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迎春送祝福!多区来穗部门开展来穗人员迎春活动
越秀区:来穗春联送平安
“安全第一要牢记、时时处处要注意”“预防为主事故少,确保安全人人想”“安全第一、生命至上……”近日,越秀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越秀区图书馆举办新春送福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消防安全知识融入春联里,让市民“把平安带回家”。活动当天,来穗人员、市民群众、退伍老兵及军属等群体齐聚一堂,纷纷观看书法家挥毫将安全知识融入喜庆的春联中。市民群众既可以带走书法家写好的春联,也可以邀请书法家“定制”春联。活动结合新鲜出炉的《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管理办法》惠民政策,设置积分制政策咨询、出租屋消防安全、居住证办理咨询等宣传摊位,工作人员向群众介绍积分制细则和家庭防火灭火等知识。
天河区:“小候鸟”在博物馆体验“年味儿”
1月12日,天河区来穗人员服务示范中心携手广东省博物馆举行“岁冬聚营,情融羊城”2023年天河区来穗候鸟儿童主题活动。活动当天,30多组“小候鸟”家庭齐聚广东省博物馆,参观粤山秀水、广东历史、“年画里的中国”等展览,深入了解省博物馆中的“国家宝藏”。观展后,“小候鸟”们亲身体验了传统“年味儿”,手写春联、制作兔年愿望徽章、拓印年画。家长和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也收获了美好记忆,心满意足地将新春祝福带回家。“小候鸟”们表示,在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的南方年味,接受了岭南文化的熏陶,感觉在穗过年很开心,接下来将会和家人乐游广州。
白云区:来穗人员代表齐聚共迎春
近日,白云区委政法委(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联合区总工会、区总工会来穗务工人员工作委员会等举办“乐融白云”之“暖冬聚白云,来穗共迎春”2023年春节慰问一线来穗务工人员首场活动。活动邀请60名来穗党员、志愿者、治安联防队员、楼栋长、环卫工人等来穗人员代表参加,采取“送祝福”的方式,送上米、油等节日慰问大礼包。现场邀请书法家挥毫泼墨,为来穗人员送上春联和“福”字,致以新春祝福。来穗人员表示,感谢政府送上最暖心的春节慰问和最贴心的服务,大力营造浓厚的关爱服务来穗人员氛围,将会继续为广州社会发展所付出努力。
黄埔区:挥毫泼墨送祝福
1月12日,黄埔区云埔街来穗部门举办“融合关爱——挥春送福”迎新春送温暖活动,赠送春联300多幅,惠及辖内来穗人员200多名。主办方邀请了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家走进社区挥毫泼墨,为广大居民群众送上诚挚的新春祝福。主持人生动介绍《春节童谣》《元日》等春节民俗诗词童谣,带动现场来穗人员参与春节文化知识学习、有奖问答等环节,吸引众多街坊驻足观看。现场设置自助写“福”字区域,来穗人员纷纷体验手写挥春的乐趣,祈福新年红红火火,现场充满温馨祥和的春节氛围。
(综合各区信息)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广州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构建绿美广州生态新格局。1月8日,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汉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水务局将巩固此前的治水成果,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工作安排,补齐治水工作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全力保障江河安澜、秀水长清、润泽民生。
“治水工作,一直受到广州市民重视。”姚汉钟同志表示,不少市民记得广州河涌曾有过的“黑臭”史。在2017年,林永亮等41名广州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议案》,还曾被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列为“1号议案”。从2017年以来,广州各级水务部门持续推进“1号议案”的落实。目前,“1号议案”提出消除147条黑臭水体等目标已实现;该议案的办理情况在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九次会议上,获充分肯定。
姚汉钟同志介绍,过去一年,广州各级水务部门继续推进广州治水工作,累计完成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350条,建设达标排水单元2万个,2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面达标,上述工作,继续巩固广州“水更清”成果;过去一年,广州新建碧道200公里,建成珠江沿岸品牌示范段11.7公里,南岗河入选国家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上述工作,让市民游客共享广州“水更清”成果。过去一年,广州成功防御多轮强降雨和“马鞍”等台风,海绵城市示范建设获中央绩效评价最高档,上述工作,让治水目标不满足于“水更清”,还延伸到“更安全”层面。这些治水成果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参与上述工作的水务工作者是极大的肯定。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治水工作没有终点,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姚汉钟同志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污染防治攻坚成果不够稳固”问题,提示着广州水务工作者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要深化河湖长制,加快合流渠箱改造及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大力推进番禺治水攻坚战,完善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力争重点区域一级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巩固提升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成效;深化节水工作,推进北江引水、牛路水库、南大水库、沙迳水库等工程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完善应急值守和应急响应体系等2023年工作安排。这些安排,指明了2023年广州各级水务部门的工作导向。
姚汉钟同志表示,市水务局将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2023年的工作安排,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工作;按照广州第4号和第9号总河长令有关要求,落实合流渠箱改造和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工作;在2022年,市水务局成立派驻下沉工作组等多个专项工作组,全力协助番禺区推进治水攻坚工作,未来还将继续推进当地的治水工作,巩固广州治水成果;广州将持续深化节水工作,落实国家部委对广州作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有关要求,并推进一系列兼具防洪和后备水源功能的水利工程,落实《广州市推动供水补短板强弱项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无论是广东省“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还是广州市“621”水务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均指出治水工作不仅要达到“水净水美”的目的,还要提升防洪能力,构建防洪安全网,在供水保障上做到安全优质,在污水治理中做到安全高效。市水务局将继续落实广东省“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及广州市“621”水务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相关要求,在建设江河安澜的水安全、秀水长清的水环境、润泽民生的水资源等方面取得崭新成效。
2020年5月,我市出台《广州市加快推进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领头羊’行动计划”),提出争取用三年时间推动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60家,推动一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优质企业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市三年共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64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一、“领头羊”行动计划的工作情况
