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区东平大桥及周边路段将从3月31日起进行占道施工
为配合东平大桥维修加固施工,自2022年3月31日起至2022年8月27日(早晚高峰期除外),将分三个阶段对东平大桥桥面、桥下辅道、东平路及天虹路进行占道施工,施工期间需对现有交通组织进行调整。整个过程,公交线路不受影响。
▲东平大桥位置图
具体调整情况
如下
第一阶段
占道时间
自2022年3月31日起至2022年6月8日,共计70个日历天。(早晚高峰期除外)
围蔽区域
施工内容为主桥钢结构涂装、引桥混凝土结构涂装,需占用桥面外侧双向4车道,保留内侧双向4车道通行;同时占用桥下两侧辅道1车道,保留至少1车道通行。
第二阶段
占道时间
自2022年6月9日起至2022年8月17日,共计70个日历天。(早晚高峰期除外)
围蔽区域
施工内容为主桥钢结构涂装、引桥和人行梯道混凝土结构涂装,需占用桥面内侧双向4车道,保留外侧双向4车道通行;同时占用桥下两侧辅道1车道,保留至少1车道通行。
第三阶段
占道时间
自2022年8月18日起至2022年8月27日,共计10个日历天。(早晚高峰期除外)
围蔽区域
施工内容为主桥和引桥之间的钢混连阶段底板涂装,需占用禅城岸桥下东平路2车道,保留2车道通行;同时占用顺德岸桥下天虹路2车道,保留1车道通行。
车辆绕行路线
东平大桥占道施工,途经此路段车辆根据现场标志标志指示通行。为减轻施工期间此路段的通行压力,建议过往车辆前往东平隧道、华阳特大桥绕行。
行人路线
东平大桥两侧均有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非机动车及行人按现状通行即可。
3月26日,省安委办、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通报近期发生的典型事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深刻吸取教训,并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市委常委、副市长郑海涛,副市长乔羽出席佛山分会场会议。
乔羽表示,佛山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精神,立即启动全市“一盘棋”应急响应机制,全面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封堵安全漏洞,筑牢安全防线,坚决杜绝同类事故在我市发生。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迅速组织安全生产风险研判,全面研判当前施工安全、汛期灾害、水文地质变化等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点、危险源,重点排查建筑工地动火作业情况,以严抓严管倒逼企业真查真改,确保各项安全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当前我省已进入汛期,雷电、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增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乔羽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各企业要自觉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结合汛期实际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科学化手段,全面分析研判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因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周密制定应对方案;各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各自实际,提前制定完善风险防控措施,防止因雷电、暴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现在“慢行系统”的规划思路是什么?
改造提升后,现在的市政道路是否会大变样?
禅城即将启动新一轮全区慢行系统改造工作
对季华路、湖景路、佛山大道等部分市政道路进行提升
对此,相信大家还有很多疑问
别急!
禅城城管做客《自在畅行》
和市民朋友聊聊“慢行系统”那些事~
慢行系统“以人为本”
非机动车空间、行人空间、绿色空间,通过空间分离为周边环境创造更丰富的空间活动视觉。规划思路如下?
1、优先满足人行宽度,消除慢行隐患,完善无障碍设施;
2、综合考虑非机动车在骑行与停放之间的平衡,在有限空间内使市民通行更舒适顺畅;
3、尽量将市政设施杆件整合在设施带上,避免杆件造成慢行空间不通畅和不连续等安全隐患产生;
4、将建筑退缩空间进行整体设计,与市政人行道相互补充,提高慢行空间通行能力;
5、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加强市政人行道的景观细节设计,提高慢行品质感。
提升慢行系统出行本质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禅城区慢行出行分担率达到45%;新改建慢行道与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无障碍率达100%,连续性达100%;新改建生活性道路人行道宽度不小于2m,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宽度不小于1.5m。
主要是打造“四核一轴多廊道”的高品质慢行体系
推进重点片区慢行系统改善,打造绿色出行示范区。按照“一镇街一示范区”原则,重点提升改造祖庙东方广场片区、张槎智慧新城片区、石湾南风古灶片区、南庄绿岛湖片区慢行系统。
积极配合对接佛山市东平河水轴线规划设计方案, 打造沿东平河滨水轴线景观带,2021年~2023年重点建设东平路(禅西大道—桂澜路)滨河水轴线景观带。推进东平河水轴线西延段建设,将滨水景观带向西延伸至王借岗公园,打造横穿禅城区全区的特色景观廊道,“十四五”后半期启动东平河水轴线西延段规划设计研究。
针对城市慢行出行比例较高路段,推进450km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针对现有未设置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的道路空间,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缩减机动车道宽度、清除路边停车位、腾挪绿化空间等措施,建设有独立路权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提升现有存在宽度不足、铺装不良、隔离设施缺乏、路口高差大、被违规占用等问题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完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标识指引;目前正在提升的岭南大道、同济路2条慢行示范路已完成大部分。
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道设置有方
在现有慢行宽度的条件下,秉持慢行优先的原则,采用路权分离,功能明确的方式在慢行道上设置设施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如行道树绿化带可以兼顾设施带的功能,尽可能将垃圾桶、警示桩、单车停放区、路灯、交通杆件等设施统一放在绿化带上,即实现了各方需求又展现了干净整齐的城市界面,各个功能带上互不干扰,增强人行道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所有道路都会尽可能考虑建设机非物理隔离、独立路权的非机动车专用通行道,慢行空间宽度满足3.5米以上均设置独立的自行车道,且自行车道最窄宽度设置在1.5米以上。
慢行道较宽的地方自行车道设置2米、2.5米宽度,尽量使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成网连片,并在这个原则基础上尽可能做到全程贯通。在自行道车道紧贴车行道时,需要进行物理隔离,隔离方式通过变化式的高道牙或矮栏杆等方式进行隔离。
人行道规划
人行道综合考虑道路等级、开发强度、功能混合程度、界面业态、公交设施等因素,合理确定宽度。
新建街道人行道宽度不小于2米,改建街道人行道宽度不小于1.5米;若改建街道条件有限,且设施带是非连续性绿带,在树池铺设与人行道共面的透水材料,将铺设部分宽度计入人行道宽度。
不同类型街道的人行道采取不同宽度。商业型街道人行道宽度控制在3-5米,以促进行人与商业界面的积极互动,避免过于拥挤与空旷。
开发强度和功能混合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公交车站、轨道站点和大型商业设施人流量大,人行道需相应加宽。
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
1、人非共板设置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主次干道上的专用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应采用物理隔离,安全问题突出、违规侵占常发的支路也应设置。
专用道与行人之间可以不设置隔离。
2、机非共板设置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其物理分隔可分三种形式:
①主、次干路应设置隔离栏。
②专用道宽度大于1.5m(含)的支路宜设置隔离栏,专用道宽度小于1.5m的支路可不设置隔离栏。
③在公路上设置专用道的,可按公路实际交通流及货车通行状况,参照以上标准执行并满足防撞要求。在公路桥梁上设置隔离栏的,应符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的规定。
3、隔离栏高度宜为80cm,材质为镀锌管材,采用白色涂装并进行防腐处理,配备反光标识,宜固定,局部区域可结合区域特色设置护栏样式和颜色。
骑自行车和小电驴的时候
不用再跟汽车挤在一起了!
灯更明亮了,路更齐整了
上下班的景色更加顺眼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