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鱼专家”八年育良种,“穗丰鲫”入选国家级水产新品种
来自广州的水产新品种“穗丰鲫”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正式成为广州水产种业大家庭的一员,也意味着广州再添“国字号”水产品种。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相关公告,公布了17个水产新品种,其中“穗丰鲫”(登记号:GS-01-002-2023)是今年广东省唯一通过申请的水产新品种。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已公告的水产新品种达283个。
南都记者了解到,“穗丰鲫”由广州市建波鱼苗场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南沙区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联合育种,以江西彭泽鲫养殖群体和尖鳍鲤广西钦江野生群体亲本来源。这种新培育的鲫鱼生长速度更快、个头更大、颜色更亮丽、口感更鲜美,种种“过人之处”背后,是广州水产育种的新突破。
广州南沙现代渔业产业园。
一年在全国卖出10亿尾鱼苗
从鱼苗长到成鱼缩短至7个月
鲫鱼味道鲜美,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淡水鱼。在广东,鲫鱼是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珠三角地区尤为常见。“穗丰鲫”就产自广州南沙东涌镇鱼窝头村的广州建波鱼苗场。
“这次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穗丰鲫’是我们公司的主打品种,经过8年时间的研究和多次杂交实验,品质才稳定下来。”近日,在建波鱼苗场,55岁的老板何建波指着“穗丰鲫”鱼苗介绍道,公司从去年开始申请国家级水产新品种认定,今年终于通过审定。
此时,一群黑色的“穗丰鲫”小鱼苗正在水中游动。一年时间内,这种鱼苗便可以在全国卖出10亿尾,连黑龙江等地都有它的身影。
一群黑色的“穗丰鲫”小鱼苗正在水中游动。
相关资料显示,“穗丰鲫”是以2012年江西彭泽县彭泽鲫良种场引进的彭泽鲫中挑选的高背型(♀)和低背型(♂)交配后代中以体型为标准选取的5600余尾作为基础群体。以体重和体型为目标性状,经连续6代群体选育获得的彭泽鲫雌鱼为母本,以2008年从广西钦江收集并以体重为目标性状经连续5代群体选育获得的尖鳍鲤雄鱼为父本,经异源雌核发育而成。该品种适宜在全国水温5℃-34℃的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何建波告诉记者,“穗丰鲫”鱼苗的生长速度比一般的鲫鱼更快,从鱼苗长到一斤左右的成鱼只需7个月左右,而一般的鲫鱼从鱼苗到成鱼要花费一年以上的时间。
除此以外,这种新品种鲫鱼苗的抗病性也更强。从外观看,“穗丰鲫”的鳞片更整齐美观,卖相更好。“即使经过长途运输,也不会损害‘穗丰鲫’的鳞片整齐度。”何建波表示。市场反馈也能给予证明,2022年,何建波的鲫鱼苗销量达10亿尾,产值超2000万元,在广东省内排名遥遥领先。
本土“鱼专家”改善鲫鱼育种技术
南沙加快打造种业全产业链
近十年的钻研才能育成一个新品种,可见水产育种并非易事。但为什么何建波能做成?这也并非偶然。
何建波是东涌镇鱼窝头人,也是地地道道的本土“鱼专家”。“我从十几岁就开始在东涌养鱼,到现在已将近40年了。”何建波说,一开始,自己只是单纯养“四大家鱼”,产量和销量并不十分理想。2000年后,他意外发现培育鱼苗的商机,随后开始研究起良种育苗、品种改善等问题。
广州建波鱼苗场老板何建波。
此次研发的“穗丰鲫”新品种,既是何建波几十年实践经验的积累,也离不开良种选育科研专家的支持。据他介绍,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筛选形态特征明显、优良性状显著的亲本进行杂交。经过了6代以上选育周期的不断优化,最终选育出全新的鲫鱼良种——穗丰鲫。
不仅如此,何建波还独创了一套鲫鱼繁育技法,通过亲自设计的“水源净化水处理”设施,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还能将水温常年稳定在22-25℃。这种反季节繁殖技术,恰恰能够保证鱼苗长期稳定供应。
目前,建波鱼苗场生态养殖面积有400多亩,一年销售优质鱼苗10亿尾,年产值超2000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振兴。
地处珠江入海口虎门水道西岸,广州南沙具有得天独厚的咸淡水养殖优势,渔业资源丰富。被誉为“芯片”的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穗丰鲫”的诞生,成为南沙大力推动水产种业发展的一大标志性成果。
据了解,南沙高质量打造现代渔业产业园,与省内多所科研院校共建产学研基地,采用“企业+高校”“技术+资本”“科研+商业应用”模式,全力发展种业科技创新、种业总部经济、销售贸易等综合功能,为种业全产业链提供核心驱动,打造广东种业创新龙头。不仅如此,南沙创建了以种业为引领的渔业全产业链公共研发平台,先后挂牌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库观赏鱼基地、鲫鱼种质创新产学研基地、华南农业大学广州渔业研究院等一批重大产学研项目。
小种子迸发大能量,水产种业的不断突破,将有效推动广州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

8月1-2日,省农业农村厅派出专家组到我市开展无疫小区省级现场评估,经过严谨细致、科学规范的现场检查和专业评估,专家组对创建企业——广州市穗新牧业有限公司给出了“建议通过”的现场评估意见。
专家组按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规定,对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现场评审表》仔细查验企业和官方监管单位的各类台账资料,认真听取广州市穗新牧业有限公司无布鲁氏菌病小区建设、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以及增城区农业农村局监督管理情况的汇报,现场察看了增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兽医实验室、仙村分所和广州市穗新牧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区、兽医室以及无害化处理等场所设施设备。经专家组综合评议,给予广州市穗新牧业有限公司无布鲁氏菌病小区“建议通过”的现场评估意见。
全面推进无疫小区建设,能有效提升地区动物疫病防控整体水平,是推动我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强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将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和要求,按照无疫小区创建标准和要求,强化对无疫小区建设的技术指导,督促企业抓紧整改完善、查漏补缺,力争顺利通过国家评估。
8月3日,2023年“羊城工匠杯”广州市劳动和技能竞赛——企业安全管理创新竞赛决赛暨第二届安全员技能竞赛颁奖仪式顺利举行。活动由市应急管理局、市总工会主办,广汽集团承办。
企业安全管理创新竞赛中,进入决赛的十个项目以安全管理为基础,以创新经验为载体,通过歌唱、演讲、小品、情景剧等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其工作成效,同台竞技。项目比拼体现团队凝聚力和安全管理智慧,专家评委现场打分,并评出一、二、三等奖。
比赛结果揭晓
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获得二等奖。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荔湾供电局、广州水投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广州环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获得三等奖。
活动为全市企业提供了安全管理创新经验展示平台,面向全市企业宣传推广具有可复制性的安全管理实践经验。同时,先进企业发挥典型示范引领效应,带动全市企业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经前期推荐、专家评审、会议讨论,最后评选出2023年广州市十佳安全管理创新项目和20个“2023年广州市优秀安全管理创新项目。
此外,活动为第二届安全员技能竞赛进行颁奖。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唐航浩,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杨伟强,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李劲夫,市应急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张岳炎,各区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及重点工贸企业、参赛企业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