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多个景区人气爆棚!你们有打卡吗?
国庆黄金周进行ing,小伙伴们也纷纷开启了长达8天的假期狂欢。高明各大景区人气爆棚,首日旅游实现开门红!一波美图带你感受景区有多火爆!
据高明区文广旅体局最新消息,在全域旅游宣传推介强势推动下,高明实现景区游恢复性增长,和乡村游、民俗游、美食游、夜间游、研学游等五大领域的补充性增长,以“双轮驱动”推动文旅市场快速复苏、企稳、正增长。
“严”字当头,确保市民游客安全过节
为确保市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平安的假期,高明严格落实各级有关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严把疫情防控关、安全生产关,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为强化节前节中督促指导,高明要求全区文化娱乐场所、旅游景区、住宿酒店等切实按照最新指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工作。
区长梁耀斌(左二)带队检查。
同时,高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开展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节假期间每天派出检查小组开展巡查,并联合多部门开展旅游安全生产联合检查行动,在重点景区进行蹲点督导,检查了各类文化娱乐场所、景区、酒店、旅行社、文体场馆、重点文旅项目等,分级分类督促各企业单位落实假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定、设施维护、应急培训、消防演练、安全检查整改等工作。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谭应佳(中)带队开展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检查
检查现场
高明景区多样活动吸引八方来客
假期首日,高明各大旅游景区随处可见中国红,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在高明盈香生态园,处处可见市民打卡最燃“中国红”
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红歌快闪活动引起了市民围观,游客们自发举起小国旗,为祖国庆生
在双节同庆的假期,高明各大景区抢抓机遇,推出各种节庆文化和旅游促销活动,吸引了八方游客~
盈香生态园
中国红鸡冠花海、濑粉节、剧场表演……
高明盈香生态园在园区内
设置了多个应节游赏互动区
看这人潮就知道多吸引了!
来到盈香生态园
怎能不打卡最新推出的两大“网红”项目?
乘着花田小火车
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花海中
随着那鸣笛的声音响起
仿佛穿越回童年~
在“天空之镜”拍照打卡
随手一拍就是大片风~
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
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
以“美的鹭湖海陆空,同为祖国喝彩”为主题,
在各个景区同步开展系列精彩活动~
在国潮缤纷市集上
游客可以尽情品尝到多款特色美食
既能逛又能吃,一次性满足你超多愿望~
在爱丽丝庄园·北极光之夜
16万㎡浪漫灯光大秀震撼上演
目光所及的地方
一切浪漫唯美得刚刚好
市民李小姐:
从公众号推文得知美的鹭湖景区推出了不少新的游玩项目,例如文创集市、北极光之夜等,就带上了家人一起过来高明游玩几天。现场气氛非常好,不仅能看表演,还可以逛逛集市看看各种手工艺品,感觉非常棒~
泰康山生态旅游度假区
钓鱼、划皮划艇、游船……
在偌大的泰康山里
体验原生态的快乐~
今年,
泰康山度假区还举办了森林露营节
游客们还可以躺在帐篷上
与家人朋友观星辰,
感受那久违的闲适~
乡村旅游受珠三角市民热捧
明城镇水镇村
在高明颇具名气的全域旅游乡村——明城镇水镇村内,穿过一片葱葱郁郁的竹林,村里设置的沙池射箭、越野车等热门娱乐项目区域游客成群,在父母的视线范围内,孩子们正在纵情玩耍。
游客正在驾驶越野车。
家长正在指导孩子操作小型挖土机器
荷城街道阮埇村
踏在石板路上,游客一边触摸着古巷道的青砖墙壁,一边感受着村中浓郁的文化氛围。一旁,讲解员正向游客讲解着村中悠久的历史,据介绍,位处阮北的“八大家”古民居群现存13栋古民居,镬耳封火山墙,龙船脊,青砖墙,花岗岩石墙脚。青砖黛瓦、旧式古屋别有一番趣味,部分游客为了迎合景观特色还特意穿上旗袍前来打卡拍照。
