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民政局:仙村镇“双百工程”社工站运营经验入选全国社工站建设优秀案例
近日,《中国社会工作》编辑部发布了《全国社工服务站建设优秀案例集》入选名单,共收录10篇乡镇社工服务站、15篇街道社工服务站、12篇村(社)及其他社工服务站建设案例,即将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公开出版。仙村镇“双百工程”社工服务站是广州市内乡镇级唯一入选的代表,为当前全国各地广泛推进乡镇社工站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乡镇社工站是搭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托。近年来,仙村镇高质量推进社工服务站建设工作,促进形成多元共治的现代化基层治理格局,推动为民服务沉到基层、落在一线,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社工+志愿者”基层服务队伍
仙村镇社工服务站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方支持、促进社区共建”服务模式。自2019年10月成立以来,仙村镇社工服务站组建以党员、青年志愿者等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伍11支,注册志愿者已发展至1300多名,建立功能型党支部1个,培育社会组织2个,通过“社工+志愿者”壮大基层服务队伍。依托镇党建工作平台,加强与辖区党支部合作共建,依托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等高校专家团队加强社工实务督导,全面提升基层社工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党建+服务”优势,今年以来,调动辖区党员参与微心愿、护苗、反诈宣传、探访慰问、生活照料以及村居建设等多种活动,累计提供志愿服务3358场次,参与服务的党员志愿者达868人次,服务超过200万人次。通过培育和发展社区基金,筹集本地善款20万元,整合社会资源213.5万元,带动志愿者帮扶群众194万人次。
发挥社工优势,打造多元、精准、贴心服务内容
仙村镇社工服务站坚持围绕民政工作三聚焦(“聚焦未成年人保护、聚焦特殊困难群众、聚焦群众关切”)、三基本(“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开展工作,结合仙村镇实际情况打造特色服务。社工站的服务方式从“补助+物资”转变成“补助+物资+活动服务+机会提供”等多元形式,进一步增强兜底民生服务的保障功能。
仙村镇社工服务站充分发挥社工优势,提供“关注来自‘星星的孩子’,打造‘关爱天使’(残障儿童社会融入)项目”、“改善儿童学习环境,建立‘童’学计划”、“关爱困境儿童,开展公益‘童’行(困境儿童助学项目)活动”、“注重青少年健康成长,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帮扶项目”、“解民忧办实事,上线助农云集市”等各种不同的项目、服务,为群众提供更贴心、更精准的服务。
推动“五社联动”,多主体参与纵深助力基层治理
在增城区民政局、仙村镇的支持和推动下,社工服务站积极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联动,寻找全面参与基层治理的机会,提供专业的资源服务。在综治、信访、反诈宣传、学生安全保护等各类主题中,发挥政府与社工联动机制,通过推行“五社联动”,带动社区商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更多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社工持续下沉村居,在“阵地使用盘活-群众服务提升-群众问题响应-干群关系缓冲-重建规章制度-发展社区资金”等不同层面为西南村、岳湖村移民社提供帮助,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据悉,7月18日,《中国社会工作》公布全国基层社工站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结果,广州市共有4篇案例入选,其中,增城区仙村镇社工服务站的《三套运作系统+金字塔服务模型》入选乡镇社工站运营与服务优秀案例,黄埔区文冲街社工服务站的《“四位一体”模式下的“安居乐业”项目运作》、天河区五山街社工站的《从嵌入到融入:街道社工站的运行逻辑与实践路径》入选街道社工站运营与服务优秀案例,从化区江埔街凤二村社工站的《枢纽增能型社工站助推村庄协同共治》入选村(社区)社工站运营与服务优秀案例。
近悦远来的广州,再度闪亮登场。这一次,广州向世界展开了热情的怀抱。
8月8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花开广州 盛放世界”2023广州文化旅游推介大会在广州市文化馆举行。活动中,正式发布了新版广州文旅宣传片,再次派发了广州文化旅游消费券,推出全新“美好就这YOUNG文旅精品线路”,上线广州文旅十大全球新媒体传播矩阵。新的形象、新的平台、新的大礼、新的合作,充分展示了广州文旅行业站在新的起点,创新旺市、传播合作、传承发展的新担当、新作为、新活力。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来自33个国家驻穗总领事馆的官员及家属。
“花开广州 盛放世界”2023广州文化旅游推介大会在广州市文化馆举行
在全球旅游业全面复苏的背景下,时值国家鼓励恢复和扩大消费,广州聚力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以“二次创业”再出发的拼劲干劲闯劲,加快实施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培育多元文旅业态,精准激活消费潜力,持续打造近悦远来的“向往体验”。
新的形象
新版广州文旅宣传片发布
对外开放,是广州的传统。改革、开放、创新成就了今日的广州。
推介大会上,精心制作的新版广州文旅宣传片正式发布,流光溢彩的美丽花城再次绽放。新版宣传片推进广州故事和广州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广州文旅新风貌。
广州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全新文旅IP“Hi!YOUNG广州”在推介大会上正式亮相,并发布10条“美好就这YOUNG文旅精品线路”,精品文旅线路创意解构了“YOUNG”,Y寓意Yummy(美味),O寓意Open(开放),U寓意Unique(独特),N寓意Night(夜晚),G寓意Graceful(优雅),多方位彰显广州文旅魅力,让游客从全新的视角感受广州风韵。
10条“美好就这YOUNG文旅精品线路”发布现场
活动现场,别具特色的节目演出展示了广州文化艺术发展的新风貌。广州粤剧院、广州歌舞剧院、广东音乐曲艺团、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广州市街舞艺术创作基地、广州市海珠区文化馆街舞分馆舞侠决出版社等单位奉上的粤剧《璀璨梨园》、女子群舞《粤舞新韵》、动感街舞《功夫》、民族交响乐演奏《幸福花城步步高》、舞剧《龙·舟》精选片段“赛龙夺锦”、杂技《飞跃未来》、歌舞《领航》等表演精彩纷呈,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古今交融的沉浸式体验。
粤剧《璀璨梨园》
女子群舞《粤舞新韵》
动感街舞《功夫》
民族交响乐演奏《幸福花城步步高》
舞剧《龙·舟》精选片段“赛龙夺锦”
杂技《飞跃未来》
歌舞《领航》
“广州是一座美丽动人的城市,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国际友人在现场分享眼中的广州文化底蕴、舌尖美食、活力体验,他们以亲身经历,向世界介绍广州风采,向国际友人发出“广州欢迎您”盛情邀约。
国际友人在现场分享眼中的广州文化底蕴、舌尖美食、活力体验
