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全力推动城市品质提升,15项创文重点工程见成效
走进佛山禅城区南庄镇湖涌村,清澈的河涌环绕着村庄流淌,姹紫嫣红的花草点缀着街头巷尾,新建的亭台楼阁让村庄俨然成了大花园,整个湖涌村呈现一派岭南水乡景象。
今年以来,
佛山围绕创文工作推出一系列重点工程,
让全市市容环境得到改善,
城市文明形象进一步提升。
今年是佛山向着2023年第四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目标迈进的首年。今年初,市文明委制定实施《佛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专项工程常态化工作方案(2021-2023)》,提出以公益广告、老旧社区、公共环卫、美丽村镇、交通秩序、农贸市场、文明校园、母婴设施、高速公路、出租车、文明经营、志愿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家教家风、网络文明15项重点工程为总抓手,推出一批促进佛山城市面貌根本改变、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市民可感可见的项目,全力促进城市面貌提升。
城市和乡村齐换新颜
走进南庄镇湖涌村,可以看到湖水纯净澄碧,花木繁茂葱茏,桥榭亭阁错落有致。湖涌村的亮丽变身是佛山推进美丽村镇整治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佛山围绕落实创文“15项重点专项工程”中的美丽村镇整治提升工程任务,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夏季战役、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检查、乡村风貌提升等工作,有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美丽村镇建设步伐不断向前迈进。
不仅在乡村,喜人的变化也在城市显现出来。在15项重点专项工程中,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与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改善息息相关。自2020年以来,佛山市累计对312个小区开展相关改造工作,涉及改造面积超过1189万平方米,涉及户数9.6万户,改造栋数1.1万栋。
除了小区,与市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农贸市场也迎来了变化。佛山在省内首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星级评定”标准体系。截至2021年11月,全市共有215家农贸市场纳入市级升改名录,其中,已发动尚未设计64个,正在设计28个,完成设计待施工26个,正在施工92个,已竣工5个。全市涌现出桂城中心市场、里水岗联市场、龙江盈信市场、大良幸福市场等一批文明守法、管理规范、环境优良、设施齐备、制度健全、配套完善的标准化、智慧化、现代化市场。
走进公共场所,母婴设施的建设体现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与文明程度。纵观佛山全市,医疗机构已配置母婴室100间,各大型商场已建成普遍符合国家要求基本配置的母婴室,正在逐步向舒适配置的高标准进行完善。据初步统计,全市的医院、大型商场、交通枢纽、旅游景区、政务大厅等公共场所现建有各类母婴室258间。
明绘就街头亮丽风景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走在城市的主干道、广场等地,写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街头景观格外醒目,为佛山街头增添了不少喜庆氛围。据了解,在创文工作推进中,佛山围绕建党百年主题,设计彰显本地特色、具有较高艺术表现力的主题花坛景观、园艺景观等景观小品100多个,在公园广场、旅游景区、重要路口等公共空间规范设置。
街头亮丽风景线,除了独具特色的公益广告,还有垃圾分类新风尚。今年,佛山明确推进11个街道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据统计,全市11个街道生活垃圾八大产生源总数4131个,已经完成3028个,完成覆盖比例73.30%。同时,全市还建设5个垃圾分类培训教育基地,包括南海区地球蓝朋友·南海环保科普馆、顺德区生活垃圾分类培训教育基地、高明区垃圾分类环保教育体验馆、三水白坭镇中心小学和云东海学校,禅城区也正在积极建设中,通过加大垃圾分类的知识科普,促进市民形成垃圾分类文明习惯。
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消费大市,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今年以来,佛山统一投诉维权工作标准。据统计,全市34家A级旅游景区、38家星级饭店在游客服务中心、酒店大堂设立投诉维权服务岗,公示投诉处理流程和12345、12301全国投诉热线电话,并在景区、酒店内显眼地方摆放或张贴《佛山市旅游行业同业服务承诺》等宣传资料,及时为市民游客提供投诉处理服务。
在素有乐善好施、通济天下传统美德的佛山,自1993年诞生第一支志愿者队伍——佛山义工团后,志愿服务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点亮城市文明之光。截至今年10月,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约129.3万人、志愿服务组织7727个。近年来,佛山成立覆盖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等领域的市级“8+N”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基层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市民出行更安全便利
站在顺德区大良街道凤山西与新宁路口,尽管路上车水马龙,但在路口几名交警的指挥下,人车行停有序,呈现出一幅秩序井然的文明交通景象。在市民出行上,佛山开展交通秩序提升工程,推进交通秩序管理,为市民创造文明畅通的出行环境。
