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笔画勾勒,天河区广彩非遗进社区促中外文化融合
3月28日下午,广州市天河区来穗人员服务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联合猎德街综合保障中心、广粤国际社区居委会,在广粤国际社区服务中心开展“非遗带你看广州”之广彩非遗进社区暨天河区来穗人员中外文化融合活动,活动邀请了广彩代表性传承人何静仪老师为来穗人员带来一场广彩非遗科普体验的文化盛筵。
活动有来自日本、哥伦比亚、白俄罗斯等国家的来穗人员参与,他们纷纷表示参与此次活动意义非凡,在鉴赏精美的广彩瓷器作品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何静仪先为来穗人员讲解了广彩非遗文化的发展历史及艺术特色。“广彩”是广州彩瓷的简称,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雍正年间得到发展,成熟于乾隆时期,是典型的中西商贸与文化互融的产物。因其特点绚彩华丽、金碧辉煌、热烈清新、构图丰满、繁而不乱,犹如万缕金丝白玉的“织金彩瓷”,极具岭南风格特色。
讲解完广彩的历史渊源和特点后,何静仪老师以绘图花样——折枝花为媒介,教授来穗人员运用画笔在白胚盘上一笔一画勾勒出每一支折枝花线条,然后再进行调色、上色。不拘泥于传统花样特色,来穗人员也在白胚盘上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有些是自己国家的风情人文,有些是自己天马行空的灵光一闪。
来自白俄罗斯的Natalie表示对广州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听说这次有机会亲自体验广彩非遗作品的制作就迫不及待地报名了,一直都期待着活动的到来。她说:“我在活动中看到了的广彩瓷器,还亲手制作了它,这种感觉很奇妙、有趣。”参与本次活动的来穗人员希望可以经常举办中外文化交流融合活动,搭建深入了解广州文化的交流平台。
示范中心社工主管王林雯霞表示,一直以来,示范中心都在积极推动来穗人员融合服务走深走实,增添多元文化互动融合的机会。示范中心通过“非遗带你看广州”系列性服务持续加强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展现广府非遗文化独特魅力,致力于提升来穗人员文化融合。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近日,番禺区南村镇南村村网格员胡梓朗在下班途中,远远看见樟边村一出租屋冒起滚滚浓烟,引起周边群众围观。胡梓朗意识到该处遭遇突发火情,可能需要网格员帮助,便立即赶往现场。
网格员胡梓朗(右)向租客宣传安全知识
在火灾现场,胡梓朗迅速将火情上报消防队,疏散了出租屋楼下围观的群众。他凭借多年出租屋安全巡查经验,经过快速观察、冷静分析后,决定进入出租屋寻找火源。出租屋楼梯间布满浓烟,疑似火源的房间门紧锁,不断有浓烟冒出,胡梓朗想到:“找到火源了!我得及时疏散租客,避免火势蔓延引发二次伤害!”他逐家逐户敲开房门,指引全部租客紧急疏散到楼下。10分钟后,消防队员到达现场,胡梓朗立刻带领救援人员前往起火点,将火情彻底扑灭。最后,胡梓朗逐户上门帮助租客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隐患,安抚租客情绪,积极普及各类出租屋安全知识。
面对突如其来的火情,网格员胡梓朗凭着过硬的专业素养,及时疏散出租屋租客,积极协助处置火情,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责任和担当。
(番禺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
救援人员迅速进门灭火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2022年10月26日,党的二十大闭幕后的第一次外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陕西延安,看看老乡们脱贫后生活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乡村振兴怎么搞。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人民至上。人民领袖的“三农”情怀再次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
“总书记很关注农业科技。咱现在‘科技范儿’种粮,天上‘北斗’帮忙,地上‘大铁牛’作业。”黑龙江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袁胜海难忘,“2016年总书记来到咱合作社,察看机械插秧,还登上一台插秧机体验操作。机械的工作原理、购买价格、插秧效率等,总书记问得深,点得透,一看就是行家里手,对农民有感情。”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从基层一路走来,乡村那些人、那些事,装在总书记心里。
大棚里、田埂上、果树间、农舍前,看账本、话家常,耐心听、细致问。“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仅城镇要好,乡村也要好,乡村城镇一样好”……爱农重农、兴农强农,深深牵挂。
一个“悬崖村”,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惦念着。
2017年全国两会,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谈到有关这个村的新闻报道:“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曾经的“悬崖村”,村民进出只能靠峭壁上藤条和木棍编成的17段“藤梯”。
2022年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上,总书记仔细端详照片,看到昔日摇摇欲坠的藤梯已换成稳稳当当的钢梯,总书记关切地问:“乡亲们都下来了吧?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下山住了吧?”
为了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不畏严寒酷暑,不惧山高路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
“8年来,我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坚持看真贫,坚持了解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实际情况……”
最深的牵挂,最坚定的决心。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脱贫攻坚连着乡村振兴这步更大的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现在从整个国家来讲,实现了全面小康,接下来要走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农村就是要推进乡村振兴,方方面面都还要芝麻开花节节高。”
农业现代化咋实现?
2020年全国两会,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个特别的词——当年在陕北黄土地上,乡亲们告诉他,最大的期盼就是“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
“‘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总书记的目光看向更远的未来。
春光融融,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果园里,果农们正忙着剪枝、清园。
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记得真切:“去年10月,总书记来到果园里,和我们拉心里话,询问种植技术、采摘方法、品种质量、销售价格、村民收入以及如何发展苹果种植和其他产业等,并关心灌溉和用水问题,称赞说,‘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达118个,放眼广袤乡村,这十年,总书记考察过的小苹果、小茶叶、小木耳、小黄花……一个个“土特产”变身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乡亲们的“金扁担”越挑越稳。
乡村未来什么样?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总书记念兹在兹。
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风景如画。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向乡亲们、游客们拜年时高兴地说。
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农家乐又火起来,游客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红火。”
水变清、路变畅、网变快,公共设施提档升级,“环境美”携手“生活美”。正在书写农业农村现代化答卷的村村寨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