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676.71亿元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开拓增城”“高水平规划建设东部中心”等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全年发展目标任务,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社会预期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据统计,上半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6.71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居全市各区第一。
创新工作机制 营造拼经济抓发展氛围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区创新专班制推进、清单式管理、账单式落实工作机制,成立23个重点平台领域专班,发动全区各单位将重点工作、经济指标、重大项目等形成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进行统筹管理,落实每月报账、动态查账、年终结账,每月统一汇总评分,鼓励亮诺亮绩亮牌,形成赛龙夺锦干事创业氛围。
我区通过推出工业高质量发展20条、优化企业服务15条等政策组合拳,实施市场准入“极简审批”,推动市场主体“快入准营”,设置超30个“云窗口”智能终端,无差别远程视频指导办理住房、就业等1900项业务,上半年增值税开票户数增长34.67%,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88%。
同时,推行前瞻性研判、多元化调度、解剖式分析等方式方法,统筹协调各经济部门、13个镇街齐心协力拼经济、促发展。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建安工程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2%、8.7%。
拓展发展空间 优化平台产业布局
我区强化与黄埔片区协同联动,围绕打造768平方公里广州东部中心,推动5.4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建设,管控连片开发用地超2万亩,加快建设新塘站换乘提效工程、核心区集疏运工程,启动临江片区“工改工”改造。目前,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完成一期土地征收,二期加快整合产业用地,希音、丰树等9个项目加快推进,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集聚效应显现。
坚持“制造业当家”,构建以“芯车显”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发挥广本、超视界、维信诺、增芯等龙头项目带动作用,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双链”,谋划建设泛半导体产业园、万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电子化学品专区等专业园区。上半年,全区签约项目111个,同比增长63.24%,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26个,其中智达星空、中微等“芯车显”项目19个。
坚持项目为王 探索投资增长路径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拉动作用。我区积极探索投资增长路径,力争将今天的投资力度转化为明天的发展速度。
坚持“项目为王”导向,完善招商、落地、投产、达产闭环服务,迭代升级“全生命周期服务”筹建机制,实施招商与筹建并行并联,成立重大项目并联审批要素保障专班,批量式缩短筹建时间,实现润城、中南高科、鸿凯等项目“五证联发”,开创全市工业项目先例。
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滚动管理库、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库,推行“周调度、月分析、季总结”机制,建立问题清单,列出制约投资目标完成的问题堵点,深入项目现场实地督导调研,为企业纾困解难,确保项目建设计划分解到月、细化到周、落实到天。上半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7.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08.52亿元,同比增长64.69%,总量、增速分列全市第二、第三,占固投比重由去年的13.38%提升至24.8%。
建立多元筹融资机制 化解资金不足困境
今年,我区建立多元筹融资机制,从积极申报上级资金、提高区属国企融资能力、扩大社会资本投资规模等方面,着力化解资金不足困境。
紧盯公益性项目资金需求,加强专项债策划包装培训指导,做到按期申报、实时跟进,上半年获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两批次,共33个专项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成功推动增城中行升格为二级分行,扎实推动农商行、建行升格工作,做大做强金融服务业。
推动企业融资发展,开展科技、“三农”产融对接活动,上半年对接企业80家次,满足融资需求6.6亿元,完成授信5.81亿元。引导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实现在保余额约3.7亿元,惠及小微企业163家。
构建“科小企业—高企—硬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高企”全梯次上市企业培育体系,着力培育独角兽、小巨人、瞪羚企业,引导科小企业、拥有核心技术的规下企业成长为高企、规上企业。目前,全区共培育上市企业11家、募集资金总额218亿元;新增国家级孵化器2家、市级孵化器3家。

7月20日,市建设科技中心副主任曹书兵带队前往海珠区凤阳街道和南洲街道开展2023年房屋安全普查质量抽查工作。截至7月19日,已完成中心六区房屋安全信息化普查数据更新约3.4万幢,完成计划普查房屋总数量的48%。
(抽查现场)
为确保普查工作效果,过程中的质量抽查是一项重要手段。此次中期抽查主要是复核普查作业单位采集或更新的房屋安全基础数据,重点抽查社区中的危房、严损房、老旧房屋及人流密集场所。曹书兵副主任向普查作业单位强调:一是在入户检查过程中要做好同步宣传,提高业主或使用人的房屋使用、修缮等安全责任意识;遇住户不在家或房屋空置等情况,要在显著位置张贴文书;二是加强对学校、医院、集贸市场等人流密集的重点场所的房屋安全检查和质量监控,杜绝房屋安全事故发生;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保质保量完成年度普查任务,确保普查项目能顺利通过验收。下一步市建设科技中心将分阶段继续抽查其他普查作业单位的工作进度和质量。
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下称“市安监站”)根据安全监督业务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修订完善现有制度,截至目前,共修订综合管理制度32项、业务制度31项,进一步规范了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流程,补齐了制度建设短板。
为深入学习新修订制度,提高单位制度化管理水平,推动各项新修订制度有效落实,近日,市安监站张勇站长以集中宣讲的方式,对新修订的安全监督检查,安全监督流程指引,重大安全隐患处置,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安全事故调查及分析等业务制度进行了宣贯。
制度宣贯结合实际案例,既讲解制度内容,又分享工作经验,同时加强与参会人员的互动交流,现场进行答疑解惑,培训氛围良好,效果显著。
通过此次制度宣贯,进一步加深了参会人员对各项制度的学习理解,强化了遵规守规用规意识,对于全面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长效机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市安监站还将对其余业务制度开展系列宣贯工作,持续夯实制度建设基础,规范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为安全监督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