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召开区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
近日,黄埔区在华峰寺召开区领导督办区政协二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关于以华峰寺禅宗文化为核心打造文化融合创新品牌高地促进黄埔区文化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佛教文化和地方旅游建设的建议》办理调研协商会。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肖春辉,区政协副主席马劲轲,提案人代表以及区政府办、各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华峰寺和相关单位代表参加。
会上,提案人代表详细介绍了提案背景及建议;提案主办和会办单位分别就提案办理情况、进度及下一步工作措施进行了汇报,提办双方围绕华峰寺及周边的统筹规划、建设多元文化融合体系等具体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会议认为,承办单位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研究制订办理方案,落实专人负责,办理过程目标清晰、分工明确,工作推进有力,成效突出。会议强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禅宗文化的活化利用,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度挖掘华峰寺历史文化内涵,融合华峰寺禅宗文化的特点,全面有序地推动禅宗文化融合创新和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黄埔区政协 施焱

8月2日,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潘建国到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调研,并参观馆藏的手绘植物学画作以及动植物标本。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馆长庞虹教授,市林业园林局、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座谈会上,庞虹从历史沿革、发展目标、人员结构、专业优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简要介绍了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的科研科普工作情况,并就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校地合作等话题与调研组进行了深入交流。
潘建国充分肯定了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在科研和科普等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精神,加强广州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对接,对优势植物类群、珍稀濒危植物、经济植物等类群进行系统收集、完整保存和可持续利用。要全面提升科研水平,深化科研成果运用转化与产业化,发挥广州生态、生物多样性优势,抓好物种保育基地、繁育基地、示范推广基地等建设,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穗转化应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全力做好属地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结合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建设,支持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提升科普教育功能,促进社会各界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来源: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办公室 谢予健
从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获悉,省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针对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三方面提出了17条具体措施。
在扩大外商投资流入方面,《措施》提出,支持外商投资新开放领域,深入实施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推进制造业领域开放举措落地见效;落实基于内地与港澳台之间签订的经济合作协定,推动进一步扩大对港澳台投资领域开放;符合条件的港澳台居民可办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
为加大重大平台开放力度,广东将加快推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推进广州南沙开展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推动在电信、金融、科研和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实现更大力度的开放;同时,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开展全国首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工作。推动制定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进一步推进服务业领域扩大对外开放。
为推动外资项目落地实施,根据《措施》,我省将建立省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机制,依法依规给予项目规划、用地、环评、能耗等政策支持,纳入省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且总投资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优先推荐列入国家重大外资项目。
在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方面,《措施》还围绕外国人在粤工作便利度、加强用工服务保障、加强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加大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支持等多方面进一步明确支持政策。
其中,《措施》提出,按照市场化原则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深化自由贸易(FT)账户、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
此外,《措施》还就“引导投资方向,提升外商投资质量”提出五条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支持外商投资先进制造业、支持外商投资研发创新、加快外商投资绿色低碳升级、引导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加大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投资力度。
具体而言,《措施》鼓励外资充分发挥资本和技术优势,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型储能、高端基础零部件、先进材料、人工智能、商业航天、智慧养老等新赛道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投资;对珠三角发达地区和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符合相应条件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所需用地由省级指标应保尽保等。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