(一)各层面高度重视统筹谋划,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我市自2020年首次提出“领头羊”作为我市上市工作的品牌,源自广州羊城,立意为市场的排头兵,将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目标、举措和保障等凝聚为广州品牌,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最新动态,统筹兼顾、有所侧重,结合各证券交易所、各板块的定位及特点,提高上市成功率,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和竞争力。建立健全广州市企业上市工作协调机制和广州市促进上市公司规范发展协作机制,两个机制分别负责前端服务保障和后端规范发展,成为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有力组织保障。市、区层面为成功上市的企业奖励补贴最高可达1100万元,减轻了部分上市方面的费用负担,市层面累计发放资本市场奖励补贴超4亿元。
(二)拓展服务广度深度,营造优质的企业上市环境。
吸引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北京证券交易所)三大全国性资本市场平台在我市设立在地服务机构(基地),与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共同构成我市立体化、综合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平台体系,同时不断加强我市与香港交易所等境外交易所的合作,开展“问计于企”、“羊城资本荟”、“领头羊”评选、走进交易所等走访、培训宣讲活动,活跃广州资本市场生态氛围。帮助拟上市企业与中介机构做好衔接,督促中介机构依法合规进行上市辅导。推动投资机构参与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并购重组等,搭建“广州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和“广州新三板企业路演中心”等投融资路演对接平台,引导社会资本与全市科技企业、新三板企业对接。
(三)做细做实培育工作,提高推动企业上市的工作效能和服务精准度。
构建符合上市规律的培育机制,建立“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的拟上市企业梯队,打造企业上市的培育系统,提供守法证明协调函件、活动通知、路演对接、信息查询等政务服务。根据企业状态、上市进度有针对性地指导支持企业完善上市条件,为拟上市企业协调税务政策落实、历史沿革确认及遗留问题处理等。组建囊括银行、证券、风投、会计、法律等领域的广州市资本市场专家库和机构库,提供专属上市培育、中介服务、投融资渠道对接等金融服务。
二、广州地区企业上市的情况及主要特点
领头羊三年行动期间,一是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加。共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64家,累计培育达244家,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近3万亿元。广州上市公司数量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差距呈不断缩小趋势,尤其是赴港上市的公司数量提升较快,三年间共19家企业在港股上市。二是上市公司融资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22年末,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募资额超过5800亿元,其中首发募集资金达2425亿元,增发募集资金3177.5亿元,配股募资77.8亿元。汽车、金融、房地产、电子、化工行业融资额居前,产业链和资金链加速融合。三是上市公司对产业升级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加速释放。上市公司利用资本链开展产业整合、完善产业配套,助力广州加速形成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经过多年培育,广州地区的上市公司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制造业企业占比高。我市依靠自主创新,打造“制造立市”“智造强市”,广州上市公司中工业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其中电子、石化、汽车行业竞争力较强。2021年研发投入合计482.8亿元,近三年新增上市企业中超50%的企业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民营主体是我市上市公司的生力军。广州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诞生地。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超50%,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三是成长、盈利、运营等能力强。近五年来,除2020年受疫情冲击影响外,广州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2022上半年广州上市公司营收8453.6亿元,在资本市场加持下,广州上市公司“经济体”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主要动力。四是后备企业储备充足。目前我市共有超400家企业纳入拟上市企业资源库进行动态管理,上市后备力量充足,重点后备企业获得风投关注和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在地化指导。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实施科学分类指导,夯实上市后备梯队。
加强与证监部门、证券交易所的沟通协调,会同各区、各市直相关产业部门组织开展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增强企业上市意识和信心,指导企业做好上市路径规划。做好产业梳理,结合地方特色、行业特点、企业需求,对规模以上企业和市场前景好、持续经营能力强的企业进行摸底、调度和筛选,完善广州拟上市企业库,不断提升服务精准性、专业性、便利性。
(二)抓住关键环节,持续优化企业上市营商环境。
充分利用大湾区核心地理位置优势,用好跨境金融业务发展优势,坚持境内境外上市并举,引导各类型企业合理申报拟上市交易所和板块,提升上市效率。实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计划,着力构建“事前辅导防范、事中优化办理、事后跟踪督促”的全周期工作体系,更好支持上市公司规范发展、做优做强。将原有的双路演中心功能由单一的投融资路演服务升级为“投融资路演+上市挂牌培育”综合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投融资对接、规范培育、上市辅导等服务。
(三)支持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实现产业协同联动、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
推动开展针对上市公司等优质资产的产业并购工作,形成战略性产业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广州国企规模大、资源多,以及民企创新强、机制活等互补优势,鼓励国有资本加大对具有战略重要性、高溢出效应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大国有企业与产业链企业的科研合作力度,沿产业链主动参与重点产业链上市民企或者产业龙头的股权多元化改革,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价格、估值、资产评估结果在资产交易定价的重要作用,鼓励国有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资国企利用资本市场高质量,助力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四)加强创投行业建设,促进产业与资本的早期对接。
发挥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功能,强化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充分调动产业引导基金和优质创投机构的积极性,拓宽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市场化退出渠道,发挥产业资本在产业深度和资本厚度方面的双重优势,引导各类投资机构多做“雪中送炭”式的投早投小投科技,分行业分赛道举办投融资对接会、项目路演等活动,助力拟上市企业对接创投资本、产业资本,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的高水平循环。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