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2023年度气候投融资研讨暨亚行第六期气候投融资加速平台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
2023年6月6日,由亚洲开发银行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与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联合主办的“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2023年度气候投融资研讨暨亚行第六期气候投融资加速平台专题培训班”在广州大厦成功举办。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广州市节能中心、南沙区各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媒体机构、重点用能单位以及高等院校超100人现场参加此次培训。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综合处处长丁辉、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总经济师林少礼参加此次培训并致辞。
近年来,南沙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做碳达峰、碳中和先行者和生态文明建设践行者,不断厚植绿色生态基底,加快打造绿色城市典范,气候投融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林少礼总经济师表示,南沙将以本次培训活动为契机,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朋友圈”,加强与专业机构的沟通交流,在更高层面更深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发展。
在专题培训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CIFA)常委梁希、北京绿色交易所会员与机构合作部负责人田巍、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总经理孟萌、广东南方碳捕集封存与利用产业中心运营总监王莉、广东南方碳捕集封存与利用产业中心研发与创新总监分别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与战略思考、碳市场与自愿减排项目开发、气候投融资现状与展望、国内外绿色金融体系初步研究、气候投融资体系构建基础以及气候投融资加速平台介绍与展示进行系统培训讲解。
2022年8月,南沙新区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省、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成功获批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资格。结合国务院印发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国家和省、市对南沙的重视支持日益增大,未来一个时期是南沙气候投融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
下一步,南沙新区将以气候投融资试点为题,与香港、澳门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大胆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发展路径,高效打通资金跨境流通循环渠道,拓宽绿色产业投融资路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气候投融资经验,为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气候投融资探索新经验、新模式、新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同类型城市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6月6日,广州大湾区社会组织合作发展中心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工作组成立发布会在广州南沙召开,一批大湾区社会组织代表按下合力深化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启动键。一排排本地红树苗在万顷沙镇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示范点被种下,本次营造的红树林总面积约为12亩。
集聚优势资源:湾区社会组织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本次发布会上成立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工作组”是广州大湾区社会组织合作发展中心设立的首个专项工作组,旨在汇聚大湾区生态环境行业内的社会组织、专业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力量,发挥专业优势,落实落细《南沙方案》中“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的重要任务。
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志斌在发布会上表示,大湾区社会组织合作发展中心生态文明专项工作组的成立,为广州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搭建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平台。“期待广州社会组织勇于担当,扎实推进广州与大湾区城市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谢志斌说。
“将我们每个人动员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是环境建设的一条主线,提高公众参与度,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广州大湾区社会组织合作发展中心副理事长兼总干事胡小军表示。作为一家全国性的社会组织,研究与促进会将积极推动完善大湾区社会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与专项工作组一同助力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在接下来的工作开展中,专项工作组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联系社会各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最广泛的公众参与。
澳门自然生态研究学会会长梁冠峰表示,澳门与广州南沙同处珠江口,生态同根同源,在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方面可以开展更加全面的合作。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刘小潼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而社会组织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期待该专项工作组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加强跨界合作,立足南沙,面向国际,讲好大湾区和南沙生态文明建设故事。
倡导绿色先行: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南沙故事
专项工作组发布会结束后,参会人员一行前往南沙区万顷沙镇的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示范点,对位于洪奇沥水道的红树林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参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红树林保护公益服务基地”正式揭牌。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南沙区是广州市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总面积约为198.18公顷。其中又以万顷沙镇的红树林资源最为丰富,是南沙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阵地。
据了解,位于十四涌附近海域的红树林基地由万顷沙镇人民政府在今年5月份开始建设,红树林总面积约为12亩,有超过6种本地红树品种,如木榄、桐花、榄李、玉蕊、银叶树等树种。在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基础上,万顷沙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红树林+生态产业”新发展模式,将红树林保护与周边生态养殖、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等相关绿色产业建设相结合,让红树林变成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金树林”。
序号 | 组织机构名称 | 事项名称 | 组织机构代码/社会信用码 | 许可证号 | 许可证有效期 |
1 | 广州市悦享娱乐有限责任公司 | 娱乐经营许可证(延续) | 91440101MA9W2UYYXB | 440100160033 | 2023-05-31至2025-05-30 |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