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广州文化产业提速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571.79亿元 同比增长15.7%
2023年上半年,广州文化产业各项政策显效发力,文化产业提速恢复发展,文化新业态引领作用明显,文化娱乐休闲服务领域呈现强劲复苏势头。
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313个,实现营业收入2571.79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8.5个百分点。
上半年,广州市民文化消费需求释放,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行业增长迅猛。图为广州动物园暑期迎来众多市民游客参观游览。
文化服务业恢复性增长快
上半年,广州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748.73亿元,同比增长21.2%,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68.0%,拉动全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3.8个百分点,是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增长的主动力。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358.88亿元,同比下降6.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文化批发零售业实现营业收入464.17亿元,同比增长17.3%。
文化休闲服务回暖势头劲
上半年,广州文化产业核心领域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965.16亿元,同比增长19.1%,高于全市文化产业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占全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76.4%,占比提高2.2个百分点,文化核心领域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其中,文化娱乐休闲服务领域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8倍。创意设计服务、新闻信息服务两个领域也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44.6%和32.9%。以上三个领域合计拉动全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2.5个百分点。
上半年,市民文化消费需求释放,接触型文化服务业和文化消费领域持续恢复,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中的游乐园、休闲观光活动、其他游览景区管理、名胜风景区管理、电子游艺厅娱乐活动、城市公园管理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倍、1.5倍、88.0%、46.6%、36.7%和35.9%;会展服务、艺术表演场馆、电影和广播电视节目发行、电影放映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倍、86.9%、49.7%和38.6%。
文化新业态引领作用强
以短视频、电商直播、网络游戏等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规模日益壮大。2023年上半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166.87亿元,在去年同期增长7%的较高基数基础上继续提速快跑,同比增长13.2%,以占比27.3%的法人单位实现45.4%的营业收入,成为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增长的新引擎。从规模看,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互联网游戏服务,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等5个行业营业收入规模均超100亿元。从增长看,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等3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9.8%、94.0%和56.3%,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其他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两个制造行业近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速均超30%,也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四个候选方案分别途经莞城、虎门、南沙等地 设计时速650公里
广深港正谋划设计时速650公里的磁悬浮线路,共有四个方案,在广州的候选起点包括广州东站、珠江新城、广州站,中途候选路线包括莞城、虎门、南沙等。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讲坛以“增强城市基础设施韧性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数十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相关领域院士、大师、学者聚首。在现场,院士分享了广深港磁悬浮线路的设计方案。
磁悬浮交通途经哪些地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双聘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表示,对照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湾区要求,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发展,实现便捷、高效、安全、经济的交通出行支撑广东(湾区)建设成为必然。
磁悬浮交通可否实现广深港澳半小时真正同城化,其他城市中心间40分钟同城化?陈湘生介绍了相关研究。
方案一是目前优选方案
大湾区磁悬浮线路一共有四个方案,各方案主要途经站点如下:
方案一:广州东站—东莞莞城—深圳香蜜湖
方案二:广州东站—东莞虎门—深圳前海
方案三:广州珠江新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
方案四:广州站—广州南沙—深圳前海
陈湘生表示,四个方案都预留往北延伸至白云机场,往南延伸至香港九龙。陈湘生表示,目前方案一为优选方案,但是否实施还未可知。“除了广深,沪杭、成渝等地都在谋划兴建磁悬浮线路,看谁能率先上马。”
广深港交通需新增高速项目满足需求
陈湘生说,广东交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一体化的战略不清晰;交通出行需求旺盛,城市拥堵情況严重;新技术(智能、共享)等发展迅速,无序重复情况凸显;交通与服务的融合度一便捷度有待显著提升。
陈湘生分享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磁悬浮交通的思考,该线路设计时速达650公里。广深港主轴位于大湾区经济最为发达、单位人口聚集度最高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走廊内,2017年客流密度为10963万人,已趋于饱和。2035年广深港主轴客流密度将达到2.6亿人,交通能力缺口约4000万人。因此,需新增1条高速项目来满足广深港交通需求,此外的8个城市主城区中心间客流联系也需要高速通道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广州地铁正研究极端天气如何安全运营
这次讲坛的主题是增强城市基础设施韧性,最近洪涝灾害备受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在受到极端天气或者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能否具有一定的韧性和抵御力?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农兴中说,“我们也在研究,极端灾害天气条件下,比如说大雨暴雨,城市怎么解决内涝的问题,我们的设防标准是多少?此外,我们结合国家‘十四五’的重大课题研究专项,针对大客流情况下怎么控制应对运营的相关风险开展深入研究。”
据介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自2021年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以来,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科研团队,依托强大的院士专家团队,聚集核心科技人才的科研智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重大技术问题及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牵头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专项项下课题,成功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项目,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且成效显著,致力于增强城市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安全建设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8月4日上午,市文明办在高明区召开佛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推进会,通过实地观摩、经验交流、总结部署,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凤鸣朝阳全力建,乡村振兴新画卷。民生事业要办好,共同富裕齐步走……”在荷城街道中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理论宣讲室里,高明区文艺宣讲员用一段自编自演、生动活泼的快板说唱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观众久久回味。大厅外,卫健、司法、供电等部门联合开展惠民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展示“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工作机制,精准化、高效化开展志愿服务,吸引市民驻足咨询。
随后,参会人员来到高明区新华书店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该实践点设有“学习强国”线下体验区、理论宣讲多功能区等七大功能区域,孵化培育出“习红色文化 传红色基因”“乐响高明”等志愿服务项目,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51场次,服务群众2700多人次。在高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会人员观摩了活动阵地场室、人员机构设置等。高明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区文化中心联建,是集“青年之家”、“妇女之家”、“职工之家”等特色活动阵地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文化场馆,涌现出“元”计划、“星”工程、“益品西江”等活动品牌,年均吸引近10万人次参与。
实地观摩结束后,市文明办召开座谈会,各区、各单位交流分享好做法、好经验。高明区创新推出“理响高明”基层理论宣讲品牌,整合领导干部、高校专家、人大代表、村委干部、“百姓名嘴”等资源,组建一支扎根基层的百姓宣讲团,依托全区82个中心(所、站)等阵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相关经验做法被《半月谈》《广东宣传》《政工参考》等刊物宣传介绍;禅城区打造“十百千万”品牌,做好公益文化培训;南海区用好乡贤力量,凝聚各方合力;顺德区牵好产业的牛鼻子,深入企业讲好政策营造好环境;三水区抓住群众“一刻钟”碎片时间“见缝插针”讲理论,实现精准投放。
会议指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一次重要部署,各区、各单位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会议强调,要凝聚合力,创新思路,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高服务水平;要丰富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参与率;要注重实效,用好“群众点单”机制,切实把握群众需求;要打造亮点,做好品牌、讲好故事、用好媒体;要做好激励,激发志愿者和群众的参与热情,让他们真正获得实惠。
市委党校、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各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