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热点问题解答来了!
“一个人不管多健康,多强壮,
最多只能感染新冠8次,
第9次人就没了……”
近日,网上流传这种说法
多位专家表示
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再感染后普遍症状较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永涛告诉记者,目前,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正常人而言,“最多只能感染8次”的说法毫无科学性,且再感染后普遍症状较轻,大家无需太过担心。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表示,虽然目前并没有会感染多少次的定论,但一个人多次反复感染新冠的可能性的确存在。
“目前的观察研究均表明,再感染后的症状会越来越轻。一方面是因为机体在首次感染后产生了对病原体的免疫力。即使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针对这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水平逐渐下降,再次感染后,身体通过回忆反应,这种免疫水平也能很快再次增强,杀灭体内的病原体。因此,重复感染后症状并不会变得更重。另一方面,病原体在传播流行的过程中,通常自身也会朝着致病性逐渐减弱、感染能力逐渐增强的方向发生变异。”赵卫说。
赵卫建议,如果实在担心反复感染的问题,60岁以上的老人和有基础病的人,可以进行疫苗和加强针的接种。其次,去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医院,尽量全程佩戴口罩,回到家后及时洗手消毒。
鼓励脆弱人群继续接种疫苗
很多人打了三针疫苗后还是阳了,大家还要不要继续打疫苗?
近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对国际上大量科学文献的研究发现,单纯性的自然感染远远比不上打过三针疫苗后再感染获得的免疫。“打过三针疫苗以后再感染获得的混合免疫,其抗体水平很高,对后面出现的新的变异新冠病毒仍然有一定的作用。”
张文宏表示,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这个情况(打了三针疫苗后还是阳了),“这是这次病毒的一个特征,也就是说我们这次防控碰到了一个传播速度最快的病毒。”
他解释说,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超过了此前传播最快的麻疹,麻疹1个人可以传18个人,新冠病毒在上一波感染高峰时一个人可以传20个人至22个人,也就是说它的传播速度是迄今为止最快的。
另外,张文宏指出,打过疫苗和没打过疫苗的人群,他们在感染时发生重症的比例不一样,所以现在国际上对这方面有些共识,即:鼓励脆弱人群继续接种疫苗。
当前疫情的热点问题
这里有解答
▼▼▼
5月22日上午
在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
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表示
能覆盖XBB变异株的疫苗
有2个已经初步被批准
很快能面世
趋势方面
钟南山表示,此前根据团队的预测,4月底、5月初的这个新冠病毒感染小高峰,“确实是我们预料到的”。不少老百姓第二次阳性,“尽管绝大多数人二次阳性比第一次(症状)轻,但是也有少数的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人还是(症状)重。”他表示,预警工作还要继续做下去。
疫苗方面
钟南山透露,能够覆盖目前流行的XBB变异株的疫苗,已经有2款获初步批准,还有3、4种很快能获批。“发展更加安全更加有效的疫苗,我们能够走在国际前面。”
药物方面
钟南山谈到广东的贡献——来瑞特韦(RAY1216)。性能上,该药与Paxlovid差不多,但特点是半衰期的延长。这意味着在药代动力学上,来瑞特韦可以更长时间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这也是其可作为单药使用的原因之一。“现在看这个药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广东和全国一道在抗疫工作中、在生产建设恢复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交出了一个比较好的答卷。”钟南山认为。回顾这三年,有一个突破值得关注,就是科研体制的变化:面对重大事件,可采用新型体制、通过大协作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在钟南山看来,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上,既有从事基础研究的专家也有从事临床的专家,就是一个体现。他回忆道,来瑞特韦从基础研究到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再到企业转化,到最后获批共花了18个月。“这短短18个月,要是少了任何一个单位都完成不了。我做了五十多年的科学研究,从来没有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大的突破。为什么?因为不同的力量在同时起作用。”
“最后临床证明来瑞特韦不仅能改善症状,而且确实能降低病毒载量89%。这是广大科学家和各个地方、各个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钟南山说。
6月或出现XBB变异株感染波峰
结合大数据模型,钟南山团队对全国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XBB变异株)进行了趋势预测。钟南山介绍,根据预测模型,第二波疫情4月中旬起峰,5月底波峰约4000万/周,6月底波峰约6500万/周。不过他也提醒,这是基于模型的计算预测,“可能不准”。
“我们对新冠病毒形成群体免疫了吗?我认为回答‘是’也‘不是’。”钟南山说,“是”的回答,是因为多项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内中和抗体在4个月后出现降低,特别是对于XBB变异株的保护作用较差。但是,人体内还存在结合抗体,可激活细胞免疫,在感染6-7个月内仍然有保护作用。
钟南山说,“不是”的回答,则因为再过一两个月,在去年12月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体内的抗体和免疫都会降低。“病毒变异太快,因此不能一劳永逸,有可能再次感染”。
对于可能逐渐增加的感染波峰,钟南山提醒,有基础疾病的重点人群是预防和救治的重点。根据钟南山团队对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最新研究,重症患者影像学表现超过一半不是重症肺炎,病毒对循环、神经、肾脏等系统的影响也非常大。
