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多措赋能“三医联动”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佛山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力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在高水平医院建设、卫生健康信息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慢病全程健康管理等方面取得成效,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
一、坚持高位推动,构建全方位深化医改新机制
(一)加强医改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全市深化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医改工作机制。每年将深化医改列入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内容,定期召开市医改领导小组会议,并将医改考核结果纳入区政府绩效评价。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将养育成本减负工程、医防协同能力提升工程、老人康养工程、中医药强市和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等纳入重点民心工程项目。
(二)加大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422亿元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近三年,全市医疗卫生投入财政资金年均增长17.95%,远高于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增长幅度。2021年全市医疗卫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9.66%
(三)强化三医联动系统改革。市、各区和各部门认真学习三明医改经验,因地制宜实施“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改革路径。一是降低药耗费用,腾出改革空间。2017年率先同步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统筹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建立广佛跨区域药品采购联盟,每个采购执行年度全市可节约超过5亿元。2018年率先实施医保国家谈判药“双通道”保障,目前在全市五区公开遴选12家定点零售药店为肿瘤等重症患者提供购药保障,累计服务超5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3.04亿元。率先开展零售药店“守信快批+一次通办”主题式审批,将药店“开门准营”的审批时长从56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开创连锁药店各类证照“申请当天可营业”先河。在全省率先探索“智能随机+一表通查”场景式监管,实现全过程全领域监管事项“一表通查”“守信少查”“无事不扰”,减少检查频次50%以上,保障药品质量。二是调整服务价格,优化收入结构。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群众的承受水平,每年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评估。2017-2021年共调整四次合计4101项医疗服务价格,全市公立医院技术劳务收入提升5个百分点。三是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精细化管理。佛山作为DRG付费改革国家试点城市,率先对所有开展住院业务的医院实行按DRG付费,被国家医保局评为“进度优秀”和“经办管理较完善”试点城市,提前三年完成国家试点“四个全覆盖”目标。2018-2020年连续三年年度清算,基金结余留用的机构数量增加54家,结余留用资金共7.5亿元。
二、坚持强基创优,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新模式
(一)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体系。一是打造15分钟就医诊疗圈。目前,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2532个,其中,三级医院25家,三级甲等医院12家,全市78%的镇街建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基本形成15分钟就医诊疗圈,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均衡,市域内就诊率稳定在95%左右。“十三五”以来,全市公立医院扩(改)建面积256.18万平方米(含在建),远超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规模总和。全市建有9家国家级胸痛中心、3家国家级房颤中心。在全省率先发布“卒中急救地图”,整合25家卒中急救地图医院,形成覆盖全市的卒中“黄金一小时救治圈”。2021年佛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实现市120与市110紧急求助信息“一键流转”互联互通,率先在省内建立跨系统平台实现网络数据共享的120指挥中心。二是打造区域医疗卫生高地。2019年率先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由市、区两级财政3年投入16亿元,建设和培育11家高水平医院,重点加强医院科研能力、人才队伍等内涵建设。“登峰计划”建设重点单位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收治异地疑难重症住院人次居全省地级市第一。引入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等近10家高水平医院和高等医学院校合作办医,促进公立医院优质资源均衡化发展,提升区、镇(街)医院综合实力。佛山市中医院中医骨伤科获省中医“名科”称号,是华南区域中医诊疗中心(骨伤)建设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全省首家省级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被评为国家第三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目前全市共建有8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含中医)、68个省级重点专科。三是打造强基工程。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为100%,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2020年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保障经费较2017年增加42.08%。
(二)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一是深化党建引领。市区均成立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推进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全市7家医院成为省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二是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2019年成为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城市,通过试点评价等深入推进工作,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验在2021年全省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上作专题交流。三是深化薪酬制度改革。2018年成为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将全市所有公立医院纳入改革范围。各公立医院自主制定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全市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从2017年37%提升至2021年40%。四是规范实施医疗服务行为。100%三级医院和90%二级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率达全部住院患者的45%。2021年全市公立医院每诊疗人次和每出院人次费用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个人卫生现金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2016年32.23%降至2021年26.44%。3家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位居全省前5,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