新的合作
湾区文化艺术交流(广州)中心揭牌
多元合作,是广州的诚意。热情、包容、合作体现了广州的努力。
为更好地发挥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交流门户的功能,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对外作为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化馆联合在广州市文化馆设立湾区文化艺术交流(广州)中心,并在活动现场正式揭牌。与此同时,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更高平台、更宽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全面宣传广州浓郁岭南风情和花城独特魅力。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新的平台
广州文旅十大全球新媒体传播矩阵发布
融合创新,是广州的活力。创新、奋斗、拼搏焕发了广州的精气神。
新的平台,让广州进一步“联通”世界。活动上,广州文旅十大全球新媒体传播矩阵发布。据悉,为进一步提升广州文旅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快速布局,积极拓宽对外宣推渠道,依托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微博、小红书、抖音、哔哩哔哩等国内外新媒体平台,聚合资源升级推出文旅宣传矩阵,打造“爱游广州”新媒体宣传品牌。未来,广州将持续深挖文化旅游魅力,讲好广州故事,为全球粉丝带来沉浸式文旅新体验,不断提升广州文旅国际声量,让世界听见广州、想见广州、爱游广州。
广州文旅十大全球新媒体传播矩阵
新的大礼
2000万文旅消费券正式发放
近悦远来,是广州的温度。盛情、好客、友好铺垫出广州的烟火气。
让近者悦,邀远者来,广州文旅再一次送上大礼。活动中,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通过“云闪付APP”再次发放2000万元消费券。本次活动整合了银联、商业银行、千家文旅企业商家等主体资源,为来穗游客提供覆盖文旅全场景的消费优惠。市民游客可在报名的景区、旅游、酒店、文艺演出和文创等各重点活动商户处参与优惠活动。今年已累计发放5000万元文旅消费券,各项促文旅消费活动的实施,增强了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广州的“文化味”和“烟火气”更加浓郁。
广州发放新一轮消费券
新的起点
2023年上半年广州文化旅游经济呈现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广州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十百千万亿”工程、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大力推动20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落实促进文旅消费的系列措施,加大对文旅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全市文旅产业快速发展,文旅消费水平迅速回升。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市民游客0.97亿人次,同比增长58.2%,实现文旅消费总额1357亿元,同比增长49.0%;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达到3313个,实现营收2571.79亿元,同比增长15.7%;主要宾馆酒店平均开房率达六成,同比增长近20%;旅行社接待情况和营业收入成倍增长,上半年增幅分别达333.9%、197.9%;营业性演艺市场十分火爆,广州大中型演出数量全国第一,来广州举办演唱会的演出艺人数量全国第一。2023年广州文交会启动全年文旅会展,仅暑期就有8个大型动漫游戏展集中举办,据统计,上半年会展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倍。
接下来,广州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按照市委“1312”思路举措,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二次创业”再出发的拼劲干劲闯劲,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旅游供给,抓好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加强文旅品牌宣传,让广州走向世界,盛放世界。
各区政府,市有关部门,各有关企业: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及应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8月8日
(联系人:冀翀,联系电话:83510020)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及应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加快推动广州市新型储能产品和应用高质量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根据《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粤府办〔2023〕4号)、《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粤制造强省〔2023〕2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措施。
一、培育新型储能产业生态
(一)加大力度培育优质企业。重点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链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相关支持政策,培育一批行业优质企业,打造“新型储能广州品牌”。支持本地储能企业在穗扩大产能,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加快培育一批新型储能行业的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产业链领航优质企业。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二)积极引进国内外领先企业。加大新型储能项目招商力度,市区联动,精准招引国内外新型储能电池、终端产品集成、能源电子、关键信息技术以及先进制造项目。对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新型储能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方式在用地、用能、环保、金融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储能产业项目按照省、市先进制造业投资奖励政策予以支持。
(三)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支持成立新型储能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标准制定、决策咨询、行业交流等服务活动。会同广州供电局推动建设市级储能项目管理平台,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市场服务共享、技术研发共通、质量标准体系共建、知识产权共用等,助力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基地。
