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各镇街大力开展“两违”集中整治
占用公共空间搭建阳光房、偷建抢建、高层厂房不整改……这些违法建筑,通通都被整治。近日南海多个镇街开展“两违”集中整治行动,拆除了一批违法建筑。
有序拆除违建物
近日,桂城街道对中区社区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依法集中拆除社区内违建,共拆除围墙13处、棚架18处,面积合计1100平方米。前期,桂城街道查治办组织社区到西江、新填地、涌源、南村等经济社,向违建事主派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经过充分沟通、协调,桂城街道查治办有序拆除违建物。
九江镇也对石江社区、南金村部分高层厂房开展执法行动,4栋超期未完成整改的高层厂房合计12家企业被临时封停。这些高层厂房需落实自行拆除整改后方可申请复电。据统计,九江镇从5月开始开展高层工业厂房综合整治专项工作,共排查出152栋高层工业厂房。
除了违法搭建铁棚、铁架、围墙,还有一些业主在小区里违法搭建阳光房。其中,里水镇糖果二期小区内三户小区业主未经批准,把公共露台搭建成阳光房,侵犯了其他业主的公共利益。平台还堆放杂物造成消防隐患。在对业主劝导无果的情况下,执法人员依法强制拆除。日前,里水镇综合行政执法办(队)采用人工拆除方式,历经8小时,完成拆除3处违建,拆除面积共100平方米。
偷建抢建铁腕强拆
在整治“两违”的过程中,仍有部分业主不听劝告,偷建抢建。
近日,丹灶镇对塱心村一处近100平方米违建钢结构厂房进行强拆,当天完成所有清拆工作,恢复该地块原貌。据了解,在拆除前一个月,执法人员发现该地块正在施工建设,却并无办理任何手续,属于“两违”建筑用地。执法人员当即叫停施工队员并与屋主沟通。屋主口头表示愿意配合,但并未暂停施工,反而加快建设速度。执法人员再次巡查时发现建筑已完成封顶,于是依法进行拆除。
与此同时,里水镇综合行政执法办(队)对白岗工业大道南某厂房依法进行了强制拆除,拆除面积约700平方米。该处违建厂房属钢架结构,业主并未办理相关合法建设手续,擅自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往外扩建。早在今年8月,里水镇综合行政执法办(队)组织执法人员对该违建开展一次拆除行动。时隔两个月,当事人竟再次复建。
前期,执法人员多次上门劝说当事人自行拆除,但当事人不听劝告继续抢建。10月27日,里水镇综合行政执法办(队)依法组织施工人员对二次搭建的铁棚进行拆除,拆除面积约700平方米。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广大市民请勿心存侥幸、以身试法企图抢建、偷建,任何“两违”行为都在监测范围内。同时,市民如发现违建行为可拨打0757-12345投诉举报。
11月6日,狮山镇组织3岁以上幼儿集中接种新冠疫苗。记者走访狮山体育馆和罗村中心幼儿园接种点,看到一群群“小神兽”在家长、老师和志愿者的陪伴下正有序接种。
15分钟就可完成接种全程
“妈,我不想打针,我想回家……”在狮山体育馆新冠疫苗接种点,一个小女孩脸上挂着两串泪珠,被妈妈拉着排队准备接种。
“宝贝不用害怕,不疼,你看这么多同学都接种了。”一名志愿者见状,在旁边轻声安慰着。
“阿姨,我不想打针!”女孩的哭声越来越大,妈妈和志愿者哄了半天也没用。
“别哭了,没你想的那么疼!”一个刚接种完疫苗的小男孩大声地对女孩喊。出人意料的是,女孩听后渐渐收住了哭声,顺从地跟着妈妈坐在了接种台旁。
护士将针扎到她胳膊上的那一刻,女孩瞬间收住了眼泪,笑着说:“真的不疼!”看到这戏剧性的一幕,在场的人都笑了。
这一幕可爱的场景在狮山体育馆内不断上演。据了解,当天这里迎来了狮山怡乐幼儿园、湖景湾幼儿园、锦绣华庭幼儿园的1160余名宝宝接种新冠疫苗,现场设置了6个接种台,安排了20名医护人员。
记者发现,现场设置了等候区、问诊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应急反应处置区,一名家长带着孩子从等候区到接种区完成接种全程被控制在15分钟内。“我们接到任务后就立刻与各幼儿园沟通统计接种人数,组织各幼儿园按照时间段有序前往接种点,分时分段分班级进行接种,防止发生拥挤情况。”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狮山体育馆接种点确保一小时能完成200针以上的接种,另外还召集了30名志愿者维持接种全程的秩序。
贴心服务赢得家长赞誉
“我们在接种台准备了小红花,鼓励勇敢完成接种的宝宝们,还在留观区为他们送上小零食。”狮山阳光365义工队志愿者吕良珍告诉记者,志愿者们在前期都接受了专门培训,学习如何安抚宝宝的情绪以及一些照顾小朋友的常识。
家长们纷纷为这次接种点赞。卜先生带着读小班的儿子前来接种疫苗,他说:“在疫苗接种之前,幼儿园就已多次向家长宣传接种疫苗的好处。虽然孩子挨了一针挺疼,但是以后出门我们放心多了!”
