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再添一座新美术馆
经过四年的筹备和建设,2月1日,位于广州番禺的“另一个美术馆”正式开馆,广州的美术馆再添新成员,同时带来“向南向北——名家水墨展”开馆首展,为广州市民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据悉,“向南向北”是“另一个美术馆”集体打造的系列展,第一回展是三位名家:卢禹舜、范扬、方土。三位艺术家皆有由南向北或是由北向南的人生经历。卢禹舜是哈尔滨人,青年时代求学于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参加“陈向迅、赵卫、陈平、卢禹舜山水画联展”扬名京城,曾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调中国国家画院后,定居工作于北京;范扬生于香港,学于南京,曾以人物画创作《支前》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亦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后调中国国家画院;方土,广东潮汕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2019年,在岭南画坛开拓出大好局面的他选择离任广州画院院长一职,北调中国国家画院任专职画家,开启新的艺术征程。
策展人李夏夏表示,策划这样一个学术展览,旨在促成中国画的南北对话。三位艺术家的绘画风格“和而不同”,“和”的是中国画的传承与笔墨精神的发扬,“不同”的是各自关注的题材、表现方法、创作方法等个人风格的不同。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艺术家历年来的精品大作,更是每位画家的成长纪实,在“山水”精神上的思考与探索。
“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重点项目勾勒出发展版图
新春伊始,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动员部署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随后,广州又马不停蹄举行了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开工、签约项目460多个,总投资超680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广州提出将完成2000亿元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有力有序推进中心城区的城中村改造,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示范项目取得新突破。由重点项目、城市更新项目勾勒出的高质量发展版图更加清晰,将可看到更多新模式和新探索。
在老广们记忆中,猎德村昔日的农田果园上,猎德涌水清岸绿,现代化社区迎面而来,旁边的珠江新城拔地而起,成为崭新的城市客厅;而在江的对岸,琶洲村旧改蜕变,从小渔村跻身千亿电商总部集聚区,成为广州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这一宏大叙事中的重要篇章;而在汇聚了广州千年商脉与文脉的荔湾,用“绣花”工夫精心修缮更新的永庆坊焕发勃勃生机,已经成为闪亮的文旅地标,展示出岭南风韵老街区的无限可能……
珠江新城
改造后成为景点的永庆坊
琶洲不少项目在建中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这座大城——历经蝶变,万象更新。
城市更新提速
多个区域圈了重点
重大项目建设是加快产业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之后,广州第一时间就启动了一季度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活动。超460多个项目陆续开工、签约,涉及智能制造、数字经济、高端金融、文化创意、重大基建等领域。这些创新能力、行业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陆续开工、投产,将为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产业布局升级,还有黄埔沙步、黄登旧村改造安置区工程等22个城市更新领域的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764亿元。
城市更新在明显提速。事实上,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宏伟提到,今年广州市计划推进12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据悉,这其中含46个续建项目,12个新开工项目,69个前期项目,将重点推进17个城市更新项目,力争完成2000亿元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目标。
各区在表态及披露目标之时,城市更新工作也被圈了重点。其中,海珠区尤其重点提及城中村改造。堪称“广州市中心区最大的旧改项目”的沥滘村,整个项目已有10个地块正在施工,珠光·海珠新城也已亮相市场。新市头村旧改商品房项目方圆·滨江壹号或于今年入市,市场关注度都比较高。据悉,今年海珠将以康鹭片区为重点系统推进,计划全年完成该片区20万平方米的拆违目标;加快康鹭片区等“一轴一路”区域城中村的更新改造,加快沥滘村和新市头村项目复建房建设,推进石溪村和赤沙村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和建设实施;做好中大纺织商圈产业谋划,完成红棉中大门等龙头市场改造。
而越秀区将加快广州站、南洋电器厂、瑶台村、大小马站书院群改造;荔湾区将加快推进已批在建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实现投资100亿元;天河区将推进石东村、棠下村及天河智慧城范围内城中村改造;白云区将加快黄边村等“4+2+2+X”个城中村改造。从化区将推进东风村等3个旧村改造项目和7个以上微改造项目。
城市焕新:
提质增效 城市资源配置方式在转变
可以看到,在城市更新方面,今年广州有三个层次的重点,包括大力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大力推动重点片区改造,继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增效。
对此,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表示,广州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性,文化的多元,发展动力的多元化,让广州在一段时期内促成了城中村的发展。当城市发展的密度还不高时,城市和村的发展矛盾还有一个缓冲地带。当整个城市空间连成一片发展时,高质量发展就变得更加重要。同时,一些在村里形成的产业,发展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在城市中就难以成长了。目前,广州已跻身中国超大城市,中心区要承担起高端功能。同时,城市化的地区对环境、交通的管制会影响城中村产业业态交易、运输方式的运作,形成相互影响制约的状态。推动中心城区旧村改造,成为提升广州中心城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空间品质的必然。
而推进重要功能区、交通枢纽片区的连片改造,这是广州城市发展的方向。以轨道、枢纽结合旧改区改造,表明广州正从自我中心体系的完善,转变为以区域为中心来发展城市。区域的连接靠枢纽完成,资源的配置将以区域的连接作为支撑点,瞄准外部连接和外部需求,而不是卫星城时代的以行政中心为锚点来展开开发建设。
马向明表示,这也意味着看待城市区域价值也需要适应新的体系。原有的中心体系中,区域地段在等级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其获得配置资源的能级。当以区域为中心时,外部资源的动力往往比区域本身的动力表现得更强劲。区域的价值,一要看在区域中的连接度,轨道网络枢纽的级别越高,区域的连接度也就越高;二是自身是否有独特性,包括产业是否有特点,能否形成支撑,形态是否有舒适度、美观度,有没有让人产生愉悦体验的山水资源等。
市民生活:
