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人大:小区业主“微心愿”终于实现啦!
7月27日下午,永宁街在南香山社区花漫里小区举行小区电动车充电站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的顺利举行,意味着花漫里小区的新型智能湿润防复燃消防泡沫灭火系统电动车充电站正式投入使用,小区业主的电动车充电难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这是增城区人大永宁联组代表在今年“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中,为居民群众办的一件民生“微实事”,既有效解决花漫里小区业主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短板”,又进一步完善南香山社区服务功能,切实增强业主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增城区人大永宁街道工委主任齐建武及部分区人大代表、南香山社区、物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了电动车充电站启动仪式。
此前,由于南香山社区花漫里小区居民对电动车安全充电的需求不断增加,便利充电和安全充电成为小区居民日益迫切的生活需求,但花漫里小区内却缺乏电动车充电桩,居民群众存在充电难的实际情况。
增城区人大代表张文青在进永誉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履职时得知该情况后,通过深入选区走访社区、物业、居民群众,了解到小区建设环保、安全、智能化电动车充电站的需求,经过多方奔走联系沟通,最终在“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期间,促成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与南香山社区物业、广州增城埃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福建省御祥德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广东构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小猪胖胖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25万元,携手共建花漫里小区电动车充电站,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此次小区建设的电动车充电站属新型智能湿润防复燃消防泡沫灭火系统电动车充电站,可为居民群众提供充电车位共46个,有效解决了500多户小区业主电动车充电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同时,该充电站采用了新型消防灭火系统——智能电控湿润泡沫灭火系统,该新型灭火系统在锂电池火场中可实现快速降温,在灭火同时消除空气中的烟尘,省水、环保、无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小区业主钟先生表示,小区充电站建成使用,既安全环保又便民利民,幸福来得大突然了,真心为人大代表点赞。
“办好群众心中事、提升群众幸福感,是人大代表的责任与使命。”齐建武表示,永宁街将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代表履职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发挥人大监督职能,深入开展调研视察,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建言献策,为绿美永宁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的智慧和力量。

按照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安排,7月12日下午,市建设科技中心召开调查研究工作交流会议。会议由中心王永海主任主持,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心聚焦群众所盼、行业发展所需、党建提质增效等主题,确定了“住建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房屋使用安全鉴定机构与从业人员改革”“房屋安全鉴定工作导则”“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数字化专业职称评价探索”“争创五星党支部”等6个调研课题。成立了6个调研工作小组,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调研,积极查摆问题找根源,明确方向抓落实,形成了一系列务实可行的调研报告。会上,各部门依次作调研成果汇报,分享调查研究的成果成效,研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务实举措。
王永海主任对各部门调研成果进行总结并指出,要求持续深化调查研究工作,一是要做到调研对象全覆盖,涵盖服务对象、兄弟单位、上级部门;二是要找准问题根源,立足工作实际,充分挖掘数据,根据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研判,找准问题的本质;三是要加强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及时转化为具体举措和实施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徐纲领书记强调,一是调查研究要突出“角度”,破题开路引领行业发展;二是调查研究要拓展“广度”,横向纵向比较找准问题差距;三是调查研究要延伸“深度”,真正找到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四是调查研究要加强“力度”,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制度文件、创新机制、推广案例和发展成效。
5月31日,一封署名“清河西路二巷二号全体居民”的感谢信寄到了番禺区人大常委会。信中说,他们居民楼天然气管道的安装工程已顺利完成并交付使用,对人大代表推动解决困扰居民群众多年的问题表示诚挚的感谢。
天然气管道的及时安装,是番禺区人大常委会市桥街道工委在各级人大代表中构建通畅高效的网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桥梁纽带作用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人大市桥街道工委通过建强一线活动载体、坚持一线实践履职、强化一线监督问效,实现联系群众听民声、联系代表促履职、联系部门强监督“三联系”,切实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实落细,体现在基层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建强一线活动载体 从“单一站点”到“多点发力”
“我们建立繁华路商圈群众接待点、德兴片区联络站接待点和万丰片区联络站接待点,形成‘三站三点’联系群众平台,自建站以来共开展进社区活动333场次,代表参加1125人次,接访走访慰问选民群众2130人次,收集社情民意590条,形成建议101件。”人大市桥街道工委主任陈杏甜介绍道。
按照方便代表、方便群众的原则,人大市桥街道工委高标准建设一个中心联络站和两个片区联络站,全面覆盖辖内36个社区(村),以点带面,形成中心联络站统筹全局、辐射带动,各社区联络站活动规范自主的网格化管理体系。2022年,在提升联络站“三化”建设目标基础上,积极搭建“民意直通车”,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站内站外同发力。
坚持一线实践履职 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
加快推进完成石街老旧社区燃气管道安装、协调解决东沙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点设置离居民区太近存在安全隐患;建议重建小区倾倒围墙以及关注市政路芒果树果实掉落砸到行人……
自2021年换届以来,人大代表先后向街内27个职能部门(单位)提出建议意见56条,形成代表建议12件。其中,2021年形成的《关于织牢公共卫生网底,守护番禺人民健康的建议》被确定为番禺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点建议,并被列为新一届区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加以推进。
人大市桥街道工委通过联系代表听建议,充分发挥代表一线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专业性。同时,重视发挥代表专业特长和优势,建立社区工作组、农村工作组、城建教育工作组、经济建设工作组、应急监督组、扶贫济困组等功能组,组织进站代表加入社区“五级动员体系”,参与社区(村)议事协商、“五社联动”基层治理行动,链接共驻共建单位、驻点律师、相关职能部门等各方资源,发挥机关、社区、城建领域代表的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强化一线监督问效 从“问题上交”到“就地化解”
“三天内完成重新选点和充电桩安装工作,及时化解群众急事难事。”人大市桥街道工委主任、应急监督小组组长陈杏甜表示,围绕东兴社区违停造成消防通道堵塞、电动自行车充电点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应急监督小组联同相关职能部门、属地居委会召开现场督导会,研判分析可行性方案,按照职责分工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治,并启动整改进度和工作问效机制。
人民群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关键。人大市桥街道工委建立人大代表、人民群众与政府部门“三向”沟通协调机制,坚持联系部门加强监督问效,实现人大代表在参与中监督、依法监督、有效监督。创建人大代表应急监督处置机制,成立以人大街道工委主任任组长,职能部门代表、村居代表为组员的应急监督小组,对接访、走访、群众专访收集到的紧急问题进行特事督办。借助人大代表资源优势,推动重点、难点问题落地见效,做到件件有跟踪、事事有落实,确保代表监督更精准有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