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六个项目入选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详细内容

佛山六个项目入选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时间:2022-12-09     人气:2788     来源: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作者:
概述: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扎蹄制作技艺、九江鱼花生产习俗、龙舞(上元舞火龙)......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扎蹄制作技艺、九江鱼花生产习俗、龙舞(上元舞火龙)、洪拳(南海洪拳)、家具制作技艺(广式家具制作技艺)、民间信俗(黄连仓沮字祖信俗)等6个项目入选。至此,佛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达到56个。


2021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开展了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经各地各单位推荐、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组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议审议、厅党组会研究,提出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115项,其中新入选项目43项,扩展项目72项。


其中扎蹄制作技艺、九江鱼花生产习俗、龙舞(上元舞火龙)、洪拳(南海洪拳)、家具制作技艺(广式家具制作技艺)、民间信俗(黄连仓沮字祖信俗)6个项目入选。


据统计,佛山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项,省级非遗项目56项、市级非遗项目131项。


扎蹄制作技艺


得心斋创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原名和记猪肉店,位于佛山汾江河畔正埠码头附近,生意颇为兴旺。店主余浩忠是个精明人,他将下脚料猪手脚巧制成别具特色、风味独特的酝、扎猪蹄,以供应市场。


得心斋的酝扎猪蹄从明清时代起,至今已盛名近300年。得心斋酝、扎猪蹄的制作技艺,无论从选料、酝制、调味还是火候方面均有独特之处,制作工艺精细复杂,有大小工序三十多道。由于风味独特、工艺精细、造型美观,有“卤味之王”之称,不仅深受佛山人青睐,还驰名省、港、澳及东南亚各国。也是外来游客点名品尝和馈赠亲友的佛山特色食品。故有:“到佛山没有品尝‘得心应手’,就不算到过佛山”之说。得心斋经过历年的不断发展创新,已形成了烧、卤、腊食品系列,并多次荣获中商部及省、市的优质名特产品、广东号等多个荣誉称号。


九江鱼花生产习俗


九江鱼花生产习俗是佛山南海九江乡民在鱼花捕捞季节,据气象预测鱼花流经时间,在河段设立鱼花埠,捞取鱼花后进行分类、培育管理,以及交易和运输的民间生产模式。其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带动的家鱼养殖极具岭南地域特色,是珠三角农耕文化的重要构成。


九江乡民在长期鱼花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在每年鱼花捕捞季节,乡民事先在湾环处设鱼埠,并在日落时分察看天气天象,预测鱼花来自何江,到以何日。在捕捞鱼花之日,乡民将鱼池中的鱼花捞到网池中“走水”,然后对鱼花进行分类,行业称“撇花”。“开鱼花”前进行一个简单的仪式,祈求鱼花健康、收成良好,再将鱼花放入鱼塘分类养殖。交易时,先将鱼花集于一起“开则”,通过多次抽样“定则”,再用不同的器具和方法数鱼花。最后,用木桶、鱼花车将鱼花运送到各地。过去买卖鱼花,整个西江沿岸,水陆分行,人以万计,筐以数千计,熙熙攘攘。


龙舞(上元舞火龙)


龙舞,也称舞龙,是佛山南庄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流传于上元、东村、溶洲等村落,以上元村龙舞最具代表性,是一种特色性龙舞,是村民维护平安、强身健体、逐疫祈福的表现形式,也是营造和谐乡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桥梁。


上元舞火龙于农历八月十五、十六晚在上元村进行。火龙长约百米,舞龙棍相隔约1.5米,共68根。每条龙棍由3人轮流担抬,至少200多个舞者配合完成。作为脱胎于深厚祭祀民俗的传统舞蹈,上元舞火龙有形(姿势)、技(配合)、势(气势)等要素,以配合默契、动作粗犷为主要特色,以碎步、跳步、马步等为基本步法。其基本套路为“蛟龙漫步”——舞龙者进行原地、行进、起伏式舞龙,似腾云驾雾;“游龙戏浪”——舞龙者握棍上下舞动或侧翻龙身制造波浪;“神龙跨海”——龙身一路纵队,穿街过巷,蜿蜒大转弯仿似漂移;“龙肚戏水”——围观的人群会挤到火龙肚子下来回穿梭,俗称“穿龙棍”;“神龙转尾”——舞龙者让龙尾快速转动。舞龙者随着现场欢呼声以及行进的速度、幅度控制节奏,表现一种自得其乐、收放自如的气势。


