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城市三水新跨越,走出“后千亿时代”新路径
详细内容

城市三水新跨越,走出“后千亿时代”新路径

时间:2021-11-09     人气:1854     来源:三水发布     作者:
概述:这五年,三水砥砺奋进。在千亿经济体量上锚定新方向、再塑新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竞合中找准定位、开辟航道,在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中担当......

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却实现了工业三水到城市三水的重大跨越。


这五年,三水砥砺奋进。在千亿经济体量上锚定新方向、再塑新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竞合中找准定位、开辟航道,在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中担当“三水示范”“三水模式”,三水以时不我待勇争先的姿态,打赢了一场场事关发展的硬仗。


这五年,三水蓝图落地。经济发展动能加速转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华丽蝶变;改革发展彰显活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张张蓝图落地成景,城市三水迈进了更加美好的新时代。


11月9日,三水将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城市三水再创新辉煌的具体路径,即将锚定。


超越自我|在转型创新中增强动能


立足千亿再跨越,百强榜上竞风流。


从2017年三水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15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6名,到2020年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25位、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第20位,三水始终走在各领域权威的全国百强榜单前列。


跃动在百强榜上的数据,是这五年间三水显著增强的综合实力。2016年~2020年,三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2020年达到1251.13亿元;人均GDP更是突破15万元,达到发达地区中位数水平。


早在2015年末,三水地区生产总值已迈过千亿元大关。站在更高起点谋划稳增长,呼唤更深的改革与创新,更强的动能与活力。产业作为三水发展之基,五年来围绕强动能、促转型主线,带动区域经济开启高质量时代。


工业根基越发壮实,龙头引领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企业育强结出硕果,广东邦普、凤铝铝业、兴发铝业、日丰等行业巨子接连增资扩产,均是冲刺三水首批百亿企业的重磅选手。招商引资厚积薄发,2016年至今新引进项目超过1000个,招商引资总额突破2500亿元,食品饮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核心产业项目投资总额占比超70%。


今日的三水,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总产值超3500亿元。项目强则产业茂。先进制造业、泛家居产业集群双双挺进千亿产业俱乐部,还有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特色产业集群,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擦亮着“三水制造”名片。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加速转换区域发展动能,激发更强活力。


数字化、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效率更高、含金量成色更足。截至2020年,三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分别是2015年的7.7和3.1倍。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日益积极,2016年至2020年累计投入技改资金771亿元。


创新土壤营养元素日益多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佛山分中心等科创平台,IBM车库创新项目、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服务平台相继落户,不仅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还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增添动力。过去五年,三水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1亿元,占服务业比重提升至57.2%。


短短五年间,三水发展理念和模式因时而变,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如今,三水高质量发展新经济走廊雏形已现,以佛高区大同湖科技产业园、佛高区云东海电子信息产业园、白坭聚龙湾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型产业载体,开启了三水接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的快速通道。


聚力突围|在城乡融合中再创优势



对标一流强品质,城乡融合谱新篇。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唯优势更优、短板补长,方能拔得头筹。放眼大湾区核心城市群,三水是为数不多手握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既有坚实产业基础,又有优异生态禀赋,既有完善城乡功能,又有广袤产业载体的城市。


过去五年,三水开启城市三水新阶段,推动城市塑品质、拓功能、优环境,以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


现代交通体系外联内优,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愈加凸显。随着广佛肇高速、佛清从高速、佛山一环西拓北环段建成通车,三水实现全部镇街10分钟上高速;广佛肇城轨直通莞深,1小时至1.5小时能通达广州、深圳。


以交通先导打开城市格局,以人为核心锻造城市品质。


过去五年,三水常住人口增加18.06万人、突破80.32万人,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人口突破11万,城市三水绽放青春活力。人们纷纷落户三水,只因这座城市正在蓬勃生长。


五年间,三水告别城市单核结构,铸强了“三水新城+新城老城区+北江新区”中心组团,提质了白坭、乐平、大塘三大副中心,北部的芦苞、南山也各具特色,城市三水以更大格局,承载更强发展张力。


