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颜值口袋公园+1!杨和镇专项整治围挡,擦“靓”文明底色!
位于杨和对川金兰集团一处约12亩地块,由于用地计划搁置,该地块的顶棚锈蚀严重,围挡内杂草丛生、垃圾杂物堆积。杨和镇综合行政执法办与金兰集团、原承建商多次沟通并达成共识,拆除残旧围挡200米,全面清理地块的杂草垃圾,腾出8000多平方米的空地。
昔日脏乱差的“荒废地”,摇身一变成为可休憩、可健身的绿色共享“微”空间,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颜值”,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社交、运动等多方面需求。
小口袋,大幸福。这个口袋公园是杨和镇推进城镇围挡专项整治行动成效的一个缩影。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今年以来,在大力推进“拆”的同时,杨和镇还积极做好“改”的文章,因地制宜,打造“口袋公园”,全力打好围挡整治“拆、治、管”组合拳,以“绣花功夫”建设市民可进入、可互动的绿地活动空间,让市民在小而美的口袋公园里找到微幸福。
为盘活该闲置地,杨和镇对整个地块进行提升,修剪杂草,增加绿地面积,并增设健身器械、健康步道、健身场地、停车位等,将该处打造为健身休闲公园。“现在改造成了公园,环境大变样,我们可以在这里休息,带孩子玩。”市民黄阿姨高兴地说。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唯有精细化,才能管理好、运行好一座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的魅力和活力。”杨和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腾出空地进行改造,既能还路于民,也提升了该地块颜值与价值。
据悉,为有效推进全区城市围挡整治行动各项工作落实,今年4月,高明在全市率先出台《城市围挡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推动成立由区领导任组长的工作小组,构建由区城管执法局牵头、各镇街各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杨和镇通过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以治为要、因地施策、一地一策推动拆后土地开发利用,释放城镇发展“新活力”。结合“绿美杨和”生态建设,推动拆后土地变为城市绿地,打造城镇亮丽风景线,进一步巩固杨和生态优势,夯实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成效的背后是长效管理机制。杨和镇完善全周期管理、强化多部门协同、实施系统治理,建立推进有力、规范有序、精细高效的常态化长效化治理模式,实现围挡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管理。接下来,杨和镇将统筹做好城市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色彩、城市形态、城市景观、城市风貌科学管理,系统提升城市建设治理水平,用绣花功夫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本周佛山持续高温炎热,偶有雷阵雨袭扰。7月10日12时,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高温Ⅳ级应急响应,全市五区继续齐挂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市民要注意防暑防晒以及用火用电安全。
本月以来,佛山先经历了雷雨的频繁造访,后遭遇持续性晴热高温。佛山市气象台监测显示,7月5日以来,我市高温炎热,气温不断攀升。其中,南海国家基本气象站7月10日截至17时,录得最高气温36.4℃。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7月7日进入小暑节气,一年中最潮湿、闷热的三伏天也将于7月11日拉开大幕。
小暑期间,万物渐盛,暑气蒸腾,雨热俱盛,无论降水还是气温都开始呈现出极端性,天气逐渐由干热转为闷热,开启高温高湿的“桑拿模式”。同时,南方地区往往“溽暑昼夜兴”,白天、黑夜均全天候连轴热,清爽难觅。据统计,常年小暑节气期间,广东等地桑拿天日数可达5~8天。
受副热带高压严密控制,华南、江南等地未来10天内高温日数可达7~9天,且湿度较大,体感闷热。广东省气象台7月10日预报,未来5天,我省大部晴间多云为主,天气持续炎热,有大范围的35℃~36℃高温。
佛山市气象台7月10日预报,11日晴到多云,局部有雷阵雨,气温28℃~35℃。12日~13日晴到多云,气温28℃~35℃。14日~15日晴到多云,气温28℃~36℃。16日多云间晴,有分散雷阵雨,气温28℃~35℃。展望18日~20日雨势渐增,转中到大雨,最高气温降至32℃~33℃,高温炎热得到缓解。
受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本周佛山高温天气“顽固”待机,局部“下开水”难以起到消暑作用。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出行,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充水分。高温天气频繁出现易导致人体中暑,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热射病,市民如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先兆,应尽快就医。
相关稿件:
2023年7月10日上午,佛山市人民检察院、佛山市水利局联合签署《佛山市人民检察院 佛山市水利局关于加强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的协作机制》,进一步推动水利部门与检察机关良性互动,形成行政执法和检察监督保护合力,共同保护水利领域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助推绿美佛山生态建设,擦亮佛山绿韵水乡名片。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永、市水利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杨晓明出席联签仪式。
《协作机制》确定了协作目标和重点领域,明确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内河涌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土保持、排水管理等七个领域加强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同时,《协作机制》建立了联络对接、线索移送、联合行动、专业支持、诉前配合、案情通报、会商研判、联动宣传等八大机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与水利部门的专业优势,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线索共研、业务互助、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协作格局,更好地保护水利领域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联签仪式上,市人民检察院介绍了协作机制的制定背景和核心内容,回顾了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的已有进展。双方代表就接下来的协作重点和工作安排进行了深度交流。
在《协作机制》中,联动宣传机制是一大亮点,明确了水利部门、检察机关可借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日契机,联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情况和案件办理成效,巩固协作成果,扩大协作影响。
今年,市水利局和市人民检察院在普法宣传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深度协作。“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市水利局和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举办了“水韵佛山”绘画大赛,并在佛山50公里徒步禅城线上共同推出了一系列水文化展区活动,吸引近5万名市民参与体验。
作为联签仪式的预热活动,7月8日上午,佛山市水利局、佛山市人民检察院共同在禅城区沙口水利枢纽站举办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普法宣传活动。来自元甲小学、惠景中学两所学校的孩子和家长近80人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我市水利普法阵地。
孩子和家长一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游览了水利法治文化长廊和滨江法治文化公园,了解佛山市的水利发展史和水法律发展史,近距离感受法治熏陶;然后参观防汛物资仓库,了解防汛抢险队伍工作情况,学习防汛物资使用方法;再前往潜水队训练基地,参加防溺水课堂活动,学习防溺水知识,并与潜水员开展了有趣好玩的互动体验活动。
除学习水利知识外,大家在检察官和法警的介绍下,参观了最新的检察器械装备,学习检察公益诉讼相关知识。现场还举办了“水韵佛山”绘画大赛颁奖典礼,市水利局、市检察院相关领导为24名获奖小作者颁发了奖状和礼品,鼓励孩子们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共同为水美佛山建设贡献力量。
接下来,市水利局、市人民检察院、市普法办还将联合举办《人·水·法》微展览普法进校园等活动,宣传普及水法律法规知识,让《协作机制》在社会层面上发挥更大的惠民成效。
(图、文:张凯玮,规划法规科供稿)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