阮埇村
高明民宿迎来客流高峰
游客攀升推动各大酒店入住率飙升,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内汽车营地、半山温泉酒店、精品酒店一房难求;君御温德姆至尊酒店入住率达97%;碧桂园凤凰酒店 、恒威大酒店、世纪星等星级酒店入住率整体达80%;区内趣墅、豪富、天琴湾、山影云居等多家民宿入住率逼近70%。
作为全国领先的别墅度假品牌,趣墅在行业内首创别墅度假场景式体验,让客人在趣墅的每一次度假都成为生命里的“独家记忆”。
清泰村山影云居民宿。
来自禅城的吴小姐与丈夫带着两位老人、两个小孩入住了村中民宿“听泉1号”。面包、饮料、钓鱼竿、烧烤架……吴小姐一家准备齐全。吴小姐说,老人比较喜欢乡村环境,难得有假期,她们既希望换个环境换个心情,又想多陪陪老人孩子,乡村民宿刚好可以同时满足两个需求。
新安村叠水泉民宿走中高端路线,首期推出13幢民宿、30间客房
市民在家门口尽享节日文化大餐
节日假期,高明的文化活动同样火爆。9月30日晚至今,我区先后举办了“乡村百花园”进村居(崇南村、布社村)、第六届明湖赏读会启动仪式、“我们的节日·弘扬美德圆中秋”等文化活动,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国庆节日文化大餐。
9月29日晚,“月圆情浓 颂歌祖国”——2020年佛山市“我们的节日·中秋”暨第六届明湖赏读会启动仪式在明湖公园隆重举行。300余人齐聚一堂,回望战疫路,同叙家国情,共赏中秋佳景。
“月圆情浓 颂歌祖国”——2020年佛山市“我们的节日·中秋”暨第六届明湖赏读会现场
高明区乡村振兴之“乡村百花园”文化系列活动现场
据了解,西江新城体育中心、区体育场馆中心、区图书馆、区博物馆、区文化中心、区内影院等文化场馆累计接待人数7312人次,到馆人流自3日起持续大增。各位街坊,你们有打卡吗?
图片:盈香生态园、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泰康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等
北纬23°9′,东经112°49′,这里是三水区西南街道江根村偏西北方向的一座小山。这座小山名叫昆都山,海拔仅62米,山脚下紧挨着一汪江水。这一汪江水也许是从北江来,也许是从西江来,每年汛期,来自西江与北江的洪水在此交汇,最高可形成落差达1米的“顶托”,并因为北江水清、西江水浊,而在北侧形成“鸳鸯河”奇观。
俯瞰思贤滘
这一汪江水,实则是一条勾连西江、北江的古航道。这一条古航道,长不过1.5公里,最宽处亦不过500来米。它有一个名字:思贤滘,人人口口相传,已经诗意地喊了500年。
500年前,那是明代中期,正德与嘉靖两朝皇帝相继主政下的中国。那个时候,正是岭南儒学史上天才学人灿若繁星的时代。丘浚、陈白沙、湛若水、黄佐、霍韬、方献夫、薛侃等人接踵而至,其中尤以陈白沙开创的白沙学派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经其弟子湛若水阐扬光大后,成为与王阳明的“浙宗”相颉颃的“广宗”。
思贤阁上可尽览三江汇流胜景
三水思贤滘,即因陈白沙到三水周游讲学、觅爱徒陈冕不遇而得名;三水昆都山,亦因何维柏追慕白沙学说、在此结庐读书20年而闻名。
500年前,当那个时代悄然开启,三水亦在舆图与史册上第一次拥有名字: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三水正式设县,县治就在这片水域对岸的河口。500年来,这山,这水,仍旧记得那人、那人留下的诗与赋、那高楼酣饮与青眼高歌的传说。
得名
三江汇流成大观
站在三江之处,昆都山岿然独立。昆都山山体长约550米,宽约350米,海拔不过62米。2019年末到2020年初,一座高约9.7米的阁楼在山顶建了起来。自此,登高望远,可以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尽收眼底。山上还有一条盘山小径,朝东方向将人们引向山体深处,深处有凤柏亭,尽头有为纪念何维柏而复原的读书亭、晒书台、润笔池;朝北方向,则将人们引向思贤滘,水边有一座五显庙,宽广的沙滩外是安澜已久的江水。
三水的得名与眼前这片水域息息相关。
据修于1995年的《三水县志》,早在唐代,思贤滘南岸的昆都山山麓就曾设有三水镇(清康熙前已废);思贤滘北岸,又建有三水村(即现在青岐的旧三水);这村、这镇,皆因面临三江之水而得名。但三水正式载入舆图与史册,还是在明嘉靖五年设县之后。那时,三水县治设在白塔村龙凤岗,距西、北、绥三江汇流处不到1公里,故取“三水合流”之意为县名。