钟南山呼吁,接下来要以预防为主,加强广覆盖的疫苗接种,特别是有基础疾病人群、免疫低下人群、老年人群需要新的疫苗注射。
钟南山说,国内正在研发多价mRNA疫苗、亚单位蛋白疫苗,这类广谱疫苗可以预防德尔塔、奥密克戎BA.5、XBB等变异株,即将通过评审上市,及时注射覆盖XBB变异株的疫苗,可减少额外死亡。
这个春天,南海之滨的广州格外忙碌。火红的木棉花刚开过,米粒般的芒果花、荔枝花又密密实实占满了枝头。有经验的农人说,今年是“大年”。
2023年,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确实是特殊又关键的一年。如果我们把目光化作显微镜,聚焦到广州东部的一隅——黄埔,这个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近四成的制造强区,或许能找到解码未来的关键——
“黄埔造”的高空建筑玻璃外墙清洗机器人,折射出外贸订单的变化,从“质造”到“智造”,实体经济展现出全新面貌。
邀请世界500强企业家重走法国总统马克龙参观访问广州的路线,“湾顶明珠”持续释放魅力,在新一轮项目引进中深种下一个春天的种子。
沿着微笑曲线,往产业链高端去、往研创链源头去,练好自主创新、源头创新的“内功”。
在这个春天,如果你到黄埔去,解剖一个细胞,叩问一段脉搏,你一定会认同,在这里能聆听到中国经济全新的心跳。
●湾区时报记者 曾妮 张成
“黄埔智造,刮目相看”
4月15日至5月5日,史上最大规模的第133届广交会在广州盛大举行。
在这个优化防控措施之后的第一个春天,众多海外客商飞临广州,他们怀揣着同样的问题——中国还是那个中国吗?
而参加本届广交会的中国制造商们也怀揣着忐忑的心情——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外部环境下,中国制造还能“卖爆”吗?
“机器人还能给高层建筑擦玻璃?这是个好东西!”在第133届广交会上,来自迪拜的客商Saghir对一种“神奇的机器”一见钟情。
产自广州市黄埔区的凌度高空幕墙清洁机器人,能在十二级风况下工作,即使断电,也能保证牢牢挂在安全绳上;两块电池就能让一台机器清洗一栋百米大楼,加满8升水即可工作半天。日均清洗量达1200-2000平方米,三倍于人工的清洗效率。
迪拜有许多超高层建筑,沙漠缺水,清洗玻璃幕墙一直是难题。为了解背后生产者的实力,Saghir专程来到凌度智能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生产厂区考察。在参观了凌度智能的研发中心和生产线后,Saghir签下代理协议。对于每台机器人56800美元的售价,他直言“值!”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东部的工业强区,这里曾诞生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的广州开发区,集中了1300家规上工业企业,贡献了全市近40%工业产值。
起初以“三来一补”起家,赚到“第一桶金”;如今的广州开发区,已经是“智造”和“质造”的代名词,这正是中国制造大浪淘沙、不断升级的缩影。
同样是在广交会上,来自卡塔尔的阿卜杜拉被另一件“黄埔造”吸引住了。“没想到拧螺丝也能如此精确!”黄埔区企业威易迅展出的智能电批,可以实时显示扭矩数值与扭力曲线,直观检测螺母是否拧紧、扭力是否均匀、螺栓是否发生弯曲变形……一台机器上数千个螺丝,可以做到松紧程度一模一样。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国是个大国,要重视实体经济,走自力更生之路。关键核心技术要立足自主研发,也欢迎国际合作。
翻开中国制造的往日相册,从第一台手工捶打的“红旗牌”轿车,到如今拧一个螺丝也要精确到扭力数值——
轻舟已过万重山。
外贸订单是经济景气度的“水文测量线”。本届广交会黄埔区、广州开发区74家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企业组团参展,他们是大湾区“先试春江”的泳士。
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8.4%。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6.9%。这表明我国产业正在逐渐升级,高新产业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力量。
风起于青萍之末,黄埔“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季度出口这块,我区作为装备制造大区,工业母机的出口总值由负转正,将有效带动全年出口的增长态势。”广州市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世界500强”的选择
项目,项目。
项目是拉动地方经济的“牛鼻子”,而招商部门则是各个经济部门中嗅觉最灵敏的“鼻子”。
第133届广交会期间,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洪晓东参与接待了一位重要的海外客人——英国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
阿斯利康是全球知名的医药跨国公司,专注于肿瘤、心血管肾脏及代谢、呼吸及免疫、疫苗及感染、罕见病等治疗领域的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近年来,中国已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
2020年,阿斯利康宣布在广州建设中国南部总部,直到2022年8月,才宣布该总部正式运营启动。
显然,争取“世界500强”项目并不简单。疫情期间,国内外人员来往减少了。在今年这个春天,洪晓东和他的同事们努力促成一些“世界500强”企业“一把手”的中国之行。
苏博科的广州之行非常成功。他游览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参观访问广州的路线,在广州国际生物岛(由广州开发区管理,也是广州开发区的发展平台)与钟南山院士座谈,阿斯利康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苏博科说,广州科研能力突出、营商环境优越、城市环境优美,表示阿斯利康将发挥公司自身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广州科研机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广州开发区正在邀请的“世界500强”企业“一把手”中,还包括美国制药巨头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葛士柏。
赛默飞在华东、广东都设有工厂,其中华东是中国总部所在地。2022年3月疫情高峰期间,赛默飞的生产几乎中断。当时华东生产基地急需一台关键设备,广州开发区相关部门得知后,专门协调了一辆物资保障车,把这台关键设备牢牢捆在副驾驶座上,“像宝贝一样”运抵华东,保障了特殊时期赛默飞的生产。