三大期待 美丽宜居指数再上台阶
显然,城市更新的提速,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将是肉眼可见的。随着2000亿元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的注入,美丽宜居指数再上台阶值得期待。
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今年预期将可看到更多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示范项目取得新突破:如海珠沥滘、荔湾大坦沙、天河冼村、白云小坪和陈田、黄埔文冲、花都横潭、番禺南浦、南沙坦尾和亭角等在建项目年内有实质性进展;白云黄边、番禺里仁洞等已批项目年内开工建设。这些项目规模大,尤其是在中心城区,位置地段好,将明显改变城市面貌以及促进区域价值的提升。
大坦沙
同时,重点片区的改造也值得期待。广州今年将重点推进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广州火车站、罗冲围片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珠江两岸、机场高速两侧、广州南站周边、东部枢纽等片区连片改造提升。可以看到,这些重点片区多为城市的重要功能区、主要交通廊道、重要景观廊道、重大交通枢纽等区域,不仅关系到城市门面形象,而且在打通区域交通关节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据悉,这些片区的连片改造也将探索改造新模式,在增加城市公共空间和功能方面将出现更多创新。
此外,今年将继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增效,以“绣花”功夫推进1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北京路二期、上下九街区、聚龙湾片区(首期)等历史文化活化利用项目。推进19个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重点推进海珠区二龙片区、白云区广园新村片区等高质量品质提升示范区建设。显然,除了“穿衣戴帽”,擦亮颜面,社区各类服务功能也更加多元。
曾先后参与谋划了广州新中轴线海珠片区、广州火车站、罗冲围片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等多个区域工作,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建云对记者表示,广州一直在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深入理解国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内涵和意义。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重点推进的片区和项目,均位于中心城区,区位上是广州的重要城市门户、城市客厅,更重要的是这些片区和项目对于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寻求“质的突破”的重要推动力,在优化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增强城市产业发展能级,提升广州城市经济增长动能,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海珠有轨电车
这些重点片区的实施将带来广州城市建设模式的大变革,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建设过程,更是新发展理念下包括产业升级、环境升级、生态升级、治理升级、文化升级、安全升级等方面的城市综合能级的提升。为人民群众创造天蓝、山绿、水清、城美的美好环境,加快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广州经验。
建设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实施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倍增计划,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布局,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每个街镇至少建设1家普惠托育试点单位,60%以上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日前,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广州市区域卫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着力于解决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短板与不足,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方位守护群众健康安全。
构建高水平公共卫生体系:
建设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 实施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倍增计划
根据《规划》,2025年,广州市将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水平与特大型城市需求相适应,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充分惠及全市,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影响力居全国前列,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努力让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高质量健康服务。
《规划》指出,广州市公共卫生体系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综合医院平急结合转换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广州市将强化“平急转换”,构建高水平公共卫生体系。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广州市将依托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发挥四级公共卫生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指挥高效、统一协调、部门联动”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施疾控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夯实设施设备,强化人才队伍,提高信息化水平;除市、区各设置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加挂“××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牌子,开展辖区内疾控有关统筹协调、牵头、组织实施等工作,落实公共卫生职能。
同时,广州市也将通过扩大传染病集中收治容量、推动中医药融入应急救治体系,建强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将实施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倍增计划,加强医疗系统软硬件建设,特别是做好负压病房、重症床位等重点设施和物资设置,充实发热门诊、门急诊、儿科、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力量,实现发热门诊、重症救治、儿童健康保护、转运能力四个倍增。
打造高品质医疗服务:
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医疗需求大的地区布局