洪拳(南海洪拳)


洪家拳,俗称洪拳,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自清代传入南海,历经二百多年传承。洪拳(南海)气势刚猛、劲道十足而又十分实用,以龙、虎、狮、豹、蛇、鹤等的象形与特性结合武术技法创编而成。流传较广的三套套路分别是:工字伏虎拳,修改自十八罗汉拳而成,为洪家初级拳套路,学习扎马、桥手,及内功基础;铁线拳,铁桥三所传,主练内功,属“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实践套路;虎鹤双形拳,修改自五形拳而成,属实战应用套路。其他套路有五形拳,十二桥手及十二桥马等。


南海历代有铁桥三(梁坤)(1813-1886)、黄麒英、黄飞鸿(1847-1924)、林世荣(1861-1943)、颜殿雄等对洪拳历史影响深远的名人名宿。时至今日流传的洪拳派脉就有黄飞鸿一脉(林世荣之线、邓芳之线、帅老郁之线)、谭敏一脉、颜振华一脉、精武体育会一脉等。洪拳弟子已经遍布南海各镇街、乡村,而从南海走出去的洪拳弟子、传人更遍布世界各地、真所谓墙内、墙外齐开花。


家具制作技艺(广式家具制作技艺)


清代的广东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三大流派之一,继承了中国优秀家具传统的同时,大胆吸收西方豪华、高雅的家具形式,其艺术形式从传统、纯真,讲究精细、简练和实用性较强的风格转变为追求富丽、豪华和精致的雕饰,同时使用各种装饰材料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性,形成具有鲜明风格和时代特征的“广式家具”。


广式家具用料粗大充裕,讲究木质的一致性,一般一件家具由一种木料制成,一般不采用拼接作法,而习惯用一块木料挖成,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制成。其题材丰富,种类繁多,主动吸收外来文化艺术,在家具形式上大胆创新、同时随着西方文明和艺术风格传入,广式家具在造型和装饰纹上、人体工学方面,最早突破我国千百年来传统家具格式,例如:三角椅、睡椅等。广式家具刀法圆熟、磨工精细,通常采用通雕、浮雕、圆雕、镂空、线刻等多种工艺混合雕刻手法在一件家具上表现,令装饰图样生动逼真、层次分明,远看轮廓,近看精细。


民间信俗(黄连仓沮字祖信俗)


黄连仓沮信俗是流传于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黄连社区对于仓颉、沮诵二位字祖神奉祀的民间信俗。该信俗始于清代或更早并延续至今。


黄连仓沮信俗主要由日常拜祭、庙诞、开笔礼和奖善四部分组成,其中日常拜祭即平日里的日常拜祭活动,主要由烧香、行拜祭礼、祈福、还愿等仪式组成。庙诞即为仓颉祝寿,相传农历三月廿八为仓颉寿诞,每年三月廿八,黄连乡民都会聚于仓沮圣庙为仓颉祝寿,庙诞为期三天,乡民在庙宇内敲经念佛,并设宴庆贺,同时请来戏班,颇为隆重。家中有子女的乡民,还会把孩子的姓名贴在香油瓶上,奉送到庙里,祈求孩子学业进步,聪明伶俐。开笔礼即组织入学新生在仓沮圣庙举行开笔礼仪式,祈求读书有成、学业进步、学而成才,由开笔、正衣、拜师、互拜等环节组成,为古礼的现代再现。奖善,即协助老幼、资助穷苦等。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