过去三水县城在河口,故有“县城八景”之说。如果登临昆都山,就可以独览四景:沧江夕照、三溪印月、昆山耸翠、横岭层霞。据载,思贤滘古名“沧江”,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照,“沧江夕照”之说由此而生;“三溪印月”系指一轮明月照三江汇流;“昆都耸翠”是指登临昆都山目极遥岑,林涛入耳;“横岭层霞”是指西江河口段西岸横石岭,山脉连绵,高耸入云。
眼前这片水域也造就了三水独特的水文化。
多少年来,自乌蒙山脉、赣南和粤北的三股水流激流冲荡,在昆都山脚下开了珠三角平原的滥觞。三水的水,与长江黄河的浩瀚磅礴相比显得更加温文,经过厚积薄发,却也终成大观。
发源自江西的北江从飞来峡而至,一路南下而衍生了大塘、芦苞、黄塘、河口和西南等圩镇,几乎处处皆有疍家渔民聚居。老木船、咸水歌、水上婚宴,这是岭南水乡最后的人文与水文相结合的风景。自唐宋以降,北江古航道就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途,昔日瘴疠之乡、蛮荒之地,在历代诗人词人的文思里生了姿、有了魂,古商埠芦苞独得造物主青睐,“两岸芦花开不尽,年年风月付渔舟”的风情,让人追忆,也让人沉醉。
发源自云南的西江从四会流入,从河口方向挟冲击之余势往白坭方向拐去,急流催人挥桡,金本、白坭一带战鼓震天的五人龙舟文化长久不衰。西江水到了西樵山脚下,珠江文明的灯塔悄然发轫,这珠江水系的干流,冲刷出珠江西岸的广袤沃野。近代以来,康有为、梁启超、梁士诒沿着这一条水系走向世界,“不炫文章惊海内,只与颅血洒江干”,炎黄赤子一直与时代的脉搏休戚相关。
来自西江与北江的两股激流,在这里激撞,也在这里交融。后来,陈白沙来到这里,何维柏来到这里,他们留下了瑰丽的诗行,也留下了动人的传说。
思贤
青眼高歌望吾子
在历史上,人们纪念一个人,可以用很多种方式。唐元和十四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而被贬至潮州。他治潮八月,驱鳄释奴,劝农兴学,为民众所歌颂缅怀,以致潮州一带山水易姓为韩。
三水人也记着陈白沙的事迹,口口相传了500年。陈白沙曾经在西樵山和三水讲学,陈冕先在“肇庆庠”求学,之后拜在白沙先生门下。二人的交集,直接印证了当时理学在西江流域的传播。
陈白沙是广东唯一一位入祀孔庙的大儒。他生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卒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500年)。陈白沙一生仕途坎坷,后来著书讲学,反而打开格局,开创明代心学先河。他主张读书要敢于提出疑问,求之于心,进行独立思考,不要迷信古人经传,徒然背诵书中一些章句。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而至大。
岭南先民多是从中原南渡而来。陈白沙来到三水的时代,距离建炎南渡已经过去近400年,距离南宋灭亡也过去200多年。这意味着,昔日从中原迁徙过来的先民,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已经从当初逃避战乱的狼狈之中恢复元气。如其爱徒陈冕系白坭祠巷村陈氏第九代人,从先祖陈规躲避元兵而迁徙至此,经过九代人的繁衍生息,白坭陈氏族人已经有能力营建宏伟的祠堂。
据载,陈冕字子文,号止渊,生于明景泰壬申年(公元1452年),卒于明弘治甲寅年(公元1494年)。青少年时代,陈冕到当时的“肇庆庠”即肇庆郡的地方学校求学。后来,陈冕师从硕儒陈白沙门下,“从游白沙先生之门,号称高弟”。
陈白沙在三水设所讲学期间,聚居“卓荦不群,励躬砥行之士”,且遍游三水名胜古迹,广交名儒墨客,留下众多轶事名诗。陈冕“雅负气节,敦尚诗书”,从白沙先生“讲身心之学”,“动则遵循礼教而修明其义”,成为“高弟子”。
陈白沙对陈冕十分器重,二人过从甚密,情笃意厚,诗作尤多。其间,陈白沙写下了《赠陈冕六首》《金洲别陈冕》《至陈冕家》《次日偕陈冕游金洲山》《访陈冕》 等诗作。一年秋天,陈白沙与陈冕到三水河口登楼畅饮,陶醉于秋景,诗忙酒乱,作《九日和朱子韵示陈冕》以述怀。诗云:“正是诗忙酒乱时,满楼风雨不须归。碧苔院里多秋色,红树溪边又夕晖。九日共餐花有菊,暮年谁羡锦为衣。沧江野艇来何处,遥望孤云在翠微。”
陈白沙晚年致力于开门授徒,著书讲学,陈冕深受其器重。正当“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时,陈冕壮年去世,陈白沙为之扼腕。他不仅亲临吊丧,更写下《祭陈冕文》和《墓铭》。
《祭陈冕文》 全文约200来字,字字情真意切,句句哀恸拊膺。祭文说,陈冕有“榱椽”之才,是可以担负重任的人,陈冕师从自己20多年钻研学问,世上像他这样用心且用功的,能有几人?
