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庄子素解 第九章 缮性
详细内容

庄子素解 第九章 缮性

时间:2023-01-28     人气:3869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缮,修缮,修理。所谓缮性就是修缮每个人的本性,使得发明本有的光明德性。用世俗的学问试图要修缮本有的光明德性......

1.求复其初


【原文】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解释】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缮,修缮,修理。所谓缮性就是修缮每个人的本性,使得发明本有的光明德性。用世俗的学问试图要修缮本有的光明德性,以求恢复每个人的初心。由于受物欲的污染,本有的德性已经被遮蔽了。


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以世俗的思想来扰乱每个人的欲望,以求能够发明每个人的本心,发明每个人本有的光明德性。


谓之蔽蒙之民。这就是所谓的光明被遮蔽,智慧被蒙蔽的人了。


2.必失其性


【原文】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解释】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古代那些修道的人,那些修缮自己本性的人,都是以恬淡无为来养自己的智慧。由于恬淡寡欲,所以心常处于宁静。心常清静,智慧就显现了。


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虽然有心智产生而却不以心智妄为,这是以心智来反哺于恬淡。虽然有智巧而不随便用,处于恬淡无为。


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如此心智和恬淡互相交养;恬淡为行,促进心智;心智为知,不扰乱恬淡,而和顺的天理就从自性中自然流露出来了。


夫德,和也。所谓的德,也就是和。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富有盛德,这是和气之至;喜怒哀乐发而适度,和而不同,也富有盛德。


道,理也。所谓得道,也就是天理。天理即是道,道即是天理。道理本来就是一个东西。


德无不容,仁也。德和而不同,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能够大爱天地万物,如此称之为仁。


道无不理,义也。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是天理,无处不顺天理,如此称之为义。


义明而物亲,忠也。义理明了,万物就亲附于天理,不会违背于理,如此称之为忠。一物必有一理,必忠于一理。竹子有竹子的理,中微子有中微子的理。


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如果能够处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此心就能够纯朴诚实,与发出来的七情六欲刚好相反,也就是回归于未发之中,如此称之为乐。


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如果能够做到诚实守信,不管是仪容仪表还是举手投足,都能够顺应于天理,如此就称之为礼。顺应天理,对于父母就要恭敬孝顺,这就是对待父母之礼。


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如果礼乐偏于一边了,不是顺于天理,则天下就乱了。遍,通偏字。天子制定乐,本来是雅正的音乐,而世人偏于靡靡之音,天下就乱了。天子制定礼,本来是周礼那样的,而世人往往只是流于表面。对于父母的丧事,只是按照礼要求来做,全无哀痛之心,如此人心就乱了。大夫都想着享受诸侯王的礼遇,诸侯王都想着享用天子的礼遇,如此就乱了。


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如果礼乐不偏于一边,而是归于雅正的礼乐,如此就会启蒙自己本有的明德。如此德性就不会被扰乱了。如果德性被扰乱了,世人就会失去其本性了,万物也失去本性了。


3.阴阳和静


【原文】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


【解释】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远古的人,生活在混混芒芒之中,善恶未分之时,还处于初心。与世无争的样子,似乎对什么都淡漠。


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在那个时候,天地阴阳和顺,人和万物都归于宁静,鬼神不会扰乱人心。庄子不相信鬼神,所谓的鬼只是心鬼,所谓的神只是心神罢了。不会有太多的物欲扰乱百姓的心。


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春夏秋冬四季按照天道运行,合乎节气,该冷就冷,该热就热,这是讲究信义的。万物不会被伤害,动植物都能够正常生长而不会夭折。反观当今世界,该冷的不冷,该热不热,生病的人也多起来,禽流感也开始流行了。


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人虽然有心智,可是没有用的地方,这可以称之为止于至善了,归于一了,归于未发之中了,归于道了。


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在那个时候,什么都不用刻意去做,不用刻意去修缮每个人的本性,而只是顺其自然罢了。


4.博学溺心


【原文】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解释】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及至道德往下衰落,到燧人氏、伏羲氏治理天下的时候,只能是顺从民心而不能保持本有德性的纯一了。远古时候,百姓的本性还能够归于一,到这时就不行了。燧人氏是远古部落首领,教百姓钻木取火,教人熟食。伏羲氏是远古部落首领,发明八卦,教百姓渔牧。逮,及至。


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道德又继续往下衰落,到神农氏、黄帝治理天下的时候,只能是维持安定而不能顺服民心了。神农氏尝百草而留下了《神农本草经》。


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枭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道德又继续衰落,到唐尧、虞舜治理天下的时候,教化开始兴起了。枭散百姓本有的淳朴本性,使得百姓远离大道而劝诫百姓从善。这只是刻意地去从善罢了,而不是顺应本有良知自然而然地去做。危害德性而去行事,如此只是背离纯一本性而从于妄心罢了。


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人与人之间只是以妄心窥视对方罢了,在上位的有机心,在下位的也有机心。妄心的知并非真知,不足以安定天下。不仅仅如此,还要以世俗的礼文和博学来作为治理天下的辅助。并不是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来治理。如果顺应自性本心则不同,良知只是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只要抱着对百姓好,对国家好的良心应机而动就可以了。


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文采辞章兴起,就淹没本质了;博学如同知识的海洋,把心给溺死了。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更是如此,这个溺字用得太好了。我们的自性本心已经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了,你说可怜不可怜。然后百姓开始困惑而混乱了。百姓的心已经被扰乱了,就难以治理了。百姓就找不到归路了,不知如何返回本有的性情了,不知如何恢复初心了。文采和博学伤害本性,无法返回初心,还要以世俗的学问刻意去修缮本性,岂不是愚昧到极点了吗?