今年以来,按照全市创文“15项重点专项工程”要求,全市公安交警强力推进“交通秩序提升工程”,强化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加强路边违法停车治理,实地研究解决老旧小区周边道路节假日、夜间临时停车管理问题。例如,在具备停车条件的城镇老旧小区周边支路,试点推行机动车临时停车路段建设,在全市选定9条试点路段,在夜间、周末、法定假期,允许车辆临时停放,并在临时停车试点路段规范设置相关标志,明确允许停车位置、时间及具体停放要求,最大限度盘活现有停车资源,缩小停车位缺口。
高速公路出入口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对此,佛山大力开展市域内重点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改造提升工作,目前已完成广佛高速谢边收费站、佛开高速张槎收费站、广珠西高速三龙湾收费站(原石洲收费站)等13个出入口改造提升工程,正在推进广佛高速泌冲收费站、广三高速狮山收费站等7个出入口改造提升工程。
出租车是展示城市“文明窗口”的形象之一。为方便市民出行,市出租电召热线82023456持续开展24小时电召出行服务,为市民提供全天无间断的出租车电话召车服务,尤其方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体。据统计,上半年电召中心服务市民日均930余次,调度车辆790余次。
公共服务细致周到传温情
以阅读为媒,变远方为邻里;以书会友,让海内存知己,这是佛山邻里图书馆正在实现的阅读愿景。截至今年11月,佛山邻里图书馆发展至1322家,覆盖全市五区32个镇街,并将超过49万册次公共藏书资源下沉到家庭,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公共阅读服务。
近年来,佛山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全省第三。2021年初,全省公共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工作推进会发布最新一期广东省公共文化发展指数报告(2019年度),佛山以857.9分位列全省第三,仅次于广州、深圳。
截至2021年11月,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室内面积近144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室内面积约1516平方米,高出全省平均标准近316平方米;联合图书馆成员馆发展至387家,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453.62万册,人均公共藏书约1.53册,高出全省标准0.33册。
与此同时,文明之风溢满校园。今年,佛山以“弘扬传统文化,创新时代美育”为主题,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深入推进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扎实开展好艺术教育、劳动教育、未成年人志愿服务。目前,全市有国家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10所、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16所、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39所。
不仅在学校,在家庭中,市妇联统筹各级妇联线上线下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进村居”“与孩子的心灵对话”论坛等活动1473场,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围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家长孩子共同努力”“关注身心健康,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等主题,普及科学家教知识,超50万人次参与。
细心的街坊们有没有发现
在佛山的大街小巷
公益广告越来越常见
正成为一道亮眼的“文明风景线”!
随着“创文”工作不断深入,佛山“创文”氛围愈发浓厚。如今,走在禅城街头,形式多样的创文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在扮靓城市的同时,让文明之风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万千市民的心中。
今年以来,禅城区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对公益广告宣传和景观小品建设的有关精神要求,启动了公益广告“文明风景线”工程,印发了《禅城区户外公益广告宣传工作指引》和《关于加快推进“创文”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建设的通知》,为公益广告和公益景观小品的宣传建设工作形成了制度化保障。利用“大数据+文明创建系统”,禅城区对公益广告宣传工作实现了从审核到巡查的全流程动态化监管。
今年,禅城区在主次干道、商业大街、社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共文化设施、交通场站、公共广场、景区景点等场所,新增景观小品40多处;设置公益广告重点载体超千处,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刊播,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成年人保护、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等方面,同时还延伸到了基层村居社区。公益广告和公益景观小品一起,成为了禅城一道名副其实的“文明风景线”。
制度化保障
公益广告景观小品落地生根
