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物局关于花都区保税大道北一号地块(地块一)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的复函
广州空港经济区土地开发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
报来《广州空港经济区土地开发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关于申请开展保税大道北一号地块(地块一)文物考古工作的函》及其附件收悉。经研究,现将我局意见函复如下:
一、所报花都区保税大道北一号地块(地块一)用地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九条、《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的有关规定,在建设前应当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
二、请及时与具有考古发掘团体资质的单位联系,提供相关资料和必要的考古工作条件,尽快协助进行工程地块的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如在文物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还须进行考古发掘。根据《广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前考古调查勘探程序规定》,该项考古工作可委托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
三、在文物考古调查、勘探中,如发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石刻等不可移动文物,须在文物部门指导下制定保护措施,并将保护措施列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报当地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
四、在文物考古调查、勘探中如发现具有特别重大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必须实施原址保护的,应由具备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单位制定勘察设计方案,相应的文物部门批准后实施。
此复。
广州市文物局
2023年5月5日
(联系人:罗翀,联系电话:38925449)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2023年5月4日上午,“海珠湖”号高速碳纤维客船从广州琶洲港澳客运码头缓缓驶出,成功实现首航,标志广州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正式投入运营,将为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三地交流交往交融发挥重要作用。
广州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是广州市港务局重点推动打造的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项目,是广州首座集跨境、城际、海岛功能的水上交通口岸综合体,服务广州城区直通香港、澳门水上高速客运航线。2020年7月,广州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正式开工建设; 2022年6月,广州市港务局组织开展竣工验收并为码头颁发《港口经营许可证》;2023年4月,交通运输部批准琶洲港澳客运码头临时对外开放。该码头的正式运营,填补了广州中心城区跨境水上高速客运航线的空白,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
广州琶洲港澳客运口岸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计划投资约3.93亿元,项目建筑面积6500㎡,包括码头泊位及临时联检楼,临时联检楼首层架空、二层出境、三层入境,码头岸线长度28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171万人次。首期投入2艘碳纤维高速客船,开设“琶洲港澳口岸 ⇄香港中港城”“琶洲港澳口岸⇄香港机场码头”两条航线,全程约120分钟即可从广州直达香港。首期投入“海珠湖”“海珠湾”两艘绿色环保碳纤维高速客船到航线运营中。其中,“琶洲港澳口岸 ⇄香港机场码头”将为旅客提供广州登船、香港登机、行李直挂的“海天联运”一站式服务,旅客可在琶洲口岸直接完成出入境联检,办理值机和行李直挂等手续后,快速抵达香港国际机场乘坐航班出发。
广州市从化区土地储备开发中心:
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的从化经济开发区明珠工业园储备地块考古调查工作已完成。根据该院提交的《从化经济开发区明珠工业园储备地块考古调查工作报告》,在地块范围内未发现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需要开展考古勘探的古代文化遗存,你单位可以按规定办理土地出让的其他手续。
由于本次考古工作是以对地块全面踏查的方式进行,地下堆积的形成、地面遗物的分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今后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有文物,应即刻保护现场,立即报请文物部门进行保护和抢救性发掘。
专此函达。
广州市文物局
2023年4月28日
(联系人:罗翀,联系电话:38925449)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