5.隐不自隐


【原文】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道之人何由兴乎世,世亦何由兴乎道哉!道无以兴乎世,世无以兴乎道,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


【解释】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由此看来,道德衰落,世俗的学问兴起。世俗的东西使得大道沦丧,也就是文采和博学的危害了。大道沦丧了,世俗的东西就更加兴起了,礼乐更加走偏了。两者交互影响,大道就更加衰落,世俗的学问就更加鱼龙混杂了。


道之人何由兴乎世,世亦何由兴乎道哉!大道衰落,怀道的人如何能够得到重用呢?如何能够在世间兴起呢?往往怀道的人属于少数,少数如何能够赢得了多数呢?往往是被排挤的对象了。世俗的人、世俗的学问本来就不是载道的学问,如何能够使得大道兴起呢!


道无以兴乎世,世无以兴乎道,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大道不能在世间兴起,世间也不会主动去兴起大道。虽然圣人并没有躲到山林之中,也许就在对面,也不能被人所识得,不会被人所重视。圣人的德性并不是不光明,而也只能是隐藏起来了。不是圣人刻意去隐藏,而是世人目不明,看不见罢了。


隐,故不自隐。之所以说是隐藏,并不是圣人自己刻意隐藏起来的。所谓正法眼藏,只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罢了。


6.所谓隐士


【原文】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解释】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古代所谓的隐士,并非伏匿其身而刻意让人看不见的,并非闭口不言而不吐出大道实相,并非藏匿其智慧而不发出来,只是由于时势不对,命运不济而造成的大谬罢了。世人不能识别真正怀道的人,虽然不是在山林当中,处于对面也都不能认识。


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如果当时逢见有道之世,就弘扬大道,大行于天下,则返回于一,归于未发之中,无有有为的形迹。此时是飞龙在天。


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如果不能逢见有道之世,穷困于天下,则把道根扎得很深,宁静到极点,而等待时势的变化。此时是潜龙勿用。


此存身之道也。这就是存身之道,保存本有德性不受伤害。如果不识时务,就会遭遇危险而无济于事。


7.正己而已


【原文】古之存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


【解释】古之存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前面刚讲完存身之道,这里就接着讲存身。古代善于存身的人,不以善辩来伪饰自己的智慧,以为自己多智;不以智巧穷尽天下之理,而是反求诸己;不以智巧穷尽德性,那样是伤害本有德性罢了,根本不能修缮本有德性。


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为哉!只是独自安处于自己的居所,安贫乐道,以求返回其纯真的本性罢了。又有什么需要刻意去做的呢?又有什么需要刻意去修缮的呢?


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道固然属于平坦大道,怀道的人不会行于小道;德固然不属于小智小识,发明了光明德性,就有大智慧了。


小识伤德,小行伤道。小识小智会伤害本有的光明德性,博学会使得德性沉溺于汪洋大海之中;行于小道会伤害于大道,偏离于大道。


故曰:正己而已矣。所以说,只是正己而已,并不在于向外求索。而正己关键在于正心罢了。修缮本性关键是在于正己而已。


8.倒置之民


【原文】乐全之谓得志。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今寄去则不乐。由是观之,虽乐,未尝不荒也。故曰: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解释】乐全之谓得志。如果能够达到至乐,就能够保全自性,如此称之为得志于道。


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古人所说的得志,并非指的高官厚禄,指的是不能再增加其乐了,已经到乐的极点了。什么最乐呢?上达于道,这是最乐的事。古人安贫乐道,乐的就是至善。反观当今我们讲一个人得志,指的却是功名了,这是倒退了。轩冕,指高官厚禄。


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当今所谓的得志,指的是高官厚禄而言。


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高官厚禄对于一身而言,并非如同人的性命一样,与生俱来的,而是外物偶然而来的,只是暂时寄存在人这里而已。傥,偶然。


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既然说是暂时寄存于人,来的时候不可阻挡,去的时候也不可以阻止。圉,通御,阻挡。


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所以说,得道的人不会因为高官厚禄而放纵自己的志向,扰乱自己的德性;不会因为穷困潦倒就去做趋炎附势的事情。得道的人有和没有高官厚禄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得到而高兴,也不会因为失去而悲伤,所以就没有什么好忧虑的了!


今寄去则不乐。当今的世人,如果失去了暂时寄存的高官厚禄,就会感到很不快乐。


由是观之,虽乐,未尝不荒也。由此看来,虽然在享受着高官厚禄带来的快乐,但是未尝不为害怕失去而感到恐慌的。由于享受物质带来的快乐,心田就荒芜了,杂草重生了。


故曰: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所以说,因为物欲而丧失了自己,不能正己了。因为世俗而失去本性。如此真可谓是颠倒之人了。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