(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一是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建成全市统一移动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挂号、就诊、支付、取药”全流程闭环“一键诊疗”服务。建成25家互联网医院和40家互联网+护理医院。作为电子健康码建设应用国家级试点城市,全市已发放超720万电子健康码,应用覆盖全市医疗机构,获评全省唯一全国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优秀案例。在2021年公布的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总指数排行中佛山排名第三,其中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应用水平排名第三。二是创新慢病健康管理服务。2017年起率先试行“三医联动”慢病全程健康管理药学保障项目。统一慢病药品目录,让慢病患者在社区可以拿到与三甲医院同样的药品,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程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给予提供签约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贴60元/人,已签约的两病患者医保报销比例提升至95%,签约患者人均住院费用降幅超过70%,该经验获国家层面推广。三是创新糖尿病医防融合防治模式。建立“一个平台+三类首席”糖尿病防控模式,从三级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区域血糖管理信息系统和糖尿病首席医师、首席护士以及首席药师,推进院外糖尿病一体化管理,实现区域内分级诊疗落地。
三、坚持惠民便民,持续提升群众医改获得感
(一)提升居民健康水平。2021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35岁,常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8.87%,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59‰、9.42/10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居全省前列。
(二)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建设全国领先的“基本+大病+商业+医疗救助”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较早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贴标准提高至1283元。住院和普通门诊政策内报销比例分别为87%以上和66%以上,均高于国家要求。率先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统一衔接的市级医疗保障制度,率先制定罕见病医疗救助政策,将国家罕见病目录中的121种罕见病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创新实行“平安佛医保”商业补充医疗险,获评普惠性商业医保专业评估“保障水平最高”全国十强;截至2021年底,参保超270万人次,保单人均赔付2.05万元、个人综合最高赔付43.18万元,平均减负率39.32%。
(三)实现“家门口医养结合”。通过改建扩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辖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就近医养服务,形成养老不离家门、不离社区、不离亲情、不离医院的“四不离”健康安居、普惠服务医养结合新模式,被纳入省深改委第二批基层创新改革经验复制推广清单,获国家卫健委《卫生健康工作交流》刊发推广。
四、坚持预防为主,构建全链条医防协同新体系
(一)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要事来抓,全力推动疫情防控形势保持平稳有序可控,实现“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多次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和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持续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2020年,先后派出5批共352名医疗队员驰援湖北,是全国派出援鄂医疗队员最多的地级市。展现制造业大市担当,向国家、省交付防疫物资超过1500万件,收到国家、省等有关部门发来的感谢信35封。率先发现报告出院后复阳病例,为全省乃至全国新冠病例出院管理提供经验。全力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线,建立由711人组成的流调队伍,全市核酸检测能力达到33万管/日,新冠疫苗全人群全程接种覆盖率超110%。
(二)持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投入1.6亿元用于疾控机构升级改造,近两年全市累计增加疾控编制100名,市、区疾控中心基础建设、实验室设备、专业队伍和业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市178家预防接种单位完成标准化建设,在省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调查评估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多病共防工作机制持续优化,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居全省前列。率先建立“1+5+N”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职业健康工作在全省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连续五次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实现国家、省卫生镇全覆盖,成功创建南海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顺德国家级健康促进区。投入3.5亿全力加快市应急医院建设。
3月9日下午,广东顺控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顺交投公司”)代建项目南国路道路交通升级改造二期工程(德胜西路节点)跨线桥主桥实现通车,如同一条卧龙连通东西,成为南国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少市民驱车前往感受。
跨线桥的通车标志着新老城区又近一步,市民去往杏坛会更加便捷。
南国路二期工程(德胜西路节点)航拍图
顺德区快速干线路网的内环重要节点
承担区内和过境交通的双重功能
南国路道路交通升级改造二期工程(德胜西路节点)位于顺德区中、南部,南国西路与德胜西路交汇处,全长约1km,主线桥梁上跨德胜西路,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
南国路二期工程(德胜西路节点)效果图
作为顺德区快速干线路网的内环重要节点,本项目被规划为交通性干线主干道,是佛山市顺德区“四横六纵”干线主干道路网中的一横。同时,南国路作为新一轮规划的北南环线的共线段,承担着区内和过境交通的双重功能,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抓进度,保质量
打通交通大动脉的堵塞瓶颈
为进一步打通交通大动脉的堵塞瓶颈,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统筹和部署下,顺交投公司于2020年8月正式开工推进本项目。
南国路二期工程(德胜西路节点)墩柱施工现场
南国路二期工程(德胜西路节点)预制梁架设完成
工程建设过程中,区交通运输局始终高度重视,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区重大工程标后监督专责组的大力支持下,施工单位始终以“抢的意识、拼的精神”全速推进项目,参建各方日夜兼程、抓进度,保质量,克服综合管线迁改、国防光缆影响、10kv高压线交叉施工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安全有序地完成主线桥梁施工,实现试通车,还路于民。
南国路二期工程(德胜西路节点)航拍图
南国路道路交通升级改造二期工程(德胜西路节点)主线桥的通车将有效疏解大门周边区域的交通拥堵现象,进一步增强了城市发展承载能力,有力带动红岗科技城商贸流通,撬动城区中心板块隆起,加速新老城区联通融合,优化城市经济,助力顺德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为顺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
南国路二期工程(德胜西路节点)航拍图
目前,南国路道路交通升级改造二期工程(G105节点)下穿隧道正在进行底板施工中,预计今年7月完成主体结构,10月1日前具备通车条件,届时将实现南国路全面快速化。
南国路二期工程(G105节点)航拍图
