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普法责任清单(2023年)
序号 | 普法对象 | 重点普法内容 | 普法责任和落实形式 | 预期目标 | 责任单位 |
1 | 全局干部职工 | 1.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2.宪法、民法典、统计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工作细则》《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和《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等党内法规。 |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健全局领导班子成员学法制度,每年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学习法律法规。 2.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等组织学习宣传党章、准则、条例等党内法规。 | 全局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党内法规教育,大力普及宪法法律知识、弘扬宪法至上、法律至上精神,提高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 | 办公室、机关党委牵头,其他科室(事业单位)和各党支部配合。 |
1.按照区统一部署安排,组织年度考试,作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2.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职工学习培训教育总体规划,把法治教育作为年度干部职工的必训内容,组织开展法治专题讲座。 3.积极参与“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 | |||||
2 | 科技企业、工业企业、信息化企业(规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在检查科技、工业、信息化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时,或者举办专题会议进行法律法规宣传。 | 强化科技、工业、信息化等领域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 科技发展科、工业信息科、产业园区科 |
3 | 科技企业 | 科技创新政策宣讲 | 举办宣讲、科普活动,并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 | 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企业依法依规用好创新政策的能力,提升创新驱动力。 | 科技发展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
4 | 通信运营商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广州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等通信光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 日常检查时宣讲,或组织开展宣讲培训会。 | 规范电信运营商的通信光纤管理,并提高安全施工知识。 | 综合规划科 |
5 | 充电桩运营商 | 国家、省、市各级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 | 组织开展宣讲培训会,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充电桩运营商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提升充电桩运营商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 | 综合规划科 |
6 | 加油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在检查加油站安全生产工作时宣讲,或者举办专题会议进行宣传。 | 提升加油站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 | 综合规划科 |

5月下旬以来,珠三角地区因持续高温极端天气影响,陆续出现四大家鱼、加州鲈等养殖品种病害突发、缺氧死亡等灾害情况。我市南沙、增城等地受灾面积1000多亩,给渔业生产和管理造成较大影响。广州渔业服务“轻骑兵”迅速行动,及时发布高温天气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推送灾前预防、救灾措施、灾后复产等农业通手机短信2万余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人民财产保险、南沙区举办夏季高温病灾害防控预警培训,提高渔业行业抗风险能力。发放消毒、抗应激等防控药物一批,进一步减少渔民损失。市区渔业服务“轻骑兵”队伍联合专家现场指导120人次,协调渔业保险理赔,组织复产跟踪和技术服务,保障我市渔业生产稳定。
林克明旧居陈列馆揭幕仪式6月20日上午在越秀北路394号举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越秀区人民政府、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及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设计中心、广州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广州继元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广州珠江住房租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南粤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及林克明先生的后人参加。
(林克明旧居陈列馆)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宏伟强调:一是加强学习交流,以国际化视野探索岭南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新思路;二是持续挖掘载体,不断丰富历史文化载体,加快构建广州市历史文化传承体系;三是坚持多维保护,做到历史建筑静态保护和活态保护相协调,对外讲好广州故事;四是注重经验总结,形成历史建筑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广州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镜堂在致辞中表示,林克明先生为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林克明旧居造型简洁雅致,巧妙的利用地形高差,设计手法和建筑形式在当时独树一帜,是岭南乃至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现在将旧居修缮作为展示岭南建筑文化的一个窗口和交流空间,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岭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宪川代表公司分享了旧居修缮及活化工作具体开展情况。他介绍了省建院展开越秀北路394号林克明旧居修缮及活化利用从策划-落地-设计-施工-展陈的系列工作,希望以这个项目作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实践基地和展示窗口,探索培育更多建筑遗产保护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助力广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林克明生于1900年,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华南建筑学科创始人和广东现代建筑的开拓者。林克明于1920-1926年间留学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学成归国后,参建或设计了中山纪念堂、广州市府合署、广东科学馆、广州体育馆、广州火车站等百余项优秀建筑作品,为广州城市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他引进国际建筑新思想,立足岭南本土实际,于1932年与一众建筑先贤创办勷勤大学建筑系(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前身),为华南建筑学科发展按下了启动键。林克明于1933年创办《新建筑》,1981年指导创办《南方建筑》杂志,为岭南建筑学科发展和繁荣广州城乡建设提供理论的沃土。越秀北路394号这栋历经风雨的小楼,正是88年前,由林克明自行设计建造的自宅。它是广州市现存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重要代表,更是岭南建筑大师们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自宅,具有重要的艺术、人文、历史价值,是林老留给广州的宝贵文化财富。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对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岭南文化,广州市选取多处历史建筑作为试点进行保护活化利用,林克明故居是首批试点之一。
林克明旧居陈列馆以新模式、高标准打造历史建筑活化设计典范,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雄担任项目负责人,修缮设计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修缮设计团队创新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科技助力遗产保护工作,地质勘察阶段融合考古学文化层特征研究证实了旧居建筑位于广州明清时期城基斜坡上。史料记载的防空洞和具有现代主义住宅典型特征的底层支柱都在施工中找到,并进行了修缮复原。对建筑外墙的颜色的选择,修缮团队结合现场勘察,立面材料分析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发现,最终确认外墙在设计之初为灰色,而不是市民印象中的米黄色。揭幕仪式现场,林克明三儿子林沛民看到修缮后的外墙颜色感叹到“就是这个颜色,一样”。此外,策展团队以林克明生平事迹结合中法大学、华南建筑教育和广州城市建设分人物、求学、教育、实践四个篇章讲述林克明白寿光阴,“建筑之光”口述历史纪录片访谈了多位林老的同事、学生、家人、研究学者,旨在以多途径、多方式展示、传承发扬林克明人生价值。提高公众建筑素养,充实广州历史文化名城故事集,以致敬传统启迪未来,繁荣岭南建筑创新创作。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