在《墓铭》一文,陈白沙更是不吝赞美,“伯道(陈冕父亲)有子,刘蕡登科”“迈迈子文,称此高坟”。刘蕡是唐代宝历二年进士,善作文,耿介嫉恶,参加“贤良方正”科举考试时,秉笔直书,主张除掉宦官。陈白沙以此比喻陈冕嫉恶如仇、为人正直。“称此高坟”则是指陈冕精通古文,学通三坟五典等古代书籍。
明代最重气节,文官以死谏为荣,陈白沙将陈冕称作为“刘蕡”,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赞誉。陈冕生前曾在外为仕途奔波,陈白沙为爱徒写下《与门生陈学之书》,以孔子爱徒烟灰“独居陋室而不改其乐”以及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来勉励陈冕,“足下处京师甚贫乏,此正古人所谓好消息也。第痛饮尚如初,恐非今日之急务。”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陈白沙与陈冕之间,想必有着让人津津乐道的思想共鸣与精神共振。陈白沙与陈冕的故事,让三水人一直记得那高尚的品德、那学贵知疑的求真态度、那青眼高歌望吾子的慷慨之气。
品赋
长歌正气重来读
昆都山上,还有一座凤柏亭。凤柏亭旁,有一篇雕刻在大石上的赋:《昆都耸翠》。
《昆都耸翠》由明代南京礼部尚书何维柏所书。何维柏虽然是南海登云堡(今丹灶)沙滘村人,早年却寄籍三水南岸。他一生自称“三水邑人”,并为三水第一部县志作序。去世前也要求家人将其葬在金本芹坑村,这距离他早年结庐读书长达二十年的昆都山不过一望之遥。
何维柏一生不畏权奸,上书皇帝禀告严嵩罪行,反被奸人迫害而下狱。但他坚贞不屈,被后人誉为“参天凤,三水柏”,与忠臣海瑞齐名。
何维柏给三水人留下的,是一座傲骨嶙嶙的精神丰碑。他一生崇尚陈白沙的学说,自己也著作甚丰,有《天山存稿》《格物》《慎独》《易学》《经辨》《义礼》等传世。《昆都耸翠》是他的心迹自剖,也是一代硕儒的精神写照。
他对昆都山不吝赞美:孤峰立霄汉,万木森青苍。振衣时一登,流盼睐大荒。昆都自昆仑,岧峣宗衡阳。屏山亘横石,白云秀东方。
他一生追慕白沙学说。白沙先生曾到西樵山、昆都山讲学、游历,他就到西樵山求学,并在此结庐苦读:缅然景前哲,亦有崔与张。崔张日以远,江门浩汤汤。
笔者推测,江门有双关之意,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以此指代陈白沙,借此称颂白沙学说的成就。在他结庐苦读的二十年岁月里,他还时常把屈原、陶潜视为知己:吾坐二十载,蹑足探孤芳。结茅山南麓,胜事日徜徉。竹门度幽禽,松风韵清商。门户事探讨,默坐澄心腔。
何维柏的风骨,影响着这里的人。昆都山下有个江根村,江根村开村有千年之久,尚存3口古井和3间古祠堂,其中有一间陆氏大夫祠,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位百岁赴考的老寿星陆云从。清道光六年(1826年),陆云从不顾年纪老迈,毅然千里迢迢赶赴京城会试,轰动一时。
当地人还说,一个叫蒋信的提学官对何维柏十分敬仰,特意来昆都山寻访何维柏在山上潜心苦学的茅棚,当看到读书亭和晒书台遗址。他追忆前贤,撰写《读书堂》一诗,赞曰:“潜藏自是蟠龙地”,留下“见贤思齐”的佳话。
正是因为昆都山有了何维柏,思贤滘有了陈白沙与陈冕,三江汇流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奇观,而是成为三水人的精神印记和文化纽带。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