正是这次经历,让赛默飞的高管们重新认识了广州开发区这位“患难之交”,就连远在美国的葛士柏也对黄埔区充满兴趣。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加速推进,也让赛默飞认识到大湾区综合成本低、营商环境好的优势。近期,赛默飞宣布,将在广州开发区加速推进赛默飞粤港澳大湾区基地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葛士柏是美国商界一位相当有影响力的人物。近日,葛士柏当选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hina Business Council)新任主席,他在当选后表示:“我们正处于美中关系的重要时刻,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拐点,这些拐点可能会深远地影响美中这一全球最重要关系在未来多年里的走向。”
美国的一些“世界500强”巨头已经做出选择。在广州开发区扎根28年的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今年继续新增6亿元投资,对广州生产基地进行升级改造。据悉,这是其在广州开发区的第10次增资扩产。
“美国安利公司总部高度重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战略机遇,对中国市场持续加大投入。”安利中国总裁余放表示。
2023年一季度,黄埔区签约项目90个,同比去年一季度增长30%,预计投资总额超710亿元,预计产值营收超1800亿元,预计年内可新增固投约67亿元。其中,一季度黄埔区新设立外资企业48家,实际利用外资约8.4亿美元,均同比上升约30%。
2023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黄埔区的乐金显示广州制造基地考察,向外国投资者发出邀请:“到中国来,到广东来,到粤港澳大湾区来。”
飒飒东风,珠江潮涌。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创新,“从0到1”
在推进与阿斯利康等国际巨头战略合作的同时,钟南山院士还办成了一件大事。
由钟南山院士领衔、落户在广州国际生物岛的广州实验室,牵头组织研发了3CL靶向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来瑞特韦片,该新药已于2023年3月23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
来瑞特韦片用于治疗新冠轻中症成年患者,是国际首款无须联用利托那韦的拟肽类3CL靶向新冠治疗药物,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1类新药。
拥有来瑞特韦知识产权并授权生产的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如今,该区已经集中了超过4000家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和企业,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
广州市黄埔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打开记事本,喜滋滋地细数“宝贝账本”:“去年一年,我区进入临床一期、二期、三期的新药一共有97种,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未来三五年,黄埔区的1类原创新药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生物医药被认为是我国工业门类中的弱项,如今,这块“硬骨头”正被慢慢“消化”。
项目是地方经济的命根子。广州开发区曾因探索并总结出“招商4.0模式”而名动全国。
招商4.0模式,就是通过资源整合方式建立以人才团队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招商4.0模式”正在向更高级的模式进化。
预判未来的“风口”太难了。而一个产业一旦变成人人可见的“风口”,再想引进恐怕已经迟了。
“所以,我们选择引进前沿战略科技力量和科学家团队,‘从0到1’去培养。”该科技局负责人说,来瑞特韦片正是“从0到1”的生动例子。
“2006年,黄埔区就引进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2017年,依托广州健康院成立了广东省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2021年,又依托已建成生物岛实验室、广州健康院等科研机构的优势,筹建并成功落户国家级的‘广州实验室’。在来瑞特韦片研发过程中,广州实验室调动了其作为国家实验室方方面面的优势资源。从中科院健康院到广州实验室,如果没有这样一步一步做,就不会这么快速研发并上市来瑞特韦片。”
广州开发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补充说,正是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生态,国际制药巨头才会纷至沓来。
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市考察调研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个大国,要重视实体经济,走自力更生之路。关键核心技术要立足自主研发,也欢迎国际合作。要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一手抓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手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内国际双循环,如同古老的太极功夫,蕴含着无穷的劲力、深刻的哲理。
2023年以来,黄埔区的企业家、招商人、外贸人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据不完全统计,黄埔参展广交会企业意向成交达1.1亿美元。
多个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落户黄埔,包括专注动力电池的孚能科技、研发制造太阳能电池的TCL中环……
赛默飞、阿斯利康、宝洁、安利、LG……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既是冲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前景,也是被黄埔区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而至。
附件下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