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强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管,推进技术服务高质量发展
2月9日,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召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集中约谈会议,2022年度记分在30分及以上的13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约谈会。市卫生健康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曾章康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从报告质量评查、检测能力比对、现场监督检查等方面通报了2022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项检查工作情况。13家被集中约谈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相关负责人根据佛山市2022年度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项检查记分通知书列出的问题情况,逐一发言汇报了相关问题的整改情况,并就日后提供高质量职业健康技术服务进行了表态。
曾章康强调,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要以此次约谈为契机,剖析问题根源,落实整改措施,切实从源头上防止类似问题发生,一是要充分认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作用与职责。二是要准确把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事中事后监管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4号令和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信用分级管理办法规定进行监督检查。明确要求信用风险较高以上D、E级机构要认真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落实相关问题的整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努力在今后降低信用风险。三是要求各技术服务机构加强自身管理和能力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制定培训教育计划,提高专业人员素质,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我市用人单位提供高质量职业健康技术服务。要切实发挥好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质量控制中心的作用,加强指导和培训,提升全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不断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中心与镇内公立医疗机构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更高服务质量、更具区域特色的医养服务方式,实现镇域闭环解决老年人医疗、养老、康复和护理“四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
在南海区政府支持下,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率先在宗旨和业务范围中增加“养老服务”,通过“康养中心”建设,探索“医办养”医养结合服务。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是佛山市第一家具备养老资质的公办医疗机构。
目前,在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康养中心,已有48名长者入住,入住的老年人对康养中心的居住环境、日常饮食、照护服务都很满意。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的康养中心,做到了南海区“五个第一”。
南海区“五个第一”
第一个具备养老服务资质的公立医院;
第一个创建“康养中心”的公立医院;
第一个“互联网+护理服务”线上智慧养老平台的公立医院;
第一个开展“居家照护床位”试点的公立医院;
第一个实现康养中心信息化服务管理的公立医院。
首个设在公立医院内的康养中心
南海区政府通过整合与优化社会资源,让普通群众都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和养老服务,引导第七人民医院与大沥敬老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为大沥敬老院老人开通住院绿色通道,减少等候时间,优化入院流程。
早在2015年,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就不定期派出党员、团员志愿者到大沥敬老院进行义诊、宣教等公益性活动,积累了不少医养结合工作的经验。随后,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挂牌成立老年病专科,设立“医康养管理科”,配合老年病专科开展各项工作。以老年病治疗为核心,涵盖老年患者疾病预防、康复及老年人健康保健等方面。
考虑到本地老年人养老保障需求较大等问题,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大胆探索将医养结合模式搬进医院,在院内设立“康养中心”,设置休闲区、阅读室,开展医、养、康、护“四位一体”试点工作,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健康、舒适、和谐的医疗和养老环境,同时减轻家庭、社会养老负担。
与“管吃管住、简单护理”传统观念中的养老模式不同,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康养中心是集医疗、康复、养老、护理为一体的、有温度的服务管理模式。
2021年年底,位于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住院部12、13楼的康养中心投入使用,服务对象主要为照护评级4~6级的老年人(即失能与半失能的长者)。
康养中心设有51张床位,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有单人房、双人房和三人及以上房间。
2022年年初,康养中心全面适老化改造,整体设置融入了适老化元素。色调以绿色及暖色为主,所有起角的部位都包边修圆。房间门、厕所门向外开并增加扶手、紧急呼叫、安全智能监测系统等,从硬件上确保长者的安全。全域信息化覆盖,使医养服务更显智能化,提升安全保障,使长者能便捷地获得医养康护服务;全院专业化支持,医养一体,无缝对接,为康养中心的长者提供医疗、养老、康复、护理、中医调整、心理疏导、营养指导等服务,使入住长者的健康得到切实保障。
医养专业化,继续做好民生实事
各级政府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建设及部署,要求针对不同需求老年人,精准提高医养专业化水平。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通过集中调养、社区康复、家医病床、互联网+护理等服务功能,依托信息化服务管理建设,连通了辖区内养老院、幸福院、居家照护床位等多种养老单元,形成了医疗和养老相结合、集中与居家相互补、线上与线下相连通的分层医养、分级照护、分类管理的立体医养服务模式,使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目前,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又以医联体共建为契机,携手广医一院,优势互补,将逐步建成南海区医养结合高地和行业引领者。
近日,中央电视台《创新进行时》栏目推出专题:“吃鸡自由”新突破!以两期视频带观众了解中国自主育种的白羽肉鸡的故事!
事实上,早在去年2月,词条#中国一年吃掉近50亿只白羽肉鸡#冲上了微博热搜榜,并受到"央视财经"的关注和报道。
白羽肉鸡究竟有何特别?让我们一起了解!
实现中国人的“吃鸡自由”
1980年,白羽肉鸡远渡重洋被引入中国。白羽肉鸡生长迅速,养殖42天体重就能达到约2.8千克,很快席卷了中国肉鸡市场的半壁江山。
由于核心种源长期掌握在两家外国企业的手中,垄断了全球90%以上的市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企业养殖白羽肉鸡所需的鸡苗100%依赖进口。
为了实现中国人的“吃鸡自由”,从2009年开始,我国企业开启了白羽肉鸡自主育种的研发工作。
新广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称“新广农牧”)于1993年在佛山市高明区成立,一直专注于肉用种鸡品种(配套系)的研究培育与推广应用,是“国家核心育种场”“国家肉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广东省原种鸡场合格单位”,同时,2022年8月,入选了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
新广农牧总部和种禽基地位于高明区杨和镇,占地面积约2200亩,同时拥有云南玉溪新广、弥勒新广和贵州麻江新广三家全资子公司。
新广农牧不断引进收集育种素材,应用常规选育及分子育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纯繁和改良。
2021年12月9日,由新广农牧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培育的“广明2号”白羽肉鸡新品种(配套系)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我国白羽肉鸡种源“卡脖子”现象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广农牧选育出的“广明2号”白羽肉鸡配套系经过科学系统选育和杂交配套而成,采用了基因组选择等新技术,提高了选种准确性和遗传进展。
数据显示,“广明2号”配套系肉鸡42日龄出栏体重达到2.8kg,料重比1.65以下,胸肌率达到24%,具有生长速度快、料重比低,主要生产性能与国际品种持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新广农牧现已成功培育应用于黄羽肉种鸡配套的品系鸡16个,应用于快长型白羽肉种鸡配套的品系鸡8个。并建立了完善的育种配套体系,存栏品系鸡(纯系)25个12万多羽,祖代在产种鸡23万多套,父母代种鸡80多万套,每年可配套生产祖代种鸡40万套,父母代种鸡1000万套,商品鸡苗9000多万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