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祖庙164个物业小区撤桶率100%
祖庙街道年内将打造72个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单位
近日,禅城区祖庙街道完成164个物业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撤桶工作,撤桶完成率达到100%。
祖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街道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将50个物业小区以及22个餐饮机构打造成为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单位,把垃圾分类工作扩展到更多区域。
从2021年禅城区“楼层撤桶”工作正式启动后,祖庙街道按照“先易后难”的思路制定总体方案。其间,祖庙街道科学合理建成4个智能垃圾分类亭、422个垃圾分类亭和14个简易投放点,并按照“四分法”的要求配置垃圾分类桶,同时还在设施建设完善、维护工作上跟进物业优化自身管理情况,促使将责任要求落实到每一名工作人员。
“楼层撤桶”最大的难点就是要改变居民的垃圾投放习惯。祖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楼层撤桶”工作推进过程中,社区、物业、业委会“三驱联动”,多次入户宣传,争取到了大部分居民的认同。在每个投放点安排桶边督导员、社区党员志愿者引导,带头督导,让居民理解撤桶工作,便民利民,潜移默化接受楼层无桶,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此外,祖庙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创新垃圾分类工作方式方法,在祖庙街道塔坡社区鸿业新天地小区成立禅城区首个垃圾分类兑换点,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投放准确率也有所提高。
据统计,目前祖庙街道范围内已有164个居民区、9个行政村、84个餐饮机构、23个农贸市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南庄镇深挖文化富矿,练好非遗传承功夫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南庄镇“上元舞火龙”成功入选,标志着南庄非遗工作迈上新台阶。
作为典型的岭南水乡,南庄镇历史悠久,积淀着底蕴丰厚、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务必成为传承岭南广府文脉之城”,禅城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岭南文脉之城”。如何推动岭南广府文化焕发新活力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命题。
事实上,近年来,南庄镇通过深挖文化富矿,已取得不少成绩,让镇内的非遗文化绽放芳华,焕发新机。
走村入户
建立非遗储备库
在禅城范围内,南庄镇镇域面积较大,各村历史不同,风俗有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散落在村居之间。
为了摸清镇内“非遗珍宝”底数,南庄探索出了“走村户、寻线索、分种类”的方法,建立起镇级的非遗储备库。通过深入村居走访调查非遗线索,工作人员会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项目,并耐心拜访民间传承人,记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历史情况、人文背景及相关数据,并为各项非遗分门别类进行入库登记。为保证资料真实,工作人员还会通过实地调查、书籍印证,查看照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全面核实。
通过这种耗时但有效的方法,近年来,“扒草艇”“粤剧头饰”“文昌诞”“洪拳”“南庄大包”“大妗姐”等非遗文化元素都得到了发掘保护,并被纳入了南庄非遗储备库。此外,通过积极向上级申报,南庄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也得到了各级认可。上元舞火龙纳入省级非遗名录,赛龙舟、扒草艇、刺绣纳入市级非遗名录,粤剧头饰制作技艺、南庄大包制作技艺、南庄洪拳、文昌诞纳入区级非遗名录。招惠珠、劳惠然、陈新妹成为市级刺绣(广绣)传承人,宁静成为区级粤剧头饰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旧瓶装新酒
突破限制盘活非遗魅力
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不少非遗与时代发展交错,吸引力与影响力逐渐降低。有鉴于此,南庄镇积极鼓励非遗与时代发展、社会生活相结合,突破传统限制,探索更多传播场景,南庄洪拳就是其中典范。
结合倡廉主题,区级非遗南庄洪拳推出了廉洁防腐十二招式,在洪拳的一招一式之间,不贪不占、严守秘密、为官正直等廉洁元素与武术精神相结合,引领社会清正之风。此外,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南庄洪拳还主动推出了洪拳防疫操,通过线上推广、进校园、进村居等方式,增强群众体质,扩大自身影响力。多措并举下,拥有了时代内涵的南庄洪拳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南庄镇还主动为非遗提供更多曝光机会,增加其知名度。除了制作非遗宣传片在各平台传播、邀请各大媒体采访报道镇内非遗外,南庄镇还举办了全市首个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南庄镇第十三届五人龙舟赛、“我眼中的非遗”征文征画大赛等赛事,汇编《醉美非遗》画册,开展非遗夏令营等,全面提升各年龄段群众对南庄非遗的了解度。
文旅融合
赋予非遗“造血”能力
作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非遗的传承与弘扬一样重要。
在日前举行的南庄镇“粤剧头饰”非遗技艺专业培训公益课上,经过前期报名和面试选拔脱颖而出的8名学员,得到了粤剧头饰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宁静的手把手教导。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我作为佛山本土人,是有责任振兴、传承这项技艺的。”“现在不是很熟练,但老师教导的我基本都懂,希望以后能做得和老师一样好。”课后,学员们纷纷表达了学习粤剧头饰制作技艺的决心。“我希望这项粤剧头饰制作技艺不止我一个人懂,而是有更多人去学习,把它传承下去。”宁静说。据了解,该公益培训班将用时约一年,帮助学员系统学习粤剧头饰制作技艺,并发掘适合的传承人。