观看世界一流交响乐团演出、握手国内外知名剧团,带家人朋友赏析名家名作、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曾经需要奔赴一线城市才能满足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三水人在家门口垂手可得。拥有“五馆一体”的三水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新动力广场、钧明汇等新商圈相继开业,城市三水有了“文艺范”,也有了“烟火气”。


一座别具气质的城市,所到之处皆是美好,无论是城里,还是乡间。


三水扛起改革使命,奋力建设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点,“三水示范”“三水模式”让乡村变化翻天覆地,绘就了农业更加兴旺、农村更加美丽、农民更加富裕的美丽图景。


铺开三水地图,南部西江十里画廊勾勒水乡风情,中部千年村落散发悠长古韵,北部生态高地守护绿水青山,乡村振兴三大示范片区整片联动、错位发展,秀美的乡村田园风光串珠成链、仿如画廊。西江十里画廊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路线”。


城市三水的城乡空间,始终以“生态绿”为发展底色。


在三水的环境治理提升组合拳下,过去五年空气优良天数比率稳定保持在8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25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万亩云东海湖加快创建国家湿地公园,三水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越擦越亮的生态底色,赋予了群众更美好的生活。


用心改革|在为民惠民中共享幸福


民生发展重温度,改革开出幸福花。


城市与人最好的关系,是双向奔赴。在三水探寻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中,“民生”二字的分量越来越重。过去五年,三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惠民生、增福祉、保平安写好民生大文章,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水以大气魄、大手笔推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以改革补短板、激活力,以民生暖民心、聚民力。


教育事业重优化、勇创新,持续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过去五年,三水投入75亿元深化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150个,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名校+”等一系列改革掷地有声,三水区思贤小学与老牌名校区实验小学联袂打造“名校CP”,北江新区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名校资源辐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三水中高考成绩屡创新高,市民对“学在淼城”信心更足。


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手笔投入55亿元,与教育改革齐头并进。


一方面,三水加快珠江医院三水医院、白坭医院、北部医疗中心建设,大力推动区人民医院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打造引领带动全区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高原高峰。


另一方面,三水积极探索对口帮扶、远程医疗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使得群众健康更有保障。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既要讲求效率和质量,更要讲求温度和关怀。


过去五年,三水不遗余力优化政务营商环境和民生服务环境,一系列政务服务改革“拴心留人”。2020年底,三水建成“1+7+8+36”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群众不用出远门即可办理150余项高频民生事项,这一为民服务新体系赢得“国字号”荣誉。凭借走在全市前列的不动产登记“一小时审批”改革、中介超市建设等实招,三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跻身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五年来,三水每年完成“民生十件实事”,不断提升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水平,全面增强社会保障,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项项重点改革深入推进、一笔笔民生投入到位、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好,三水努力不懈地让群众在温暖中奔向美好生活。


扫描过去五年三水社会经济发展亮点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1亿元;人均GDP突破15万元,达到发达地区中位数水平。


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总产值超3500亿元,先进制造业和泛家居集群挺进千亿产业俱乐部。


2016至2020年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120亿元、进出口总额10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2亿元、工业投资1723亿元,招商引资总额超2500亿元。


引进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佛山分中心等科创平台,国家级孵化器、首台(套)装备实现零的突破。


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0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7家,分别是2015年的7.7倍和3.1倍。


广佛肇高速、佛清从高速、佛山一环西拓北环段建成通车,镇街实现10分钟上高速。轨道交通直通“广深港”,高铁城轨出行日益便捷。


省级公共文化示范项目“祠堂+文化”顺利推进,大型粤剧《红头巾》荣获广东省艺术节剧目大奖,并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进京展演。


高质量完成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获省级及以上荣誉30多项。成功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青岐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6家,芦江水产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020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5:1,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建成“1+7+8+36”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获评“2020年度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奖”;不动产登记“一小时审批”改革、“中介超市”建设走在全市前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全区市场主体突破5.5万户,是2015年的1.78倍,跻身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


投入75亿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150个。


投入55亿元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珠江医院三水医院、白坭医院、北部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及两项国家示范单位。


财政民生支出累计223.2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至4.12万元,比2015年增长54.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党建引领、三治结合、四会联动”基层治理模式获“中国十佳民生决策”,“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入选全国乡村典型案例。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