“接到幼儿园通知后第一时间报了名,这对孩子是一种保护,打了疫苗就能更放心地让她去上学了。”刘女士是带着读大班的女儿过来的,她表示,到了现场发现组织非常有序,医护人员很亲切,志愿者很细心,老师们也很认真。
随后,记者来到罗村中心幼儿园了解到,这里有400余名宝宝在当天接种新冠疫苗。疫苗接种现场安排在了孩子们最熟悉的环境,各个班的老师也一同来协助工作,加上家长们的陪伴,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孩子们的恐惧感。
罗村中心幼儿园的90余名教职工当天全部参与到疫苗接种工作中。“我们对全园幼儿进行调研,统计可接种幼儿数据,然后制定了接种方案,组织教职工对接种方案进行学习。”罗村中心幼儿园副园长毛梅林介绍,他们根据医院要求布置场地,组织班主任演练如何引导家长顺利完成等候、问诊、登记、接种、留观的全过程,清楚在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何处理。
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却实现了工业三水到城市三水的重大跨越。
这五年,三水砥砺奋进。在千亿经济体量上锚定新方向、再塑新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竞合中找准定位、开辟航道,在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中担当“三水示范”“三水模式”,三水以时不我待勇争先的姿态,打赢了一场场事关发展的硬仗。
这五年,三水蓝图落地。经济发展动能加速转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华丽蝶变;改革发展彰显活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张张蓝图落地成景,城市三水迈进了更加美好的新时代。
11月9日,三水将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城市三水再创新辉煌的具体路径,即将锚定。
超越自我|在转型创新中增强动能
立足千亿再跨越,百强榜上竞风流。
从2017年三水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15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6名,到2020年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25位、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第20位,三水始终走在各领域权威的全国百强榜单前列。
跃动在百强榜上的数据,是这五年间三水显著增强的综合实力。2016年~2020年,三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2020年达到1251.13亿元;人均GDP更是突破15万元,达到发达地区中位数水平。
早在2015年末,三水地区生产总值已迈过千亿元大关。站在更高起点谋划稳增长,呼唤更深的改革与创新,更强的动能与活力。产业作为三水发展之基,五年来围绕强动能、促转型主线,带动区域经济开启高质量时代。
工业根基越发壮实,龙头引领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企业育强结出硕果,广东邦普、凤铝铝业、兴发铝业、日丰等行业巨子接连增资扩产,均是冲刺三水首批百亿企业的重磅选手。招商引资厚积薄发,2016年至今新引进项目超过1000个,招商引资总额突破2500亿元,食品饮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核心产业项目投资总额占比超70%。
今日的三水,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总产值超3500亿元。项目强则产业茂。先进制造业、泛家居产业集群双双挺进千亿产业俱乐部,还有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特色产业集群,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擦亮着“三水制造”名片。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加速转换区域发展动能,激发更强活力。
数字化、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效率更高、含金量成色更足。截至2020年,三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分别是2015年的7.7和3.1倍。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日益积极,2016年至2020年累计投入技改资金771亿元。
创新土壤营养元素日益多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佛山分中心等科创平台,IBM车库创新项目、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服务平台相继落户,不仅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还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增添动力。过去五年,三水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1亿元,占服务业比重提升至57.2%。
短短五年间,三水发展理念和模式因时而变,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如今,三水高质量发展新经济走廊雏形已现,以佛高区大同湖科技产业园、佛高区云东海电子信息产业园、白坭聚龙湾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型产业载体,开启了三水接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的快速通道。
聚力突围|在城乡融合中再创优势
对标一流强品质,城乡融合谱新篇。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唯优势更优、短板补长,方能拔得头筹。放眼大湾区核心城市群,三水是为数不多手握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既有坚实产业基础,又有优异生态禀赋,既有完善城乡功能,又有广袤产业载体的城市。
过去五年,三水开启城市三水新阶段,推动城市塑品质、拓功能、优环境,以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
现代交通体系外联内优,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愈加凸显。随着广佛肇高速、佛清从高速、佛山一环西拓北环段建成通车,三水实现全部镇街10分钟上高速;广佛肇城轨直通莞深,1小时至1.5小时能通达广州、深圳。
以交通先导打开城市格局,以人为核心锻造城市品质。
过去五年,三水常住人口增加18.06万人、突破80.32万人,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人口突破11万,城市三水绽放青春活力。人们纷纷落户三水,只因这座城市正在蓬勃生长。
五年间,三水告别城市单核结构,铸强了“三水新城+新城老城区+北江新区”中心组团,提质了白坭、乐平、大塘三大副中心,北部的芦苞、南山也各具特色,城市三水以更大格局,承载更强发展张力。
观看世界一流交响乐团演出、握手国内外知名剧团,带家人朋友赏析名家名作、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曾经需要奔赴一线城市才能满足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三水人在家门口垂手可得。拥有“五馆一体”的三水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新动力广场、钧明汇等新商圈相继开业,城市三水有了“文艺范”,也有了“烟火气”。
一座别具气质的城市,所到之处皆是美好,无论是城里,还是乡间。
三水扛起改革使命,奋力建设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点,“三水示范”“三水模式”让乡村变化翻天覆地,绘就了农业更加兴旺、农村更加美丽、农民更加富裕的美丽图景。
