其一纲,万目皆张。村社“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护”的主观能动性被大大激发。日前,佛山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结果,南海首次位列全市第一。
美丽乡村焕发基层治理新活力。数据显示,2021年,通过南海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线下成交资产达23953宗,年成交总额19.68亿元,成交标的总额208.5亿元。
针对南海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大的管理难题,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开发了网上交易系统,制定了网上交易规则并规范了交易流程,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信息化、监管数字化、服务智能化。4月,南海出台《佛山市南海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流程操作指引(试行)》,一系列的要求指引将进一步实现碎片化土地的连片开发利用,提升梯度集约利用效率。
基层干部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沿动力、中坚力量和最基础的力量。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将推动各镇(街道)建立经济社一级绩效考核体系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终身追责制度,规范经济社干部权责。
基层治理现代化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时代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区外,南海积极创新拓展产业帮扶、消费帮扶、组团式帮扶的新模式、新机制,新经验,围绕“帮扶地所需、南海所能”,最大力度提高结对帮扶效能,擦亮南海帮扶特色品牌。
“在区内,南海形成东部帮西部,中部镇内帮扶的帮扶格局,重点梳理了19条经济薄弱的村居,通过试点实施区内精准帮扶促进村(社区)实现共同富裕三年行动。”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实施“一村一策”精准帮扶,因地制宜支持发展特色产业,提升薄弱村(社区)主体内生造血功能,促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