《规划》提出,全市80%的三甲医院集中分布中心城区,从化、花都、南沙、增城等外围城区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广州市将按照“一主一副五分多核网络化”医疗卫生设施空间结构,鼓励发展“一院多区”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除了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提质优化工程、南沙副中心医疗高地工程外,还会实施外围新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工程,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群众医疗需求大的地区布局,尤其是海珠东部、天河北部等区域。
优化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每千人口托位数增加一倍
根据《规划》,广州市将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优先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行全市“一街镇一普惠”发展模式。
同时,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合理规划布局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并纳入社区公建配套用房统筹规划建设;探索建立托幼服务一体化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记者从《规划》中了解到,2021年,广州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2.6个;到2025年,力争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5.8个,每个街镇至少建成1家普惠托育试点单位。
广州市也将优化妇幼健康服务体系。预期2025年达到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1.12名、儿科床位3张。
60%以上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
“十四五”期间,广州市将建立健全以老年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为主体,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机构等为基础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到2025年,60%以上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85%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每个区设有至少1所护理院(中心)。
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逐步建立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到2025年,力争每千人口康复床位达到0.5张,每10万人口拥有康复医师8人。
“十三五”以来,广州市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2021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814个,实有床位10.65万张,卫生人员22.73万人,分别较2015年增长56.12%、29.86%、47.63%。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1.44亿人次,出院人数328.80万人次。
全市户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83.18岁,较2015年提高1.46岁。
这些工程写进了规划内
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提质优化工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海珠湾院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住院综合楼、中山大学口腔医学科学中心(天河)、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天河)、广州市正骨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疗综合体、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体扩建、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综合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印院区广州泌尿医学中心改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技综合大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大楼、广东骨科研究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升级改造,新建荔湾区人民医院、天河区第二人民医院等项目。
南沙医疗高地工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沙院区)、穗港合作医院等项目。
外围新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工程: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二期、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埔院区二期、广东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和黄埔院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扩建、南方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白云院区、知识城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综合医疗区(一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院区二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白云湖院区、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易址新建一期、广州市皮肤病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整体改扩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白云院区和黄埔院区、花都区人民医院新址、增城区人民医院扩建等项目。
全力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1+1+6”项目
依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设置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设置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省人民医院设置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设置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设置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设置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设置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