事实上,非遗的传承不仅停留在“课堂”,更蕴藏在南庄越来越热的乡村文旅产业中。
在紫南村的洛神云筑特色民宿区,狮涵·彩扎(佛山狮头)非遗体验馆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许多狮头衍生的文创产品,更可以了解学习佛山“黎家狮”的制作技法。开馆以来,参与狮头体验课程的研学团队络绎不绝,非遗技艺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非遗的引进来和走出去,“醉美南庄”的“醉美非遗”已成为了文旅产业的另一张名片。
“南庄将以打造岭南文脉之城为抓手,坚定不移保护传承历史文脉,把岭南广府文化这篇文章做好。”南庄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南庄将整合优秀的非遗文化和丰富的文旅资源,打造“非遗+文旅”品牌。计划依托紫南研学旅游基地、洛神云筑、阿农湾农耕文化园、四季艺术汇等文旅空间,打造一批南庄非遗研学基地,擦亮更多文化符号;打造特色非遗研学游路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力禅城打造岭南文脉之城,力促文旅融合发展。
2022年禅城区科技进步月活动启动,让科普深入基层融入生活
2022年禅城区科技进步月活动启动,过百项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将在禅城区各村(社区)、企业、学校和科普基地等举行,为市民带来不一样的科普体验。
前日(25日)上午,走进科技、下乡惠民——2022年佛山市“全国科技活动周”“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佛山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禅城区送科技到基层活动,在禅城区南庄镇阿农湾农耕文化园科普教育基地举行。活动由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佛山市禅城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
禅城区委常委、副区长庄旋表示,禅城将在现有成绩基础上,发挥科技力量,高标准开展科技教育及科普活动,激发出全区人民热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黑科技吸引市民排队体验
无人机、VR眼镜、机器人……在阿农湾农耕文化园科普教育基地的活动现场,北大青少年创客教育中心等11个科普摊位,展示着禅城在各个领域的“黑科技”,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我第一次戴VR眼镜,感觉很奇妙。”在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的科普摊位前,不少市民被摆放在桌子上的VR眼镜吸引,纷纷排队体验。
而在广东小镰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摊位前,用各种零件装配而成的五颜六色的机器人,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不少家长即时关注该公司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关的儿童科普培训课程。
此外,活动现场,主持人还围绕《科学技术进步法》《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及日常科普知识与现场市民进行有奖问答,让大家在游戏中了解更多科普知识。
像这样的科普活动,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在走进科技、下乡惠民——2022年佛山市“全国科技活动周”“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佛山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禅城区送科技到基层的活动现场,2022年禅城区科技进步月活动启动仪式也同步举行,精彩的无人机表演,拉开了禅城区超百项系列科普活动的序幕。
记者从禅城区科学技术协会获悉,过百项的科普活动包括植物种植、创客亲子体验、专题研讨会、青少年心理体验活动等,活动举办地点分布在全区村(社区)、企业、学校及科普基地、博物馆等地点,丰富的活动可满足市民各种科普需求。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市民
近年来,禅城区委、区政府以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禅城区74家企业获评“专精特新”企业,271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初评,434家企业进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库,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多项、国家专利奖多项,成功跻身2021科技创新百强区总榜单第18名。
庄旋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推动全区上下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技知识,提倡科学方法,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
他希望,全区有关单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广泛动员、不断创新,切实把今年的科技活动周、科技进步月等科普活动办好。
禅城区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禅城区科协将聚焦优秀科普基地建设、企业生产工人技能培训、为青少年科普科学知识等工作,深入基层,走进校园,扎实推进科普宣传教育,聚力打造品牌科普活动,认真履行科协“四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科协作用,为禅城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