“全市同心齐努力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近日,在夜幕降临之后,万科金融中心、九鼎国际城、绿地中心户外LED幕墙上轮播的公益广告引来了不少市民打卡拍照,公益广告与城市夜景相呼应的“美图”出现在了禅城人的朋友圈中,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夜晚的环文华公园片区,饱览美丽的夜景。而这已不是禅城的“文明风景线”第一次“出圈”。
今年,禅城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出台《禅城区户外公益广告宣传工作指引》,成立了禅城区户外公益广告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化 “分头行动”为“齐头并进”,形成工作合力。此外,《指引》还对各政府部门进行明确分工,对户外公益广告内容进行详细分类和认定,规范户外公益广告的监督管理等。依托《指引》规范,禅城在公益广告宣传工作中建立起了权责清晰、分类管理、规范发布、严管载体的工作机制。
今年5月,禅城区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创文”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建设的通知》,该通知与《禅城区户外公益广告宣传工作指引》一起,为禅城区的公益广告和公益景观小品宣传建设建起了制度化保障。
在制度化的保障之下,近年来,禅城区新增公益景观小品100多处,落实了147个村居、400余处公交车站、300余处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公益广告的刊播,在浓厚的公益广告宣传氛围下,文明已然在全区蔚然成风。
大数据+文明创建
探索实践获全省推广
公益广告落地之后,后期的维护监管是保证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利用“大数据+文明创建”系统,禅城以“一张图”和“一个库”,对公益广告实现了智能化动态监管。
在公益广告“一张图”中,全区的公交车站、户外LED、大型T牌、单车亭、交通诱导屏、人行天桥等7类重点载体1300多个点位信息全部被纳入了数字化管理。同时,“一张图”还实现了对全区公益广告载体分类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全区公益广告刊播管理工作。
“一个库”是指公益广告素材库,有了该数据库之后,禅城区对公益广告实现了统一审核、统一出口,严把“画面关”。每月安排网格员对所有刊播点位进行常态巡查,及时发现处理过时、破损、残旧、不规范的公益广告,严把“刊播关”。结合网格员巡查和属性认定,可动态掌握全区公益广告刊播情况。
今年以来,“大数据+文明创建”系统巡查实地考察点位8880次,公益广告13541次,派发2836张工单,有效处置率达95%。一件件“问题清单”变成群众的“幸福清单”,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
禅城的探索实践也引起省内外的关注,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进行经验推广。惠州、肇庆、汕头,以及浙江衢州、福建泉州等省内外多个地市前来交流学习。
“‘大数据+文明创建’方向和路子都很对,初步实现了实地数字化、点位网络化、管理网格化、统计便捷化,特别是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广东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禅城要整合资源、建立机制、加快创新,为全省文明创建探索更多先行先试新模式。
前不久召开的市、区党代会都提到,要高品质推进东平河水轴线滨水空间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区党代会报告更提出,石湾要打造“人城产文”融合发展的滨水空间典范。坚决贯彻落实市、区工作要求,石湾不仅加快东平河北岸岸线美化优化提升,也花大力气对沿河的“三无”渔船及停泊点进行彻底整治,岸线和水面治理的“双管齐下”,让石湾不仅拥有优美的岸线,也有着清爽有序的河道,滨水环境不断提质升级。
整治沿河“三无”渔船及停泊点
12月10日下午,石湾镇街道农产品检测和动物防疫检疫站(以下简称石湾农检站)会同禅城区渔政部门工作人员,对长期停泊在东平河水道石湾段的“三无”船舶进行摸底调查,为下一步顺利清拆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
经过大量细致的走访和沟通,
仅仅几天时间,
就有27条“三无”船舶船主
达成清拆意向。
据了解,这些“三无”船舶主要停靠在渔村文化公园周边及沙岗水闸附近河道。前不久,经过区、街道两级的共同努力,停泊在渔村文化公园周边的18条“三无”船舶已被顺利拆除,停泊点也进行了升级改造。
此次摸底主要针对
停泊在沙岗水闸附近的“三无”船舶。
当天,工作人员逐一登上这些船舶,与船主面对面协商沟通,宣传告知相关政策,在取得对方同意配合清拆基础上,对船舶长宽进行测量确定清拆面积,并喷涂记号和登记相关信息。
据悉,
经过广泛宣传和前期的案例带动,
仅用时几天,
除几条无人看守船舶外,
其余27条“三无”船舶船主均同意清拆,
进度超快!
“前期摸清底数,做好沟通,可以减少后期矛盾的产生,为顺利清拆奠定好的基础。”石湾农检站站长廖志勇介绍,今年以来,该站紧紧围绕市、区、街道相关工作要求部署,在街道市场监管所的支持下,对东平河河面的“三无”船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治理,取得了阶段性的良好成效。
目前,石湾成立了相关工作小组,并制定收缴拆解程序、奖励补偿办法。同时,区农业农村局、街道领导多次现场调研督导,工作人员耐心宣传政策,并及时回应渔民、船主的合理关切,帮助解决一些生活难题,这些都为顺利清拆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水为邻、伴水而生,石湾拥有10多公里的东平河岸线,三无船舶的及时清拆,不仅可以减少渔船各项隐患,让河道更加安全,还能提升滨水环境品质,让石湾的城市形态更美。”廖志勇介绍,摸底完成后,将与街道、区相关部门衔接,尽快启动清拆,让河道更有序更清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