(四)创建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支持广东省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申报创建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在资金、用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创新中心研发成果在广州先行示范应用,支持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突破,促进成果快速转化并落地,增强持续研发能力。对符合条件的储能领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按省、市相关政策规定予以奖补。
(五)加强人才保障。加大对国内外储能领域高端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力度,培育新型储能产业重点方向高级技工人才,组织企业开展产业人才专场招聘,参照我市人才政策对新型储能企业人才给予补助。
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
(六)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税收、金融、科技等各方面要素支持,做好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发挥并联审批机制作用,推动新型储能原材料、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应用以及前沿技术研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尽早投产达产。对“十四五”期间投资10亿元以上的新型储能产业化项目,在省级对其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基础上,市级财政按1:1给予配套扶持。对具有强链补链作用的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市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专项工作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加快项目落地。
(七)支持先进储能技术产品制造。聚焦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储能电池以及管理系统方向,重点支持面向锂离子电池、全矾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等技术路线的原材料、元器件、工艺装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变流器、系统集成、建设运营、市场服务、电池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发展。
(八)打造新型储能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建设若干新型储能研发制造产业园区,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和各应用环节协同,支持黄埔、南沙、番禺、花都、白云、增城等区打造储能制造特色产业园。鼓励各区建设一批新型储能企业专用产业载体。
(九)支持产业基金投资。充分发挥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新兴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作用,支持投资布局新型储能企业,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参与新型储能项目建设。
三、推动能源电子融合发展
(十)支持发展光储端信产品和技术。制定政策,支持发展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统称光储端信)等,系统谋划能源电子重点产业链条,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快速推进产业化发展,推动能源电子技术及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通信、能源、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提升广州企业在能源电子产业的影响力。
(十一)提升关键元器件供给能力。加快推进芯粤能、粤芯半导体等集成电路制造项目,支持新型储能系统发展耐高温、耐高压、低损耗、高可靠性的功率器件及模块,支持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敏度的敏感元器件以及微型智能传感器等。
(十二)支持储能系统集成规模化量产。支持发展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储能系统集成产品和技术,加快研发储能电池PACK集成、BMS、PCS以及EMS、电芯及电池PACK测试等技术,形成规模化量产效应。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培育一批开展储能技术咨询、运维、检测、安全评估等业务的优质企业。
四、支持多元化场景应用
(十三)积极推进虚拟电厂建设。探索在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大数据中心、5G基站、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场景建设新型储能电站。修订《广州市虚拟电厂实施细则》,完善储能电站优先参与虚拟电厂需求响应新机制。探索储能电站试点参与电网调频,拓宽储能设施收益来源。供电部门应按照相关要求,统筹开展电网规划和建设,加快出台新型储能并网接入技术要求,明确并网接入、调试验收流程与工作时限,完善新型储能(含用户侧储能)计量体系建设,为新型储能项目提供电网接入服务。
(十四)鼓励储充一体化建设。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配套建设储能设施,开展“储充一体化”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储充一体站管理机制。
(十五)支持工业企业节能低碳改造。鼓励工业企业利用现有厂区或者租用厂外空间,通过自建或引进第三方建设等方式,投资建设新型储能设施。应纳入技术改造统计的,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技术改造项目事后奖励。
(十六)推动技术创新试点示范。发挥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引领效应,开展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重点促进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和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试点建设。推进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园区、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V2G(车网互动技术)应用示范等建设,支持飞轮储能和超级电容等能量回收装置在广州轨道交通上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化落地。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