铺开三水地图,南部西江十里画廊勾勒水乡风情,中部千年村落散发悠长古韵,北部生态高地守护绿水青山,乡村振兴三大示范片区整片联动、错位发展,秀美的乡村田园风光串珠成链、仿如画廊。西江十里画廊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路线”。
城市三水的城乡空间,始终以“生态绿”为发展底色。
在三水的环境治理提升组合拳下,过去五年空气优良天数比率稳定保持在8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25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万亩云东海湖加快创建国家湿地公园,三水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越擦越亮的生态底色,赋予了群众更美好的生活。
用心改革|在为民惠民中共享幸福
民生发展重温度,改革开出幸福花。
城市与人最好的关系,是双向奔赴。在三水探寻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中,“民生”二字的分量越来越重。过去五年,三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惠民生、增福祉、保平安写好民生大文章,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水以大气魄、大手笔推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以改革补短板、激活力,以民生暖民心、聚民力。
教育事业重优化、勇创新,持续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过去五年,三水投入75亿元深化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150个,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名校+”等一系列改革掷地有声,三水区思贤小学与老牌名校区实验小学联袂打造“名校CP”,北江新区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名校资源辐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三水中高考成绩屡创新高,市民对“学在淼城”信心更足。
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手笔投入55亿元,与教育改革齐头并进。
一方面,三水加快珠江医院三水医院、白坭医院、北部医疗中心建设,大力推动区人民医院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打造引领带动全区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高原高峰。
另一方面,三水积极探索对口帮扶、远程医疗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使得群众健康更有保障。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既要讲求效率和质量,更要讲求温度和关怀。
过去五年,三水不遗余力优化政务营商环境和民生服务环境,一系列政务服务改革“拴心留人”。2020年底,三水建成“1+7+8+36”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群众不用出远门即可办理150余项高频民生事项,这一为民服务新体系赢得“国字号”荣誉。凭借走在全市前列的不动产登记“一小时审批”改革、中介超市建设等实招,三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跻身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五年来,三水每年完成“民生十件实事”,不断提升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水平,全面增强社会保障,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项项重点改革深入推进、一笔笔民生投入到位、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好,三水努力不懈地让群众在温暖中奔向美好生活。
扫描过去五年三水社会经济发展亮点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1亿元;人均GDP突破15万元,达到发达地区中位数水平。
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总产值超3500亿元,先进制造业和泛家居集群挺进千亿产业俱乐部。
2016至2020年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120亿元、进出口总额10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2亿元、工业投资1723亿元,招商引资总额超2500亿元。
引进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佛山分中心等科创平台,国家级孵化器、首台(套)装备实现零的突破。
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0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7家,分别是2015年的7.7倍和3.1倍。
广佛肇高速、佛清从高速、佛山一环西拓北环段建成通车,镇街实现10分钟上高速。轨道交通直通“广深港”,高铁城轨出行日益便捷。
省级公共文化示范项目“祠堂+文化”顺利推进,大型粤剧《红头巾》荣获广东省艺术节剧目大奖,并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进京展演。
高质量完成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获省级及以上荣誉30多项。成功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青岐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6家,芦江水产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020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5:1,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建成“1+7+8+36”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获评“2020年度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奖”;不动产登记“一小时审批”改革、“中介超市”建设走在全市前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全区市场主体突破5.5万户,是2015年的1.78倍,跻身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
投入75亿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150个。
投入55亿元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珠江医院三水医院、白坭医院、北部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及两项国家示范单位。
财政民生支出累计223.2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至4.12万元,比2015年增长54.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党建引领、三治结合、四会联动”基层治理模式获“中国十佳民生决策”,“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入选全国乡村典型案例。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