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召开2022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测评干部大会
2月10日上午,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召开2022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测评干部大会,党委书记、局长杨伟强出席会议并作报告,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党委委员、副局长詹少卿主持会议,局党委班子、市管干部、全体机关干部、下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杨伟强同志代表局党委报告了2022年度选人用人工作情况,组织对局党委2022年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新提拔人员进行了民主评议,对领导班子、市管干部履职情况进行了年度考核测评。为表彰先进、树立标杆,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大会还举行了年度考核优秀人员颁奖仪式,为2021、2022两个年度考核优秀的干部颁发了奖励证书。
会议指出,2022年,局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坚持在做到“两个维护”中彰显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政治本色,坚持在持续选贤任能中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在立行立改中推进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整改落细落实,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应急管理铁军,奋力担当好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四个确保”职责使命,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21年“双下降”,连续10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年森防三防无伤亡,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会议强调,2023年,局党委将更加坚定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等重大部署,持续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上下功夫,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堪当新时代广州应急管理使命任务的高素质应急铁军,为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月10日,广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35周年暨跨国公司交流会在东方宾馆隆重举办。本次活动由广州市商务局指导,广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与广州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合主办,聚焦主题“携手共进,更扬云帆”。
省市政府有关领导、境内外机构、商协会代表,境外工商界知名人士,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知名外商投资企业代表等共约150人莅临大会,共同回顾广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35年来的光辉历程,展望未来外资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是经广州市政府批准于1987年11月25日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地方性外商协会。35年来,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参谋、助手”作用,在连接政企沟通,促进招商引资,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广州外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22年,协会携手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合打造“广州外商投资服务工作站”,开启立体式外资服务新模式。工作站成立半年多以来,共举办投资促进活动、政策法规说明会12场,宣讲对象超过3000人,响应或解决企业诉求30余项。
协会会长蔡司光学中国区董事长、总裁彭伟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协会将充分把握政策形势、行业趋势、市场和外企变化走势,想会员之所想,急会员之所急,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会员企业与时俱进、快速反应。同时,继续团结号召在穗外资企业,在追求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助力广州产业经济提质升级,落实招商、安商、稳商工作,打造强大引资引力场。
活动中,协会举行了“广州杰出外资企业”表彰仪式,共25家外资企业获得表彰。其中宝洁、乐金、超视堺、百济神州、卡尔蔡司等5家企业荣获“卓越贡献奖”,安利、玛氏箭牌、捷普等10家企业荣获“经营成就奖”,雀巢、侨鑫、名幸电子、3M、捷成洋行、文远知行等10家企业分别荣获“金牌会员奖”“行业影响力奖”“创新成长奖”等奖项。本次评选通过表彰一批杰出外资企业代表,鼓励外资企业进一步增资扩产,增强企业在穗发展信心,推动外资企业与广州经济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活动还就“外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主题分享,百济神州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表示,百济神州将继续在广州“深耕拓土”,共同助力广州生物医药生态圈的建设;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寅基提到,广州市招商引资效率高、流程透明,政府部门积极主动高效,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2月10日上午,挽救猝死行动(SLP)项目座谈会在市应急管理局召开。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杨伟强,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润培,广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青蕾,天津大学应急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樊毫军,广东省人民医院体外循环科主任周成斌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樊毫军首先介绍了SLP项目,针对当前我国猝死高死亡率问题,天津大学应急研究院在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支持下,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拯救生命计划”,依托“科技+培训”,挽救社会猝死患者,把握黄金急救时间,拯救更多生命。
与会人员结合广州市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需要、自动体外除颤仪布设实施效果等,就SLP项目进行了探讨。与会人员认为,SLP项目通过政府、社区、医疗、科研、公益慈善等多方机构的合作创新、互融互通,创建院前急救新模式,让群众懂自救、能互救,让医疗机构及时救、有效救,实现了“救”在身边。
杨伟强强调,各有关单位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大胆探索应急救护新技术,成熟一个推广一个,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