各镇(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共佛山市委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佛山市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佛发〔2011〕1号)、《关于印发佛山市禅城区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佛禅府〔2020〕27号)精神,为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力度,激发广大劳动者学习技能的热情,营造劳动光荣、崇尚技能、尊重高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2022年禅城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选拔认定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拔认定的对象和推荐名额
面向禅城区各行各业技能劳动者,重点聚焦战略性产业集群、“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等领域开展选拔认定,2022年在全区范围内选拔认定20名“禅城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
区直企事业单位人选按属地原则直接向单位所在地的镇(街道)公共服务办申报。各镇(街道)应重点从企业推荐优秀人选。推荐的人选中,女性人数不少于总数的10%。每家企事业单位最多推荐两名人选,且推荐人选从事的职业(工种)不能重复。
二、选拔认定条件
在佛山市禅城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生产岗位工作,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作风优良,原则上需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不纳入选拔认定范围),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方面业绩贡献突出,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同行中有较大影响。
(二)在本企业、同行业中具有领先的技术技能水平,并在某一生产工作领域总结出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在本职业(工种)中具备较高技艺,在培养徒弟,传授技术技能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四)在区级及以上级别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本岗位工作业绩突出。
(五)具有民间传统工艺绝技、绝活,热心传授技艺,社会公认的能工巧匠。
三、选拔认定程序
选拔认定禅城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工作坚持公平、公正、择优推荐、综合评审的原则,按照申报人所在单位申报,各镇(街道)牵头组织选拔推荐,禅城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选拔认定委员会选拔认定、公示、表彰等程序进行。
(一)申报人填写《禅城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申报表》(附件2),附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奖励或荣誉证书、工作成果等证明材料,提交本单位审查推荐。
(二)申报人所在单位认真审查申报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先进性,并在相关材料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按属地原则报各镇(街道)公共服务办;
(三)各镇(街道)公共服务办牵头组织对各企事业单位上报的推荐人选进行选拔认定,注重推荐对象的企业、职业(工种)、年龄、性别的代表性,择优选拔认定出推荐人选,并将相关申报材料报送禅城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四)禅城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邀请有关专家对各单位上报的推荐人选进行选拔认定。认定出的人选经禅城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选拔认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在禅城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公示无异议后,确认为2022年禅城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规定对选拔认定出的禅城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进行通报。
四、鼓励措施
禅城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由禅城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授予“禅城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符合条件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1万元/人。
五、申报材料
各镇(街道)上报的申报材料应包括:
1.禅城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推荐表(附件1);
2.禅城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申报表(附件2);
3.申报人事迹材料(800字左右);
4.申报人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奖励或荣誉证书以及成果证明材料。
申报人事迹材料要求实事求是,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并经所在单位审核并加具意见。具体内容包括:1.申报人的技术特长,在国内、市内同行业、领域中的影响和作用情况;2.申报人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的贡献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求用数字量化反映),以及为本企业(单位)、本行业和禅城区做出突出贡献的具体事例;3.申报人曾获得的奖励和荣誉称号。
申报材料所有复印件统一用A4 纸复印,并要求在复印件上注明“与原件相同”字样,推荐人选所在单位加盖公章。
请各镇(街道)在2022年3月31日前将申报材料(含电子文档)报送禅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逾期申报不受理。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镇(街道)、各有关单位要加强领导,加强宣传发动,认真组织开展选拔认定人选推荐工作,使本区有高超技艺、有代表性、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能够被发掘、推荐上来。
(二)创新方式,深化内涵。各镇(街道)、各有关单位要结合本次选拔认定活动,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新方式,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或岗位练兵活动,鼓励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特别要注重培养和发掘青年高技能人才,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激励青年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
(三)规范程序,严肃纪律。各镇(街道)、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开展选拔认定工作,规范选拔认定程序和标准,严肃选拔认定工作纪律,严禁弄虚作假,确保选拔认定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四)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镇(街道)、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广大劳动者踊跃参与。要结合本次活动,大力宣传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佛山市禅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3月10日
区人社局职建科联系人:陈杜娇 电话:82268291
南庄镇公共服务办联系人:廖富津 电话: 85329366
石湾镇街道公共服务办联系人:张碧霞 电话:83811240
张槎街道公共服务办联系人:严灏明 电话:82500619
祖庙街道公共服务办联系人:周文滨 电话:82165137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